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第二单元复习
大象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动物的外表和习性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动物的外表和习性。
本单元通过学习大象作为一个典型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体形特征、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1. 大象的外表特征大象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它们有长长的鼻子,称为象鼻,鼻子末端还有小而敏感的触须,可以用来觅食和触摸事物。
大象的身体庞大,四肢粗壮,以及一对弯曲的牙齿,常被称为象牙。
它们的皮肤粗糙,呈灰色。
2. 大象的食性大象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树叶、树枝、树皮、草等植物为食。
它们有一对长长的牙齿,可以切割植物的茎叶,帮助它们获取充足的食物。
由于大象的食量较大,一天需要吃很多植物来满足能量需求。
3. 大象的生活习性大象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中。
每个大象群体由一头雄象、一些雌象和幼象组成。
大象群体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由一头领导者(通常是一头老年雌象)领导。
大象一般在白天觅食,晚上休息。
它们使用象鼻来喷水、捧水喝,同时也用于沐浴防止过热。
第二节:大象的栖息地和分布大象的栖息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如非洲的草原、森林、河边以及亚洲的丛林和沼泽地带。
大象在这些地区寻找食物和水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栖息地破坏,大象的分布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三节:大象的保护措施由于非法狩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贸易象牙的行为,大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大象,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例如,禁止象牙贸易,制定法律保护大象的栖息地,建立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加强监测和打击非法偷猎活动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大象保护意识,促进人与大象和谐共处。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大象的外表特征、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大象的栖息地和分布情况以及保护措施。
大象作为一种典型的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大象保护中,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物种。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三下科学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知识点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3.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水的液态和气态能相互转化,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变成水;水的气体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蒸气凝华变成冰,冰升华变成水蒸气。
4.除了水,别的物质也会发生形态的变化。
5.云、雾、雨、露都属于液态的水,霜,雪、冰、雹都属于固态的水,水蒸气属于气态的水。
6.冰,水,水蒸气都属于同一种物质,是水的三种不同的形态。
7.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保持在0℃。
8.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9.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受热了,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因为遇冷了。
10.把水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的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的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11.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减少。
12.冰在0℃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3.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水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14.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15.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6.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蒸发现象;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17.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气化现象叫做沸腾,沸腾时需要吸热。
1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19.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如: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沸腾较快,但饭不易熟。
20.夏天用口“吹气”的方法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的了水的蒸发,从而使水的温度降低。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第六课1.地球上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生活习性(多种多样),深不可测的(海底)高入云的山,干旱贫瘠的(沙漠),冰天雪地的(两极)……到处都有(动物)的足迹。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早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
3.仙人掌有很多(刺),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装。
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5.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6.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颜色)、(形状)等;(2)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7.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如莲、芦苇等。
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称为(陆生植物),如仙人掌、柳树等。
8.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所依赖的(环境),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第七课1、春天,鸟类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3.有迁徒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如(大雁)、(燕子)、(天鹅)等:没有迁徒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麻雀)、(喜)、(雷鸟)等。
4.古人说:“(动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八课1、冬去春来,气温上升,很多动物纷纷脱下旧的“衣服”换上了“(新装)”。
隆冬季节,寒风刺骨,许多动物又换上了“(棉衣)”。
2.针毛硬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
三下科学《动物的一生》复习归纳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殖到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卵是这些动物的初始阶段,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卵会孵化。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蚕卵:扁圆形,芝麻大小,颜色从淡黄色变为紫黑色。
4、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结构。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会发育成小动物。
5、蚕卵孵化出的蚕宝宝是蚕的幼虫,它又黑又小像只蚂蚁,被称为“蚁蚕”。
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蚕在幼虫时期共需蜕4次皮,在茧里面蜕2次皮,蚕一生要蜕6次皮。
6、蚕幼虫的外形:白色,圆筒形,有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7、蚕在吐丝前就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吐丝结茧后幼虫就要发育成蚕蛹。
8、蚕蛹体型粗短,深棕色,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蚕茧可以保护蚕蛹。
9、大概15天后,蚕蛾会从茧中钻出来,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
蚕蛾: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11、蚕蛾有雌雄之分。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然后相继死去。
12、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快。
13、蚕的一生经历了卵(3-5天孵化)、幼虫(33-35天)、蛹(15天)和成虫(6-8天)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4、有些动物幼虫和成虫时期形态差异大,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发育。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大类。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4.怎样加快溶解
1.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2.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5.谁在水中溶解得多
1.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食盐不会一直溶解下去。
2.将食盐、小苏打分成小份时,每一小份的分量尽量少,多分几份。
我们使用的仪器是天平。
3.同样多的水中,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4.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6.把它们分离
1.木屑和铁屑混在一起,分离的方法:(1)使用磁铁,因为铁屑可以被磁铁吸走,木屑留下。
(2)可以把它们放进水里因为木屑在水里会上浮,铁屑在水里会下沉。
2.糖和沙子混在一起,分离方法:加入水中,白糖能够溶解,沙子不溶解。
混合后,先静置一段时间后将糖水慢慢倒入另一个杯子中,再将糖水加热后水蒸发,糖分离出。
3.木屑和沙子混在一起时,既可以利用风的力量吹走木屑,也可以把它们放进水里,因为沙子会在水里下沉。
4.分离混合物体常用方法用磁铁、风吹、过滤、沉淀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第2课时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第3课时蚕长大了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A4可打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二单元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快孵化时变成紫黑色或者黑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鸡卵的结构3.蚕长大了1.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胸部有三个体节,长有三对足,叫作胸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长有五对腹足,用来爬行;蚕的身体两侧长有气门,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通道。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4.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需蜕4次皮,在茧里会蜕2次皮,蚕的一生共需要蜕6次皮。
4.蚕变了新模样1.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2.蚕蜕皮四次后变成五龄蚕,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
蚕是8字形吐丝的3.蚕茧是由一根蚕丝组成的,蚕丝可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5.茧中钻出了蚕蛾1.蛹变成蛾的过程叫羽化。
2.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羽毛;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是一节一节的。
一只雌蛾能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3..如何分辨雌雄蚕蛾:雌蛾,腹部肥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膀振动飞快6.蚕的一生1.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4.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形态)。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二三单元)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1. (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但是,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却会使他(后退)。
2.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推力)或(拉力)。
3. 小车越重,下滑速度越(快),冲出去越(远),小车越轻,下滑速度越(慢),冲出去越(近)。
由此可见,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或拉力)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速度(越快)。
4.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运动需要用到拉力的有(开门)(开抽屉)(拔河)(开易拉罐)5. 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6.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在冰面滑行,摩擦力(小),在水泥地面滑行,摩擦力(大)。
说明两个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7. 往公路上撒沙子,雪地上撒煤渣、在车轮上缠铁链、鞋底上的花纹都是(增加摩擦力),而轴承上上加润滑油、在衣服拉链上涂石蜡、滑冰运动员的冰刀是(减小摩擦力),8. 拖着旅行箱前进时,旅行箱与地面接触部分就会产生(摩擦力)。
9. 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
10. 自然界不仅推力和拉力,还有(磁力、摩擦力、浮力、弹力、风力)等不同形式的力。
11.杠杆尺左右距离一样长,钩码挂得(一样多),平衡;杠杆尺左右钩码挂得一样多,距离(一样长),平衡。
12. 杂技中的走钢丝,演员手中的杠子起(平衡作用)。
13. 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制成的,主要由(托盘)、(指针)、(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构成。
14.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称量物品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取用砝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必须要用 (小镊子)夹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 A )。
A、冷藏 B、冷冻 C、加温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2、蚕的生命是从( C )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蚕卵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3、下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正 确的是( B )。
1、写出蚕一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的名称。
幼虫 蛹 对不起,没有分析。 卵
成虫
2、把蚕蛹的相关部分和蚕蛾的头、 翅膀、腹部分别用线连起来。
对不起,没有分析。
3、下列哪些虫子的身体结构与蚕蛾 相似?相似的在图下方框中打√
√
√
√ √
√
只要有三对足,有翅膀的都是同一类。
4、请把鲫鱼、猫、鸡、猪、蝗虫、 青蛙、狗按不同的分类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防止 种子被水冲掉。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12、蚕的一生经历了 卵、幼虫、蛹、成虫四 种形态。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13、蜻蜓点水是蜻蜓 在水中产卵。
√
对不起,没有 分析。
该题型已结束,请单击退出!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一。
11、( C )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
A、养蚕 B、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C、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2、下列动物中,要经历变态发育 的是( B )。
A、猫 B、苍蝇 C、金鱼 昆虫类一般都是变态发育的。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3、下列动物中,要经历变态发育 的是( B )。
A、稍大,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B、稍小,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殖到死亡的 全过程 B、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 殖到死亡的全过程。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 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 的一生要蜕( 6 )次皮。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5、从卵里刚刚孵出来的蚕叫(蚁蚕 ), 它是蚕的( 幼虫 )。
对不起,没有分析。
对不起,本题型结束,请单击退出。
6、蚕的生命是从卵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 是一个生命。
√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7、各种动物都有自己 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 对不起,没有 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8、不同动物的生命周 期所经历的阶段是相同 的。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7、蚕的一生在蜕( C )次皮。
A、 3 B、 5 C、 6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8、蚕卵的颜色变化顺序是( A )。
A、淡黄色—玫瑰色—紫灰色 B、紫色—黄色—紫灰色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9、雄蚕蛾的身体与雌蚕娥相比( B )。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2、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 繁殖 )和 括( 出生 )、( 生长发育 )、( ( 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 不一定相同。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 ) 天。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3、蚕的一生经历了( 卵 )、 ( 幼虫 )、( 蛹 )和( 成虫 ) 四种形态。
A、人 B、青蛙 C、兔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4、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 下来的是( A )。
A、猫 B、苍蝇 C、金鱼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5、下列动物中,属于不变态发 育的是( A )。
A、人 B、蚊子 C、蚕 对不起,没有分析。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9、不同动物的生命周 期长短不同。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10、蚕的生命周期大 约是56天。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11、蚕蛾刚从茧中钻 出来时,身体是湿的, 鳞片和毛贴着身体,翅 下垂。
A、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蚁蚕吃的桑叶要切在碎片和条状 C、蚕宝宝要在封闭的盒子里饲养,以防 被虫咬。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
4、观察蚕卵的大小,发现蚕卵 C )。
A、比芝麻大很多 B、比芝麻小很多 C、与芝麻差不多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退出程序,请按电脑键盘ESC键,重做必须退出程序后再进入,否则答案会留在上面。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欢迎进入概念填空自测题,祝你成功!加油!
1、蚕蛾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 腹 )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 蚕娥的形态所发生的变化叫做( 变态 )。
对不起,没有分析。
5、观察蚕卵的形状,发现蚕卵是 ( A )。
A、扁圆形的
B、球形的 C、椭圆形的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6、用放大镜观察蚁蚕,发现蚁蚕( D )。
A、是黑褐色的,很小,在点像蚂蚁。 B、是白色的,很小,一动也不动 C、脑袋小,身子大,身上有毛 D、脑袋大,身子小,身上有毛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6、下列动物中,由卵孵化而来 的是( B )。
A、人 B、金鱼 C、狗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17、下列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没 有经过变态的是( C )。
A、蚕 B、青蛙 C、鸡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选择题型练习。加油!
(
18、下列动物不属于卵生的是 A )。
A、大熊猫 B、鲫鱼 C、蝴蝶 对不起,没有分析。
对不起,该题型结束,请单击退出按钮!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4、动物的一生都要经 历变态过程。
对不起,没有分 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子很不相同, 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 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 态。
对不起,没有 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鲫鱼 鸡 蝗虫 青蛙 猫 猪 狗
对不起,没有分析。
5、请把鲫鱼、猫、鸡、猪、蝗虫、 青蛙、狗按不同的分类进行分类。
蝗虫 青蛙 猫 鲫鱼 猪 鸡 狗
该题型结束,请单击退出按钮!
对不起,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1、蚕的幼虫身体呈 长圆筒形,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身体 上有环节,身体两侧 有小黑点。
没有分析。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2、蚕的幼虫头较大, 有口器,胸部有两对 足,协助口器把持桑 叶取食,腹部有有五 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腹部后端背侧有一个 突起。
√ 在了解蚕的 外形结构。
欢迎你进入判断题题型自测天地,祝你取得好成绩!
√
3、蚕的一生经历了 出生、生长发育、繁 殖和死亡四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