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疫苗组成分

合集下载

菌苗、疫苗、类毒素和抗毒素各有何区别.doc

菌苗、疫苗、类毒素和抗毒素各有何区别.doc

菌苗、疫苗、外毒素、类毒素、内毒素、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各有何区别?菌苗是人类为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致病细菌,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后制成的能够预防这种疾病的细菌制剂,如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等。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减毒活菌苗、死菌苗、纯化菌苗和亚单位菌苗等。

疫苗是人类为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病毒或立克次体等经过培养,减毒或灭活等方式处理后制成的能够针对这种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的生物制剂。

疫苗也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纯化疫苗、血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如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类毒素是人类了预防疾病,用某种疾病的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经解毒、加工精制而成的制剂。

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这三种都是免疫抗毒,都可以预防某种疾病用,国际上把这三种制剂统称为疫苗。

外毒素:是活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扩散到环境中,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蛋白质类物质,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被破坏,毒性和抗原性强。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0.30.4%的甲醛处理,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抗毒素是用某些疾病的致病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类毒素及毒素等免疫抗原注射到人体或动物体内,使人体或动物体内产生针对这些疾病的免疫血清,经分离、加工精制而成的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

是一种机体经感染而产生的能中和相应外毒素毒害作用的抗体。

抗毒素注入机体后,能对相应的外毒素产生免疫,这种免疫是被动获得的,免疫力产生快,消失也快,故抗毒素一般不适于作预防用,而用于对已发病患者的治疗。

凝集素:是一类能够识别特异性糖,并与之非共价结合的蛋白或糖蛋白。

凝集素实质上也是抗体,它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干扰素:是病毒入侵机体后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其化学本质是低分子糖蛋白。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几种疫苗介绍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几种疫苗介绍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几种疫苗介绍作者:李晨光,刘江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6期李晨光1,刘江涛2(1.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畜牧兽医局051430;2.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050000)马立克氏病是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

1 鸡马立克氏病CA126细胞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CA 126细胞活疫苗是采用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制备的一种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活毒疫苗。

每头份疫苗含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不少于1000 PFU。

本疫苗是由内含冻干细胞悬液并保存于液氮罐中的疫苗安瓶和内含稀释液并置室温的小瓶组成。

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曾使用庆大霉素,成品中可发现微量庆大霉素。

免疫程序:1日龄雏鸡颈背侧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每只鸡0.2mL。

注意事项: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减少疫苗接种后1周内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极为重要:接触液氮和极低温度下的物品应注意安全防护,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接触液氮和取放疫苗;仔细操作,避免疫苗污染手、眼睛和衣服;除非有特殊说明,本疫苗不得与其他疫苗混合使用;疫苗配制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否则废弃;接种时,稀释后的疫苗溶液应置冰浴中不断转动混匀。

2鸡马立克氏病CA126+SB1双价细胞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CA126 +SB1双价细胞活疫苗是采用火鸡疱疹病毒( HVT) FC 126株和鸡疱疹病毒SB1株制成的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双价活毒疫苗,每头份疫苗至少含FC 126株和SB1株各1000PFU。

本疫苗是由内含冰冻细胞悬液并保存于液氮罐中的疫苗安瓿和内含无菌稀释液并置室温的小瓶组成。

制造过程中曾使用庆大霉素,成品中可发现微量庆大霉素。

适用于预防超强毒马立克氏病( vvMD),和一般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接种。

免疫程序:1日龄雏鸡颈背侧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每只鸡0.2 mL。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五联疫苗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五联疫苗是一种集合了五种疫苗成分的疫苗,其组成成分包括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这种疫苗集中了五种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并减少因疾病引起的病例和死亡率。

五联疫苗的疫苗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

首先,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百白破疫苗、白喉细胞毒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五个成分分别经过培养、提取、杀死活菌、灭活毒素等步骤进行处理。

然后,将处理后的每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疫苗液的调制。

最后,将调制好的疫苗液进行灌装、密封和灭菌,最终得到成品五联疫苗。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通过集合多种疫苗成分的方式,能够提高疫苗接种的便利性和接种率,从而更好地阻断疾病传播链。

其次,五联疫苗的工艺相对成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相对较好,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此外,五联疫苗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减少了接种次数和接种时间,降低了家长和孩子的接种负担。

对于五联疫苗的应用前景来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五联疫苗有望成为未来疫苗接种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疾病,并减少相关疫苗接种数量,降低了接种的复杂性和风险。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传染病风险的提高,五联疫苗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五联疫苗的工艺研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阐述五联疫苗的工艺:1. 五联疫苗的意义:首先介绍五联疫苗在疫苗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其在预防传染病、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 五联疫苗的组成:对五联疫苗的组成成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包含的哪些疫苗成分,以及每种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五联疫苗的工艺优势:此部分将重点探讨五联疫苗在生产工艺方面的优势,比如使用的先进技术、生产效率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等。

默沙东 - 肺炎疫苗(纽莫法)23价肺炎

默沙东 - 肺炎疫苗(纽莫法)23价肺炎

名称:肺炎疫苗(纽莫法)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商品名:纽莫法英文名:Pneumococcal Vaccine,Polyvalent汉语拼音:23Jia Feiyanqiujun Duotang Yimiao本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表1.本品所含有的23种肺炎球菌荚膜型Danish命名法肺炎球菌类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这些血清型经常引起耐药性肺炎球菌感染[性状]本品为澄清无色溶液。

[药理毒理]肺炎球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肺炎球菌的耐药性菌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越来越常见。

在某些地区,多达35%的肺炎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

许多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如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广谱头孢菌素),因而突出了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要性。

本品是供肌肉或皮下注射用的无菌、液体疫苗。

它由经高度纯化的23种最流行或侵袭力最强菌型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混合物组成,其中包括导致美国儿童和成人耐药性的肺炎球菌侵入性感染最常见的6种血清型(见表1)。

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这种23价疫苗至少包括了90%的肺炎球菌血分离株和85%的通常无菌部位肺炎球菌分离株。

本品是按照默克研究所开发的方法产生的,每支0.5ml剂量的疫苗含有每种类型多糖各25微克,这些多糖溶解于含有0.25%苯酚防腐剂的等渗生理盐水溶液中。

流行病学在美国,肺炎球菌感染每年导致约40,000例死亡。

据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500,000例肺炎球菌性肺炎;在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性病例中,肺炎球菌感染约占25-35%。

美国每年估计有50,000例肺炎球菌性菌血症。

一些研究表明,每年菌血症的总发生率约为15至30例/100,000人,65岁和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50至83例/100,000人,而两岁以下儿童中为160例/100,000人。

生物制品三大 类

生物制品三大 类

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球蛋白三类。

疫苗是由细菌或病毒加工制成的。

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

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

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

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致病性而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

②活疫苗。

指人工选育的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

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

二者各有优缺点。

现在,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

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

γ-球蛋白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

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胎盘血也是一样。

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γ-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

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γ-球蛋白称特异γ-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乙型肝炎特异γ-球蛋白。

有人认为γ-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2.DNA疫苗。

3.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4.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疫苗的全面介绍

疫苗的全面介绍

疫苗的分类
亚单位疫苗-合成肽亚单位疫苗 ➢优点: ①可大规模化学合成、易于纯化、安全、廉价、特异性强、易于保存和应用,是最 为理想的安全新型疫苗。 ②在短肽上连接一些化合物作为内在佐剂,还可大大提高免疫效应。 ③可合成多个肽段分子以制备多价疫苗,接种后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 ➢缺点:功效低、免疫原性差、半衰期短。
疫苗的分类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以模拟自然发生的感染后免疫过程为原理,使病原体的致 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 ➢该类疫苗能引发机体感染但不发生临床症状,而其免疫原性又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 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当再暴露于该病原体时就能保护机体不患病或减轻临床症状。 ➢主要包括细菌性活疫苗和病毒性活疫苗,如卡介苗、天花疫苗、狂犬病疫苗、黄热病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腺病毒疫苗、伤寒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疫苗的全面介绍
前言
WHO对疫苗定义:“含有免疫原性物质,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主动性和保护性
宿主免疫,能够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异源性药学产品,它包括以感染性疾病为适应症的 预防和治疗性疫苗。”
现代疫苗的定义:通过人工减毒、灭活、裂解、基因重组、提纯等方法针对疾病的病原
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糖或核酸制成的一类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相应保护性的免疫物质。
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灭活疫苗 ➢特点:①常需多次接种。 ②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 生虫的保护效果较差或无效。 ③产生的抗体滴度不稳定,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④在体内不能复制,可用于免疫缺陷者。 ⑤制备不便。

疫苗制备工艺

疫苗制备工艺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 蛋白质疫苗 单位疫苗
基因缺失疫 核酸疫苗 苗
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多糖疫苗
疫苗制备
概述
组分疫苗
是用单一组分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用丧失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毒素所制 成的疫苗,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 如乙肝表面抗原疫苗。
•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疫苗制备
灭活技术
一、灭活技术
•物理方法灭活
•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病原体失去传染能 力。菌毒液于水浴(56-60℃),维持1小时。 受热要均匀,注意不同病原体的耐热性。如霍 乱疫苗、布氏菌制剂、假单胞杆菌疫苗等。
• 紫外线:使核酸形成TT二聚体,失去遗传功能。 最大限度保留了完整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但灭 活程度不完全,有光复活的可能性,未在实际 中应用。
疫苗制备
灭活技术
化学方法灭活
一、灭活技术
• 甲醛,β-丙内酯,磷酸三丁酯,丙酮,乙烯亚胺, 双乙烯亚胺,戊二醛,硫柳汞。
• 甲醛灭活: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核酸烷基化。过 程复杂,有时抗原性受到破坏,但病原体仍然存活。 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如温度、浓度、 时间和pH等,保证疫苗的安全和稳定性。
•体外减活 •温敏性突变 •化学诱变
疫苗制备
减活技术
体外减活技术
体外减活:连续传代减活。病毒可在单一宿主 中反复传代,也可在异源宿主中繁殖连续传代
登革热病毒在狗肾或非洲绿猴肾细胞上系列传 代减毒,达到人用安全性。
卡介苗,传代230代,得到一株致病力完全丧失 的活菌株。
疫苗制备
减活技术
冷适应性减活技术

人用疫苗总论

人用疫苗总论

人用疫苗总论1 概述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

疫苗接种人体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

本总论所述疫苗系指用于传染病预防的人用疫苗,按其组成成分和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灭活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增殖,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如百日咳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等。

1.2 减毒活疫苗是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或经培养传代等方法减毒处理后获得致病力减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病原微生物减毒株制成的疫苗,如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等。

1.3 亚单位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后,提取、纯化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等。

1.4 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是指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重组到细菌(如大肠杆菌)、酵母或细胞,经培养、增殖后,提取、纯化所表达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的疫苗,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

1.5 其他类疫苗由不同病原徼生物抗原混合制成的疫苗为联合疫苗,如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由同种病原微生物不同血清型的抗原混合制成的疫苗为多价疫苗,如A群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由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组分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制成的疫苗为结合疫苗,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本总论是对人用疫苗生产及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具体品种还应符合本版药典各论的要求。

2 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2.1 全过程质量控制疫苗是由具有免疫活性的成分组成,生产过程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及种类各异,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工艺环节以及使用的每一种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制定其可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标准;应制定工艺过程各中间产物可进人后续工序加工处理的质量要求,应对生产过程制定偏差控制和处理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乳糖
核酸
灭菌、无热原PBS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乳糖
苯酚
灭菌、无热原PBS
水痘减毒活疫苗
水痘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
灭活的狂犬病固定病毒
明胶、蔗糖、
人血白蛋白
Vero细胞DNA残余、宿主细胞蛋白残留、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白砂糖、葡萄糖、奶粉、奶油
抗生素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猴肾细胞)
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病毒
白砂糖、葡萄糖、奶粉、奶油
抗生素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肾细胞)
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病毒
酚红、氯化镁
抗生素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减毒活病毒
蔗糖、乳糖
抗生素
卡介菌活菌体
蔗糖、明胶、谷氨酸钠
——
灭菌注射用水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乙脑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PBS
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灭活的乙型脑炎病毒P3株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甲醛
灭菌注射用水
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灭菌注射用水
人用狂犬病疫苗
(Vero细胞)
灭活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
蔗糖、硫柳汞、明胶
Vero细胞DNA残余、宿主细胞蛋白残留、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人用狂犬病疫苗
(地鼠肾细胞)
灭活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
蔗糖、明胶、人血白蛋白、乳糖、硫柳汞
宿主细胞蛋白残留、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二、液体剂型注射类疫苗组成成分
硫柳汞、氢氧化铝
甲醛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氢氧化铝、氯化钠、硫柳汞
甲醛
甲乙肝联合疫苗
灭活的甲型肝炎病毒和HBsAg
氢氧化铝、聚乙二醇、三氯甲烷
甲醛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纯化的23个血清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
苯酚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
氯化糖、谷氨酸钠、精氨酸、抗坏血酸、低分子右旋糖苷、山梨醇、甘露醇
牛血清白蛋白、三氯甲烷、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灭活的甲型肝炎病毒
氢氧化铝、注射用氨基酸、磷酸二氢钾、聚山梨醇酯20、氯化钾、氯化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甲醛
灭菌注射用水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疫苗
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辅料
非目标成分残留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杆菌有效组分、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氢氧化铝
硫柳汞、戊二醛、甲醛、硫柳汞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氢氧化铝
硫柳汞、甲醛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氢氧化铝
甲醛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灭菌注射用水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病毒和风疹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精氨酸、尿素、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病毒、腮腺炎减毒活病毒和风疹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精氨酸、尿素、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3型流感病毒株血凝素
硫柳汞
卵清蛋白、抗生素、甲醛
伤寒Vi多糖疫苗
伤寒沙门菌Vi多糖
苯酚
O-乙酰基含量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灭活的森林脑炎病毒
氢氧化铝
甲醛、硫柳汞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
灭活的I型和I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氢氧化铝、硫柳汞、人白蛋白
β-丙内酯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
灭活的I型和I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氢氧化铝、硫柳汞、人白蛋白
甲醛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
灭活的I型和I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氢氧化铝、硫柳汞、人白蛋白
β-丙内酯
三、口服疫苗组成成分
疫苗
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辅料
非目标成分残留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体细胞)
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病毒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
一、冻干剂型注射类疫苗组成成分
疫苗
主要成分
疫苗稀释剂
有效成分
辅料
非目标成分残留
麻疹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精氨酸、尿素、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腮腺炎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精氨酸、尿素、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风疹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风疹减毒活疫苗(兔肾细胞)
风疹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灭菌注射用水
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病毒和腮腺炎减毒活病毒
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精氨酸、尿素、谷氨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