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知识点总结 (1)

数电知识点总结 (1)
数电知识点总结 (1)

数电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了解任意进制数的一般表达式、2-8-10-16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了解码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二进制编码(8421BCD、格雷码等);

第三章

1、掌握与、或、非逻辑运算和常用组合逻辑运算(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及其逻辑符号;

2、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式、真值表的建立;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基本规则(对偶、反演等);

4、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化简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5、掌握最小项的定义以及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掌握无关项的表示方法和化简原则;

6、掌握逻辑表达式的转换方法(与或式、与非-与非式、与或非式的转换);

第四章

1、了解包括MOS在内的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

2、掌握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的简单分析;

3、了解拉电流负载、灌电流负载的概念、噪声容限的概念;

4、掌握OD门、OC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5、掌握三态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6、掌握CMOS传输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7、了解正逻辑与负逻辑的定义及其对应关系;

8、掌握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入端接高阻、接低阻、悬空等);

第五章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产生竞争与冒险的原因、检查方法及常用消除方法;

3、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集成器件(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

4、掌握用集成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的方法;

5、掌握用2n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n或者n+1个变量的逻辑函数的方法;

第六章

1、掌握各种触发器(RS、D、JK、T、T’)的功能、特性方程及其常用表达方式(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等);

2、了解各种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

3、掌握异步清零端Rd和异步置位端Sd的用法;

2、了解不同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七章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波形图、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

3、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原始状态转移图的化简;

4、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分析;

5、掌握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等;

6、掌握集成计数器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7、掌握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以及其他组合逻辑器件构成循环序列发生器的原理;

第八章

1、掌握门电路和分立元件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用555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方法以及工作参数的计算或者改变方法;

第九章

1、了解ROM和RAM的基本概念;

2、了解存储器容量的表示方法和扩展方法,了解存储容量与地址线、数据线的关系。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1、什么是数制、码制

2、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相互转换,不同数制数的的大小排列

3、求二进制数的反码、补码(包括无符号数、有符号数)

4、十进制数对应的8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

第二章、逻辑代数

0、什么是逻辑代数,逻辑变量的取值特点

1、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运算,运算符号、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运算关系

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运算规则、运算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摩根定律公式

3、逻辑代数常用公式:吸收率I、II;冗余律;

4、逻辑代数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求反演式、对偶式

5、什么是逻辑函数

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式(最小项表达式)?真值表?6、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波形图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逻辑问题抽象

7、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卡诺图)

第三章

1、什么是门电路

2、正负逻辑的概念

3、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开关特性:静态开关特性、动态开关特性(主要是结论)

4、二极管与门、或门原理,写表达式

5、CMOS反相器、CMOS与非门、CMOS或非门,认识电路写表达式

6、CMOS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值及其意义

7、CMOS门电路无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出低电平电流、输出高电平电流

8、CMOS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意义

9、OD门、TS门给出逻辑符号电路会写表达式、分析功能;OD门输出并联使用功能。

10、CMOS传输门功能(根据逻辑符号分析)、双向模拟开关功能分析

11、CMOS门电路多于不用输入端的处理(不影响逻辑功能、不能悬空)

12、三极管反相器分析

13、TTL反相器:输入高、低电平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饱和、倒置工作情况)

14、TTL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电压值及其意义

15、TTL反相器输入特性曲线读出输入短路电流值(输入低电平电流值)、输入高电平电流值、理解输出高电平电流、输出低电平电流(极限值);TTL反相器扇出系数的计算及其意义。

16、TTL反相器输入负载特性:开门电阻(值)、关门电阻(值)

17、TTL反相器传输延迟时间的意义

18、TTL与非门(多发射极三极管实现的逻辑功能)、或非门,认识电路并写逻辑表达式

19、普通TTL门、CMOS输出端能否并联使用

20、OC门、TS门逻辑符号给定电路分析逻辑功能并画波形图。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区别,电路区别

2、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分立门电路器件设计、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最简与或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最简与或非表达式)

4、编码器:输入信号端与输出编码端的关系;互斥编码器、优先编码器区别

010?0,其余全为1,则输出编码为Y2'Y1'Y0'?' 74HC148功能,若输入I5

74HC147功能。

5、译码器:输入编码端与输出信号端的关系;

74HC138功能分析:基本功能、扩展功能;两片74HC138级联构成4线-16线译码器;74HC138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6、数据选择器:概念(含义);输入信号、输出端的关系;74HC153、74HC151基本功能、扩展功能、级联;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7、加法器:全加器、半加器的概念,会设计;74HC283构成8421BCD码转余三BCD码。

8、数值比较器,输入、输出信号关系;数值比较器级联。

9、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竞争冒险;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第五章触发器

1、触发器从逻辑功能上分为几种、从CLK信号控制方面(电路结构)分几种

2、SR锁存器、电平触发的SR触发器(D触发器),认识电路会分析功能。

3、各种触发器要认识逻辑符号,会画波形图。

4、主从SR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CLK有效期间接收信号的特点(主从JK触发器的一次变化现象)。

5、边沿触发器认识逻辑符号,注意异步清零端、异步置1端的逻辑控制(优先权最高)。

6、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形式(方法)有几种,给定触发器会给出其不同的表示形式。

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关于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平均数 定义 平均数是用总数除以份数。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简介 平均数项目分类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mean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分为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公式:x=(x1*x2*......*xn)^(1/n) 调和平均数 harmonicmean 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但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不同。在数学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都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计算结果两者不相同且前者恒小于后者。因而数学调和平均数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但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则与之

不同,它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附属于算术平均数,不能单独 成立体系。且计算结果与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等。主要是用来解 决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的情况下,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 应的标志总量,而需要求得平均数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数据方法。 公式:n/(1/A1+1/A2+...+1/An) 加权平均数 Weightedaverage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若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那么 (x1f1+x2f2+...xkfk)÷(f1+f2+...+fk)叫做x1,x2, …,xk的加权平均数。f1,f2,…,fk是x1,x2, …,xk的权。 公式:(x1f1+x2f2+...xkfk)/n,其中f1+f2+...+fk=n,f1,f2,…,fk叫做权。 说明:1)“权”的英文是weight,表示数据的重要 程度。即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2)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平方平均数 quadraticmean 平方平均数 公式:M=[(a^2+b^2+c^2+…n^2)/n]^(1/2)。 温馨提示:上面的内容是初中数学平均数知识点总结,聪明的大家肯定熟记于心了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第 1讲:网络安全概述 1、计算机网络: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 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 , 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 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 , 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 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 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 ;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 , 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3、本课程中网络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 (主要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1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模电数电及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输入级采用高性能的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要求输入阻抗高、差摸放大倍数大、共模抑制比高、差摸输入电压及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大且静态电流小 作用减少零点漂移和抑制共模干扰信号 中间级采用共射放大电路 作用提供较高的电压增益 输入级要求其输出电压范围尽可能宽、输出电阻小以便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且非线性失真小 采用准互补输出级 偏置电路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采用准互补输出级 综合高差摸放大倍数、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高输出电压、低输出阻抗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器交直流反馈的判断电容隔直通交直流:短路交流:开路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同时加在一个输入端上的是并联,反之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L的靠近 “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 直流脉宽调制PWM变换器 将固定电压的直流电源变换成大小可调的直流电源的DC-DC变换器又称直流斩波器。 它能从固定输入的直流电压产生出经过斩波的负载电。负载电压受斩波器工作率的控制。变 更工作率的方法与脉冲宽度调制(斩波频率f=1/T不变,改变导通时间t on)和频率调制(导 通时间t on或关断时间t off不变,改变斩波周期T即斩波频率f=1/T)两种。 斩波器的基本回落方式有升压(斩波器所产生的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和降压两种,改变回落元件的连接就可改换回路的方式。 用晶闸管作为开关的斩波器,由于晶闸管无自关断能力,它在直流回路里工作是,必须有一套使其关断的(强迫)换相(流)电路。晶闸管的换流方式有:电源换流、负载换流和 强迫换流。 负载换流缺点主要是电骡的揩振频率与L和C的大小有关,随着负载与频率的变化,换流的裕量也随之改变。 为了可靠换流,换流脉冲的幅值应足以消去晶闸管中的电流,脉冲的宽度应保证大于晶闸管的关断时间。 晶闸管斩波器的缺点是需要庞大的强迫换流电脑,是设备体积增大和损耗增加;而且斩波开关频率也低,致使斩波器电流的脉动幅度大,电源揩波也大,往往需加滤波器。 直流PWM变换器分不可逆、可逆输出两大类。前者输出只有一种极性的电压,而后者可输出正或负极性电压。如果在一个斩波周期中输出电压正、负相间的称为双极式可逆PWM 变换器;如果在一个斩波周期中输出电压只有一种极性电压的称为单极式可逆PWM变换 器。 双极式可逆PWM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ab在一个周期正、负相间。单机式可逆PWM变换器只在一个阶段中输出某一极限的脉冲电压+Uab或—Uab,在另一阶段中Uab=0. 无制动作用的不可逆输出PWM变换器电流始终是一个方向,因此不能产生制动作用,电动机只能作单象限运行,又称为受限式脉宽调制电路。 受限单极式可逆PWM变换器与单极式可逆PWM变换器的不同是避免了上下两个开关直通的可能性。 双极式脉宽调制器由三角波振荡器、电压比较器构成,单极式脉宽调制器由两只运算放

数电填空题知识点总结

1、逻辑代数有与、或和非三种基本运算。 2、四个逻辑相邻的最小项合并,可以消去__2________个因子; __2n _______个逻辑相邻的最小项合并,可以消去n 个因子。 3、逻辑代数的三条重要规则是指反演规则、代入规则和对偶规则。 4、 n 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相或值为1。 6、在真值表、表达式和逻辑图三种表示方法中,形式唯一的是真值表。 8、真值表是一种以表格描述逻辑函数的方法。 9 、与最小项ABC 相邻的最小项有AB ’C’,ABC, A’BC ’。 2n 10、一个逻辑函数,如果有n 个变量,则有个最小项。 11、 n 个变量的卡诺图是由2n个小方格构成的。 13、描述逻辑函数常有的方法是真值表、逻辑函数式和逻辑图三种。 14、相同变量构成的两个不同最小项相与结果为0。 15、任意一个最小项,其相应变量有且只有一种取值使这个最小项的值为1。1.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主要工作在和两种稳定状态。 饱和、截止 2.二极管电路中,电平接近于零时称为,电平接近于 VCC是称为。低电平、高电平 3. TTL 集成电路中,多发射极晶体管完成逻辑功能。 与运算 4. TTL 与非门输出高电平的典型值为,输出低电平的典型值为。 3.6V 、 0.2V 5.与一般门电路相比,三态门电路中除了数据的输入输出端外,还增加了一个片选信号端,这个对芯片具有控制作用的端也常称为。 使能端 6.或非门电路输入都为逻辑 1 时,输出为逻辑。 7.电路如图所示,其输出端 F 的逻辑状态为。 1 8.与门的多余输出端可,或门的多余输出端可。与有用输入端并联或接高电平、与有用输入端并联或接低电平 10.正逻辑的或非门电路等效于负逻辑的与非门电路。 与非门 11.三态门主要用于总线传输,既可用于单向传输,也可用于双向传输。单向传送、双向传送 12.为保证TTL 与非门输出高电平,输入电压必须是低电平,规定其的最大值称 为开门电平。 低电平、开门电平

小学三年级奥数 平均数 知识点与习题

第9讲平均数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 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 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 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 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 我们在上一讲的例2中,已经接触到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有关平均数应用问题的解法。 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解:总成绩=98+87+93+86+88+94=546(分)。 这个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成绩是 546÷6=91(分)。 答:平均成绩是91分。 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 解:苹果和梨的总重量为 40+80=120(千克)。 因要装成6筐,所以,每筐平均应装 120÷6=20(千克)。 答:每筐应装20千克。 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 解:两批猪的总重量为 66×3+42×5=408(千克)。 两批猪的头数为3+5=8(头),故平均每头猪重 408÷8=51(千克)。 答:平均每头猪重51千克。 注意,在上例中不能这样来求每头猪的平均重量: (66+42)÷2=54(千克)。 上式求出的是两批猪的“平均重量的平均数”,而不是(3+5=)8头猪的平均重量。这是刚接触平均数的同学最容易犯的错误! 例4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7天)平均每天做4道数学竞赛训练题。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

模电数电基础笔试总结

模拟电路(基本概念和知识总揽) 1、基本放大电路种类(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互导放大器和互阻放大器),优缺点,特别是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2、负反馈种类(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 3、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4、描述反馈电路的概念,列举他们的应用? 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输出回路中的电量输入到输入回路中去。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负反馈的优点:降低放大器的增益灵敏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自动调节作用。 电压(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 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目前的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6、基本放大电路的种类及优缺点,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 答:基本放大电路按其接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简称共基、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居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做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共基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与共射放大电路相当,频率特性是三种接法中最好的电路。常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用射极输出的形式。 广泛采用差分结构的原因是差分结构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现象。 ?7、二极管主要用于限幅,整流,钳位. ?判断二极管是否正向导通: 1.先假设二极管截止,求其阳极和阴极电位; 2.若阳极阴极电位差>UD ,则其正向导通; 3.若电路有多个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电位差最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其导通后,其阳极阴极电位差被钳制在正向导通电压(0.7V 或0.3V );再判断其它二极管.

数字集成电路必备考前复习总结

Digital IC:数字集成电路是将元器件和连线集成于同一半导体芯片上而制成的数字逻辑电路 或系统 第一章引论 1、数字IC芯片制造步骤 设计:前端设计(行为设计、体系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后端设计(逻辑设计、电路设计、版图设计) 制版:根据版图制作加工用的光刻版 制造:划片:将圆片切割成一个一个的管芯(划片槽) 封装:用金丝把管芯的压焊块(pad)与管壳的引脚相连 测试:测试芯片的工作情况 2、数字IC的设计方法 分层设计思想:每个层次都由下一个层次的若干个模块组成,自顶向下每个层次、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建模与验证 SoC设计方法:IP模块(硬核(Hardcore)、软核(Softcore)、固核(Firmcore))与设计复用Foundry(代工)、Fabless(芯片设计)、Chipless(IP设计)“三足鼎立”——SoC发展的模式 3、数字IC的质量评价标准(重点:成本、延时、功耗,还有能量啦可靠性啦驱动能力啦 之类的) NRE (Non-Recurrent Engineering) 成本 设计时间和投入,掩膜生产,样品生产 一次性成本 Recurrent 成本 工艺制造(silicon processing),封装(packaging),测试(test) 正比于产量 一阶RC网路传播延时:正比于此电路下拉电阻和负载电容所形成的时间常数 功耗:emmmm自己算 4、EDA设计流程 IP设计系统设计(SystemC)模块设计(verilog) 综合 版图设计(.ICC) 电路级设计(.v 基本不可读)综合过程中用到的文件类型(都是synopsys版权): 可以相互转化 .db(不可读).lib(可读) 加了功耗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总结复习

计算机网络安全总结 网络安全技术复习 一、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的定义:安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和资源被攻击的可能性。 1、网络安全包括四个方面:物理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安全、安全管理。 2、网络安全的目标:1、保密性(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用户或实体,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 2、完整性(完整性是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 3、可靠性(可靠性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特性。) 4、可用性(可用性是网络信息可被授权用户或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5、不可抵赖性(是不可否认性。) 6、可控性(是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 3、网络安全的威胁:(1)对加密算法的攻击(2)协议漏洞渗透(3)系统漏洞(4)拒绝服务攻击(5)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威胁 4、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3)系统本身因素。 5、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6、网络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加密策略) 7、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二、网络入侵技术 1、黑客技术(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原指热衷于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者和精通网络、系统、外围设备及软硬件技术的人。这些人具有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知道系统中的漏洞及其原因,并公开他们的发现,与他人分享。现在人们常常把从事网络攻击和破坏的人统称为黑客。) 黑客入侵攻击的一般过程可分踩点、扫描、查点、获取权限、提升权限、窃取信息、隐藏痕迹、创建后门等。 2、网络扫描:地址扫描、端口扫描、漏洞扫描。

数电和模电知识点

模电复习资料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 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2) 等效电路法 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

数电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数电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了解任意进制数的一般表达式、2-8-10-16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了解码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二进制编码(8421BCD、格雷码等); 第三章 1、掌握与、或、非逻辑运算和常用组合逻辑运算(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及其逻辑符号; 2、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式、真值表的建立;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基本规则(对偶、反演等); 4、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化简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5、掌握最小项的定义以及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掌握无关项的表示方法和化简原则; 6、掌握逻辑表达式的转换方法(与或式、与非-与非式、与或非式的转换); 第四章 1、了解包括MOS在内的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 2、掌握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的简单分析; 3、了解拉电流负载、灌电流负载的概念、噪声容限的概念; 4、掌握OD门、OC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5、掌握三态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6、掌握CMOS传输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7、了解正逻辑与负逻辑的定义及其对应关系; 8、掌握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入端接高阻、接低阻、悬空等); 第五章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产生竞争与冒险的原因、检查方法及常用消除方法; 3、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集成器件(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 4、掌握用集成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的方法; 5、掌握用2n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n或者n+1个变量的逻辑函数的方法; 第六章 1、掌握各种触发器(RS、D、JK、T、T’)的功能、特性方程及其常用表达方式(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等); 2、了解各种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 3、掌握异步清零端Rd和异步置位端Sd的用法; 2、了解不同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七章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波形图、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 3、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原始状态转移图的化简;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 初中《概率》知识点归纳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字写成的形式的记数方法。 2、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数据的图。 3、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统计图中,每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与360°的比。 4、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5、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6、确定事件包括:肯定会发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会发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不确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结果除以所以可能结果求得理论概率。 9、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的数字。 10、游戏双方公平: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最常用,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大;加权平均数12、中位数:数据按大小排列,处

于中间位置的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小。 1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小,跟其他数据关系不大。 中学数学概率知识点归纳2 14、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5、普查:为了一定目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考察对象全体叫总体,每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16、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叫样本(有代表性)。 17、随机调查: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调查的概率相同。 18、频数: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 19、频率: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20、级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1、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2、方差计算公式 23、标准方差: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4、一组数据的级差、方差、标准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汇总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汇总 一、引论 提到网络安全,一般人们将它看作是信息安全的一个分支,信息安全是更加广义的一个概念:防止对知识、事实、数据或能力非授权使用、误用、篡改或拒绝使用所采取的措施,说白了,信息安全就是保护敏感重要的信息不被非法访问获取,以及用来进一步做非法的事情。网络安全具体表现在多台计算机实现自主互联的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主计算机安全、互联的安全(实现互联的设备、通信链路、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以及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安全。这里提到了一些典型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来梳理一下: 1.IP安全:主要的攻击方式有被动攻击的网络窃听,主动攻击的IP欺骗(报文伪造、篡改)和路由攻击(中间人攻击); 2.DNS安全: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误导用户的访问流量; 3.DoS攻击:单一攻击源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占用网络资源,强迫目标崩溃,现在更为流行的其实是DDoS,多个攻击源发起的分布式拒绝攻击; 网络安全的三个基本属性: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其实还可以加上可审性。机密性又叫保密性,主要是指控制信息的流出,

即保证信息与信息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主要防范措施是密码技术;完整性是指信息的可靠性,即信息不会被伪造、篡改,主要防范措施是校验与认证技术;可用性是保证系统可以正常使用。网络安全的措施一般按照网络的TCP/IP或者OSI的模型归类到各个层次上进行,例如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点到点通信,网络层负责路由寻径,传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通信信道。 最早的安全问题发生在计算机平台,后来逐渐进入网络层次,计算机安全中主要由主体控制客体的访问权限,网络中则包含更加复杂的安全问题。现在网络应用发展如火如荼,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理财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应对安全威胁提出了挑战。 密码学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机密性和身份认证,对称密码体制如DES,非对称密码体制如RSA,一般的做法是RSA保护DES密钥,DES负责信息的实际传输,原因在于DES 实现快捷,RSA相比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主要的任务时对需要保护的资产及其受到的潜在威胁进行鉴别。首要的一步是对资产进行确定,包括物理资源(工作站、服务器及各种设备等)、知识资源(数据库、财务信息等)以及时间和信誉资源。第二步需要分析潜在的攻击源,如内部的员工,外部的敌对者等;第三步要针对以上分析指定折中的安全策略,因为安全措施与系统性能往往成反比。风险被定义为漏洞威胁,漏

模电数电复习题(已整理)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 U D=0.7V。 图T1.3 解:U O1=1.3V, U O2=0V, U O3=-1.3V, U O4=2V, U O5=1.3V, 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求图Tl.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15V,=100,U BE=0.7V。 试问: (1)R b=50k时,U o=? (2)若T临界饱和,则R b=? 解:(1)26 BB BE B b V U I A R μ - ==, 2.6 C B I I mA β ==, 2 O CC C c U V I R V =-=。图T1.5 (2)∵ 2.86 CC BE CS c V U I mA R - ==,/28.6 BS CS I I A βμ == ∴45.5 BB BE b BS V U R k I - ==Ω 习题 1.2电路如图P1.2所示,已知10sin i u tω =(V),试画出i u与o u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 解: i u与o u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3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 U D =0.7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 P1.3 解:波形如解图Pl.3所示。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7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 100bb r =Ω。分别计算 L R =∞ 和3L R k =Ω时的 Q 点、u A 、i R 和o R 。 图P2.6 图P2.7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东南大学) 第1章 数字逻辑概论 一、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2章 逻辑代数 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0=A与A=?1A A+1=1与00=?A A A +=1与A A ?=0 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交换律:A+B=B+A A B B A ?=? b.结合律:(A+B)+C=A+(B+C) )()(C B A C B A ??=?? c.分配律:)(C B A ??=+?B A C A ? ))()(C A B A C B A ++=?+)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 a.同一律:A+A+A

b.摩根定律:B A B A ?=+,B A B A +=? b.关于否定的性质A=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 例如:C B A C B A ⊕?+⊕? 可令L=C B ⊕ 则上式变成L A L A ?+?=C B A L A ⊕⊕=⊕ 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 1)合并项法: 利用A+1=+A A 或A B A B A =?=?,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一个变量 例如:L=B A C C B A C B A C B A =+=+)( 2)吸收法 利用公式A B A A =?+,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B A ?可以是任何一个复杂的逻辑式 例如 化简函数L=E B D A AB ++ 解: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 =B A + 再用吸收法 L=E B D A AB ++

关于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

关于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数 学中考知识点 初中数学平均数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平均数的学习从小学就开始了,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初中数学平均数的知识点吧。 平均数定义 平均数是用总数除以份数。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简介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项目分类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geometric mean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根据资料的条不同,几何平均数分为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公式:x=(x1*x2*......*xn)^(1/n)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 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数的一种。但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不同。在数学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都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计算结果两者不相同且前者恒小于后者。因而数学调和平均数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但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则与之不同,它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附属于算术平均数,不能单独成立体系。且计算结果与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等。主要是用来解决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的情况下,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应的标志总量,而需要求得平均数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数据方法。 公式:n/(1/A1+1/A2+...+1/An)加权平均数Weighted average 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若 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 篇 不可否认,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当今社会,网络安全不得不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方便大学习。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1 我们的生活跟随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美好,特别在农村表现更为明显,有便利的交通及先进的网络通讯工具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比如:电脑就闯入到了千家万户,它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善美,虽然方便,同时它也是一个恶魔。看你怎样对待? 网络的善美非常之多,比如说:上网聊天,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网上购物很方便,上网查阅资料,一点击,就会有许多答案从屏幕上出来,让你查也查不完,看也看不尽,可以看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也可以听听音乐,使我们的心情舒畅,这样可以从网上学到许多东西,而且还可以从网上吸取许多知识,让你的学习不断地进步,让你的成绩不断提升。丰富我们的生活。 网络真是既方便又快捷,同时,也一个恶魔,比如说:“网络有骗子、有辐射、有恶意网站、会影响学习、会影响视力……”

又如有一些同学,上网玩游戏,起先不会玩游戏的,以及根本不知道电脑里有游戏的人,都被自己的哥哥姐姐教会了,后来就天天玩电脑,整个人就沉迷在了电脑里,根本不相离开电脑,使同学们陷入“虚拟世界”,还有些人天天玩电脑,原本学习很好的人,都开始玩起游戏来,不听爸爸妈妈的劝告,而且恨爸爸妈妈对他的“苛刻”的爱,半夜三更等爸爸妈妈熟睡了,就悄悄爬起来,又开始玩起电脑来,第二天早晨起来,因为缺少睡眠,无精打采,无法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学习。还有些同学玩游戏不过瘾,就去网吧里玩游戏,有的还去看不健康网站,不回家,也不告诉爸爸妈妈,后来都把爸爸妈妈给急哭了,不听劝告的同学很多都走上了犯罪道路,还多长出一双“眼睛”了。 同学们,网络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善于使用网络,要正确使用网络,学会拒绝网络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我们应做到“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吧!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2 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密码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银行卡,现在几乎人手一张,那么所对应的密码数量,可想而知,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还有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中,我们注册的各类账号,其对应的密码数量也是个巨大的数字。信息技术是新型

数电知识点汇总

数电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 二进制数、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互化,十进制化为8421BCD代码 2,原码,补码,反码及化为十进制数 3,原码=补码反码+1 重点课后作业题:题 1.7,1.10 第二章: 1,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与或非的符号(2 种不同符号,课本 P22,P23 上侧)及其表达式。 A o A o 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1) A十A十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0) 2,课本P25,P26 几个常用公式(化简用)3,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学会求一表达式的对偶式及其反函数。 4,※※卡诺图化简:最小项写1,最大项写0,无关项写X。画圈注意事项:圈内的“T必须是2n个;“ 1可以重复圈,但每圈一次必须包含没圈过的“ 1”;每个圈包含“ 1”的个数尽可能多,但必须相邻,必须为2n个;圈数尽可能的少;要圈完卡诺图上所有的“ 1”。 5,一个逻辑函数全部最小项之和恒等于1 6,已知某最小项,求与其相邻的最小项的个数。 7,使用与非门时多余的输入端应该接高电平,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低电平8,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共有8个,任意两个最小项之积为0. 9,易混淆知识辨析: 1)如果对72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需要7 位二进制代码。 2)要构成13 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 4 个触发器。 3)存储8 位二进制信息需要8 个触发器。 4)N 进制计数器有N 个有效状态。 5)—个具有6位地址端的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2A6选1. 重点课后作业题:P61题2.10~2.13题中的(1)小题,P62-P63题2.15 (7),题2.16 (b),题2.18 (3)、(5)、(7),P64题2.22 (3)、2.23 (3)、2.25 (3)。 第三章: 1,二极管与门,或门的符号(课本P71,P72) 2, 认识N沟道增强型MOS管,P沟道增强型MOS管,N沟道耗尽型,P沟道耗尽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数电模电超有用知识点,值得拥有

《数字电子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主要知识点总结和要求 1.数制、编码其及转换:要求:能熟练在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8421BCD 、格雷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举例1:(37.25)10= ( )2= ( )16= ( )8421BCD 解:(37.25)10= ( 100101.01 )2= ( 25.4 )16= ( 00110111.00100101 )8421BCD 2.逻辑门电路: (1)基本概念 1)数字电路中晶体管作为开关使用时,是指它的工作状态处于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 2)TTL 门电路典型高电平为3.6 V ,典型低电平为0.3 V 。 3)OC 门和OD 门具有线与功能。 4)三态门电路的特点、逻辑功能和应用。高阻态、高电平、低电平。 5)门电路参数:噪声容限V NH 或V NL 、扇出系数N o 、平均传输时间t pd 。 要求:掌握八种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OC 门和OD 门,三态门电路的逻辑功能;能根据输入信号画出各种逻辑门电路的输出波形。 举例2:画出下列电路的输出波形。 解:由逻辑图写出表达式为:C B A C B A Y ++=+=,则输出Y 见上。 3.基本逻辑运算的特点: 与 运 算:见零为零,全1为1;或 运 算:见1为1,全零为零; 与非运算:见零为1,全1为零;或非运算:见1为零,全零为1; 异或运算:相异为1,相同为零;同或运算:相同为1,相异为零; 非 运 算:零 变 1, 1 变 零; 要求:熟练应用上述逻辑运算。 4. 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几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①真值表(组合逻辑电路)或状态转换真值表(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所构成的表格。 ②逻辑表达式:是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3种运算符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式子。 ③卡诺图:是由表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小方格所构成的图形。

数字电路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详细.doc

第1章数字逻辑概论 一、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2章逻辑代数 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0=A与A= ?1A A+1=1与0 ?A 0= A?=0 A+=1与A A 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交换律:A+B=B+A ? A? = B A B b.结合律:(A+B)+C=A+(B+C) A? B ? C ? = ? ) A ( ) B (C c.分配律:) ?=+ A? (C B A? A C ?B A+ + +) B ? = A )() ) (C A B C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 a.同一律:A+A+A b.摩根定律:B A+ B ? A = A B A? = +,B

b.关于否定的性质A=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 例如:C ? ⊕ ? A⊕ + A C B B 可令L=C B⊕ 则上式变成L ?=C + A A? L = ⊕ ⊕ A⊕ B A L 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 1)合并项法: 利用A+1 A= ? ?, 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一个变量 B = A = A或A +A B 例如:L=B B C + ( A +) = A= A B C C A C B 2)吸收法 利用公式A A?可以是任何一个复杂的逻辑? +,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B A B A= 式 例如化简函数L=E AB+ + A D B 解: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B A+再用吸收法 L=E AB+ A + B D =E + + B A+ B D A =) A A+ + D + B ( ) (E B =) A A+ D + + 1(E 1( ) B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