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道地药材的含义与产地

道地药材的含义与产地

道地药材的含义与产地“道地药材”可理解为有独特的疗效和产地的优质的中药材。

“道”原为地域的区划名,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

“道地药材”的含义包括:药材的产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即适合植物生长的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条件;对于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药材有历史悠久的成熟的栽培和养殖技术;有长期积累的、优秀的产地加工技术;生产的药材是有口皆碑的优质的中药材.;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有独特疗效或比其他产地的同种药材疗效好;同时有好的经济效益。

许多道地药材的产地也是药材的集散地。

道地药材的产地有一定的区域性,按道地药材的产地可分为: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五味子、鹿茸、藁本等。

北药:是指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北沙参、柴胡、黄黄、党参、黄苓、白头翁、香附、银柴胡、白芷(祁白芷)、紫草、大青叶等。

西药:是指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道地药材,如大黄、甘草、当归、冬虫夏草、枸杞、秦无、羌活等。

怀药:“怀”是古代河南怀庆府的简称,怀药是指河南的道地药材,如地黄、牛膝(怀牛膝)、山药、菊花、白附子(禹白附)、红花、金银花等。

浙药:主要是指浙江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郁金(温郁金)、莪术(温莪术)、麦冬(杭麦冬)、乌药、山茱萸、乌梅、桅子等。

川药:主产于四川的道地药材,如川茸、川贝母、川乌、附子、黄连(川莲)、厚朴、黄柏(川黄柏)、麦冬(川麦冬)、川楝子、川牛膝、川木香、石菖蒲等。

广药: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广蕾香、阳春砂仁、槟榔、高良姜、巴戟天、山豆根等。

云药:主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云木香、茯苓(云苓)、儿茶、诃子、重楼等。

贵药:主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麻、杜仲、黄精、天冬、五倍子等。

南药:长江以南除川、广、云、贵、浙药之外,均属南药。

如南沙参、泽泻、半夏、薪蛇、枳壳、木瓜、太子参等。

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一、前言中国是一个中药大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运输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中药材的品质、质量和产量都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道地药材资源,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需要对药学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促进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背景1. 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性道地药材是指生长在特定地域、具有独特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的中药材,其所含有效成分与其他地区产的相同品种有明显差异。

这些道地药材因具有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被认为是中药材的精品。

而要保证道地药材的质量和生产稳定,必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即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厂、科研机构等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2. 药学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在道地药材产学研一体化领域,学生缺乏对药材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将来在该领域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3. 改革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具备道地药材生产与研究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需要对药学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增加针对道地药材产业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改革与实践1. 课程体系的调整在现有的药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与道地药材产业相关的课程,如中药材学、中药学、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中药基础加工等,覆盖道地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中药材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培养他们对道地药材的认识和理解。

2. 实践环节的增加在课程中增加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环节,组织学生走进道地药材产地,参与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工作,亲身体验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和地域特色,以及道地药材的加工工艺和质量管理。

道地药材研究2

道地药材研究2

4.从道地药材属于居群这个生物学范畴进
行研究
“道地药材”的生物内涵是同种异地,即同一 物种因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能在不同的地点上 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其中如果某一群体产生 质优效佳的药材,即为道地药材,这个同一物种在 不同地点上形成的群体单元,在生物学上就称为 “居群”。因此,道地药材在生物学上就是指某一 物种的特定居群。因此,可从居群的数量特征、空 间特征和遗传特征三方面来研究道地药材的道地性。
才起步,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确
立了“中药道地药材研究”课题。各省也 先后开展了对本地道地药材的研究。
近20年来,我国先后对常用中药的品 种与质量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分 别对大约300种中药材进行了包括品种考 证、生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性、 化学成分、药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系统 研究,为常用中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打下 了一定基础。
单从土壤或其它单一因素考虑。
③迁入(immigation)是指其它居群内个体通
过扩散进入到该研究居群的过程。
在“道”生产上这种迁入常常是伴随着人为
的栽培引种而发生。引种药材质量的好坏,不仅 影响当年每亩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因这种迁 入能打破“道”与非“道”之间的隔离,导致居
群间基因的流动,改变整个“道”的遗传组成,
因此,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道地药材。
第四节
指纹图谱质控模式研究
一、指纹图谱质控模式的概念
指纹图谱质控模式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
化学(光谱或/和色谱)的技术,获得组分群体
的特征图谱或图像,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所获
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
对图谱进行“过滤”和简化,清除无用信息,
获得专属、稳定、实用的特征数据,从而对药 物的质量进行判断。

论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教育

论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教育
要 应 从 以下 几 方 面 进 行 。
1 1 中 药材 道地 性 .
产地对 中药材 的质量影 响很 大。 多中药材经过长期 的种 许
植 或 养 殖 , 成 了品 种 优 良、质 量 可 靠 的 原 药 材 道 地 产 区 。 古 形 代 诸 多 医 药 学 家 对 药材 的 道 地 性 均 加 以强 调。 也 成 为现 今 遵 这
要求, 如对 需去除非药用部位和不 同干燥方式 的药材有 明确规 定。 中药材产地加工 的现代研 究要是通过化 学成分 分析 手段
中图分类号 :R 8 .1 . 2 27 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3 4 2 1 1 10 0 —2 0 5 5 0 (0 11 -0 30 产的药材质量要优于非道地产区 的。 如湖 南道地 药材 陈皮中的 橙皮苷含量较 高, 与其他产区 的陈皮存在较大差异 。又 如不
论指 导下 , 对作为 中药材 来源 的药用植物 、动物 、矿物进 行采 收 、产地加工处理 的技术 。早 期文献称之 为 “ 采造 ” 采 治” 、“ 、
“ 取 ”, 代 文 献 一 般 称 之 为 “ 制 ” 采 集 ” 加 工 ” 采 现 采 、“ 、“ 。 中药 生产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括 中 药 材 、 中药 饮 片 、 中 药 包 制 剂 的 生产 , 后 相 互 联 系 , 者 依 次 为 后 者 的 基 础 , 间 任 何 前 前 其
采 收 、收 藏 的相 关 记 载 , 明 古人 已经 认 识 到 中药 材 产 地 加 工 表 的 重 要 性 , 对 产 地 、采 收 时 节 、 产 地 加 工 方 法 、贮 藏 等 提 出 并 了具 体 要 求 。 如 《 金 翼 方 》 指 出 :“ 药 , 须 采 之 有 时 日, 千 凡 皆

“道地药材”的原产性、主产性和优质性

“道地药材”的原产性、主产性和优质性
道地药材的药效成分通常与原产 地的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密切相 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药效成分
的合成和积累。
品质特性
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还会 影响药材的外观、质地、色泽等品 质特性,这些特性是评价药材品质 的重要指标。
临床疗效
道地药材因其独特的品质和药效成 分,在临床应用中往往具有更好的 疗效,这也是原产地对药材品质影 响的重要体现。
道地药材的原产性、 主产性和优质性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道地药材概述 • 原产性 • 主产性 • 优质性 • 道地药材的鉴别与选购 • 道地药材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目的和背景
强调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优质药材的内在品质
有效成分含量高
01
优质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通常较高,如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
应达到一定标准。
杂质及有害物质含量低
02
优质药材中杂质及有害物质的含量应较低,如附子中的乌头碱
含量应严格控制。
水分、灰分等指标符合标准
03
优质药材的水分、灰分等指标应符合药典规定,以保证药材的
质量和稳定性。
优质药材的药效与安全性
道地药材的产业发展与前景
分析当前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道地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PART 02
道地药材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 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具有独特 的质量和疗效,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 概念。

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研究与管理

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研究与管理

步加工处理过程,直接影响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 ,圜此要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 ,重视重要产地加工和饮片炮 制一体化的研究,
重 视 中药 材 产 地加 工 技 术人 员 的培 养 和 管理 。
【 关键词】中药材 ;产地加工;加工技术 ; 加工设备 【 中图分类号 】R 8 . 2 2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57 (0 0 2— 04— 2 0 7 8 1 2 1 )0 0 2 0
商品。中药材产地加_ T即指 对药用植 物或者 药用动物 的产
地初 加 工 ,是 根 据 药 材 性 质 和 商 品销 售 运 输 保 管 的 要 求 在
产地 进 行 的 初 步 加 工 处 理 过 程 。 中 药 材 的产 地 加 工 ,在 中 药产 业 链 中 处 于 中药 材 前 期 生 产 和 后 期 中 药 成 品加 工 的 中 间环 节 ,也是 中 药 材 生 产 的 最 后 一 个 环 节 ,是 决 定 中 药 材 原 药 材 质量 的最 后 工 序 ,同 时 又 是 后 期 炮 制 制 剂 等 环 节 的 预 处 理 阶段 。它 既 是 中 药 质 量 控 制 的重 要 一 环 ,也 是 中 药 材 生产 管理 规 范 ( A )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内 容 。 因此 为 了 保 CP 证 中药 材 质 量 可 靠 稳 定 ,符 合 治 病 和 制 药 原 料 要 求 ,除 了 规 范药 材 的 产 地 、 品种 、栽 培 方 法 、采 收 时 间 外 ,还 必 须 重 视 和 加 强产 地 加 工 技 术 的 研 究 与 管 理 ,对 药 材 的 产 地 加 工 进 行 科学 研 究 和 分 析 整 理 , 筛选 确 定 保 留 和 提 高 主 要 有

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展

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展

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中药道地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医疗保健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地药材,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生长、炮制并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药材。

这些药材因产地、生长条件、炮制工艺等因素的差异,其药效、品质及临床应用价值均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全球对传统医药的重新认识,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道地药材的种植环境、生长特性、炮制工艺、药效成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以期为推动中药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炮制和现代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关注当前中药道地药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中药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道地药材的分类与特点道地药材,作为中医药学中的独特概念,其分类与特点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实践。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道地药材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地域分布,道地药材可划分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各大地区的特色药材。

如华北的黄芪、华东的浙贝母、华南的砂仁、西南的附子、西北的枸杞以及东北的人参等。

这些药材因其产地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药效和品质。

道地药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道地药材往往含有较高的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二是品质优良,道地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严格的环境影响,其品质往往优于其他产地的同种药材;三是具有地域性,道地药材的产地往往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同产地的药材品质差异较大;四是具有文化传承性,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地药材的研究逐渐深入。

通过基因测序、代谢组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揭示道地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试述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的重要性探述

试述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的重要性探述

试述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的重要性探述摘要:道地药材在产地加工炮制能够有效保障其信誉跟质量,还能够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对于形成品牌优势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并能够促进我国中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就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重要性中药的加工炮制作为中医用药的一大特点,只有做好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工作后,才能够保障其药用质量。

道地药材主要指的是某一地域中出产的质量好以及药效加的药材,其多是应用产地简单加工然后运往外地销售的模式,但是在该销售模式中还可能出现药材质量下降或者市场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等诸多问题,还容易影响到该道地药材的市场信誉。

而通过产地加工炮制的模式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我国中药材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进行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炮制的重要性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点。

一、保障药材的来源可靠性,形成统一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中药材市场中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也就导致了药材的来源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

在这一市场体系下,中药材的服用质量还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部分用户们在服用了中药材后无良好的服用效果,还容易导致消费者们对于中药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心态,对于我国中药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会造成比较大的阻碍。

在道地药材产地进行药材的加工炮制处理,并构建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各种要求的中草药产品生产基地,能够使得药材来源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也能够在药材产地形成规模化以及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得该药材产品质量的统一性跟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比如在通过蜜灸法来进行进行黄芪的炮制加工时,首先用少量开水稀释练蜜,淋在黄芪中搅拌,在浸润一段时间后将黄芪平摊在瓷盘上面,将其放入到烤箱中,在80~100℃温度下烘烤30min,直到黄芪金黄色之后再进行晾干处理。

通过蜜灸法来进行黄芪的炮制处理时,还能够很好的保障黄芪制品的药用质量,并有着节省染料以及操作简便的模式,这样也就能够能够对中药市场中的黄芪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质含量较多。

2 生物学特性2.1 生长习性大叶木兰生长较为缓慢,一般一年生长3次,但每次大都只部分枝条生长,生长时间各年各株也不一致,一般干热季(3~5月)生长1次,雨季(6~10月)生长1次,雾凉季(11月~次年2月)生长1次。

幼苗、幼树的株高和地径全年都在生长,株高年生长量为38.1c m ,地径年生长量为0.77c m 。

10年生株高5.45m ,胸径6.29c m ,年平均株高生长54.5c m ,胸径生长0.63c m 。

2.2 开花结实习性2~3月花蕾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为开花期,大叶木兰花朵大,直径5~10c m ,乳白色,但花数不多,不集中开放,没有盛花期。

果熟期7月下旬至9月初。

种植后10~12年始花,但不结果,15年左右始果,但很少。

丰年间隔期3~5年。

2.3 种子特性大叶木兰聚合果圆柱形或圆柱状卵圆形,长10~18c m,直径3~4.5c m ;蓇葖80~104枚,种子外有一层假种皮,红色,含油,种皮褐色,近偏圆形,种脐一端较平,另一端较尖,长宽约1c m ,厚0.5c m 。

果熟期果皮由绿色变为黑色,种子未脱落前采收,将采到的熟果摊放在阴凉处,待果壳裂开后抖出种子,搓去假种皮,洗净后即可播种。

鲜果出种率约10%~30%,种子千粒重183g ,新鲜种子含水量23.8%,发芽率83%。

种子在常温下易丧失发芽力,最好随采随播,湿沙和低温湿沙最多可贮藏3个月,但到那时正值低温季节,对发芽不利。

8~9月播种平均气温在24~25℃时播后24d 左右开始发芽,发芽后10d 左右子叶出土,出土后24d 真叶出现。

1年苗龄高约20c m ,地径约1c m 左右。

2.4 抗性大叶木兰较耐干旱,也较耐阴湿,未有病虫危害。

3 讨论由于产地森林破坏严重,大叶木兰成年植株几被砍光,目前只在云南西双版纳及思茅地区残存少量植株,呈星散分布。

由于环境湿热,成熟种子落地后容易腐烂,天然更新受到限制,林内幼苗、幼树极少,种质资源已濒临灭绝的危险。

因此,有必要加强其原生境和现有植株的保护,并通过人工繁殖扩大栽培。

大叶木兰种子发芽率高,但寿命短,采集种子后,应随采随播。

要求圃地排水良好,如浇水过多,容易引起种子霉烂,苗期注意遮荫。

参考文献:[1] 张洪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66.[2]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50.收稿日期:2005-11-11; 修订日期:2006-02-14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N o .2001B A 701A 55-22)作者简介:杨俊杰(1979-),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现在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栽培专业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科研工作.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杨俊杰1,张振凌2(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 464000; 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

方法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

结论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中药材; 产地加工; 道地药材;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 9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05-0676-02S t u d y o n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h e C h i n e s eMe d i c i n a l C r o p s b e t w e e nt h eP r o c e s s i n gi n t h e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a n dt h e F a m o u s -r e g i o nD r u g sY A N GJ u n -j i e 1,Z H A N GZ h e n -l i n g2(1.X i n y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o l l e g e ,X i n y a n g 464000,C h i n a ;2.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Z h e n g z h o u 45000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s t u d y o n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a l c r o p s b e t w e e n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t h e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a n d t h e f a m o u s -r e g i o nd r u g s .Me t h o d sA n a l y z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a n d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a l c r o p s i n t h e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i n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f a m o u s -r e g i o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e v o l u t i o n a n ds t a t e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 m .R e s u l t s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a l c r o p s i n t h e p r o d u c i n g a r e a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f o r t h e f a m o u s -r e g i o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i n d u s t r y e v o l u t i o n ,w h i c hi n f l u e n c e s t h e f o r m i n go f t h e f a m o u s -r e g i o nd r u g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i n d u s t r y d i r e c t l y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w o h a v e c l o s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h i c h s h o u l d b e p a y e d a t t e n t i o nt o .K e y w o r d s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a l c r o p s ; P r o c e s s i n g i nt h e p r o d u c i n ga r e a ; F a m o u s -r e g i o n d r u g s ;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的一种特称[1]。

由于其品质佳,疗效好,历来备受各医家重视。

在当前的中药材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道地性的形成和产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产地加工作为中药材生产的一个环节,也是道地药材形成道地性的因素之一。

但人们研究时,却往往忽视了产地加工的作用。

特别是现阶段道地药材规模化、产业化的迅速发展,落后的加工经验和加工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加以分析,探明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的形成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产地加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从而更好的为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服务。

1 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1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形成道地性的因素之一1.1.1 我国古代对道地药材道地性的论述可见于历代名家本草文献中《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巴豆、秦皮、蜀椒、吴茱萸等都以古国命名药材,表明产地。

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描述道:“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论述了药材的产地分布,何处所产为胜。

初步形成“道地”的概念。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在继承前人的“道地”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产地加工的作·676·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5期L I S H I Z H E NME D I C I N EA N DM A T E R I AM E D I C AR E S E A R C H 2006V O L .17N O .5 用:“生产有南北,节气有迟早,根苗异采收,制造法异度”,其中的“制造法异度”就是指的产地加工。

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道地产区的独特产地加工技术对道地药材形成道地性的重要作用。

1.1.2 现代道地论的研究胡世林[2]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狭义的“中药材道地性”:“同一物种由于生态环境差别极大,或因物种的性别、年龄、栽培、生理病理、生长阶段、或因加工技术使得该物种所形成的药材质量发生了真伪优劣的变化。

”他把道地性的成因归为:产地不同,野生与栽培、养殖的区别,性别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加工技术水平的影响[3]6个方面。

谢宗万[1]从道地药材的成因角度认为:“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较佳、疗效好,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

”在这些论述中,都把产地加工作为道地性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