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戊戌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戊戌变法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戊戌变法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戊戌变法的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__①__》的签订,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列强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在华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财政赤字越来越大;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1)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爱国工商人士提出“实业救国”的呼声,并提出自办铁路、自设工厂,抵制洋商

羊厂的主张;清政府放宽了__②__对的限制。

(2)表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但力量相当薄弱,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

4、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戊戌变法的准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戊戌变法 369777 戊戌变法的准备】

1、理论准备

(1)早期改良思潮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主张: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___③___》、《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特点:“托古改制”和“仿洋改制”(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梁启超与《时务报》

1896年8月,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主张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4)谭嗣同与《仁学》

1897年初,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破君主之网罗”,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发展。

(5)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天演论》

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了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借达尔文的__④__,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这样,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就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2、组织准备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__

⑤__的政治活动。

(2)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维新团体的建立

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不久又在上海成立了强学会。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__⑥__”。

1、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主要内容

戊戌政变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他与新政相关的人士或被囚禁,或遭罢黜。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1、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2)具体原因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__⑦__和少数帝党官僚,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合法”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2、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_⑧_运动。

(2)意义: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一次__⑨__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参考答案:

①马关条约②民间设厂③孔子改制考④进化论⑤爱国救亡⑥百日维新⑦光绪帝⑧改良⑨思想解放

要点精析

要点一: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条件

1、客观条件: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危机,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6、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马关条约》签订图2 公车上书图3 《时局图》

(1)图2反映的事件和图1有什么关系?

(2)图3反映了什么问题?

(3)从以上图片获得的信息中,请说明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及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问注意两幅图的直接因果关系。回答时注意语言的概括性。第(2)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3)问明确三幅图之间的关系及说明的问题。图2、3所示的民族危机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

(1)《马关条约》的签订,国内引起反响,康、梁发动“公车上书”。

(2)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要点二:列表掌握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作用局限

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

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

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

会参政议政,初步动摇了

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

国会、制定宪法等政

治主张

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

路、矿业;兴办邮政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