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522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GB 28754 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GB/T 29444 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29445 煤炭露天开采单位限额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359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HJ 446 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煤层气检测相关标准信息

煤层气检测相关标准信息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15.02.09)(001)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1]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
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2]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检测项目:1.煤层气含气量测定、煤的吸附等温线测定、煤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煤的工业分析、煤层气组份、煤的有机组分反射率,煤岩组份、密度、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等专项分析。
2.煤层气资源评价。
科标能源实验室针对煤层气检测分析,取样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绳索取心获得的煤心样;一种是在钻进时从循环钻井液中获得的煤屑样。
煤心样品在岩心管中基本保持煤层的原始状态,提上地面后按自然顺序装罐密封。
煤屑样品多为毫米级粉粒样,循环到振动筛后冲洗干净无序状装罐密封。
自然解吸过程中,煤心样品随解吸时间加长,累计解吸量明显增加,解吸持续时间长,总解吸量大,吸附时间(定义为总气量的63.2%处的时间)长;煤屑样品在解吸初期解吸量大,以后很快趋于平缓,解吸持续时间短,总解吸量小,吸附时间短。
检测标准:AQ1081-2010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AQ1082-2010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AQ4213-201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DB14/738-2013煤层气制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Bl4/T168-2007车用压缩煤层气DZ/T0216-2010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49-2010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0250-2010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GB/T19559-2008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21522-2008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GB/T24504-2009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方法GB/T26127-2010车用压缩煤层气GB26569-2011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GB26569-2011/XG1-2015《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28753-2012煤层气含量测定加温解吸法GB/T28754-2012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GB/T29119-2012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MT/T897-2000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1-2014煤层气压裂作业规范NB/T10002-2014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3-2014煤层气钻井工程质量验收评级规范NB/T10004-2014煤层气井压裂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B/T10005-2014煤层气钻井工程设计格式NB/T10006-2014煤层气井排采数据采集监控应用规范NB/T10007-2014煤层气井排采数据采集设施安装维护技术规范。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前言本标准全部内容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阳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千庭、文光才、俞合香、王魁军、李宝玉、周德昶、高正强、龙伍见。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及其测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MT/T638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法MT/T77 煤层气测定方法(解吸法)AQ1025 煤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3 必须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a)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b) 矿井绝对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大于或等于40m3/min;--年产量1。
0~1.5Mt的矿井,大于30m3/min;——年产量0.6~1。
0Mt的矿井,大于25m3/min;-—年产量0.4~0。
6Mt的矿井,大于20m3/min;——年产量等于或小于0。
4Mt的矿井,大于15m3/min;c)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4 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4。
1 突出煤层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必须将控制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瓦斯含量以下或将瓦斯压力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煤层瓦斯压力以下.若没能考察出煤层始突深度的煤层瓦斯含量或压力,则必须将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m3m/t以下,或将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表压)以下。
我国瓦斯利用标准、政策解读

低浓度瓦斯发电相关标准解读
小结:
低浓度瓦斯利用分为瓦斯安全输送、瓦斯发电设备、整站
安全三部分组成 输送应符合AQ1078-2009、AQ1079-2009煤矿低浓度瓦斯管 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 发电机组应符合AQ1075-2009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 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电站设计应符合AQ1077-2009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发电
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必须满足 AQ1075-2009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瓦斯专用阻火器
低浓度瓦斯发电相关标准解读 低浓度瓦斯建站要求
电站建设必须满足AQ1077-2009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发电站安全要求 煤矿瓦斯输送安全保障技术应分 别对应符合AQ1079-2009、 AQ1078-2009的规定 瓦斯发电机组应符合AQ1075-2009 的安全规定 爆炸危险区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 爆型,并有煤矿安全标志 瓦斯发电站必须安装瓦斯泄漏保 护、瓦斯输送系统故障保护、瓦 斯电站火灾报警保护、电站冷却 系统故障保护
内容提要
1
瓦斯发电相关标准解读
2
瓦斯发电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解读
修改后的煤矿安全规程
2010年1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签署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第29号令,颁布了《关于修改<煤矿 安全规程>部分条款的决定》,其中根据总局已发布的低浓
度瓦斯安全利用的相关标准,将原《规程》中关于“利用瓦
2.1、自动喷粉安全保障系统介绍
2、自动喷粉抑爆装置低浓度瓦斯 Nhomakorabea电相关标准解读
2.1、自动喷粉安全保障系统介绍
3、阻爆装置
控制器 封闭端 点火源 传感器 泄爆 阻爆 部件 阀门 4.5m 5m 30m 5m 火焰传感器 开口端
煤矿全风压排放瓦斯及局部通风排放的规定

附:瓦斯排放规定第一节矿井排放瓦斯规定第一条二台主要通风机同时停电检修前,必须制定井下通风瓦斯管理专项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报矿业公司备案。
矿井主要通风机停电检修期间,井下所有进出风井都要有专人检查井口瓦斯和风流方向,并将记录资料整理保存。
第二条主要通风机停电检修时,所有能够进入井下的通道都要钉上坚固栅栏。
如果大巷需要做其他工程时,要制定专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三条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前,井下掘进巷道必须在盲巷口进行“六断”(断电缆、断风管、断水管,断轨道、断网、断皮带架等所有导电体),恢复生产时的送电、排放瓦斯及有关通风瓦斯的管理工作,必须制定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四条因矿井停电,主要通风机排除矿井瓦斯时,启动前应首先打开防爆帽(门)或井上下其他风门,采用风流短路的方法进行排放。
风机房内所有电器设备1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启动主要通风机。
第五条主要通风机排放矿井瓦斯时,主要通风机出风口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否则,应采取加大短路风量的措施解决,只有在排出瓦斯浓度低于1%时,再逐渐将短路风量的风门关闭。
第六条通风系统正常后,主要通风机出风口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方可入井检查通风、瓦斯情况。
主要通风机出风口处瓦斯浓度不超过0.70%时,其他人员方准入井。
第七条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后,采用机车运输的,瓦斯检查人员首先检查其附近20m内的瓦斯,如果浓度、体积超限时应及时处理。
第八条井下中央配电室、采区配电室在恢复送电前应由瓦检工全面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送电。
第二节局部排放瓦斯规定第一条任何局部排除瓦斯都应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采用智能瓦斯引排装置或“三通”控制风量,使排出的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严禁一风吹。
排放瓦斯进入采区回风或总回风混合均匀后,瓦斯浓度分别不得超过1%和0.70%。
排放盲硐瓦斯时,风筒口往外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
(附件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7-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11月2日发布,2006年12月1日实施)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立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管理及职责、瓦斯利用、瓦斯抽放系统的报废程序,以及瓦斯抽放基础参数的测算方法、各类瓦斯抽放方法的抽放率、瓦斯抽放监控系统监测参数的指标要求和瓦斯抽放工程设计有关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MT5018—96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
——《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范》(1997年版)。
——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三、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一)瓦斯抽放:采用专用设备和管路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出或排出的措施。
(二)未卸压抽放瓦斯:抽放未受采动影响和未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亦称为预抽。
(三)卸压抽放瓦斯:抽放受采动影响和经人为松动卸压煤(岩)层的瓦斯。
(四)本煤层抽放瓦斯:抽放开采煤层的瓦斯。
(五)邻近层抽放瓦斯:抽放受开采层采动影响的上、下邻近煤层(可采煤层、不可采煤层、煤线、岩层)的瓦斯。
(六)采空区抽放瓦斯:抽放现采工作面采空区和老采空区的瓦斯。
前者称现采空区(半封闭式)抽放,后者称老采空区(全封闭式)抽放。
(七)围岩瓦斯抽放:抽放开采层围岩内的瓦斯。
(八)地面瓦斯抽放:在地面向井下煤(岩)层打钻孔抽放瓦斯。
(九)综合抽放瓦斯:在一个抽放瓦斯工作面同时采用2种或者2种以上方法进行抽放瓦斯。
(十)强化抽放:针对一些透气性低、采用常规的预抽方法难以奏效的煤层而采取的特殊抽放方式。
(十一)预抽:在煤层未受采动以前进行的瓦斯抽放。
(十二)瓦斯储量:煤田开采过程中,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瓦斯的煤层和岩层中赋存瓦斯的总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6.22•【文号】发改能源[2005]1137号•【施行日期】2005.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委,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联煤层气公司: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做好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势头,充分利用煤矿瓦斯资源,特研究制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并经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转发本辖区内有关部门、单位和各类煤炭生产企业,供在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中参考。
附件: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五年六月二十二日附件:《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小组、编写小组名单(2005年6月)一、领导小组组长:吴吟成员:陈国新孙洪李敬辉李忠杨璐曹子娟李寿生陈善荣李仁涵邱言文成家钰二、顾问小组组长:周世宁张铁岗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源付建华卢鉴章何学秋周心权胡千庭钱平凡俞启香胡省三姜智敏郭云涛屠锡根三、编写小组组长:袁亮孙茂远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冯三利叶发先卢鉴章孙东玲刘洪川刘建祥刘涛李平李豪峰李鸿飞吕觉人汪天祥张延庆张隧安金学玉岳超平周德永胡千庭柏发松顾云华夏抗生廖斌琛前言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
煤炭工业承载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煤矿安全工作是全国工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5年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组长单位的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集中开展煤矿瓦斯整治工作。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煤层气(煤矿瓦斯)是指存在于煤层中的天然气,通常包含甲烷、氮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
由于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它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然而,煤层气的开采和利用也导致了大量的煤层气排放,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煤层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煤层气排放的危害1、对环境的影响。
煤层气的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此外,煤层气的排放还会污染空气,环境噪声等,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煤层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等,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大,甚至会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煤层气排放的危害,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了一些煤层气排放的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煤层气排放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煤层气的含量。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含量决定了煤层气的利用价值和排放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GB/T 23989-2009规定,煤层气甲烷含量应大于30%,才能被认定为可利用的煤层气。
为了有效减少煤层气排放产生的危害,需要加强监管,完善行业管理,严格落实煤层气排放标准的实施。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煤层气排放的监管。
加大对煤层气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力度,确保煤层气的排放量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优化行业结构,降低煤层气排放。
加强煤层气井的设计和施工,采取科学的开采和利用技术,降低煤层气的排放量。
3、加强煤层气利用技术研发。
提高煤层气利用技术水平,开发高效、节能的煤层气利用设备,促进煤层气的高效利用。
总之,制定并严格执行煤层气排放标准对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我们大力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技术研发,优化煤层气的开采和利用方式,确保煤层气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五)实验注意项
⑴ 正确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原型模型。 正确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原型模型。 ⑵ 鼓励自行提出其他条件下的线性规划配 问题,进行建模。 采(煤)问题,进行建模。 Solver是一个插件 是一个插件, ⑶ Solver是一个插件,请确认是不是已经 安装了该插件。 Solver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 安装了该插件。 (Solver安装步骤:打开 Excel——点击 工具”——“加载宏” Excel——点击“工具”——“加载宏”— 点击“ —“规划求解”——确定)。 规划求解”——确定 确定)。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五)实验注意项
⑴ 实验前初步了解和掌握Project的基本使用方 实验前初步了解和掌握Project的基本使用方 法。 在菜单行中选择“项目”菜单的“项目信息” ⑵ 在菜单行中选择“项目”菜单的“项目信息” 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基本信息。 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基本信息。 设定基本工作日历。选择“工具”菜单的“ ⑶ 设定基本工作日历。选择“工具”菜单的“更 改工作时间”命令, 改工作时间”命令,通过出现的对话框修改工作 时间。 时间。 选择时间刻度。选择“格式”菜单中的“ ⑷ 选择时间刻度。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时间 刻度”命令,选取“时间刻度”选项卡, 刻度”命令,选取“时间刻度”选项卡,在“主 要时间刻度” 次要时间刻度”下的“单位” 要时间刻度”和“次要时间刻度”下的“单位” 框中,选取所需的时间单位。 框中,选取所需的时间单位。 注意在任务表中正确输入工序的逻辑关系。 ⑸ 注意在任务表中正确输入工序的逻辑关系。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二)实验步骤 设置目标单元格。 ⑹ 设置目标单元格。 指定是最大问题还是最小问题。 ⑺ 指定是最大问题还是最小问题。 告诉Excel约束的数学定义在那里 约束的数学定义在那里。 ⑻ 告诉Excel约束的数学定义在那里。 设置属性。 ⑼ 设置属性。 点击“Solver”按钮得到答案 按钮得到答案。 ⑽ 点击“Solver”按钮得到答案。 将解转化为问题答案。 ⑾ 将解转化为问题答案。
(二)实验步骤 将问题转化为网络计划基础模型。 ⑴ 将问题转化为网络计划基础模型。 设置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工作环境 的工作环境。 ⑵ 设置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的工作环境。 ⑶ 将网络计划基础模型输入到项目管理软 Project的任务表 的任务表。 件Project的任务表。 ⑷ 通过网络图观察网络模型是否逻辑合理 和正确, 和正确,不合理时通过任务表调整任务的 紧前工序来调整任务的逻辑关系。 紧前工序来调整任务的逻辑关系。 Project资源工作表中建立资源库 资源工作表中建立资源库, ⑸ 在Project资源工作表中建立资源库, 并 给任务分配资源。 给任务分配资源。
⑴ 提高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建模的能力, 提高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建模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配采(配煤) 使学生掌握配采(配煤)基本模型的建模 原理和方法。 原理和方法。 掌握用计算机软件解算线性规划配采 ⑵ 掌握用计算机软件解算线性规划配采 (配煤)模型的基本方法。 配煤)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⑴ 综合学习网络计划优化技术和项目管理 方法,掌握矿山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优 方法,掌握矿山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优 化和控制方法。 学习用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进行项目进 ⑵ 学习用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进行项目进 度计划编制和管理。 度计划编制和管理。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六)实验报告要求
⑴ 说明本计划编制及优化的基本原则。 说明本计划编制及优化的基本原则。 完整描述计划编制及调整过程。 ⑵ 完整描述计划编制及调整过程。 ⑶ 给出计划编制结果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三)实验设备
⑴ 计算机。 计算机。 Solver软件 软件。 ⑵ Excel Solver软件。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四)实验内容
某矿井开采二层煤,第一层煤的粉煤率为21%, 某矿井开采二层煤,第一层煤的粉煤率为21%, 第二层煤为28%。由于生产工艺环节上的限制, 第二层煤为28%。由于生产工艺环节上的限制, 第一层煤最大年生产量不超过50万吨 万吨, 第一层煤最大年生产量不超过50万吨,第二层煤 不超过20万吨 万吨, 不超过20万吨,在现有用户条件下粉煤的年产量 不能超过15万吨 根据煤层开采顺序的要求, 万吨。 不能超过15万吨。根据煤层开采顺序的要求,第 二层煤的年产量不能超过第一层煤。 二层煤的年产量不能超过第一层煤。问在上述条 件下,如何安排这两层煤的产量,使矿井的年产 件下,如何安排这两层煤的产量, 量为最大。 量为最大。 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上机解算。 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上机解算。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 矿山项目进度计划
(二)实验步骤 ⑹ 试验通过资源约束和均衡使用优化进度 计划。 计划。 试验根据不同条件确定任务的开始时间, ⑺ 试验根据不同条件确定任务的开始时间, 用手动方式优化进度计划。 用手动方式优化进度计划。 ⑻ 通过资源使用状况表等观察计划的合理 并根据需要进行计划调整。 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计划调整。 学习和了解计划管理的其他内容。 ⑼ 学习和了解计划管理的其他内容。 分别打印输出进度计划网络图和甘特表。 ⑽ 分别打印输出进度计划网络图和甘特表。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三)实验设备
⑴ 计算机。 计算机。 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 ⑵ 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四)实验内容
表1为某矿基建工程网络工序明细表。假设 为某矿基建工程网络工序明细表。 同时可用的技术工人数为150人 同时可用的技术工人数为150人,辅助工为 100人 100人。试根据可用技术工和辅助工人数编 制进度计划。 制进度计划。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六)实验报告
(1)完整描述建模过程,给出所建线性规 完整描述建模过程, 划配采( 原型模型。 划配采(煤)原型模型。 给出每一个计算步骤和结果。 (2)给出每一个计算步骤和结果。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矿 山项目进度计划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步骤 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给出的问题条件建立线性 ⑴ 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给出的问题条件建立线性 规划配矿模型。 Solver求解 求解。 ⑵ 用Excel Solver求解。 线性规划配矿模型转化为 转化为Excel Solver格式 ⑶ 将线性规划配矿模型转化为Excel Solver格式 的线性规划问题。 的线性规划问题。 ⑷ 将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输入到 Excel。 Excel。 调用Solver求解 工具菜单-选择Solver, 求解: ⑸ 调用Solver求解:工具菜单-选择Solver,调 用出Solver— 出现Solver对话框 对话框。 用出Solver—〉出现Solver对话框。
系统工程实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系统工程实验
实验目录: 实验目录: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 型并上机解算 二、用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和优化 矿山项目进度计划
一、建立线性规划配采(煤)模型 建立线性规划配采( 并上机解算
(一)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