浣溪沙纳兰性德9课件
浣溪沙-PPT课件资料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全篇除结句外 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 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练。 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 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 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 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 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 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浣溪沙
精品模版-助您成长
1.能够把握词的内容,赏析词语言。 2.能够体会词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纳兰性德】(1655—1685), 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 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 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 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 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 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 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精品教学课件.

赏析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字容若, 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 武兼修,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补 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著有《通 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内容赏析
纳(兰2)性内德容(情城16感。5:5年以古1简月今古19之幽日笔—恨勾16勒几85了时年一7幅平月充1!日满)萧字索容之若气,的满战洲地正黄旗人,清朝初事年的词人独。特感悟。
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出塞的凄惘之情,可
谓景情交融。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2)内容情感:以简古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
风光,抒发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
情感: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抒发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2)内容情感:以简古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1)纳兰性德:清初词人。
情感内容
边塞之景:“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 情感: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
手法分析
探究:本词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晚烟袅然升起 营垒荒凉萧瑟 落日斜照关城
内容赏析
边塞之景:“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2)内容情感:以简古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
2024版浣溪沙纳兰性德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7
4
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 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纳兰性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清朝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朱彝尊、陈 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意境深远,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浣溪沙词牌格律及押韵规则
格律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以唐末五代薛昭蕴《浣溪沙·红 蓼渡头秋正雨》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薛词别首之少一字,韩偓词之添一 字,柳词之减一字,李词之添一字又摊破句法,皆变体也。
押韵规则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 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2024/1/27
纳兰性德的词作语言简练明快、音韵和谐优美。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 法来增强词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他的词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6
02 浣溪沙词牌解析
2024/1/27
7
词牌来源与含义
2024/1/27
来源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 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 兴趣和自信心。
2024/1/27
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其他同学更加深 入地感受到纳兰性德在词中所表达的 情感。
2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取一首《浣溪沙》进行深入讨 论。
2024/1/27
引导学生从词中的意象、修辞 手法、历史背景等方面入手, 探讨纳兰性德所表达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课件PPT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 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 使人不禁情伤。
诗词大意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 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 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 能平?
情。
•
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 “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 然后作一小结。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 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 于“古今幽恨”。 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 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682年)八月,纳兰受命 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 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 塞的凄惘之情。
诵读诗词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诗词大意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诗词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云山那边
“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 肃杀之声,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
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 城依旧。
(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走近作者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黄旗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 学士明珠之子,其母为英亲王 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 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 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 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 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

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纳兰性德《浣溪沙》ppt课件《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
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提供了《浣溪沙》的ppt,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注释①谁:此处指亡妻。
②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
③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④被酒:中酒、酒醉。
⑤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⑥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
⑦消得:消受,享受。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鉴赏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
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 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纳兰词》
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 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 谈等出使觇 chān梭suō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 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课堂小结
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
情,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
的色彩。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
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
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整个边关不再是唐人笔
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
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部编版九年级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文
9
理解默写:
《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3
诗词诵读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 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4
词句注释: 1、那畔:那边。 2、“北风”句:谓北风的吼声使 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3、若为:怎为。 4、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纳兰性德 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 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 《饮水词》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
写作背景
诗歌鉴赏浣溪沙纳兰性德(课堂PPT)

• ②词风自然清新,不事雕琢 纳兰词透露出来的清新自然,集中表现在口语、叠字与第 一、二人称的巧妙使用。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 铃。”全词语言平易,好似一位平凡人家的年轻男子向人 娓娓诉说着丧妻之痛,寥寥数语,无限的悲戚跃然纸上, 沁人肺腑。叠字的使用不仅能更好的描画环境事物的特点、 人物的情感特征,并且造成音律的婉转回环,增强了词作 的音乐性。
• 皎洁的梨花,既象征着纳兰与卢氏之间纯洁的爱情,又 有天人相隔的寓意,亦是亡妻卢氏的象征。
• “回廊”是卢氏生前与词人的定情之地,这幽深隐藏的 地方,如今唯剩一人,茕茕孑立,踪迹犹寻,无处无遗 恨。“曾是向他春梦里,瞥见回廊”(《浪淘沙》),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落孤倚。”(《虞美人》),
6
7
• 词的上阕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 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阕 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也如李清照与 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意。 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的他看来不以为意, 仅当平常事看待。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 足珍贵。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 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
5
• (三)、意象凄美悲凉
• 青衫、寒雨、清泪、残阳、落花、寒夜、西风、空阶、 秋坟等一系列凄寒灰暗的意象,反映出词人内心不可抑 制的悲痛。
• 独具纳兰特色的是“梨花”、“回廊”等意象。
• 纳兰性德对梨花有着别样的情怀,如 “一别如斯,落 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 “满地梨花似去年,却 多了,廉纤雨”(《秋千素》),“春情只到梨花薄, 片片催零落”《虞美人》。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经典浣溪沙词作欣赏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0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
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02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
浣溪沙纳兰性德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诗人简介与背景 • 浣溪沙词牌解析 • 纳兰性德浣溪沙作品解读 • 艺术手法与审美价值 • 知识拓展与课堂互动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诗人简介与背景
纳兰性德生平及成就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 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 著名词人。
感谢您的观看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浣溪沙纳兰性德的背景介绍
包括其生平、代表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诗词的意象与表达技巧
重点讲解浣溪沙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意 象表达情感。
诗词的韵律与格律
分析浣溪沙的押韵、平仄等音韵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音韵美 。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提交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 容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
知识竞赛
分组讨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意象、意 境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 和探究能力。
设计有关纳兰性德及其作品的知识竞 赛题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 兴趣。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纳兰性德或其亲友,通过 表演或讲述的方式展现纳兰性德的生 活和创作背景,增加课堂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 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 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 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 关城依旧。
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 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 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 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 事的独特感悟,其情不浣胜溪沙真纳兰诚性德9,其感不胜拳挚。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纳兰性德 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 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 《饮水词》等。
浣溪沙纳兰性德9
写作背景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 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 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 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 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
课堂小结
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 情,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 的色彩。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 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 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整个边关不再是唐人笔 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 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浣溪沙纳兰性德9
理解默写: 《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有相同意境的诗句是:
“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 亦称“秋声”。“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 恶。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 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 “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 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 “深秋远塞若为情”。 “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 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浣溪安沙纳。兰性德9
我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 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 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 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 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 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 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 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浣溪沙纳兰性德9
诗词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
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
《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 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 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纳兰词》 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 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 谈等出使觇 chān梭suō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 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浣溪沙纳兰性德9
作家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 (léng qié)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 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 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 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赐进士师。他于两年 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 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浣溪沙纳兰性德9
诗词诵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 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纳兰性德9
词句注释: 1、那畔:那边。 2、“北风”句:谓北风的吼声使 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3、若为:怎为。 4、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浣溪沙纳兰性德9
“ 一抹晚烟荒戍垒 , 半竿斜日旧关城 。”
浣溪沙纳兰性德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浣溪沙纳兰性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