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教案主题: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目标:1. 了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和结构;2. 学习如何正确采集口腔上皮细胞;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适用年级:中学高中生物课程(11-18岁)所需材料:1. 非刺激性的盐水溶液2. 吸管3. 显微镜4. 牛皮纸5. 口腔刷子或洁面刷6. 无菌试管或玻璃瓶7. 高锌含量漱口水(可选)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提问学生他们是否了解口腔上皮细胞是什么?2. 解释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表面的一层细胞组织,它们负责保护口腔组织免受感染和损伤。
实验步骤(15分钟):1. 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漱口。
2. 将一些盐水溶液倒入无菌试管或玻璃瓶中。
3. 使用吸管轻轻吸取溶液,将其置于口腔中,并轻轻漱口30秒,切忌吞咽溶液。
4. 将漱口后的溶液吐入另一个试管或玻璃瓶中,这个溶液中含有口腔上皮细胞。
5. 取一块牛皮纸,将其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并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的方形。
6. 将牛皮纸湿润,使其稍微粘性,然后将其轻轻贴于试管内的溶液上,以吸附上皮细胞。
7. 将贴有上皮细胞的牛皮纸轻轻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
观察和描绘(15分钟):1. 将玻片放入显微镜下,并使用低倍镜先进行初步观察。
2. 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记录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
3. 按照需要,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4.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特征,绘制一幅观察图或写下描述性的观察结果。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并与正常上皮细胞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提问学生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思考和反馈。
延伸实验(可选):1. 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观察是否会对口腔上皮细胞产生影响。
2. 比较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前后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须做好临时装片。
所以,制作好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后,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上一节课《观察植物细胞》的学习,基本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动物细胞有着强烈的愿望。
但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还要教师认真指导,纠正不足。
2、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少同学注意力难以集中,实验操作不规范。
也有的同学应付了事,草草收兵,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多查多看,及时指出问题,给予正确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②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③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及其完成任务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①由于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让学生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故本实验的重点已不是教学生使用显微镜,而是在做实验的过程。
②学生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虽然学生在本实验之前已经做过一些实验和制作过临时装片,但他们毕竟还是刚接触生物实验,所以本节的难点仍然是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
六、教学方法1、教材中虽然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但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完全按照书本的介绍进行独立操作,还有一些难度。
因此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边实验边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在课前培训几位小老师,在课堂上请他们谈谈做装片的体会,这对全体学生是很好的激励,有助于学生树立做好装片的信心。
而且这几位小老师动手能力强,操作准确规范,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教学目标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认识并描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3.概述动植物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的异同点。
4.说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说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三、教学分析与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课以观察实验为主,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通过显微观察,说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而比较、说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全面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
2.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临时装片的制作,基本掌握了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观察的操作程序。
学生的实验兴趣非常浓厚,观察微观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需要维持好课堂纪律。
但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还不熟练,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熟练,在实验的操作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仍然需要老师具体的引导。
对动手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激励其大胆展示,并可指导同组的学生。
3.动植物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的异同点: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目的要求二、材料用具三、方法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刮→涂→盖→染→吸(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制作的临时装片→调节焦距→观察。
(三)绘图四、实验结果与结论五、讨论、探究六、教学反思。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柳泉铺一初中杨国健2017年6月14日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教学目标:1会使用显微镜2能画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使用显微镜并画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用具:显微镜.擦镜纸.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白纸. 橡皮. 铅笔。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我们已经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我提问一下.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学生答.认识显微镜的目的是更好的利用显微镜,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研究怎样使用显微镜?2授新课现在请大家预习课本37页至39页,先了解一下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分几步?分别是哪几步?你认为这几步中,哪一步是关键?哪一步感觉有点难?(学生四人一组讨论)3 教师细讲无论是关键步骤,还是比较难的步骤,下面我带着大家分步来完成?第一步:取镜与安放。
这一步比较容易,指名让学生来完成.其他学生找出不足点,教师再演示。
强调左手托,右手握。
第二步,对光这一步是实验成功最关键的一步,让学生先讨论画出关键:1.低倍物镜2.最大光圈3.反光镜4.视野明亮。
教师在演示的时候.强调一定要用低倍物镜(一般情况下指又粗又短的物镜)正对着通光孔,光圈要选用最大光圈,保证物镜.通光孔,最大光圈成一条直线。
反光镜如何选要根据光线而定,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第三步:安放玻片。
这一步要强调玻片的正面朝上,标本中心正对着通光孔,然后用压片夹固定住玻片。
第四步:调焦观察。
本步骤比较难,首先顺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使物镜距离玻片大约2厘米,强调在镜筒下降的同时,眼睛从一侧观看,以防物镜压碎玻片,然后再逆时针旋转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视野里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再缓慢移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更为清楚。
这一步要强调,调焦的速度不要过快,另外要告诉学生,视野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以在物象出观偏离视野中心时,要会正确移动玻片(向同方向移动)。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一、教学目标一、背景和意义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知识之后,进一步通过学习人和动物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是植物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因此,本节内容在本单元和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观察,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2、技能掌握和指导: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并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智能提高与训导: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表达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热爱生命、爱护公物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制作玻片标本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体会成功的喜悦,并通过观察使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的材料用具;人和动物细胞挂图。
学生准备:准备画图的铅笔、橡皮、尺子。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你想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吗出示人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组成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
探究过程(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1、引导学生回忆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操作注意点,然后观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的材料用具。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同时,也是每年初中会考必考内容。
所以,制作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
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生较多气泡,在染色时处理不当,在观察时视野过亮或过暗等,都会影响最后的清晰观察。
甚至不成功。
【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4、尝试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注意光线强弱的调节,因为过于明亮或偏暗的视野都不利于寻找以及清晰的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2、使用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刮破口腔。
3、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用清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
4、擦拭盖玻片时注意力度,避免盖玻片损坏。
5、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慢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有时由于取样量较少,不容易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此时要重申“自上到下,从左到右,认真寻找”,不能放弃寻找的机会。
【实验步骤】一、清点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废液缸、洁净抹布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1、载玻片。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放映有关实验的纪录
片引导学生观摩
观察专家实验
过程并思考
从影像中导入新课学习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循序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
学生自学课文
并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和自
我思考能力
分组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我
校学生每班共分成26
个组,每组2-3个学
生,使其分组做实验、
讨论现象并总结小组
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实际现象并与
组员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
能力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
回答进行本节小结,
为学生指明重难点
跟随教师步伐
明确本节重难
点,并进行反思
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学习有章法
课堂练习及作业展示有关本节知识点
的常考题,引导学生
巩固本节知识
积极练习题目,
掌握本节知识
点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点识记
七、教学评价设计(说明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标检测内容和方法)
随堂练习并精确讲解
八、板书设计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注意事项
二、实验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三、实验结果反思
九、课后反思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做好一片示范的,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教师应主要以引导为主,在旁协助学生完成分组探究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人教版 七年级 生物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报告单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上轻刮几下。(为什么漱口)
4、: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缓缓地放平盖在生理盐水上,避免出现。
染色
6、: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
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Leabharlann 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
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是:、、
。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成绩等次
七年级生物学生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年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目的要求
1、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
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碘液、镊子、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方法步骤
准备
1、:用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原因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3、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弄好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二、教学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
2、细胞结构的观察。
1、阅读书本p47方法步骤,总结出每个步骤:擦―滴―取―涂―盖―染―吸。
(口要漱干净)2、这里面滴的与
制作植物时不一样,不同在哪?(滴的是生理盐水)。
因为动物细胞外面没有细胞壁,要使动物细胞处于活性的必须给它一个适合于它所在的环境,而0.9%的生理盐水就是适合于细胞
生活的环境。
就是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生理盐水的成分就是0.9克盐99.1克水。
3、注意,取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是在口腔两颊取。
4、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比较难找,要把已经做
好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给学生看,让他们准确找到细胞。
四、布置作业:生物实验报告册p10、13、16教学反思:因为有了上一节课的植物细胞的实验,这一实验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但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要教育他们科学精神。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可以老师先做好一片示范的在讲台,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很多同学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找到细胞,虽然有的书上写在实验中可以先染色后盖玻片,但对于这个实验来说,
先盖玻片后染色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