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判定标准
常用外观检验标准

常用外观检验标准4) ∮>1.0mm。
不合格;B面:1) ∮<0.5mm。
5点;2) 0.5mm≤∮≤1.5mm。
3点以上含3点;3) 1.5mm<∮≤3.0mm。
2点以上含2点;4) ∮>3.0mm。
不合格;C面:1) ∮<0.5mm。
5点;2) 0.5mm≤∮≤1.5mm。
3点以上含3点;3) 1.5mm<∮≤3.0mm。
2点以上含2点;4) ∮>3.0mm。
不合格;2.外观附着异物是以异物的最大直径计算,即是以异物边的最大距离计算,L表示异物长度,D表示异物宽度;A面:1) ∮<0.2mm,L<1.0mm,D<0.2mm,5点;2) 0.2mm≤∮≤1.0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0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B面:1) ∮<0.5mm,L<1.0mm,D<0.2mm,5点;2) 0.5mm≤∮≤1.5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5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C面:1) ∮<0.5mm,L<1.0mm,D<0.2mm,5点;2) 0.5mm≤∮≤1.5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5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3.外观物的物体颜色偏差是以色板为标准,用目视比较法检验;A面:1) 偏差<1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1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B面:1) 偏差<2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2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C面:1) 偏差<2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2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4.外观物的物体规格尺寸是以工程规格书为标准,用卡尺等测量工具检验;A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B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C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六、外观检验标准的判定根据关键质量特性缺陷为CR,重要质量特性缺陷为MA,一般质量特性缺陷为MI的缺陷等级,按照AQL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将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外观检验标准(冲压件)

(八)最新生效日期:2006。
09。
15第 1 页共2 页冲压制品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判定标准检验判定Cr Maj Min OK起皱物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起皱现象①物件A级面,不能有起皱现象有起皱,但不明显,经后续加工可遮盖有起皱,但较明显,经后续加工不可遮盖②物件B、C级面,表面有起皱,但经后续加工可消除,可接受表面有起皱,但经后续加工可不消除破裂物件经冲压加工后,不能有破裂现象①物件表面及边沿在经冲压后不能有破裂②孔位边沿有破裂(除装饰孔以外的组装孔),组装后能遮盖组装后不能遮盖,但不影响产品结构和外观组装后不能遮盖,影响产品结构和外观③所有装饰孔不能有破裂现象披锋物件边沿、孔位,不能有锋利的尖角和披锋①物件断切面及边、孔,不能有明显披锋或组装后可遮盖②物件断切面披锋高≦0.1mm ,不伤手,不影响产品外观③物件断切面披锋高≦0.1mm ,且有尖角、伤手,不接受④断切面披锋高≦0.1mm ,不伤手,但影响产品外观⑤断切面披锋高≦0.1mm ,组装时影响产品装配,但可以组装不可以组装⑥物件冲孔位披锋,不影响产品装配及外观影响产品装配及外观⑦装饰孔或散热孔披锋(内部),如不影响装配及外观,披锋搞出0.15mm ,可接受如果影响产品组装(易伤手),则不接受缺料物件表面及边、角不能有任何缺料现象①物件表面及能触及的边角,不能有任何缺料现象②物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有缺料,但经过后加工剪切后,可消除③物件内部缺料,不影响产品组装和外观可接受冲压痕物件表面及孔位边沿,不能有明显的冲压痕①物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冲压模痕及废料痕或模具拉痕②如果表面有冲压痕迹,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可消除③物件表面冲压痕,在后续加工中不能消除拉痕物件表面不能有明显①物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拉伤、压伤痕(八)最新生效日期:2006。
09。
15第 2 页共2 页的拉、压痕②物件表面拉痕的长≦10mm ,宽≦0.1mm ,深≦0.05mm10mm<长≦20mm , 宽≦0.1mm , 深≦0.05mm10mm<长≦20mm , 宽>0.1mm , 深≦0.05mm10mm<长≦20mm , 宽>0.1mm ,0.05mm<深≦0.1mm③表面拉痕,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可消除④表面拉痕,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或不可消除损伤物件表面及孔边不能有任何损伤①物件表面无任何损伤现象②物件表面损伤面积5mm²且较轻,可修复物件表面损伤面积5mm²且较重,不可修复物件表面损伤面积>5mm²,不可接受③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过程中可遮盖孔位边沿损伤,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不可遮盖变形物件边口及表面、孔边不能有冲压变形现象①物件表面及边口变形明显,不能接受②物件表面及边口变形,在50cm 处观察不明显,可接受③孔位冲压变形,组装后可遮盖,不影响产品外观,可接受④孔位冲压变形,组装后不能遮盖,影响产品外观尺寸产品重要配合尺寸,满足设计要求①产品配合尺寸,符合设计要求②产品重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③产品配合尺寸,超过其最大公差值≦0.1mm,可接受产品配合尺寸,超过其最大公差值>0.1mm,,但不影响装配或后续作业产品配合尺寸,超过其最大公差值>0.1mm,,影响装配或后续作业④孔位尺寸,经实测值大于最大公差值,不影响产品外观、结构孔位尺寸,经实测值大于最大公差值,影响产品外观、结构⑤产品尺寸小于设计尺寸或孔位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影响产品组装或不能组装⑥孔位尺寸偏斜,组装后不影响整体外观和结构,可接受孔位尺寸偏斜,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和结构,不接受。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1产品表面等级定义结构产品的表面外观等级划分为3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表面等级的定义如下。
1.1 1级表面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的表面,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能直接正视的表面,以及打开前门就能看到的表面。
1.2 2级表面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主要外表面,或半装饰性的经常被客户打开后可视的外观表面。
1.3 3级表面不是以装饰为目的的次要外观表面和内表面、客户不会看到的表面及除1、2级表面以外的表面。
表1、各等级面的划分:2外观检验条件2.1检验原则2.1.1产品外观应美观,颜色均匀一致,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
生产者应认真操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表面的损伤。
2.1.2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
2.1.3 所有结构件外观缺陷的判定是基于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进行的判定,如果有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如引起炸机、短路等),即使符合标准规格,也判定不合格。
2.1.4 所有外观判定都是在下述的检验条件下进行判定,看不到的外观缺陷都认可接受。
2.1.5 对外观判定操作存在争议的以结构物料SQE工程师判定为准,仍有严重分歧的,最终裁决权归技术部。
2.2目视检测条件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650~7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下表:表2、检测条件表面等级1级2级3级检视时间5s5s3s检视距离光源650~750mm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图)。
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 。
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2.3检测面积划分被检表面按其面积或最大外形尺寸划分为不同大小类别,当有两个条件满足时、以大的一类为准。
外观检查和判定标准

INSTRUCTION TYPE指引QUALITY 品质 TITLE: Cosmetic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 PRODUCTION 生产□标题 : 外观检查和判定标准ENGINEERING 工程□--------------------------- □INSTRUCTION NO. REV. PREPARED BY制订DATE日期APPROVED BY核准DATE日期指引号码总版本号分页版本号一. 定义定义: 品/料外观是指品/料可见的组件部分, 影响客户的直观形象和评价.一般分为A,B,C三面 (面 / 侧面 / 底).1.1 A面: 指从正面可以看到, 使用者日常购买使用的可见面, 如 LCD/LED, 丝印,移印,喷油, 玻璃,可见的标贴等. A面缺陷因为客户/使用者能见能感, 所以判定最重, 控制最严. 常见A面缺陷有, 刮花, 脏污, 起翘, 色点, 破损, 漏油等.1.2 B面: 一般指测面. 从前后左右四侧面看产品, 如上盖侧面, B面缺陷客户也在使用/购买时可见, 判定也较严. 常见B面缺陷有掉漆,色点, 刮花等.1.3 C面: 一般是指产品反面. 使用/购买时有时看到, 例如: 标贴, 转换开关,电池盖,胶脚等.常见有漏部件,部件缺损,刮花,脏污等.二. 外观检测条件, 外观检测一般用眼睛观察或借助于一定的工具.2.1 眼睛视力要求, 要求视力或娇正视力良好无色肓色弱缺陷.2.2 环境光线, 要求环境光线符合要求, 一般要符合商店卖场光源要求2.3 产品与眼睛距离, 角度, 要求手臂长(35~50cm), 角度应: 视线垂直于产品表面.2.4 注视时间一般为10秒之内三. 外观缺陷分类定义及判定判定 JudgmentCritical (严重) Major(主要)Minor(次要)3.1 漏装部件A,B,C面漏: 如组件配套件欠缺X部件装配不良不正常间隙大于1mmX3.2 镜框刮花A面L×W>3×0.2mm, N>2 X 3.3 异物A面肉眼可见轻拍不掉X3.4 胶垫开胶起翘A面L>5mm, gap>0.5mm X 胶垫刮花 L×W>4×0.5mm, N>6 X3.5 面盖刮花A面L×W>4×0.3mm, N>4 X X 面盖明显缩水Sink mark Ø >2mm, N>4 X四. 外观包装:五. 参照外观缺陷封办或图片(以QA提供的最新办或图片为准, 不受控但按需更新供参照):。
外观质量评定标准

将评定结果和改进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和 人员,并跟踪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 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4 外观质量评定指标及权重
颜色、光泽度与纹理
颜色一致性
产品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整体颜色应均匀一致,无 色差。
光泽度
产品表面应具有适当的光泽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 应有明暗不均、失光等现象。
纹理清晰度
产品表面纹理应清晰、自然,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 有模糊、变形等现象。
表面平整度与光洁度
表面平整度
产品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凹凸不平、波浪纹 等现象。在视觉和手感上应达到一定的平滑 度。
光洁度
产品表面应光洁,不应有划痕、砂眼、麻点 等瑕疵。在视觉和手感上应达到一定的光滑 度。
尺寸精度与形状复杂度
尺寸精度
产品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各部位尺寸精 度应达到规定标准。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 内。
综合评价
根据各项检测数据和结果,对产品的 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整体评 分和等级。
评定结果汇总与反馈
数据汇总
问题分析
将各小组的评定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产品 的整体外观质量得分和等级分布。
针对评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 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
改进措施
反馈与跟踪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优化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提高产品质 量水平。
设备巡检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
维护保养计划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保养。
设备更新改造
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状况,适时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设备性 能和生产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外观判定标准

v1.0 可编辑可修改灯箱光源说明:
D65 国际标准人工日光(Artificial Daylight):色温:6500K 功率:18W TL84 欧洲、日本、中国商店光源,色温:4000K 功率:18W;
F 家庭酒店用灯、比色参考光源,色温:2700K 功率:40W;
UV 紫外灯光源(Ultra-Violet),波长:365nm 功率:20W;
表面分级
各种零部件,成品或半成品有外观要求的表面或区域, 主要以组装成成品的可目视程度为依据. 根据成品表面或区域对外观要求程度的不同, 每一面都有不同的外观缺陷接受标准:外观按要求分为外观高级H和外观普通级O(无特殊要求均为普通级),外观高级在外观刮伤、断差、间隙、气纹、模印上有特殊要求. 图示1 —表面A, B, C三级分类:
v1.0 可编辑可修改双层啤塑批锋合模线台阶
密集缺陷尺寸测量批锋
一级/二级检验准则
一级检验准则:
在的外观检验要求环境下,目视A、B、C面5秒(每一面)。
如果没有外观缺陷被发现,则该件可以接受。
如果发现外观缺陷,则要求进行二级检验。
二级检验准则:
如果在一级检验中发现外观缺陷,则应依据以下附录中表格进行检测以确定该件是否可以接受:
表格一:说明书,纸卡、纸托和贴纸类外观缺陷接受标准
表格二:塑料件、电镀、喷涂、表面化学处理和金属件外观普通级缺陷接受标准
表格三:塑料件、电镀、喷涂、表面化学处理和金属件外观高级缺陷接受标准
表格四:纸箱外观缺陷接受标准
表格五:彩盒外观缺陷接受标准
表格一说明书,纸张印刷品及标签、纸卡、纸托、保丽龙外观缺陷接受标准缺陷类型A面B面C面。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

通用外观检验标准1产品外表等级定义结构产品的外表外观等级划分为3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外表等级的定义如下。
1.11级外表重要外观外表,表达产品外观形象的外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能直接正视的外表,以及翻开前门就能看到的外表。
1.22级外表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主要外外表,或半装饰性的经常被客户翻开后可视的外观外表。
1.33级外表不是以装饰为目的的次要外观外表和内外表、客户不会看到的外表及除1、2级外表以外的外表。
2.1检验原那么2.1.1产品外观应美观,颜色均匀一致,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
生产者应认真操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外表的损伤。
2.1.2 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
2.1.3 所有结构件外观缺陷的判定是基于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进行的判定,如果有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如引起炸机、短路等〕,即使符合标准规格,也判定不合格。
2.1.4 所有外观判定都是在下述的检验条件下进行判定,看不到的外观缺陷都认可接受。
2.1.5 对外观判定操作存在争议的以结构物料SQE工程师判定为准,仍有严重分歧的,最终裁决权归技术部。
2.2目视检测条件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650~7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下表:表2、检测条件表面等级1级2级3级检视时间5s5s 3s 检视距离光源650~750mm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检查者位于被检查外表的正面、视线与被检外表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列图〕。
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 。
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2.3检测面积划分被检外表按其面积或最大外形尺寸划分为不同大小类别,当有两个条件满足时、以大的一类为准。
产品外观判定标准

发布1.目的:为针对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外观作出判定标准特制订本检验规范.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生产装配及结构验收,也可用于指导外购件的验收.当有客户指定使用其它外观检验规范时依指定规范为准.3.标准检验环境光源:避免太阳直射光线下的明亮场所,照度为200~300lux(相当于40W日光灯距工件1000㎜).以裸眼在正常视力下进行目视.眼睛离工件的距离为:500㎜;3秒钟检查100cm2眼睛与工件所存角度为:45º或90º.4.标准内容材料外观A级:不得有正常视距下可察觉到的刮碰伤及斑点缺失(允收界限见表4-1).B级:可以有触觉查不出的碰伤(允收界线见表4-1).C级:可以有依正常表处工序去除或不刮手的痕迹(允收界限见表4-1).D级:只要没有锈蚀及深划痕即可(允收界限见表4-1).表4-1毛刺等级A级:完全除净(手摸触觉不出).B级:最大毛边高度不超过板材厚度的10%或<0.15㎜.C级:不刺手,但毛边高度不约束.D级:不须在意.有必要时制作极限样板,由品保部负责签发.折(冲)痕等级A级:不能有但允许通过后续加工遮盖后目视不到的折(冲)痕迹.B级:可以有触觉不到的折(冲)痕.C级:可以有轻微感觉的折(冲)痕.D级:可以有明显感觉但不刺(刮)手的折(冲)痕..放置、搬运保护等级A级:使用防护器具单个保护不得使工件有损伤、变质等隐患.B级:使用防护垫将工件层层隔离保护.C级:不须防护垫堆放运送即可.焊接等级A级:严格依标准执行(含焊道的长度、高度、位置等须符合要求)且焊道及焊接后工件外观应美观,不能刮手.B级:正常焊接手法,焊道高度不过分突出及刮手,但焊道长短须符合图纸.C级:焊道外观不过分粗即可.D级:只要焊道强度够外观不须在意.点焊等级A级:焊点外观圆滑触觉几乎感觉不出.B级:焊点外观圆滑感觉轻微.C级:焊点有凹陷手感不刮手.D级:不须在意.研磨等级.A级:以钳工细整修方式,表面光滑,手感无凹凸感,直线度良好.B级:正常方式研磨(粗细砂轮加工)后表面手感无凹凸感,直线度良好.C级:直线度良好.D级:初级研磨(粗细砂轮加工).拉丝.A级:表面拉丝纹路清晰平直没有正常视距下的伤痕,无漏拉丝,板材不得有局部凹陷且厚薄须平均.B级:表面拉丝纹路清晰平直,无漏拉丝,允许有无手感之伤痕及轻微厚薄不均.C级:允许拉丝面有拉丝无法克服的局部凹陷,有目视看得见,手感或轻微的深浅颜色不均.D级:去除锐角毛刺及表面严重划伤即可.补土:经补土工序后之工件表面应无凹凸及漏打磨现象.喷涂外观、等级:喷涂面的缺陷必要时以透明杂物判定表比对辅助判定.A级:喷涂面的外观允收缺陷应符合以下允收界限表4-2表4-2B级:喷涂面的外观允收缺陷应符合以下允收界限表4-3表4-3C级:喷涂面的外观允收缺陷应符合以下允收界限表4-4.表4-4D级:喷涂面的外观允收缺陷应符合以下允收界限表4-5.表4-5丝印外观等级:必要时以透明杂物判定表辅助判定.丝印的外观等级全部为A级,允收缺陷应符合以下条件:毛边:丝印文字超出范围在线幅20%以下.欠缺(断)、字粗:一个丝印文字中只允许某一个地方出现,且其缺陷不得超过0.2㎜.字模糊、多油:正常视距下无法以目视确认为限.有必要时由品质部签收允收限度样板.电镀外观等级:A级:表面不得有局部未镀满或无镀层(技术文件规定处除外),表面毛刺、针孔、麻点、剥落、雾状、覆盖物、镀层分层、水印、手印及电镀后划伤,碰伤.B级:表面允许有小于2.0mm2的麻点、黑点(但不得是丝印面)的缺陷,其余要求依A级标准.C级:表面不得有镀后划伤、碰伤.铬化、阳极氧化外观等级:A级:表面不得有局部无铬化、氧化层、着色不均匀、腐蚀、目视明显的印痕.B级:表面允许有轻微不影响表面处理寿命的印痕,其余依A级标准.C级:表面允许有不影响表面处理寿命的印痕,其余依A级标准.对于一个工件经过各道工序加工后形成成品时的外观判定等级.A级:工件只允许上述4.1~4.13各条款中允收的一种缺陷现象存在,不得有两种或以上的缺陷,同时出现一个工件表面上.B级:工件允许上述4.1~4.13各条款中允收的二种缺陷现象存在且不得同时出现在一个表面上.C级:工件允许上述4.1~4.13各条款中允收的二种缺陷现象存在且可以出现在同一表面上.D级:工件允许上述4.1~4.13各条款中允收的三种缺陷现象存在且不得同时出现在一个表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对材料、部品、产品的外观检查标准,使检查人员在进行外观检查时能做出正确判定,确保被检查品的品质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采购原材料、塑胶制品、金属制品及电子产品的外观检查。
但是,如果图纸上或检查规范上有特别注明时,应依据图纸或检查规范;客户有特别要求时,应依据客户要求。
3.0检查·判定方法
3.1外观检查方法
注:a.目视检查的视力要求为正常视力。
b.外观缺陷的检查不可以在单色光的光照条件下进行。
c.外观缺陷的检查不可以用放大镜进行。
3.1.2感官检查(简称TTTK)
用手接触被检查品表面,以触觉来判定。
3.1.3检查对照物
a.点线对照表;
b.外观样品。
3.2抽查及判定方法
3.2.1抽查按ANSI/ASQ Z1.4 2003 通常检查水平Ⅱ一次抽取进行,AQL依据《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执行,被检查品经检查后符合规定要求(包括设计、客户等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品。
3.2.2但是,对于抽查方法,如果图纸上或检查规范上有特别注明时,应依据图纸或检查规范;客户有特别要求时,应依据客户要求。
5.0原材料判定标准
5.1包装材料及附属品
注:在产品内部的塑胶制品的外观判定标准,检查员可在塑胶制品外观判定标准上依据实际作适当调整,但必须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及使用功能。
注:在产品内部的金属制品的外观判定标准,检查员可在金属制品外观判定标准上依据实际作适当调整,但必须不影响产品的外观及使用功能。
注:a.海外输入品可以参考厂商出货检验报告不做检查或只检查捆包形态。
b.电子(光学)制品的外观判定可以依据供应商提供的外观判定标准进行。
10.0 参考文件及记录表单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进料检查规定》
《工程检查规定》
《半成品检查规定》
《入库检查规定》
目次
1.0 目的………………………………………………………………………………1
2.0 适用范围 (1)
3.0 检查・判定标准 (1)
4.0 外观A・B・C・D面的定义 (1)
5.0 原材料判定标准……………………………………………………………………2-4
6.0 成型制品判定标准……………………………………………………………………4-7
7.0 金属制品判定标准……………………………………………………………………8-9
8.0 组装成品判定标准 (10)
9.0 电子(光学)制品判定标准 (11)
10.0参考文件及记录表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