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word版本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1、财务状况良好
1、财务状况良好
海尔集团的财务报表显示,其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等财务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表明海尔集团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效率上具有 较高的水平。
2、经营效益显著
2、经营效益显著
海尔集团在经营效益方面表现优异,其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处 于行业领先地位。这表明海尔集团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 管理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目录
01 一、海尔集团简介
02
二、海尔集团的营运 资金管理策略
03
三、海尔集团的营运 资金管理绩效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产 品的质量和价格,而更依赖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其中,企业的营运资 金管理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本次演示将以海尔集团为例,探讨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营运 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本次演示以海尔集团为 例,从供应链视角探讨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 和参考。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 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紧密在一起,通过对物 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管理,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率提升。营运资金 管理则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措、运用和监管等方面的管理。有效 的营运资金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成本。
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息深度,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以中国著名跨国企业海尔集团为例,探析了海尔集团在全球化过程中接受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劣势,以期为其他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引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形成了全球性的竞争格局,营运资金的合理管理成为企业生存和进步的关键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著名的全球化企业,以其奇特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有名于世。
本文将以海尔集团为例,探究其全球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为其他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管理提供借鉴。
二、海尔集团的全球化营运资金管理模式1. 分离化风险管理海尔集团分离风险的核心理念是区域分离与多元化分离相结合。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公司和合资企业,海尔集团能够将风险分离到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防止了单一市场或行业的风险影响。
2. 资金集中管理尽管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分离化风险管理,但其资金控制和决策权却高度集中。
集团总部设立财务中心,通过集中管理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淌,实现更加高效的资金配置和使用。
3. 统一的信息系统海尔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全球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各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
这种信息系统的建立为海尔集团的全球化资金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资金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
三、海尔集团全球化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优势1. 风险分离海尔集团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公司和合资企业,将风险分离到不同的市场和行业,降低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资金集中管理海尔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使得集团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控制力。
集中管理可以防止分离资金导致的资金浪费和低效使用。
3. 快速反应能力由于海尔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全球化信息系统,各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快速信息共享和反应。
这使得集团能够更加快速地调度资金,应对市场变化。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降低 了生产 环节 的库存 成本 , 减少 了资金 沉淀 , 高了企 提 业 的营运资 金周转 速度 。海尔 集 团生产 渠道营 运资金 管理
下 ,供应商能够对海尔的库存 进行精准的预测 ,并对海
尔 的 库存 需 求 作 出及 时 的反 应 ,这 样 就使 海 尔 在保 证 正 常销 售 的情 况 下库 存 达 到最 小 化 ,甚 至 实现 零 库存 的 目
供 应商 信 用 评级 制 度 。采 用定 量 与定 性 的方 法对 供 应商
的信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建立供应 商信用档案 ,及 时 淘汰信誉等级低的供应商 ,并加强与信誉等级高 的供应
商 的长 期 互 惠合 作 ,这 样 就避 免 了 因供 应 商 违约 而 造成
的企业 营运 资金 周转 困难 。
二 、生产渠道 的 营运资 金管理
、
采 购 活动 是 企业 营 运 资金 周 转 的起 点 。采 购 渠道 的
营运资金主要包括材料存货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和预
付 账 款 等 ,加 强采 购 渠道 的营 运 资金 管 理是 保 障 企业 整 体 营 运 资金 正 常 运转 的第 一步 。影 响 企 业采 购 渠 道 营运 资金 周 转 的主 要 商业 合 作 伙伴 是 供应 商 ,因此 ,采购 渠 道营运 资金 管理 的关键 是加 强与供 应商关 系 的管理 。 海 尔集 团 推行 全 球 化采 购 策 略 ,其供 应 商遍 布全 球 各 地 。 为 了加 强对 供 应商 的管 理 ,海 尔集 团利 用 网络 技 术 和信 息技 术 建立 了统一 的供 应 商关 系 管理 平 台 ,与 供 应 商 之 间实 现 信息 的 即时共 享 。通 过 供应 商 关 系 管理 平 台 ,海 尔 集 团所 有 的供应 商 都 可 以在 网上接 受 订 单 ,并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海尔集团通过战略和商业模式转型、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变革、文化和机制创新等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环境和体系进行创新,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集约管理、供应链融资创新、国际营运资金管理等对营运资金管理实践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 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海尔全球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方 面 执 行 了严 格 的 财 务 政 策 和 内
化 的过程 , 就是财务 全球化 的 也
控体 系, 实现 集 中管理 、 享服 务 ; 共 另
一
过程 , 海尔在 全球化过程 中形成
了海尔特 点的资金管 理模式 , 支 持了海尔全球事业 的发展 。 0 9 2 0 年 , 尔 的资金管理水 平超越 国 海
[ 面文章] 封
海尔全球化营运 资金管理研究
盛中华
f 国海 洋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中
【 要 1 融危 机 下 , 界 公 司面 摘 金 世
临 的 共 同 问 题 是 “ 多 、 少 、 变 ” 二 二 二 。 “ 多 ” 即 应 收 增 多 、 库 存 增 多 :二 二 “ 少 ” 利 润 减 少 、 金 流 减 少 :二 变 ” 即 现 “
▲盛 中华
方 面 . 重要 的是 关注 商 业模 式创 更
新 、 融 工 具 创 新 和 机 制 创 新 . 注 金 关
客 户、 应 商 等 利 益 相 关 者 , 其 实 供 与
现 多 赢
际母 本 , 实现 了负的营运 资金周
【 关键 词 】 金融 环 境 双赢
金 融 工具
共 享 服务
段、 多元化战略发 展阶段 、 国际化 战略阶段 、 球化 品 全
牌 战略阶段 。从 2 0 年 开始海尔进 入全球化 战略阶 06 段 。 目前 , 海尔集 团在 全球几十个 国家建立 了本土化 的设计 中心 、 制造 基地 和贸 易公 司 , 已建 立 了具有 并 国际竞 争力 的全 球设 计 网络 、 造 网络 、 销与 服务 制 营
经过 以上 全球 现金 池 的建立 及 实施 ,海 尔集 团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青岛海尔为例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青岛海尔为例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1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1(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1(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1二、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1(一)青岛海尔简介 1(二)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情况 21.青岛海尔货币资金现状 22.青岛海尔存货现状 23.青岛海尔应收账款现状 34.青岛海尔流动负债现状 45.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46.盈利能力分析 57.效益性分析 5三、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6(一)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6(二)短期偿债能力不强 6(三)营运资金成本管理松散 7(四)营运资金运营风险高 7四、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7(一)提高管理层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视 7(二)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能力 8(三)强化青岛海尔营运资金风险管理体系 8总结 9参考文献 9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以青岛海尔为例中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企业的竞争也在逐渐的激烈起来,营运资金在企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为,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不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与业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息息相关。
然而,企业对与营运资金的运转与应用,仍在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是目前各企业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
就此,本文通过对营运资金的基本理论加以说明,再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展开分析和研究了其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青岛海尔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了解,找出了本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及建议,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司;营运资金;解决策略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Working Capital and Its 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and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capit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because it not onl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is close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industry can continue to develop. However, the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orking capital are still using the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ode, and can not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situation, which is the main problem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consider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by explai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working capital, and then taking Qingdao Haier corporat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Firstly, it mak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f Qingdao Haier company,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which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Original: English] I don\'t know. Companies; Operating funds引言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中国各企业、各公司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尔集团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其营运资金管理对于保持竞争优势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尔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和策略。
一、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
良好的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保持稳定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海尔集团这样的跨国企业而言,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
海尔集团拥有全球广泛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营运资金的管理涉及到海外采购、货币兑换、物流、订单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精细、高效的资金策划和管理。
二、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特点1.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海尔集团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这种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以有效分散风险,提高资金运作的灵活性。
2. 长短期资金平衡海尔集团通过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以及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实现了长短期资金的平衡。
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
3. 精细化的资金计划海尔集团通过制定精细化的资金计划,根据业务需求和市场情况,合理调配和使用资金。
同时,在资金计划中也要考虑到货币兑换和利率的波动等风险因素,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策略1. 资金流动的优化海尔集团通过优化供应链和销售流程,加强内部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资金流动的高效和快速。
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缩短回款周期,减少资金占用。
2. 风险管理海尔集团注重风险管理,积极应对货币兑换、利率波动等风险因素。
通过对外汇市场的观察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风险对冲策略,保护企业免受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
3. 灵活的资金运作海尔集团通过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保持资金渠道的畅通和多样性。
在资金运作方面,采用灵活的融资和融券工具,及时调整资金结构,确保企业资金的稳定和灵活运转。
四、海尔集团资金管理的效果海尔集团的资金管理策略和实践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集团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用于日常运营周转的资金。
从企业营运的外在形态上看,营运资金即为占用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这是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Eugene F. Brigham与Scott Besley对营运资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指流动资产,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从企业财务策略和融资结构角度讲,营运资金则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部分,这是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概念,也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
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从静态角度看主要是加强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从企业动态营运过程来看,则是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存货收发存和货币资金收支等业务循环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曾经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经理们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分配工作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到三分之一。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
然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管理实践却相差甚远。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营运资金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面临着很多新课题,相应地反映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营运资金管理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转型;如何重新构建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如何改进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如何快速获得外部资源,推进电子商务(E-Business)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改进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分销渠道管理(distribution channel management,DC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如何提升资金集约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和国际营运资金管理(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等。
这些问题构成了当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热点,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正在不断形成。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1.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8万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领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
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 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目标:零营运资本“零营运资本(zero working capital, ZWC)”概念和技术的提出与应用,对于营运资本理论的研究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按照“零营运资本”理念,通过高质量的流动资产——尤其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占用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实现最低水平的流动资产占用,然后实现在流动资产上的零投资。
著名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降低营运资本作为企业的目标;美洲标准公司的总裁在1996年也决心将营运资本降低为零。
由此可以看出,零营运资本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被世界各国的诸多公司管理人员所重视并付诸于实践。
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和库存是两个沉重的包袱,特别是在现金为王的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要想“过冬”,就是要丰衣和足食。
“食物”就是定单,“衣服”就是现金流。
海尔在1998年就在中国市场率先实行“现款现货”。
当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一家企业认为有必要这么做,但是海尔还是坚持了下来,仅这一做法,在这次金融危机到来之际,就避免了很多损失。
2008年7月,海尔在现款现货的基础上,又提出防止“两多两少”:防止库存多、应收多、利润少、现金少。
具体措施就是探索“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取消仓库,推进按定单生产,有效避免了库存和存货贬值。
3. 供应链管理创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在传统经济时代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不取决于企业本身,而取决于用户。
用户向企业购买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服务,企业必须完成由制造到服务的革命;企业转型了,员工必须转型,从听命于上级转变为听命于用户。
为此,海尔提出了两个转型,一个是企业的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另一个是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经济下的模式转型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转型。
海尔认为企业的转型有两个战略条件,一个是必要条件:“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另一个是充分条件:“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
而“零距离”与“零库存”也为零营运资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零库存与即需即供营运资金管理与经营模式联系在一起,针对库存的问题,海尔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
这个模式从客户角度来讲,就是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货、不压货。
从企业角度看,就是按定单生产,通过大规模定制,在快速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不增加库存和成本,实现零库存。
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企业,由于不知道市场和用户在哪里,所以是为库存进行采购和生产,库存带来的不仅仅是营运资金占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会形成折价损失。
即便有些企业表面上把产品销售出去,可能只是把货压到了渠道里面去,没有真正卖出去,未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形成大量应收账款。
海尔和大部分其他企业的不同就在于,海尔是获取和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将商品销售到最终端用户手里,这是非常大的区别。
要实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第一个目标必须是零库存:海尔的采购、生产都来源于真正的定单,按单销售、按单生产、按单采购,消灭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库存;第二个目标必须是即需即供:客户的定单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将产品交付客户手中,客户的定单下达周期也可以缩短,从而减少客户的资金占用。
零库存是以快速响应和满足用户定单需求的速度消灭库存空间,即用时间消灭空间。
海尔通过按单生产,推进即时制(just in time,JIT)采购、即时制送料、即时制配送三个JIT 打通供应链的各环节,把物流变成一条流动的河,不断地流动。
2.市场与客户导向的供应链整合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企业驱动渠道和供应商,海尔的创新在于充分以终端用户为中心,驱动产供销流程的高效运转。
传统商业模式下,渠道将库存压力施加给企业,企业进而将库存压力传导给供应商,带来整个供应链上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博弈和无序管理,牛鞭效应层层放大,对供应链的上游产生巨大的库存、应收压力和营运资金短缺问题。
海尔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对传统模式进行了变革,以市场和用户需求引导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有效配置和营运资金有序流动,经销商和供应商可最小化库存与应收风险,避免大规模资金占用。
然而,企业正面对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何根据顾客需求变化迅速做出响应,已经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
工业化时代的企业通过扩大经济规模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不再有效,由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提出的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 MP)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面对众多的个性化定单,去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即需即供,是矛盾的问题。
海尔的解决方案是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3.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1970年Alvin Toffler在《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1987年,Start Davis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低成本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解决一直困扰企业管理界的两难问题:顾客的“产品个性化”需求与顾客对产品“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的期望。
海尔对于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的理解是:低成本提供所有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高质量的帮用户找到它。
4.从模块化设计到模块化组织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重要基础,是大规模定制的关键,大规模定制模式要求将产品模块化,将企业转向模块化的组织。
“模块化”不仅成为在产品设计层面的主导潮流,并进而影响到组织设计层面。
模块化的演进遵循“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产业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的发展道路。
Sanchez 和Mahoney(1996)指出,“模块化的产品设计需要企业组织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想和方法直接促进了模块化组织的产生。
在模块化设计方面,海尔的供应商参与前端设计,与企业共同来面对用户,通过设计基本模块、与可变模块进行组合变换成多种型号,从而实现对内模块化、标准化,对外个性化、多样化。
海尔通过对供应商进行标准化整合,使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得以提高,从而使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料成本和库存。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设立统一的营销、研发、采购、生产部门,海尔集团将“定单获取”(市场开发)、“定单创造”(产品开发)与“定单履约”(制造)等流程和组织进行模块化整合,反映出海尔模块化组织构建的细化与完善。
5.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产业集群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也叫“卖方管理库存”,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库存管理模式。
VMI是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和库存量,作为市场需求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方法,供货商可以更有效的计划、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其最大优势是同时降低供需双方的库存成本。
海尔在推进供应商管理库存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海尔物流VMI 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运营基地,成为海尔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供应商通过采用海尔VMI这种模式,可以省却原来需要的操作如:装卸、仓储、报验、办理定单入库、按单分拣、按需求配送至线、容器管理、结算服务等,由此供应商便可更加专注于生产及新技术的研发。
海尔供应链前端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实现了产业集群。
目前,海尔分布各地的工业园区周围聚集着大量供应商自己的工业园区,大大方便了海尔对前端供应链的优化整合工作,海尔与供应商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物流同步,减少了供货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规避了传统模式下供应商提前生产、企业提前采购、货物长距离运输带来的库存资金占用、运输成本增加、耽误生产等问题,有效解决了供应商库存占用的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优化和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