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设计说明书1通用.doc

合集下载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系统方案书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系统方案书

X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系统方案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2011年11月29日目录1概述 (5)1.1项目背景 (5)1.2建设目标 (6)1.2.1总体建设目标 (6)1.2.2具体建设目标 (7)1.3建设原则 (7)1.3.1标准化原则 (7)1.3.2先进性原则 (7)1.3.3安全性原则 (7)1.3.4可扩充性原则 (8)1.3.5稳定性原则 (8)1.3.6开放性原则 (8)1.3.7投资保护原则 (8)1.4建设内容 (8)2总体体系结构 (11)2.1系统逻辑框架 (11)2.2系统技术框架 (12)2.3执行的标准规范 (13)2.3.1质量管理标准 (13)2.3.2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 (13)3应用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14)3.1XXX市数字城管模式设计 (14)3.2业务流程分析 (14)3.2.1数据采集阶段 (15)3.2.2问题登记核实阶段 (15)3.2.3立案阶段 (15)3.2.4任务分派处理阶段 (16)3.2.5核查结案阶段 (16)3.2.6综合评价阶段 (16)3.3数字化城管应用软件系统 (16)3.3.1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设计 (16)3.3.2协同工作子系统设计 (19)3.3.3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设计 (23)3.3.4地理编码子系统设计 (26)3.3.5构建与维护子系统设计 (30)3.3.6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设计 (35)3.4城管通应用软件系统 (41)3.4.1系统体系结构 (42)3.4.2系统功能设计 (42)3.4.3系统关键技术 (45)3.4.4系统特点 (46)3.5社会公众实时发布子系统 (46)3.5.1建设目标 (46)3.5.2网站建设内容 (47)3.5.3技术方案 (47)4基础平台建设及系统集成方案 (52)4.1设计目标 (52)4.2集成原则 (52)4.3主要建设任务 (53)4.4网络平台设计 (57)4.4.1建设目标 (57)4.4.2设计原则 (57)5工程预算 (58)5.1硬件部分 (58)5.2软件部分 (59)1概述1.1项目背景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XXX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XXX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XXX办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目录1.项目总体实施计划 (1)1.项目实施总体计划表 (1)2.数据普查与建库方案 (1)3.数字城管系统集成方案 (2)3.1数字城管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2)3.2云计算平台资源迁移方案 (3)3.2.1云计算平台资源迁移工作计划 (3)3.2.2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规划方案 (3)4.监督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4)5.系统试运行与验收 (5)6.质保期服务 (6)7.项目管理方案 (6)7.1项目管理方法 (6)7.1.1制定计划、跟踪和报告的方法 (6)7.1.2项目建设过程进行配置管理 (7)7.1.3制定质量标准 (7)7.1.4建立评审机制 (8)7.1.5建立审查机制 (9)7.1.6建立文档签署机制 (9)7.1.7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9)7.1.8建立变更控制管理机制 (11)7.1.9建立验证机制 (11)7.2项目控制 (12)7.2.1进度控制 (12)7.2.2项目集成管理 (13)7.2.3项目范围管理 (14)7.2.4人力资源管理 (14)7.2.5需求变更管理 (15)7.2.6配置管理 (15)7.2.7风险管理 (16)7.2.8识别风险 (16)7.2.9风险预测 (17)7.2.10风险管理方法 (17)7.2.11文档管理 (18)7.2.12文档的编制 (18)7.2.13文档的管理 (19)7.2.14质量保证计划 (22)7.2.14.1质量概念 (22)7.2.14.2质量管理 (22)7.2.14.3质量管理体系 (23)7.2.14.4质量保证 (23)7.2.14.5质量控制 (26)本项目主要在XXX推广数字城管系统,部件普查面积10平方公里。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数据普查与建库、数字城管系统集成和监督指挥中心建设。

项目总体实施计划1.项目实施总体计划表2. 数据普查与建库方案数据建设分为需求分析、数据普查制作和数据验收等阶段,具体时间进度如下表。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基础业务系统设计2.2.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城管通”)是专为城市管理监督员量身定做的城管子系统,该子系统应用于信息采集终端,主要用于实现信息采集员在自己的管理围巡查过程中向中心上报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接受中心的任务指令并反馈。

用于收集各区监督员上报的城市部件、事件信息,记录信息并同步转发给相应区受理系统;提供城管通设备与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管理; 提供对城管通设备上报信息的统计分析、终端软件的下载与升级、参数配置、终端状态监测、终端序列号管理等功能。

该系统依托移动设备,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通过城市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地理编码体系,完成城市管理问题文本、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

用户端功能设计➢问题信息采集上报监督员使用问题上报功能,将巡检区域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城管通系统报告给监督科,在报送表单的同时,监督员还可以附带问题发生地的地图、照片和声音信息,使报送的问题更精确、直观。

问题上报包括事(部)件类型选择、位置选择、照片选择和声音选择功能。

➢信息提示今日提示里显示监督中心发送给每个监督员的消息。

系统会将消息发送到每个城管通,提醒用户进行哪些操作。

监督员可以浏览监督中心发送的信息。

➢单键拨号能够接听及拨打。

对监督员的城管通进行呼出限制,只允许拨打固定的几个,对于紧急(比如110、119、120、122等)则不进行限制,在城管通上实现语音群呼功能,具有一键拨号功能。

➢地图浏览地图浏览用于查询地图信息,确定某一事件发生位置,可以定位到某一网格区域。

能够根据城管通当前所处的位置,装载该地区的地图。

对地图执行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地图浏览基本操作。

能够根据属性或位置查询城市部件和事件的信息,并自动进行定位。

➢位置定位实现GPS定位功能需要手机置GPS模块。

城管通具有GPS定位功能,可以实现每个监督员在地理信息图中的历史工作轨迹查询功能等相关功能;开发方需更具业主实际需求进行开发。

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共45页)

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共45页)

xx县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版本控制修改记录说明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项目背景 (1)1.3适用范围 (2)1.4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2)术语定义 (2)缩略语 (3)1.5参考资料 (5)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 (5)城市管理行业标准 (5)软件开发类标准 (5)2项目概述 (7)2.1项目名称 (7)2.2项目双方 (7)2.3建设目标 (7)2.4建设内容 (7)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7)数据库建设内容 (8)2.5假定与约束 (8)假定 (8)约束 (8)依赖 (9)3需求规定 (10)3.1业务需求规定 (10)xx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10)数据库建设需求 (14)3.2功能需求规定 (17)xx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17)4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53)4.1网络需求 (53)4.2软件环境需求 (53)4.3硬件需求 (54)4.4号码适配需求 (54)4.5支持软件 (54)操作系统 (54)数据库系统 (55)5非功能性需求 (55)5.1可靠性需求 (55)5.2易操作性需求 (55)5.3可维护性需求 (55)5.4可扩展性需求 (56)5.5系统性能指标 (56)5.6端的主要性能要求 (56)6系统对接需求 (57)6.1呼叫中心对接 (57)6.2视频对接 (57)6.3系统间数据对接 (57)1引言1.1编写目的这里编写的“xx县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是为了明确项目的需求,并以其作为项目计划、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等的一个依据,同样也为参与此项目开发的成员、领导提供一个参考文档。

1.2项目背景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复杂,给传统的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城市的发展开始从以建设为中心(重建设、轻管理)逐步转入到以管理为中心或建设与管理并重的阶段。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X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X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1 工程概况1.1.1项目概述XXXX区地处XXXX主城区东南部,因十里XXXX贯穿全境而得名,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

区域面积23.01平方公里。

XXXX区市容管理局充分把握与时俱进的时代精髓,围绕区委“发展XXXX、富裕XXXX、人文XXXX”的总体方向,不断研究和探索现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创新新管理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城市洁美、争先进位”的工作目标。

使XXXX城市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XXXX区市容局依托公安监控网络,建立了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利用206个探头监控主次干道、景点地区、重点路段的市容市貌,动态管理,实时考评,有效处置,提高了城市管理执法效率,推动城管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

XX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在现有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XXXX区的具体情况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以往的成功实践为区级城市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

XX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范围目前覆盖大约23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郊区,部件与事件内容更加复杂。

因此,要力争通过在XXXX区的实施,提升XXXX区城市管理的长效化、高效化和精细化水平。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1.1.2.1指导思想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XXXX市数字城管总体规划、“数字XXXX”三年规划,并结合XXXX区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XXXX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与、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概况 (4)1.3. 城市管理现状 (4)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5)2.1. 网络建设需求 (5)2.2. 主机和存储建设需求 (5)2.3. 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需求 (6)2.4. 系统安全需求 (6)第3章整体网络设计 (6)3.1. 设计原则 (6)3.2. 总体拓扑图 (8)3.3. 各区域设计说明 (8)3.3.1. 核心交换区设计 (8)3.3.2. 数据中心设计 (14)3.3.3. 网络安全设计 (19)3.3.4. 网络管理 (24)3.4. 办公网设计 (34)3.4.1. 核心交换机 (35)3.4.2. 接入层交换机 (38)第4章项目培训总体介绍 (40)第5章设备厂商介绍 (43)5.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3)5.2. H3C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 (44)5.3. H3C在百行百业 (45)第1章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扬州市、成都市召开了现场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城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在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已经呈现了全面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良好态势。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县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继出台了数字城管建设导则和相关标准,并把数字城管作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优秀管理城市评比的重要指标。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概况 (4)1.3. 城市管理现状 (4)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5)2.1. 网络建设需求 (5)2.2. 主机和存储建设需求 (5)2.3. 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需求 (6)2.4. 系统安全需求 (6)第3章整体网络设计 (6)3.1. 设计原则 (6)3.2. 总体拓扑图 (8)3.3. 各区域设计说明 (8)3.3.1. 核心交换区设计 (8)3.3.2. 数据中心设计 (14)3.3.3. 网络安全设计 (19)3.3.4. 网络管理 (24)3.4. 办公网设计 (34)3.4.1. 核心交换机 (35)3.4.2. 接入层交换机 (38)第4章项目培训总体介绍 (40)第5章设备厂商介绍 (43)5.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3)5.2. H3C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 (44)5.3. H3C在百行百业 (45)第1章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扬州市、成都市召开了现场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城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在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已经呈现了全面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良好态势。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县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继出台了数字城管建设导则和相关标准,并把数字城管作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优秀管理城市评比的重要指标。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1.架构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

前端使用Web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后端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功能模块拆分成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上,通过API实现模块间的通信。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系统的各种数据。

2.前端技术前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实现用户界面。

采用响应式设计,适应各种终端设备,包括PC、手机和平板电脑。

采用Vue.js等现代前端框架,实现组件化开发,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AJAX和RESTful API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

3.后端技术后端采用Java技术实现,使用Spring Boot框架搭建微服务。

每个功能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通过Spring Cloud提供的服务注册与发现功能进行管理。

采用Spring MVC实现RESTful API,支持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

使用Spring Security实现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

4.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Oracle,用于存储和管理系统的各种数据。

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持久化和查询。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扩展性,可以采用数据库集群和分布式存储技术。

同时,可以使用Redis等缓存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5.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6.物联网技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监测和控制。

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网关采集各种数据,如交通流量、环境监测数据等。

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实现对城市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7.移动应用技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技术提供便捷的城市管理服务。

可以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为市民提供在线办事、城市信息查询、公共服务预约等功能。

可以采用React Native等跨平台开发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部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设计说明书1XXX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技术设计方案说明书贵州新元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11-15目录一、系统结构(3)1.1 系统结构原理组成(3)1.1.1 数据采集层(4)1.1.2 数据交换处理层(6)1.1.3 数据应用层(7)1.1.4 监控系统数据流向(7)二、设备选型(8)三、系统配置连接图(16)1、DDN专线接入(18)2、城域网宽带接入(18)3、ADSL宽带接入(18)4、光纤直接接入(18)5、跨网关处理(18)6、动态IP解决方案(18)四、平台软件架构说明(19)五、设备费用清单(28)六、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承诺(29)2XXX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一、系统结构1.1 系统结构原理组成城市监控系统结构组成可分为前端设备、线路、通信设施、后端设备、服务器等组成。

前端设备又由前端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压缩设备、中继传输设备等组成。

其中前端数据采集设备一般为球机、云台、普通摄像机、枪机、探头等设备组成,而数据压缩设备一般由网络视频服务器、数字硬盘录像机、PC式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中继传输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等网络传输设备。

由综合设备合理搭建的城市监控系统结构图描述如下:图1 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图由网络视频服务器群组组成的前端设备,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网络的要求,由于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健全,网络音视频传输较传统的本地存储的设备更具备众多优势。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监控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交换处理层、数据应用层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独立完成相应的功能。

每个层次技术上完全独立,并具相互关联,完成由下至上的数据服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下一层次为上一层次提供数据服务,上一层次控制或者受控于下一层次。

本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管理(根据不同的片区,设立分控中心),也可以采用集中管理(只建立一个中心),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管理和操作都是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把设备分区域摆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后者对监控中心的网络资源要求较高。

1.1.1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收集现场数据的唯一设备组,其核心设备是网络视频服务器(Network Digital Video Server,简称:DVS,本文以后简称DVS)。

主要负责现场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并可以通过输出开关信号,对现场外围设备进行控制,达到收集现场数据并实时解决危情的目的。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数据采集层的主要功能:4XXX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图2 数据采集层从上图中可以看出DVS的主要功能:①现场的视频(摄像机)、音频(拾音器、麦克风)进行高质量音视频压缩;②采集报警(报警传感器)等模拟或开关量信号进行采集处理;③按照国际标准将上述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压缩、传输;④如发生报警,按照用户的设置将必要的控制信号输出控制灯光、警号等设备;⑤如用户需要,提供高清晰现场抓怕功能;⑥如果需要,可以和监控中心或者其它远程现场进行语音对讲。

XXX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设计说明书1第2页61.1.2 数据交换处理层数据交换处理层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核心设备是若干台大型数字视频网络管理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和转发服务器、报警服务器等多台服务器。

下图中简单的描述了数据交换处理层的主要设备,本文后续会专门讲述各个设备的用途及相互关系。

中心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大屏电子地图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图3 数据交换处理层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交换处理层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

主要功能是对现场的数据收集层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存储、转发以及报警信息的处理。

主要设备包含中心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转发/存储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及报警服务器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①通过网络把现场所有音视频数据进行集中存储,采用专门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进行数据保存,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②把所有音视频信息进行数据转发,需要现场音视频信息的用户在经过授权后可以远程查看现场情况以及远程下载/回放已经录制好的音视频数据。

一般来说,转发服务器可以和存储服务器使用同样的服务器,以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资源。

③通过大型电视墙预览现场视频。

可以对现场所有视频进行分组,然后在电视墙上循环XXX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切换显示,对于重要的场景可以使用单独的电视墙进行独立输出显示。

④对于现场的报警信息使用专门的报警服务器进行输出和处理,通过大屏电子地图直观的显示即时报警信息。

⑤采用专门的数据服务器对本监控系统的所有信息进行集中存储。

主要包括:设备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用户信息及权限信息、视频分组信息、报警联动信息、报警处理信息、音视频数据保存信息(索引)等各种系统信息。

⑥数字视频网络管理服务器是整个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担负着承上启下、数据交换处理的责任。

⑦对数据采集层而言,数据交换处理层是后台处理系统,前端收集的所有数据必须经过数据交换处理层后才能转向其他层次。

⑧对于数据交换处理层,主要由中心服务器进行管理,通过对数据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对系统、用户、网络等系统资源及安全进行管理;●对前端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特别是对前端报警数据将实现自动存储;●负责协调、管理数据应用层与数据采集层之间的数据交换;⑨对于数据应用层,数据交换处理层主要负责为数据应用层提供授权和数据服务。

注:严格来说,电视墙和报警信息处理应该属于数据应用层,本文把他归为数据交换处理层的目的是能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本系统。

1.1.3 数据应用层数据应用层主要是第三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查询、远程指挥、远程调度等应用型数据分析和处理。

根据每个用户的权限级别不一样,分别具有对系统的参数设置、系统控制、信息查看等不同等级的权限。

主要使用桌面工作站对系统进行访问。

1.1.4 监控系统数据流向1)视频流向:视频服务器→(在中心服务器控制下)→转发/存储服务器→(在中心服务器控制下)→用户或者网络矩阵/显示服务器。

2)控制信号:用户→转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前端设备。

3)报警信息:探头→视频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报警服务器。

4)数据库:只有中心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数据。

5)用户连接:用户→中心服务器→转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

6)对讲连接:用户→中心服务器→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视频服务器。

整体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统一由光纤来进行传输,前端摄像机(包括球机/枪机)接入到视频服务器中,接入到光纤后,由光纤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特别说明所有用户连接视频服务器都是经过中心服务器授权后,由指定的路径(转发服务器)进行连接;转发服务器的所有工作、连接数量等都是由中心服务器控制;网络矩阵由中心服务器授权,连接转发服务器,显示服务器由网络矩阵服务器完全控制,连接指定的转发服务器。

二、设备选型1、视频服务器本系统中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对现场音视频数据以及报警等进行信息采集,并可以对现场进行一定形式的即时警情控制。

主要接口及功能:视频采集:高清晰视频采集及压缩,支持Full D1、Half D1及CIF格式;音频采集:高保真MP3压缩,真实显现现场原声环境;报警采集:视频移动报警、视频丢失报警、红外等探头报警,可以任意设置布防/撤防时间;控制输出:可以输出多路开关量信息,控制现场灯光、警号等外围设备;语音对讲:现场人员可以和监控中心进行实时双向语音对讲,监控中心也可以主动呼叫现场人员;网络视频服务器外观:8XXX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网络视频服务器我公司为了满足用户把高清晰的声音、视频数字化远程传输而专门设计的音视频编、解码产品。

网络视频服务器充分考虑远程监控需求的特点,结合了我公司在视频技术方面的优势和最新IT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专业的、高性价比的IP视频解决方案。

应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产品可以在无需要任何动土工程的情况下非常简单的实现模拟CCTV 向网络视频系统升级。

先进的IT技术保证所有硬件24小时无间断工作,异常自动恢复功能保证即使出现任何人为、意外、技术中断也能立即重新工作或者自动连接,可远程网络进行升级、控制管理,实现了远程管理维护,极大的方便了工程商和用户的调试和使用。

编码器YW8000的主要功能:D1高清晰实时视频网络服务器,向下兼容HalfD1、CIF等压缩格式采用最新H.264视频编码技术、MP3音频编码技术支持PAL/NTSC复合视频内嵌Web Server,全面支持IE/Netscape浏览器多用户密码权限管理,Web页面实现远程监看、控制、设置、升级支持动态IP地址,支持局域网、Internet(ADSL、有线通)Dynamic Stream Control技术,保证双向语音对讲实时传输,让远程会议、远程交流轻松实现网络自适应技术,根据网络带宽自动调整视频帧率保证传输,网络中断后可自动连接视频码率32Kbps-4Mbps连续可调,帧率1-30 (1-25)连续可调可以进行现场高清晰无损图像抓拍客户端软件具备抓拍、本地录像等DVR功能移动侦测、探头等报警功能(可设区域和灵敏度)RS232/RS485串口支持云台控制、高速球机或摄像机等外置设备支持IDE、USB硬盘存储,可在前端进行备份和录像、JPEG 抓拍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采用多级密码权限控制及用户管理录像文件直接由Microsoft Media Player播放,无须安装其他软件双系统设计,主系统出现故障时,辅助系统可进行基本工作、协助修复主系统异常自动恢复功能,保证网络视频服务器稳定运行外置电源设计,方便维护/维修解码器YW8000DC的主要功能:²支持D1、HALF-D1、CIF格式解码²支持模拟视频输出²支持网络视频服务器所有的音视频服务器解码²支持双向对讲²内嵌GUI,操作直观、简捷²通过485与键盘/矩阵接口²支持远程云台控制²支持通道选择及可编程控制通道巡检²支持1路视频输出,1路音频输出,1路音频输入网络视频解码器技术指标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