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对出血症状的影响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在医学临床中,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宫缩无力,虽发病时间短,但会给产妇的分娩过程带来严重影响,引发产妇出现大出血症状。
若此时产妇出血症状未得到及时控制,则会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引发脑垂体死亡。
这对产妇的产后治疗带来了较大难度,也给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对此,产妇在发生产后出血症状时,其临床不仅需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还需给予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产妇的各项体征做到密切观察,对其做好急救护理,使产妇能够度过安全期。
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子宫收缩;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十分复杂,其较为常见的出血因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最常见因素,一般发生于产妇分娩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表现为宫底肌壁凹陷、宫腔压力低、持续性下腹疼痛等症状,若出血量大于500ml,则属于产后出血,需要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对出血症状进行及时控制,避免产妇发生生命危险。
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产妇的实际需求,也缺乏针对性,因此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需对产妇的产后出血潜在危险作出合理判断,再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出血症状,确保产妇状态保持稳定,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患者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的常见因素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子宫引起[1]。
当产妇出现羊水过多、胎儿体积过大时,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子宫膨胀过度现象,而这一现象会导致产妇发生子宫形状改变,甚至引起子宫发生畸形病变,在分娩过程中容易造成子宫肌壁划伤[2]。
第二个因素是产妇本身因素[3]。
产妇身体虚弱,再加上对分娩过程的紧张,使得产妇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这会使得子宫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临床分娩难度增加[4]。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毫升,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宫缩不良导致子宫无法有效收缩,从而造成大量出血。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害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毫升,根据其发生时间和原因可分为初期产后出血和迟发性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是初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发生在产后3小时内。
宫缩乏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子宫平滑肌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宫颈裂伤等。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1. 提高护士的护理意识和质量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第一步是提高护士的护理意识和质量。
护士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还应加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了解,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2. 加强产后出血的风险评估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护士应该加强对其产后出血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对于子宫平滑肌功能不全的患者,护士可以在产后及时给予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的收缩,减少出血量;对于有宫颈裂伤的患者,护士可以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导致出血增加。
3. 实施定期监测和评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阴道流血量等指标,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或产后3个月内的大量阴道出血,通常由于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撕裂等原因引起。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产褥期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针对产后出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理解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应对产后出血的自我护理。
一、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2. 促进子宫收缩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护士需要通过按摩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
可利用药物来辅助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3. 维持血压和血量在处理产后出血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和血量,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低血压以及失血导致贫血等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
4. 进行常规检查对于产后出血的产妇,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以及子宫超声等,以了解产妇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实时的临床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1. 预防措施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与子宫收缩不良、快速体力活动以及过度紧张等因素有关。
在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需要向产妇介绍一些预防措施,如产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体力活动、保持情绪稳定等,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2. 术后护理对于接受产后手术的产妇,护士需要向产妇进行术后护理的健康教育,如手术切口的清洁和消毒、伤口愈合情况的观察等,帮助产妇尽快康复,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3. 饮食调理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尤其是需要摄入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贫血的恢复,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需要向产妇详细介绍产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4. 定期复诊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定期复诊,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在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需要告知产妇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出血是产后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产后出血,往往由于宫缩功能不全或乏力所导致。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虽然相对较低,但危害性却十分严重,容易导致产妇出现大量出血、贫血、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各种疾病和情况下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作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产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指导,促进产后康复与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提高其产后康复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特点,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支持;2.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内容,探讨其在产后康复中的作用机制;3. 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测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4. 设计临床实验,验证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改善产后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宫缩乏力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产后出血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分泌物量超过500ml的现象,是产科急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
产后出血多数由子宫收缩不良引起,其他原因还包括子宫破裂、宫颈或会阴裂伤等。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需要护士在产妇分娩后密切观察,特别是在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期间的出血情况。
一旦发现产妇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注射催产素和收缩素,进行宫颈按摩等,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止血。
在处理出血的护士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阴道分泌物情况,及时纠正产后休克,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产后出血产妇的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产后出血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1. 产妇应了解产后出血的症状和危害。
产后出血的症状包括持续性阴道出血、明显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和休克。
产妇需要了解,产后出血对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喂养都会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2. 产后出血的预防。
护士可以向产妇介绍一些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如在产前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营养,注意产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产后还需遵医嘱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如使用荷尔蒙药物等。
3. 产后出血的处理和急救措施。
产妇应了解产后出血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立即就医,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用绷带进行压迫止血等。
产妇的家属也应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掌握相应的急救技巧。
4. 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产妇在分娩后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及时更换卫生巾,每天清洗外阴,避免感染。
产妇还应遵医嘱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在家庭护理期间定期测量体温,观察恶露情况等。
对于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护士需要全面了解和关注产妇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产妇克服身心上的困难,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婴儿健康成长。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引言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ml,是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指由于子宫失血或宫缩不足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的康复,还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康复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宫缩功能不足:宫缩功能不足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宫缩功能不足会使子宫无法有效地收缩,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出血。
2. 失血量大、贫血: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会导致大量失血,使产妇出现明显的贫血,严重影响产后的身体康复。
3. 体力疲乏:产后失血后,产妇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对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4. 心理压力:产后出血可能会给产妇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其产后恢复。
基于以上因素,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后出血患者更好地进行产后康复。
1. 加强宫缩功能促进: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按摩、冷热敷、绷带包扎等方法,促进子宫有效收缩,减少出血量。
2. 加强贫血的预防和治疗:针对产后出血患者贫血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采取营养补充、输血治疗等措施,帮助其尽快补充失血造成的贫血。
3. 合理安排产妇的休息时间,减轻体力疲劳:在产后护理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产妇的休息时间,争取更多的休息,减轻体力疲劳。
4. 关心、支持产妇的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倾听产妇的心声、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产妇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产后心理康复。
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
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产妇产后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康复情况,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通过加强宫缩功能促进、预防和治疗贫血、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关心支持产妇情绪等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康复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引言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
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在产后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康复和防止再次出血。
本文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
一、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影响宫缩乏力是指产后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导致子宫出血速度过快,从而引发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因为失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往往会出现贫血、虚脱等严重情况,对产后康复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意义1. 观察和评估产后出血症状针对性护理干预首先需要对产后出血症状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出血量、出血颜色和性质、血压、脉搏等指标。
通过及时观察和评估,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护理干预。
2. 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需要护士在产后出血发生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给予氧气、输液、输血等。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避免严重的后果发生。
3. 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在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包括给予子宫收缩剂、止血药等。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产妇快速控制出血情况,促进产后康复。
4. 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教育针对性护理干预还需要护士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心理支持和护理教育,帮助她们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护理教育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利于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
1. 促进产后出血的控制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后出血患者更快地控制出血情况,避免严重的后果发生。
观察和评估产后出血症状、做好急救措施、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等措施的实施,都有助于控制产后出血病情,有利于产后康复。
探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探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发表时间:2019-09-05T11:04:31.5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5期作者:郑永妍[导读] 健康教育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临床症状,缩短产妇止血时间,加快产妇恢复速度,有效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南岗区妇产医院住院处 150080【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96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经电脑随机划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48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差异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85.13±8.67)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137.56±11.48)ml,对照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126.32±9.45)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242.13±12.35)ml,两组数据内容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临床症状,缩短产妇止血时间,加快产妇恢复速度,有效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健康教育;应用观察;产后出血护理产妇在分娩胎儿后的24小时,超过500毫升的出血量被称为产后出血,产后两小时的发生概率能够达到80%,产妇分娩期,产后出血属于严重并发症,很容易使产妇出现死亡情况[1]。
需要通过良好的出血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本次实验主要对健康教育应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细致探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96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经电脑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0岁~33岁,年龄的平均值为(26.12±2.58)岁,观察组实产妇年龄在21岁~31岁,年龄的平均值为(25.53±2.78)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对出血症状的影响
作者:张文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年第12期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PPH)产妇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1~2020.4我院收治的90例PPH患者,采纳“护理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教育前比较两组心理情绪无差异,P>0.05;教育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值较低;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较少,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
结论:健康教育能控制PPH产妇的出血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崇。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健康教育;出血症状
[中图分类号]R473.7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2
近年来研究表明,目前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24h后,阴道分娩者失血量≥500mL、剖宫产者失血量≥1000mL,是诱导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PPH),是指:子宫肌纤维收缩乏力、无法有效压迫血管引起出
血,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是产后精神高度紧张、膀胱过度充盈等,未及时抢救引起失血性休克、昏迷等,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产妇出血时,通过按摩子宫的形式促进收缩、控制出血,但部分群体对疾病知识缺乏理解,常有焦虑、紧张及烦躁等情绪,影响妊娠结局,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法,受到临床高度重视。
陈金秀[1]学者认为,传统护理的重点是病情监测、予以氧气吸入及口头宣教等,忽视个体差异性、疗效单一,未获得产妇青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2018.1~2020.4我院收治的90例PPH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均值是(30.29±8.27)岁;孕周37~42周,均值是(39.56±4.84)周;产次1~4次,均值是(
2.45±1.29)次;其中自然分娩25例,剖宫产20例。
对照组:年龄23~37岁,均值(30.42±8.18)岁;孕周38~42周,均值是(39.65±4.96)周;产次1~5次,均值是(2.59±1.34)次;其中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19例。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第8版)》[2]中“PPH”诊断标准;②妇科检查、B超确诊;③单胎妊娠、足月分娩;④产后24h出血量≥500mL;⑤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⑥签署“知情同意书”;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伴高血压、心脏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者;④伴严重妊娠并发症者;⑤认知、精神障碍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1)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病情监测、口头宣教等,出现产后出血后观察患者各身体指标,予以氧气吸入、提前安排输血,实行常规护理等。
(2)观察组:对照组基础+健康教育,①产前预防:主动与产妇沟通,向其与家属普及产后出血的危害、预防措施,叮嘱产后保持身心放松,避免情绪高度紧张引起不适,列举既往预防良好的病例,引起产妇高度重视、提高分娩依从性。
②产时:待胎头、胎肩娩出后,遵医嘱予以产妇适量缩宫素,待胎儿完全娩出后,及时检查产道、胎盘情况,若发生宫缩乏力现象,将胎盘徒手剥离,胎盘完全排出后,观察产妇宫缩情况,若发生PPH,快速搭建双静脉通道,一条静脉滴注0.9%、100mL生理盐水+21-41U催产素的混合液,另一条滴注含缩宫素的葡萄糖注射液,同期肌肉注射0.3g麦角新碱。
③产后教育:产后结合实际,按摩产妇的子宫,一手握拳放置于阴道前穹隆处、将子宫前壁顶住,另一手按压腹部促进子宫前屈,待1min后,双手紧压子宫按摩,提供早期母乳喂养、促进机体分泌催产素;鼓励产妇尽早进食,多吃易消化、清淡等食物,结合实际合理饮食,如:产道损伤者多吃鲫鱼、黑豆等;子宫收缩乏力者,多吃鸡蛋、荠菜及百合等,适量补充新鲜的蔬菜瓜果,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力;叮嘱产妇产后24h内卧床静养,产后第2d适当在室内走动,结合自身耐受度选择走动时间,产后不可过早行体力活动,避免引起子宫脱垂、阴道膨出等。
1.3观察指标(1)心理情绪:教育前后参照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3](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范围0~100分,50分为界、4级评分法,轻度焦虑、抑郁51~59分,
中度焦虑、抑郁60~69分,重度焦虑、抑郁≥70分,得分越低则情绪更稳定。
(2)临床指标:测定两组产后出血量(臀下放置称重后特制灭菌卫生纸,出血量计算方式:浸润纱布重量,产后2h、产后24h测量,按照1.05:1mL比例核算出产妇的体容积量,定期更换产妇卫生纸垫,出血量=[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重量(g)除以1.05,血液比重是:克/毫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临床指标及心理情绪)以
(_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指标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心理情绪教育前比较两组心理情绪无差异,P>0.05;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2%~3%的产妇易发生产后出血,发病时常有继发性贫血、阴道流血及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表现,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及宫缩乏力等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未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谢月珍[4]学者认為,早期实行对症处理、护理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与郑云燕等[5]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健康教育能有效防治产后出血,其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建立科学性、系统化指导体系,提高抢救质量,具以下优势:①产前教育重点普及产后出血预防措施、危害性,情绪较差者主动交流沟通,稳定情绪、消除顾虑,叮嘱产妇保持身心状态放松、有效预防产后出血;②产时结合胎儿分娩情况,实行预防性缩宫素、判断宫缩情况及准确评估出血量等措施,快速搭建静脉通道,加强宫缩能力、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③产后实行子宫按摩能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原,膳食指导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满足自身所需营养需求、促进身体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PPH产妇行健康教育能稳定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陈金秀,朱小平,蓝秀青. 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08): 119-121.
[2] 曾碧兰,陈年芳,曾新梅,等. 情绪护理在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 2019, 26(05): 687-688.
[3] 李琴.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19, 28(09): 1718-1720.
[4] 谢月珍,曾丽梅,陈燕. 人文关怀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26(03): 62-63.
[5] 郑云燕,王榕娟.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分析与预见性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37(09): 1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