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仅供参照)

合集下载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溶液配制通则5.1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三次以上。

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

5.2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或分析纯以上,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级别的试剂。

5.3为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应用清洁的牛角勺从试剂瓶中取出,绝不可用手抓取。

5.4试剂结块可用洁净的粗玻璃棒或瓷药铲将其捣碎后取出。

5.5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准脸部。

夏季由于室温高,试剂瓶中很易冲出气液,最好把瓶子在冷水中浸一段时间再打开瓶塞。

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应该用蜡封口。

5.6若嗅试剂气味,可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试剂瓶上方扇动,绝不可用舌头品尝试剂5.7所用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5.8配制硫酸,磷酸,盐酸等溶液时,都应把酸倒入水中。

对于溶解时放热较多的试剂,不可在试剂瓶中配制,以免炸裂。

5.9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浓硫酸分为小份慢慢倒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必要时以冷水冷却烧杯外壁。

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5.10 用有机溶剂配制溶液时,有时有机物溶解较慢,应不时搅拌,可以在热水浴中温热溶液,不可直接加热。

易燃溶剂使用时要远离明火。

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都有毒,应在通风柜内操作,为避免有机溶剂不必要的蒸发,烧杯应加盖。

5.11不能用手接触腐蚀性及有剧毒的溶液,剧毒废液应作解毒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5.12 溶液要用带塞的试剂瓶盛装,见光易分解的溶液要装于棕色瓶中,挥发性试剂例如用有机溶剂配制的溶液,瓶塞要严密,见空气易变质及放出腐蚀性气体的溶液也要盖紧,长期存放时要用蜡封住。

浓碱液应用塑料瓶装,如装在玻璃瓶中,要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磨口塞。

5.13 每瓶试剂溶液必须有标明名称、规格、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及配制人的标签。

6.1.应用纯水配制. (应符合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中三级水的规定。

6.2除高氯酸外,均指20℃时的浓度。

标准溶液配置操作规程

标准溶液配置操作规程

1用移液管配制标准溶液1.1 移液管的准备1.1.1 配制标准溶液前,移液管需用稀盐酸浸泡4小时以上。

1.1.2 用蒸馏水润洗干净,用洗耳球吹出残液,晾干。

1.2 移液管的使用1.2.1用待取液润洗3次(取用购买的标准溶液时用丙酮溶液润洗两次以上,自然晾干)。

1.2.2 使用时,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液液面下约1cm,不应伸入太多,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过多,也不应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而吸空。

这时,左手拿橡皮吸球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

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向上提取移液管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端外残留溶液,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

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

注意此时移液管尖端仍残留有液体,不可吹出。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如上所述将吸取所需体积的标准溶液移入容量瓶后,加入适量的王水或硝酸(一般为10%),用蒸馏水定容即可。

1.4 使用移液管的注意事项1.4.1 移液管不能在烘箱中烘干。

1.4.2 移液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1.4.3 配制同一组标准溶液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1.4.4 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1.4.5 在使用移液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用移液器配制标准溶液2.1 移液器的准备2.1.1 根据所取标准溶液的体积选择适当型号的微量移液器。

2.1.2 旋转体积旋转圈调至所需溶液刻度。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用来确定分析物质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配置标准溶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高效地进行实验。

二、材料准备。

1. 分析纯试剂,用于配置标准溶液的试剂必须是分析纯级别的,确保溶液的纯度和稳定性。

2. 纯水,配置溶液所需的水应当是经过蒸馏或者离子交换处理的纯水,以避免杂质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3. 称量仪器,需要准确称量试剂和水的质量仪器,例如电子天平。

4. 容器,配置溶液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容器,以避免其他材料对溶液的污染。

5. PH计、电导率计等辅助仪器,根据需要可以准备PH计、电导率计等辅助仪器,以确保溶液的质量。

三、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浓度,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所需的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可以根据实验方法或者质量标准来确定。

2. 称量试剂,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准确称量所需的试剂,注意称量时要使用准确的称量仪器,并严格按照配比称量。

3. 溶解试剂,将称量好的试剂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纯水,搅拌溶解,直至试剂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好的试剂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纯水,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所需的标准溶液。

四、注意事项。

1. 清洁,容器和仪器要保持干净,避免杂质对溶液的影响。

2. 精确,称量试剂时要尽量精确,以确保溶液的浓度准确。

3. 搅拌,溶解试剂时要充分搅拌,以确保试剂完全溶解。

4. 校准,配置好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校准,确保溶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五、总结。

配置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实验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溶液的配置

标准溶液的配置

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溶液类型,它的准确配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配制标准溶液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试剂,包括纯净的溶剂、准确称量的标准品和必要的玻璃仪器。

在进行配制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干净整洁,并且标准品的纯度和浓度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其次,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

在称量标准品时,需要使用精密的天平,并严格控制称量误差,以确保标准品的浓度精确到达到实验要求。

在溶解标准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避免出现局部浓度不均匀的情况。

另外,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光、保持温度稳定等操作,以确保标准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配制完成后,需要使用适当的容器将标准溶液储存妥善,避免受到污染或挥发,从而影响其浓度和准确性。

此外,配制标准溶液的实验操作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经验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最后,配制标准溶液后需要进行浓度的确认和校准,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注意标准溶液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配制标准溶液是一项需要严格操作和高度注意的实验工作,只有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实验工作中的标准溶液配制有所帮助。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是容量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滴定溶液,靠它测得待测物的含量,靠它求得未知溶液的浓度。

本文结合在化工检测行业的分析经难,总结了标准溶液在配置和标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博林达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标准溶液在配置和标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溶液配制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应符合
GB6683中三级水规格。

所用乙醇是指95%乙醇。

(2)标定溶液和配制基准溶液所用试剂为容量分析基准试剂。

配制一般溶液所用试剂纯度不低于分析纯。

(3)溶液配制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等需按计量检定规程要求定期检定。

(4)配制溶液所称取的试剂质量,应在所规定的质量±10%以内。

(5)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单次标定的浓度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值的0.2%。

至少取三次标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6)标准滴定溶液和基准溶液的浓度取四位有效数字。

(7)所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与所规定的浓度值之差不应大于规定浓度值的±5%。

(8)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标定溶液浓度时,如有争议应以标定法为准。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质量控制、仪器校准等工作。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的浓度和成分。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需溶质的浓度和成分,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溶质。

2. 称量溶质。

根据所需浓度和成分,称取适量的溶质,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确保称取的溶质质量准确无误。

3. 溶解溶质。

将称取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质完全溶解。

4. 定容至刻度。

在溶质完全溶解后,使用蒸馏水或其他溶剂将溶液定容至容量瓶的刻度线,同时进行轻轻摇晃使溶液充分混合。

5. 标定溶液。

配置完成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标定,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或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所配置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容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应选择干净、无油污的容器,并且要确保容器的刻度线清晰可见。

2. 注意称量精度。

在称取溶质时,要使用精密天平,并且注意称取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称量精度的影响。

3. 溶质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可以适当加热或加入辅助溶剂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4. 定容操作。

在定容至刻度时,要注意定容至刻度线而非刻度上方或下方,避免溶液浓度的偏差。

5. 标定方法。

标定溶液的方法应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确保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容器、精确称量、合理溶解和定容操作,同时要进行标定以确保所配置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在实验室工作中的标准溶液配置有所帮助。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引言。

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参照物。

因此,准确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操作。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1. 选择适当的试剂。

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首先要选择纯度高、稳定性好的试剂作为原料。

同时,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试剂浓度,以便于后续的稀释操作。

2. 精确称量。

在配制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精密的天平进行称量,保证称取的质量准确无误。

在称取试剂时,应该避免试剂的飞溅和挥发,以免影响溶液的浓度。

3. 溶解和稀释。

将称取的试剂溶解到容量瓶中,使用蒸馏水或者其他纯净水进行稀释,直至液面达到刻度线。

在溶解和稀释的过程中,要充分搅拌,保证试剂充分混合。

4. 校正容量。

配制好标准溶液后,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校正,确保其浓度准确无误。

校正容量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操作规范,以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

1. 选择适当的指示物。

在标定标准溶液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物,以便于观察溶液的终点。

常用的指示物有酚酞、甲基橙等,选择指示物要根据实验的需要和溶液的性质来确定。

2. 逐滴加入。

在标定标准溶液时,需要逐滴加入滴定液,直至出现颜色变化。

在加入滴定液的过程中,要缓慢搅拌,控制加液速度,以免出现误差。

3. 计算浓度。

标定完成后,根据滴定液的用量和标准溶液的浓度,可以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浓度。

在计算浓度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要规范。

在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时,实验操作要规范,遵循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仪器仪表要准确。

在实验中要使用准确的仪器仪表,如精密天平、容量瓶、滴定管等,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废液处理要当心。

实验结束后,废液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结论。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一、概述。

在化学实验和分析过程中,标准溶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用来测定其他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因此,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标准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步骤。

1. 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

首先,需要确定所需配置的标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需要测定浓度的物质,而溶剂则是用来稀释溶质的溶液。

2.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准确的,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3. 称量溶质。

使用精密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质量,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4. 溶解溶质。

将称量好的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温度。

5. 调整容积。

根据需要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整容积至所需的体积。

6. 混合均匀。

最后,需要充分混合标准溶液,确保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中。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

在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和调整容积时,需要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

2. 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玻璃仪器,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注意溶质的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需要注意其溶解度,避免溶质溶解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4. 校正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条件进行校正,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四、总结。

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步骤,正确的配置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注意实验中的各项细节,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配制通则
5.1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三次以上。

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

5.2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或分析纯以上,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级别的试剂。

5.3为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应用清洁的牛角勺从试剂瓶中取出,绝不可用手抓取。

5.4试剂结块可用洁净的粗玻璃棒或瓷药铲将其捣碎后取出。

5.5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准脸部。

夏季由于室温高,试剂瓶中很易冲出气液,最好把瓶子在冷水中浸一段时间再打开瓶塞。

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应该用蜡封口。

5.6若嗅试剂气味,可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试剂瓶上方扇动,绝不可用舌头品尝试剂5.7所用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5.8配制硫酸,磷酸,盐酸等溶液时,都应把酸倒入水中。

对于溶解时放热较多的试剂,不可在试剂瓶中配制,以免炸裂。

5.9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浓硫酸分为小份慢慢倒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必要时以冷水冷却烧杯外壁。

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5.10 用有机溶剂配制溶液时,有时有机物溶解较慢,应不时搅拌,可以在热水浴中温热溶液,不可直接加热。

易燃溶剂使用时要远离明火。

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都有毒,应在通风柜内操作,为避免有机溶剂不必要的蒸发,烧杯应加盖。

5.11不能用手接触腐蚀性及有剧毒的溶液,剧毒废液应作解毒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5.12 溶液要用带塞的试剂瓶盛装,见光易分解的溶液要装于棕色瓶中,挥发性试剂例如用有机溶剂配制的溶液,瓶塞要严密,见空气易变质及放出腐蚀性气体的溶液也要盖紧,长期存放时要用蜡封住。

浓碱液应用塑料瓶装,如装在玻璃瓶中,要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磨口塞。

5.13 每瓶试剂溶液必须有标明名称、规格、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及配制人的标签。

6.1.应用纯水配制. (应符合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中三级水的规定。

6.2除高氯酸外,均指20℃时的浓度。

在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有差异,应要求补正。

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均须定期校正。

6.3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6.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标准温度20℃时的浓度,温度有差异需补正.
6.5.“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俩人各做4平行,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行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取四位有效数字.
6.6. “标定”和“比较”法测浓度时,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之差不得大于0.2%,
以标定结果为准. 6.7.滴定分析用标液在常温(15-25C)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配制。

6.8当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与欲配制的浓度不一致时,可作调整,调整计算公式如下:
(1)当C 已配>C 欲配时:
配制溶液剩余体积欲配
欲配已配欲加水V C C -C V ⨯= (2)当C 已配<C 欲配时: 配制溶液剩余体积欲配贮备液已配欲配应加贮备液V C -C C -C V ⨯=
6.8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大于5%。

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6.9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应重新标定。

6.10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滴定。

6.12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ml/min-8ml/min
6.13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数值小于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0001g称量;数值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0001g称量。

6.14本标准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的准确度有更高要求时,可使用二级纯度标准物质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

6.15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0.02mol/L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滴定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6.16储存标准滴定溶液的容器,其材料不应与溶液起理化作用。

壁厚最薄出不小于0.5mm。

注:标准溶液是分析的重要依据。

一定严格按照要求配置及标定。

溶解和稀释化学药品,特别是配制固体苛性碱、浓硫酸之类的浓溶液,只能在开口的耐热玻璃容器(如烧杯、烧瓶)中进行,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溶液。

切不可在玻璃瓶(试剂瓶)、量筒、结晶皿或标本缸中配制,这些物质溶解时释放出的热量会使这些容器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