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中药调剂差错预防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药房药品调剂是指药师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将药品进行加工、包装等处理,最终供患者使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药师可能会出现调剂差错,这种差错可能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成为了药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一部分: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1. 人为因素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为因素。

药师可能因为疲劳、粗心大意、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在调剂过程中疏忽大意,出现错误。

2. 处方不清晰有时,医生开的处方可能不够清晰,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产生误解,选择错误的药品或剂量。

3. 药物名称相似一些药物的名称非常相似,如果药师在调剂时没有仔细核对,很容易混淆,导致错误。

4. 药品包装相似除了药品本身名称相似,有些药品的包装也非常相似,如果在调剂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容易出现差错。

1. 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可能导致患者接受错误的药物治疗,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2. 带来经济损失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不仅带来了对患者健康的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需要接受额外的医疗治疗,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3. 影响医疗机构声誉一旦发生了严重的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不仅对患者造成了影响,同时也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

1. 加强药师培训鉴于人为因素是造成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药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

2. 建立科学的调剂流程要求医药企业建立科学的调剂流程,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药品调剂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在调剂过程中加入一些科技手段,如条形码扫描、自动分装机等,减少人为疏忽的可能性。

3. 加强药品监管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药品名称和包装,可以通过提升监管力度,对药品的命名、包装进行规范,减少混淆的可能性。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药房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差错,包括配错药品、误读患者处方、药品标签不清晰等问题。

这些差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药房药品调剂时必须谨慎,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差错。

一、药品存储药品存储是防范药品调剂差错的重要环节。

要确保药品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药品变质、过期等问题。

需要药品存储的药品,在存储时应细心地留意药品的批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患者得到的药为新鲜、有效的药品。

此外,药品应储放在专门的药房中,不能与其他物品混杂存放,并应制定清晰的药品储存标准和药品储存流程。

二、系统管理采用智能化药品管理系统,可有效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

这类系统将每个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药品采购信息、药品进出库信息、药品配药信息等都集中在一个系统中,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由人为操作产生的差错。

如果要实现药品智能化管理,可以选用自研或第三方方案,选择时要注意转换成API。

三、专业人员培训系统化药品管理系统可以规范化药品调剂流程,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依靠药师和药房调剂人员的专业水平。

药店应确保工作人员都参加过有关药品调剂和管理的培训,熟悉和掌握药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调剂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有保障。

四、常规核对在药品调剂过程中,常规核对是防止差错的有效措施之一。

药师或药房调剂人员在配药前,应逐一核对药品种类、药品名称、药品规格、含量和用法用量等信息,以确保准确无误。

在对药品进行核对时,照片和文字在设备屏幕中需高清清晰,不错位,以避免核对不准的现象。

如果需要药师或调剂人员核对样品,应在配药前对样品进行检查确认。

五、档案保存调剂时配药记录和患者用药记录是防范药品调剂差错的有效手段之一。

药店应该妥善的保存这些档案,以便及时查阅。

药房药品调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十分谨慎、仔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药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方,我们常常会在药房购买药品来治疗疾病或是保健。

药房作为医疗机构的一部分,其管理和服务质量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药房药品的调剂是药房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错风险,这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就药房药品调剂的差错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

一方面,人工操作的药品调剂过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例如操作人员的工作疲劳、粗心大意或者匆忙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调剂出错的几率。

药品本身的相似性、包装相似或名称相似等也增加了患者在购药过程中拿错药的风险。

在一些医疗机构中,药房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工作压力大、管理不规范等也是导致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之一。

调剂差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药房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调剂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

采用现代化的调剂设备和技术,比如采用电子配药系统、使用自动化设备等,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药品调剂的影响,降低调剂差错的概率。

在药品标签、药品包装上加入二维码或者RFID等技术,提高药品的辨识度,减少因为药品本身的相似性而导致的错误配药情况。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验方、复核、巡视等环节,对医嘱、患者信息、药品名称、配药数量等进行多重核对,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引发配药错误。

患者本身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的风险。

患者应该尽量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药房购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购买药品时,患者应该认真核对医嘱,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药品本身,确保其与医嘱一致,并避免因为药品的相似性而引发的购药错误。

患者在购药时应主动与药房工作人员沟通,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轻信药品广告或不正规渠道销售的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范文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范文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范文药品调剂是医院药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药品调剂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可能给患者的用药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析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份不含上述分段语句的制度范文。

一、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患者的错用药品:药品调剂环节是患者取药的最后一道关卡,如果药品调剂中出现差错,可能导致患者错误使用药品。

建立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细化流程、标准化操作等措施,降低患者的错用药品的风险。

2. 保证药品的正确配药:药品的正确配药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要求之一。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药品调剂的流程,确保药品配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配药错误导致患者的不良反应。

3. 提高药品调剂的效率: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等措施,提高药品调剂的效率。

这不仅可以提高医院药房的运行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调剂差错的发生。

4. 审核和总结差错案例: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可以建立差错案例的审核和总结机制,对已经发生的差错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出并规避差错产生的原因,为日后的调剂工作提供经验教训。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制度范文(二)1. 差错责任分工a) 药品调剂员负责根据医嘱准确配药,并进行必要的标注与审核。

b) 药师负责对已配药品进行核查,并签署确认。

2. 药品调剂流程a) 药品调剂员按照医嘱要求,在药品调剂系统中勾选相应的药品,并将配药药品准确取出。

b) 药师核查所配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与医嘱进行一致性检查,并对调剂结果进行确认。

3. 药品调剂差错预防措施a) 药品调剂员在配药过程中,应保持专注,避免因分心而发生药品差错。

b) 在配药前,药品调剂员应与医嘱进行核对,确保准确理解医嘱内容。

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

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

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第一篇: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浅谈药房药品差错原因及防止措施摘要:药品的安全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做好医院药房药品的监管工作对于维护医院声誉,保障患者各项权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将从药房药品的差错分类出发,分析出药品差错的原因,从而探索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药房药品差错原因措施在近年来的媒体报道中,医疗卫水平的影响很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关于药房药品发生的差错事件的报道依然居高不下,这也是当下医疗卫生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1药品差错的分类及原因分析1.1处方错误处方错误是常见的药品差错之一,多是和开药的医生有关。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生一般是采用手写的方法,将药品名称写在纸上。

一方面,手写的字迹往往没有打印稿那么明显,所以相关人员在抓药的时候,由于没有看清药品名称而拿错药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

另一方面,多是由医生自身因素所导致,如在繁忙的时候,容易出现视觉性的疲劳,对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分辨不清,对于孕妇或者是血糖高的特殊人群,在开药的时候也是需要特殊对待的,而这也是很多医生在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

此外,对于一些新型的药品,尤其是西药,它的用法和用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很多的医生都是凭借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将用量或者是用法擅自更改,这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开药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与所开药品不符也是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对症下药,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1.2调剂错误调剂错误的分类有很多,如名称相似的药品差错,同名但不同剂型药品差错,同名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厂家药品差错等。

有的药品虽然在成分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品在功能以及用法和用量上都有所不同,调剂人员在取药的时候若是没有多加注意,就会发生工作上的失误。

此外,药品摆放的位置也直接影响到调剂员在工作中是否会出现差错。

在补充药品的时候,有的药品在外观上极为相似,调剂师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

医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与防范

医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与防范

医院药房调剂差错分析与防范文章通过对医院药房的配药差错事件进行归类,寻找原因,归纳分析药品差错的类型、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差错发生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标签:调剂差错原因防范调剂差错主要包括品种差错、规格差错、数量出错、医嘱差错未更改、误发他人药品、标签用法书写错误、用药指导错误、不合理处方未发现、发出过期变质药品、效期内不能用完的药品发与病人等等。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药房调剂工作差错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原因和对策,报告如下。

1.药品调剂过程中引发差错的几种情况1.1同种药品规格剂型多引发的错误药品通用名相同而规格不同,或规格相同而剂型不同的,相同剂型产地却又不同等多种情况存在,如倍他乐克片50mg×20片/盒与倍他乐克片25mg×20片/盒,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粉针剂相混淆等。

1.2药名相近似引起的差错如氨溴索口服液与氨溴特罗口服液,人参健脾丸与人参归脾丸,头孢克洛片与头孢克肟片,红霉素肠溶片与地红霉素肠溶片,复方丹参滴丸与冠心丹参滴丸等。

1.3包装数量不同引发的错误药品生产商根据自己的需求,将药品的包装数量设计的各不相同,尤其是注射剂各不相同:如1支/盒、2支/盒、3支/盒、4支/盒、5支/盒等各不相同。

有时把2支装的当成1支发出,或把6支当成5支发出,造成数量差错。

1.4药品包装近似引发的差错药品生产厂家为保持自己的商品特点,将其生产的不同药品的外包装盒设计为相同的格式与图案。

如青岛黄海制药厂生产的硝笨地平缓释片与阿司匹林片,阿斯利康生产的非洛地平片2.5mg/5mg片剂、美托洛尔25/50mg片剂;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各种规格的舒立迭;广西梧州产的两种规格的注射用血栓通等,各厂家对其生产的不同品种系列药品分别使用了相同的外包装式样,颜色、字体、图案均相同,其药品标签也极其相似,这势必会干扰药剂人员的视觉,误导调剂错误。

1.5医师的电子处方录入错误引发的差错医院系统的应用给医院的各项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快捷,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偶尔也会因误操作藤造成工作失误。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原因:常见原因是称量工具不准确、操作不规范或人为误差。
影响:剂量不准确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采用高精度的称量工具,加强操作规范培训,提高药剂师的专业技能和责任 心。
药材炮制不当
药材未经过炮制或 炮制不规范
药材炮制方法不当, 影响药效
药材炮制过程中出 现污染或混入异物
制定中药材炮制标 准,统一操作流程, 提高炮制效果
加强中药材炮制人 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炮制技能和责 任心
建立中药材炮制质 量检测体系,对炮 制后的中药材进行 质量评估和把关
加强处方配伍知识培训,减少差错
加强处方配伍知识培训:提高药师 的专业技能,确保准确配制处方
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减少因药品问题导致的差错
加强处方审核制 度:建立完善的 处方审核制度, 确保处方信息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减少因处方错误 导致的调剂差错。
确保配伍准确: 中药配伍需遵循 一定的原则和规 律,应加强中药 师的专业技能培 训,提高配伍的 准确性和科学性, 避免因配伍不当 导致的差错。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并执行中药 调剂的操作规程, 确保每一步操作 都有明确的规范 和标准,减少因 操作不规范导致 的差错。
概念:由于中药 品种繁多,名称 相似或外观相似, 容易造成混淆
常见情况:如将 金钱草误认为是 广金钱草,导致 药效不同
原因分析:中药 材品种繁多,缺 乏统一标准,采 购、验收不严格 等
应对措施:加强 中药材采购、验 收管理,建立中 药材品种档案, 提高药师专业水 平
药材剂量不准确
定义:药材剂量不准确是指中药调剂过程中,药材的用量与处方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及时纠正:一旦 发现差错,立即 采取措施纠正, 防止再次发生

中药调剂技术论文

中药调剂技术论文

中药调剂技术论文第一篇:中药调剂技术论文中药调剂技术分析【摘要】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

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中药调剂技术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1.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店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 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48-01
【摘要】目的::调查药店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便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

方法:收集2药店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中药饮片所调剂42000张处方中出差错的64例处方,并分析差错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审方差错占差错原因的第一位,比例为26.56%而药品种类差错12例,比例为18.75%,占差错原因的第二位,调剂出错原因最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不严谨21例,比例为32.81%,其次是处方过于复杂12例,比例占18.75%结论:药剂人员只有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根据医生处方,将中药方剂按照调剂操作规程,准确调配,及时发放药物,并指导患者规范使用药物,防范调剂过程中的差错,才能有效的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安全,从而减少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预防措施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临床医师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的过程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步。

其主要是由中药房来完成的,中药房是药店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繁重的日常工作,但是由于中药房工作量大,专业性,技术性强,药调剂差错时有发生。

中药调剂差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临床疗效,直接导致患者对药店的信任和满意度下降[1]。

为了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
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本研究对我药店2007年1月至2011年4
月发生64例中药调剂差错进行的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于我药店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中药饮片所调剂42000张处方中,由核对人员查出并登记的64次调剂差错。

2 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2]对药店处方调配差错汇总,归纳差错隐患类别,所有数据经过专人校对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差错分析:经过比较发现审方差错,17例,比例为26.56%,占差错原因的第一位,而药品种类12例,比例为18.75%,占差错原因的第二位,详见表1。

审方是中药调剂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调剂的准确性。

造成审方出现错误的原因比较多,最主要的是因为中药调剂人员工作太多不严谨造成的,其次是临床医生处方问题,因有些医生书写潦草,或经过涂改,导致字迹不清,造成中药中字形相同或笔画类似的药物混淆。

另外,有些是因为医师对处方内容填写不全造成差错,并且有些临床医师忽略药房中的配伍禁忌,而调剂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予以纠正,也会导致调剂差错的产生,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预防措施:首先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

要认识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去对待中药调剂工
作,并且在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次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药剂人员责任心和岗位职责自觉性。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实际应用水平,对发现异议处方应积极与医师沟通,真正做到“四查十对”。

调配差错由于中药调剂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而且枯燥乏味,调配草药处方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漏配或称重不准等数量或剂量
调配错误,有些药师调配时.没有按照逐剂复戥,等量递减的原则进行调配,造成药量不均,影响药效严重的可以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常用药物艾叶,常规用量为39-99g时,有温经止血,散瘀止痛等功效,但是若用量过大容易导致兴奋大脑皮层产生痉挛,严重的会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

并且有个别药师调配时不按顺序,容易造成漏配和重复调剂。

另外有些包装相似的药品位置相邻例如消渴丸和化痔丸,均为广州中药一厂的产品,两者除了药名外,包装的外形,尺寸,商标及颜色均一致。

稍不留言就会导致药物品种差错,甚至有极个别药师专业知识不足,对中药除药典规定的正名之外的别名知道的较少,而有些老年中药师常常将金银花开成二宝花,蒲公英开成黄花地丁,当处方中出现黄花地丁时,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错配成地丁,导致药品种类差错。

预防措施:药店应该建立并认真落实处方调配差错奖惩制度,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并且根据调配差错按登记记录的次数多少和差错所造成的严重程度给予经济
奖惩处理,以提高配方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程度。

并且对于对外包装形状,大小,图案,颜色相似的药品在摆放的时候分开一定
距离放置,经常整理药品名称相似的药物,并且归类整理后打印出来,粘贴在调剂台明显位置,以便可以提醒药师发药注意。

中药房请有经验的老师定期出板报,介绍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处方应付,中成药学等相关知识,并对药师进行技术测试,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奖惩,以便提高药师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避免对药物的名称掌握较少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药房作为医,药,患三者之间的桥梁,药剂人员只有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认真根据医生处方,将中药方剂按照调剂操作规程,准确调配,及时发放药物,并指导患者规范使用药物,防范调剂过程中的差错,才能有效的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安全,从而减少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圣权,洪利琴.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原
因浅析.中国药事,2005,19(9);554-555.
[2]徐永超.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中的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3(4):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