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刹车门事件的思考
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

COLD LIGHT SOURCE
•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严重经济损失
• 车辆召回 • 制动系统相关召回汽车 辆) 制动系统相关召回汽车(辆 • 日本: 223,000;北美: 155,000;(美国: 146,550) 欧洲: 53,000 其它: 5,000 总计: 437,000 • 油门踏板问题召回汽车 辆) SOURCE 油门踏板问题召回汽车(辆 COLD LIGHT • 美国: 2,210,000 加拿大: 270,000 欧洲: 1,710,000 中国: 75,552 *其它: 180,000 (* 中东,中美洲和南美洲,非洲) • 脚垫滑动召回汽车 辆) 脚垫滑动召回汽车(辆 • 美国: 5,350,000;加拿大: 400,000;总计: 5,750,000;注:约有210万辆车同时存在踏垫和油门踏板 问题。 • 召回总量: 约854万辆 召回总量: 万辆
COLD LIGHT SOURCE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召回门对本田未来发展影响
• “召回门”很显然严重 • 丰田作为日本最大的 打击了丰田的销量。美国 汽车企业,本次“召回门” 沃德汽车信息库数据显示, 事件对日本的经济也有深 丰田汽车上月在美国销量 刻影响。日本大和综合研 下降16%,自1998年2月 究所18日发表的“丰田汽 以来首次跌破10万辆。丰 车召回对日本经济造成影 COLD LIGHT SOURCE 田公司16日宣布,打算暂 响试算结果”显示,受丰 停两家设在美国的汽车制 田召回事件影响,美国市 造厂生产,以应对销量下 场日本汽车销售下降,国 降、帮助经销商减少库存。 内乘用车产量减少30万辆, 日本GDP可能因此下降 另外,丰田成功超过通用 0.12个百分点,相关产业 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厂商的 雇用人数将减少4.9万人。 桂冠也将在以后很多年内 难以再次得到。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丰田召回门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摘要: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在2009年8月发生的丰田召回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不仅对日本丰田汽车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我国企业针对产品质量及消费者的一系列的需求,不断改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产品需求。
关键词:产品质量企业诚信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前言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到20世纪40年代的统计质量控制,再到50年代以后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一直在更新。
从操作者发展到检验员,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质量检验阶段存在很多不足,如事后检验、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等。
一、“丰田召回门事件”回顾丰田产品大规模召回起源于美国。
2009年8月底,美国发生丰田雷克萨斯品牌汽车突然加速导致4人死亡的事故,这成为丰田召回事件的导火索。
针对这一事件,丰田美国公司认为,事故发生原因是汽车内可移动的地垫可能导致油门被卡住。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累计接到100多起类似的投诉后,与丰田汽车公司进行了一番交涉。
丰田公司随后便要求公司在美国的1400余家经销商开始召回存在问题的雷克萨斯与丰田其他品牌车辆。
9月份之后丰田美国公司累计召回车辆达到426万辆,这创造了丰田汽车召回的新纪录。
虽然11月份丰田公司宣布从2010年开始此前在美国召回的问题车免费更换油门踏板,但对丰田公司汽车质量的批评还是付出水面,于是拉开了这家以质量著称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大批量召回的帷幕。
丰田霸道石狮子事件的教训

丰田霸道石狮子事件的教训
丰田霸道石狮子事件是指2017年1月,一辆丰田霸道越野车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名行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车辆失控撞上了路边的石狮子雕塑。
这起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教训:
1.安全第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重视道路标志和标线:道路标志和标线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驾驶员应该认真阅读并遵守它们。
3.注意行车环境:驾驶员应该时刻注意周围的行车环境,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突发情况时更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4.不要超速行驶: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法规,不要超速行驶。
总之,丰田霸道石狮子事件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交通安全,尊重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丰田事件分析

丰田事件评论分析丰田事件:由于丰田公司使用的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CTS公司生产的加速器脚踏板有可能出现问题,丰田不得不召回美国、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上的车辆,对丰田公司、日本汽车业乃至整个日本国民经济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截止2010年3月1日,丰田全球召回车辆总数已经将近800万辆,超过去年丰田698万辆的全球销量。
据统计,丰田在全球的汽车召回预计耗资20亿美元,并且全球消费者对日本制造业的质量产生怀疑,日本整个汽车工业信誉度受到影响。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因此下降0.12个百分点。
一、各种评论总结:对丰田事件产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几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美日关系,认为是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其次是丰田快速扩张和降低成本的原因,在全球化生产过程中,丰田为了追求销量而一再的降低成本,导致忽略了质量。
第三方面是丰田封闭的零配件供应体系,零配件商和整车厂商相互持股,一荣俱荣,易损俱损。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丰田削减产量,零部件供应商产量也随之锐减,但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设备投资已完全被丰田“绑定”,过剩的产能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在此情形下,成本压力有可能通过牺牲质量来缓解。
第四方面是日本汽车产业构造的问题。
丰田在全球化过程中扩张很快,生产链铺的很长,但是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却没有跟上。
各类分析丰田事件的评论中,大致观点有四种。
一是美日关系论,认为丰田是两国政治和贸易保护的牺牲品。
在美国贸易保护的大背景下,加强、加重了对丰田的监管力度。
二是丰田降成本惹得祸。
这是一个被普遍认为的观点,矛头对准的是丰田上任社长渡边,其在任时倡导大规模的模块化生产,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多款车型同时召回,甚至一些采用了同一供应商的不同企业生产的车型也受到了牵连。
疯狂降成本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业的通病,国内车企也是如此。
目前,汽车业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种模式性的怪圈,即企业必须要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规模效应来降成本,也就是车企要通过扩产或者模块化生产来降成本。
丰田危机公关的红与黑

理 眭反思丰田 与其旁观 “ 本制造”遭遇的质量问题 ,我们最应该做的是 : 日 危机公关的经验教训,井 i 哿 其作为 “ 中国制造”的前车之鉴。
文/ 游昌乔
丰 田刹车 门事件爆发后 ,有 网友恶搞 了一把 丰田
车:
课 堂
小沈 阳 :毕老 师 ,你 知道 开 车最 痛 苦的 是什 么
丰田章 田在 北京 举行记者招待会时 ,当有人说这 策略 ,而强调是 自身发展出问题 ,称 : “ 过去 的一 在 段 时间之 内 ,我 们曾经有一段 时间受到 了大 家过 度的
一
事实上 , 几乎 每家汽车公司每 年都会召回大量汽
的表 示 。这个汽 车业界见怪 不怪 的现象导 致了丰 田的
去 了” 的这种 人命 关天 } 向重大事件时 ,丰 田在最初却 车 ,有 的汽车公 司甚至以召 回 “ 做秀 ”作 为有责任感 掉 以轻心 。但丰 田明显看镨了大局 ,误判了形势 。
销量 第一的宝 座 ;同年 6 l 月 目,百年 老店通用 汽车宣 告 申请破产保护 。 “ 美国汽 车绝不 做老二 。 ”在 这样宫 、民 、媒体 同仇敌 忾的的背景 下 ,丰 田公 司还在以常规 } 向召回措 施来应对质量危机 ,当然是 自讨苦吃 。 决策缓慢 ,反应迟钝。 丰 田美国公司 的所有 重大决策都必须 等丰田总部 做 出。召 回近8 0 辆 ,丰 田仅 仅在 报纸上 避重就 轻 0万
态 度 不诚 恳 。
丰 田公司最高层 曾两 次举行新 闻发 布会。据一些 4 度 ,事后被指诚意不足 。2 目第二次发布会上 , 5 月8 丰 田章 男鞠 躬9 度 。此外 ,2 目发布会在 丰田总部 0 月5
国媒体 不满 。2 日发布会安排到 东京 ,丰 田章 男开 月9
丰田召回门事件[整理版]
![丰田召回门事件[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b99bc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2.png)
丰田“召回门”事件0一、事件回顾:00此次事件起因在于丰田汽车油门踏板存在问题导致刹车失灵。
0具体事件:01、国外:2009年8月28日,美国发生了一起丰田雷克萨斯因加速器失灵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成为丰田汽车被召回的触发点。
02、国内: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二、丰田方面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01、前期:0(1)动作迟缓:死亡事故发生3个月后才宣布召回;0(2)有意隐瞒:没有对问题的真相做出坦诚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02、后期:0(1)不得不“正面出击”:丰田章男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被日本媒体拦截发表了致歉声明。
(2)全力布局:丰田章男宣布企业内部改革措施,2010年3月1日来华就召回事件公开道歉。
0三、丰田对于此次召回事件,危机公关中的可取与不可取之处:1、败笔:0(1)看错大局,误判形势00事实上,几乎每家汽车公司每年都会召回大量汽车,有的汽车公司甚至以召回“做秀”作为有责任感的表示。
这个汽车业界见怪不怪的现象导致了丰田的掉以轻心。
但丰田明显看错了大局,误判了形势。
2009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登基”同一天,丰田首次登上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同年6月1日,百年老店通用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汽车绝不做老二。
”在这样官、民、媒体同仇敌忾的的背景下,丰田公司还在以常规的召回措施来应对质量危机,当然是自讨苦吃。
0(2)决策缓慢,反应迟钝00丰田美国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等丰田总部做出。
召回近800万辆,丰田仅仅在报纸上避重就轻地告知消费者。
近一周后,美国国会宣布对此展开调查,当天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才发表了几句轻描淡写的致歉声明。
2月2日,美国运输部长严厉批评丰田反应过于迟钝,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空前严重,宣布不惜代价从海外大规模召回。
丰田“踏板门”事件的思考

丰田“踏板门”事件的思考关键词:踏板门、制动、真空度、BOS事件回放:去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汽车召回,涉及车辆将近1000万辆,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同时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份电话录音也吸引了人们,这份49秒的录音是一辆雷克萨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遭遇了油门踏板被卡住后的报警通话。
这起事故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附近的高速公路。
据悉,当时高速公路巡警马克·塞勒,驾驶着租来的2009款雷克萨斯ES350,车内还有马克·塞勒的妻子克莱奥菲、女儿马哈拉以及打电话报警的妻弟克里斯。
在这份录音中,克里斯告诉911接线员说:“我们驾驶的是凌志汽车,我们正朝北方行驶,我们的油门踏板卡住了。
”调度员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克里斯在回答之前问了一下车里其他人,“我们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93公里。
天哪!我们遇上大麻烦了,刹车失灵了,天哪!距离高速公路尽头只有半英里的路程了。
”调度员问,“你们能否将车熄火?”克里斯没有回答,只是重复着说着,“我们正在驶向十字路口,我们正在驶向十字路口,我们正在驶向十字路口。
”在这份录音的最后部分中传出:“抓稳了”“祈祷吧”,“噢,糟了,噢,噢”,接着就是妇女的尖叫声。
据了解,就在这份录音结束之后的几秒,这辆时速193公里的雷克萨斯撞上了一辆SUV,紧接着车辆在空中翻腾几圈之后重重落地,并起火。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报道:一项对这场车祸的初步调查显示,此次车祸是由于油门踏板下的地毯卡住了油门所致。
有目击者说,他们看见了这款雷克萨斯ES350在出车祸前,车轮已经起火。
圣地亚哥警察局首席调查员斯科特·希尔对此表示,这一情况说明这辆车曾进行过大力刹车,所以才会导致轮胎起火。
现在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分析丰田“踏板门”的帖子,其中很多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很多驾驶者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时,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他们以为无论在任何情形下,只要踩了刹车踏板,汽车就会立刻停下来,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丰田召回门给我们的启示

丰田召回门给我们的启示09秋MBA 王志波46 启示之一:掌握好产业扶持和市场开放“度”从丰田召回事件中我们看到,丰田章男作为日本最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第一个动作是宣誓表示绝对不会说谎,假如说谎将不惜接受美国法律的[2]惩罚。
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如此“屈尊”?是美国的进口能力,是由于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
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
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启示之二: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丰田公司这次大规模的召回,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
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招回了美国消费者对丰田车辆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
据丰田美国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该公司3月份在美国市场共实现销售18.69万辆,同比增长35.3%。
启示之三:把握好产业扩张的心态和时机丰田作为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公司都会出“召回门”这样的质量疏忽,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其实,丰田在刚进入美国时就遇到过挫折,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市场需求不熟悉,车对美国的道路不适应,后来通过详细调研,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产品才获得成功。
我们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丰田的教训对我们弥足珍贵。
我国的车企在扩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态,把握好时机,衡量自身的能力。
目前,有些国内车企急于走出国门,盲目扩张,产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获得认可,就寻求海外的突破。
其结果,很可能是毁了自己也毁了整个中国汽车业的信誉。
启示之四:提高国产车电子化安全程度这次丰田“召回门”事件主要是由于踏板问题引起的。
针对这个问题,丰田宣布“2010年底前刹车优先系统(BOS)将成为所有国产丰田车的标准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田“刹车门”事件思考
丰田“刹车门”事件,给丰田产品质量信誉和品牌都带来沉重打击,成为汽车行业的风暴中心,媒体负面评价诸多。
作为汽车行业人士,对待这次事件需要一个冷静态度和客观分析,不能人仁亦仁,更不能幸灾乐祸。
现对丰田“刹车门”事件进行深度解析,供参考。
1、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出面打击一个企业?
应该说,丰田是日美贸易摩擦的牺牲品。
2008年丰田超越美国通用汽车,成为2008年和2009年全球销售两冠王。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作为美国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受到沉重打击,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公司三大汽车公司陷于破产境地。
美国政府不惜打破一贯奉行的市场经济规则,动用数百亿美元挽救三大汽车公司,并持有60%新通用股权,但这些股权必须提高汽车公司的销售和盈利能力,尽快抛售。
丰田汽车是通用汽车的强劲对手,丰田汽车的问题就成为美国政府打压的最好切入点。
所以有媒体认为,此次召回门事件,政治因素大于商业因素。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国会议员们对丰田章男所提出的问题,也印证了这一点。
2、关于“刹车门”事件中的刹车系统
丰田“刹车门”事件中的刹车系统,是美国CTS公司具有专利技术的刹车系统,油门踏板内部采用“滑动式推板”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因涉及到专利,恕不上传结构图),能实现快速提油加速和快速收油刹车,适合欧美高速公路行驶。
刹车系统中的摩擦杆的蹄形部分和踏板部的滑动部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反复滑动,使接触面变得及其平滑,在老化情况或极端情况下,比如有水分凝结在这个光滑的接触面上,就会产生较大摩擦力,猛踩油门后再松开油门时,存在无法复原或复原很慢的隐患,汽车依然保持加速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断开油路使汽车减速,将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丰田在选用CTS的刹车系统时,是因为它的性价比较好,能满足欧美市场对汽车加速特性要求,对这种安全性配件缺少在极端环境下进行试验考核,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它的缺陷就暴露出来,并导致严重事件。
但其他几家汽车公司也是采用CTS刹车系统。
但为什么它们就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3、是否会导致突然加速?
美国所反映的丰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现象,理论上应该是不成立的。
根据该刹车系统结构分析,当踩下油门踏板后,通过切割磁力线改变油门电控电流,从而控制油门大小,即使是踏板摩擦杆在极端情况下不复位,油门只保持,而不是继续打开。
所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丰田章男提出要会晤得出模拟加速结论的美国工程师,并提出和美国一起调查汽车突然加速事件,也是有理由的。
4、中国版和美国版刹车系统一样吗?
丰田汽车采用的CTS刹车系统主要在美国和欧洲,以及中国一汽生产的RAV4等汽车上使用,中国、日本等国的丰田汽车采用的是电装公司的刹车系统。
电装公司的刹车系统结构和原理都不同于CTS刹车系统,加速和减速性能不如CTS刹车系统,比较平稳,但价格比CTS 高。
这就是丰田在中国只召回一汽生产的7.5万台RAV4,不召回其他车型的原因。
客观的讲,本次丰田“刹车门”事件中,丰田公司并没有区别对待中国和美国市场。
5、关于“刹车优先系统”
“刹车优先系统”是一种辅助的安全电子系统,它是为了弥补刹车系统失误所配备的辅助安全系统。
现在大多数汽车公司为了安全都加入了一个ECU安全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ic Control Unit),用来控制在非正常情况下油门、刹车同时踩下去时,ECU会优先选择刹车并怠速供油,以免出现刹车踩下时油门继续供油的错误现象。
丰田为降低成本极有可能是省略了这个ECU,其实“刹车优先系统”成本并不高,可丰田省去了这项配置,让人抓住把柄,令人费解。
但是,“刹车优先系统”是否真的就那么有效?据凤凰网报道:有媒体和汽车爱好者对“刹车优先系统”有效性进行了实际测试,结论是:无论是否安装这套系统车辆,在刹车和油门一起踩下,最后都会停下来,只不过在刹车距离上有所差别。
油门踩得越深,对应节气门开度越大,这时候刹车助力就越弱,踩下刹车的效果就越不明显。
所以,“刹车优先系统”在高速的时候有用,在正常行驶速度下,作用不大,美国出事的车主基本都在高速驾驶。
6、丰田被冤枉了吗?
丰田汽车之所以能超越全球许多优秀的汽车生产厂,登上全球汽车NO.1的宝座,主要就是靠质量取胜,以品质赢得市场。
丰田汽车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须不断从各方面降低成本,利润至上的理念战胜了品质第一的的理念。
“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被誉为“成本杀手”的丰田前任CEO渡边捷昭的经营思想。
2001年底,渡边捷昭主持制定了一个从2002年~2004年的降低成本30%计划,涉及80%的零部件;还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将包括底盘、引擎、电路设备等多种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价格下调30%。
丰田的配套商为了在配套中获取一定利润,可能会对配套的部件采取节省材料或降低产品质量方式降低成本,从而使一些部件的功能性或安全性不能达到要求。
作为丰田公司本身来说,对于一些涉及到功能性、安全性的配套部件,过多考虑成本,势必影响到对其功能性、安全性的品质考虑,也缺少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试验,本次“刹车门”事件就是由于刹车系统在极端条件下失灵所导致的。
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追求利润使得丰田在高速前进的同时,也埋下了丰田今天的隐患,目前在丰田召回的车辆中最早的就是2004年生产的产品,由此看来,丰田是削减成本在前,伤及到产品质量在后。
“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物极必反,拧到极致,会把毛巾拧断。
所以,丰田也没有被冤枉,是近几年来在管理理念上偏离了“质量第一”的优秀传统而所埋下的隐患。
7、“刹车门”事件的启示
无容置疑,丰田的生产方式还是汽车制造行业的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在自身制造环节的成本和品质控制也是非常优秀的。
本次“刹车门”事件的启示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配套厂家提供的部件也需要具有同样的严格标准,对于选用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配件,不但要考虑它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是否符合性能和安全要求,能否符合极端环境!成本改善是丰田生产方式的重要法宝,但对于安全性和功能性部件的成本改善,必须要确立相关的评估规则并建立相应的标准。
否则,是得不偿失的。
虞锋
201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