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最新讲评地理高考试卷教案5篇

最新讲评地理高考试卷教案5篇最新讲评地理高考试卷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要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讲评地理高考试卷教案【篇1】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要求我们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
体现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地理知识的系统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通过原理分析、规律总结和解题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一、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
由此而带来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础。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
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
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
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中考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范文

中考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范文中考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1《日本》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 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 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4. 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 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五)风采展示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022初中地理中考试卷讲评教案3篇 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件

2022初中地理中考试卷讲评教案3篇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件下面是收集的2022初中地理中考试卷讲评教案3篇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件,以供参考。
2022初中地理中考试卷讲评教案1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完成1---2题1、关于亚洲气候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复杂多样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海洋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C.亚洲跨纬度最广D.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读北美洲略图,完成3---4题题。
3、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大洲地跨四个温度带B.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D.该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4、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形分为两大部分:西部山地,东部平原B.密西西比河向南注入墨西哥湾C.五大湖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D.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回答第以下5----6题。
5、关于印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印度城市加尔各答B.②是印度首都新德里,政治文化中心C.③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和海港D.④是印度信息产业中心班加罗尔,有“亚洲硅谷”之称6、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
两国经济发展共同的社会条件是()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惠③矿产资源丰富④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⑤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2014年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美州举行。
回答7-8题。
7、图中的M代表河流,N代表大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密西西比河;N:印度洋B.M:密西西比河;N:大西洋C.M:亚马孙河;N:太平洋D.M:亚马孙河;N:大西洋8、.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亚,从图中可判断它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热带B.南半球、中纬度、亚热带C.北半球、中纬度、热带D.北半球、低纬度、亚热带日本人酷爱樱花,把它称之为“国花”,在樱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教案

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教案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教案篇1一、地图的各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盘: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方向盘。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_____方向。
比例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_____。
1: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_____千米。
千米化厘米加_____个零。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__________(人)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赤道就是_____纬线,赤道周长约为_____千米。
是地球上最_____和纬线。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_____附近,纬度向北向南各有_____度。
分别用_____表示北,用_____表示南。
北极点用_____表示,南极点用_____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址。
向东向西各有_____度,用_____表示东,用_____表示丁。
东经_____和西经_____合二为一。
叫_____度经线。
二纬度范围:__________为低纬度,_____为中纬度,_____为高纬度。
地坏的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为_____平方千米。
以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_____和_____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比较经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纬线经线又称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都有_____条。
经线指示_____,纬线指示_____。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勇于改正错误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题。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在上次的地理试卷中,哪些题目做错了?为什么?二、讲评试卷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试卷中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技巧。
2.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强调解题技巧和知识点。
三、错题分析1. 学生展示自己的错题,教师逐一进行讲解和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错题类型,如基础知识错误、解题方法错误等。
四、解题技巧讲解1. 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错题,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2. 学生练习: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讲评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错题,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讲解。
2. 强调解题技巧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4.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范文: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高一地理试卷讲评教案(共五篇)

高一地理试卷讲评教案(共五篇)第一篇:高一地理试卷讲评教案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高一地理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第一、二章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以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
教学过程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第一章:选择题的1-12题;判断题的21、22、24题;综合题26、28、29题;第二章:选择题的13-20题;判断题的23、25题;综合题的27题;(2)、考查内容比重较大的是地球的运动:5、6、9、10、21、26、28题;(3)、另外一个突出点是考查地图的知识点比较多;2、试卷的批改情况(1)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第3、10、11、12、16、22、23题得分率基本都在70%以下;(2)综合题部分:28和29题通过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结合试卷部分典型试题,进行错题原因分析和讲评教学反思:其实这份试卷不少内容我们都做过,都讲过,但是为什么还有的同学做不对呢?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自己做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我一讲评,就觉得很容易。
这还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因些,在平时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
教学应该是双方面的事,学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教也很重要。
尤其是试卷讲评的效果很重要。
地理试卷讲评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很重要的环节。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7篇)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7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1)1、重视考纲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依据。
而且大纲的分析对于第二轮复习的备考有重大的意义,要格外注意高考大纲中的改动部分。
另外高考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潜力。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力的培养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重视知识整合高三地理第二轮的复习和第一轮相比时间短,任务重,一般是以专题的形式表现。
专题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
在专题复习汇总要注重知识框架的建立,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知识规律,拓宽知识层面,比较知识异同。
归纳知识特征。
高三地理二轮的专题复习并不是像一轮复习那么简单的。
是要辨析各种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重视技巧训练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地理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提供大量的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景,这已经形成了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
这就需要考生们在备考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a.要学会快速通读全题,提取有效信息;b.找关键字词,抓住关键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c.注重标注的含义等技巧。
4、重视训练反思在高三第二轮复习地理,要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掌握原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规范答题,快速答题,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练习了大量的习题之后,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做错的题目都考察了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有没有什么漏洞,考察了什么能力,自己哪里有欠缺。
只有经过这样经常反复的思考和拓展之后,不断的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才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2)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48名幼儿,男29名,女生19名,大多数幼儿活泼开朗,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保护意识较之也有一定的提高。
地理期中考试卷讲评教案5篇

地理期中考试卷讲评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地理期中考试卷讲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地理期中考试卷讲评教案1第二章世界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世界的陆地与海洋:(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陆地29%,海洋71%)(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要求通过课本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大洲、大洋之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的洲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的洋(太平洋)、最小的洋(北冰洋) 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岛屿(格菱兰岛)、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和北冰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1)地表形态变化:外力作用:风、流水、海浪、生物等的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3)板块构造学说:A、全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B、板块是运动的;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5)解释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的原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第三章世界的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要求能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判别)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时间短、常变化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是:时间长、一般不变化2、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和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日、月、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年较差,年降水量:(考查计算)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的气温值的和÷次数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和÷该月的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的和÷12气温的日较差=当日的气温一当日的最低气温(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海洋上比陆地上迟一个月,分别为8月和2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吕常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中国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
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这份试卷是高二文科班周五的测试卷,试题由高二地理备课组出。
这节课把试题进行重组,重点讲解了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几个选择题和综合题。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选择题的2题;7-8组题;15-16组题;21-23组题;综合题26、30题;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1-12组题;13-14组题;综合题的27、29题
(2)、考查内容比重较大的是中国的气候:5-6组题;9-10组题;17-18组题;19-20组题;综合题30的第(1)小题
(3)、另外一个突出点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比较多:选择题25题,综合题26的第(2)小题,29题第(3)小题;30题第(2)小题
2、试卷的批改情况
选择题部分:第1、8、9、17、19、20、24题得分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下。
综合题部分:27和28题通过读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典型例题: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
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
读图
回答第7-8题。
7.如果该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
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8.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
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第8题得分率比较低,关键是能够从题目的文
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通过材料可以判断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必须是两种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差异越明显越好,再结合图上信息,答案应该选择A。
27.(8分)图4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分)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为主,东南丘陵农
村的生活能源以为主。
(2分)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在西北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可
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4分)
不少同学不知道得用图4来解答第一问。
不能够快速、全面、
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
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很明显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我国
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秸秆,薪柴,和煤炭点得比重最多,也就是农村生活能源以生物能为主。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典型例题: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
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5--6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6.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
这组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从表格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不能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
结合题目和表格信息,很明显,X地气候资源中水分资源最好,热量条件条件最差,结合选项的四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明显应该选择B。
而要判断Y类型代号,必须结合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来判断,通过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气候资源最有优势的是光照,从面第三个数字应该是最大的,而水分条件最差,因此第一个数学最小。
所以应该选择A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图3-2),做9~10题。
图3-2
9.关于图中年降水量线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①
很多同学看到图上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又联系到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自东向西递减,马上就选择A。
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在新疆北部的阿拉山口有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在天北的阻挡,形成地理雨,使得天山北坡降水是比较丰富。
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典型例题:
26.(12分)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两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是,D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D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原因?(6分)
29.(12分)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4分) 30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
(24分)
这是三个综合题中的三个小题,考查的都是农业发展的条件。
但是由于区域位置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不同,题目要求不同,要答题时应该要有所区别。
但是同学在答题的过程中要么答不到要点,要么就是根本不符合题目要求,甚至出现知识的错误。
26题,要分析中国水稻种植业的形成原因,这部分内容在高一下学期的地域类型中的内容。
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还有劳动力等几方面去回答。
29题首先应该定位,知道这个地方位于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
从而结合这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源,交通等几个方面去答题。
30题的正确解答是建立在第一小题的基础之上的。
甲、丙两城市一个在青藏高原,一个在长三角。
通过上表明显的可以看出两都农业发展条件的差异。
教学反思:
其实这份试卷不少内容我们都考过,都讲过,但是为什么还有的同学做不对呢?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自己做时不知道下手,但是我一讲评,就觉得很容易。
这还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因些,在平时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
教学应该是双方面的事,学重要,也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但是教师的教也很重要。
尤其是试卷讲评的效果很重要,毕竟到高考之前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较多状态是练习、考试与讲评。
地理试卷讲评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很重要的环节。
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错误知识点的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讲评课应该是综合复习课,不能就试题讲试题,要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做适当的拓展,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各项地理能力。
这也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是我在以后应该加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