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教案主题: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目标:1. 了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和结构;2. 学习如何正确采集口腔上皮细胞;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适用年级:中学高中生物课程(11-18岁)所需材料:1. 非刺激性的盐水溶液2. 吸管3. 显微镜4. 牛皮纸5. 口腔刷子或洁面刷6. 无菌试管或玻璃瓶7. 高锌含量漱口水(可选)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提问学生他们是否了解口腔上皮细胞是什么?2. 解释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表面的一层细胞组织,它们负责保护口腔组织免受感染和损伤。
实验步骤(15分钟):1. 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漱口。
2. 将一些盐水溶液倒入无菌试管或玻璃瓶中。
3. 使用吸管轻轻吸取溶液,将其置于口腔中,并轻轻漱口30秒,切忌吞咽溶液。
4. 将漱口后的溶液吐入另一个试管或玻璃瓶中,这个溶液中含有口腔上皮细胞。
5. 取一块牛皮纸,将其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并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的方形。
6. 将牛皮纸湿润,使其稍微粘性,然后将其轻轻贴于试管内的溶液上,以吸附上皮细胞。
7. 将贴有上皮细胞的牛皮纸轻轻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
观察和描绘(15分钟):1. 将玻片放入显微镜下,并使用低倍镜先进行初步观察。
2. 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记录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
3. 按照需要,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4.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特征,绘制一幅观察图或写下描述性的观察结果。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并与正常上皮细胞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提问学生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思考和反馈。
延伸实验(可选):1. 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观察是否会对口腔上皮细胞产生影响。
2. 比较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前后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须做好临时装片。
所以,制作好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后,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上一节课《观察植物细胞》的学习,基本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动物细胞有着强烈的愿望。
但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还要教师认真指导,纠正不足。
2、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少同学注意力难以集中,实验操作不规范。
也有的同学应付了事,草草收兵,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多查多看,及时指出问题,给予正确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②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③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及其完成任务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①由于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让学生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故本实验的重点已不是教学生使用显微镜,而是在做实验的过程。
②学生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虽然学生在本实验之前已经做过一些实验和制作过临时装片,但他们毕竟还是刚接触生物实验,所以本节的难点仍然是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
六、教学方法1、教材中虽然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但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完全按照书本的介绍进行独立操作,还有一些难度。
因此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边实验边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在课前培训几位小老师,在课堂上请他们谈谈做装片的体会,这对全体学生是很好的激励,有助于学生树立做好装片的信心。
而且这几位小老师动手能力强,操作准确规范,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报告的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报告的设计: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实验材料:
-口腔拭子
-盐水
-双面镜
-显微镜
-玻片
-细胞染色剂(如伊红染)
3. 实验步骤:
3.1 取一份口腔拭子,用盐水润湿后轻轻擦拭口腔黏膜表面。
3.2 将擦拭后的口腔拭子放在玻片上,加入少量盐水,用双面镜观察细胞的运动和形态。
3.3 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4 如果需要,可以用细胞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4.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有核和细胞质,细胞膜光滑,没有明显的细胞器。
口腔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腻的结构和多样的形态。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黏膜的主要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多样,但基本组成和功能相似。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形态,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一、目的要求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二、材料用具:(老师显示用具)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三、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中,你知道了生物的特征之一,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而我们前一节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那么动物(人)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它和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下面让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来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方法步骤(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说明:为什么用0.9%的生理盐水,观察洋葱表皮装片用清水,都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3.漱净口。
目的: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
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6.染色。
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①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焦距,用眼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其形态和结构怎样?(三)绘图:按要求做,向右侧引出指示线,说明。
图下方注明图的名称。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四)整理:清洁玻片,废物放在指定位置。
五、归纳讨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实验

班级姓名
备课日期2022年月日 教出日期2022年月日 设计:
实验日期
周星期年月日
实验课题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 Nhomakorabea实验目的
1、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2、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标本
教学重点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标本
教学难点
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教学仪
器材、药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滴管,生理盐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清水,纸杯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一、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①净片:用洁净的纱布往一个方向擦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取材:用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轻刮一下。
④浸材、展材:把牙签上附着一些碎硝的一端在生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⑤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侧,让另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教
学
程
序
复
习
提
问
1、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里含有,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和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和,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实
验
指
导
问题讨论
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2、将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的序号连接起来
1.盖上盖玻片
2.对载玻片上的标片进行染色
3.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放映有关实验的纪录
片引导学生观摩
观察专家实验
过程并思考
从影像中导入新课学习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循序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
学生自学课文
并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和自
我思考能力
分组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我
校学生每班共分成26
个组,每组2-3个学
生,使其分组做实验、
讨论现象并总结小组
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实际现象并与
组员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
能力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
回答进行本节小结,
为学生指明重难点
跟随教师步伐
明确本节重难
点,并进行反思
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学习有章法
课堂练习及作业展示有关本节知识点
的常考题,引导学生
巩固本节知识
积极练习题目,
掌握本节知识
点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点识记
七、教学评价设计(说明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标检测内容和方法)
随堂练习并精确讲解
八、板书设计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注意事项
二、实验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三、实验结果反思
九、课后反思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做好一片示范的,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教师应主要以引导为主,在旁协助学生完成分组探究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 认识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载玻片3. 盖玻片4. 吸水纸5. 镊子6. 纱布7. 消毒牙签8. 稀碘液9. 生理盐水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轻轻刮取漱净口腔内侧壁的细胞。
(4)将牙签上的细胞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 显微镜观察(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调整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的倍数。
(3)调试对焦,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膜:细胞膜清晰可见,呈透明状,具有一定的弹性。
2. 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细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质呈淡绿色。
3. 细胞核: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位于细胞中央。
4. 细胞突起: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呈放射状排列。
5. 细胞连接:细胞间通过连接蛋白进行联通,使得细胞群体保持一定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和观察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典型的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突起等。
此外,细胞间通过连接蛋白进行联通,维持细胞群体的稳定。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如何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对焦。
此外,我还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如避免产生气泡、保持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洁等。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我的生物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青树坪中心中学实验报告______学科______ 年级______ 班级姓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目的: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实验步骤:(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说明:为什么用0.9%的生理盐水,观察洋葱表皮装片用清水,都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3.漱净口。
目的: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
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6.染色。
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①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焦距,用眼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三)绘图:练习绘图: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四)整理:清洁玻片,废物放在指定位置。
归纳讨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一、学习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四、总结步骤:
擦-→滴-→取-→盖-→染-→吸
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