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06级本科生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2012本科生培养计划(东北大学)

2012本科生培养计划(东北大学)

关于印制 2012 版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的几点说明1、根据《关于制订 2012 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通知》 (教学 [2012]13 号)文件精神,制订 2012 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2、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型分为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加“*”予以注 明) 、鼓励选修课程(课程名称加“Δ”予以注明)及一般选修课程。

考试课程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1)学位课程:指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取得学较大(参见本说明的第 5 条) 。

2) 鼓励选修课程: 属于非专业学位课程, 但希望能优先选修。

3)一般选修课程:按学生兴趣和志愿可以任意选修的课程。

[2012]8 号)文件精神,大学英语课程实施 1~7 级分级教学,分别设 置在第一~第七学期,必须依次逐级学习。

5、学分绩点制度 东北大学学分绩点制度(参照东大教字[2010]53 号文件)规定 如下。

第 门课程单次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若 100 ³ X i ³ 60 ,则 ,UnR4、根据《东北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东大教字egiiste士学位的必修课程,且该类课程在学分绩点制度中所占权重red3、关于课程类型含义。

若 式中 位小数。

,则。

为 课程第 次学分绩点; 为 课程百分制成绩。

数据保留 2由此可见: 若 课程为百分制时的学分绩点:100 分为 5 个绩点, 60 分为 1 个绩点,60 分以下绩点为 0;点分别取百分制的 95、85、75、65 分对应的绩点,不及格的绩点为若 课程为两级分制时,规定通过、不通过(或及格、不及格) 的学分绩点分别取 3 和 0。

第 门课程平均学分绩点 式:nR UGPA iegiiis(General Point Average)的计算公åY × z = Z ×kij j =1 i i式中: 为 课程学分; 为参加 课程的考核次数,当 课程为专业学 位课程时表示实际考核次数,当 课程为选修课程时 总平均学分绩点 GPA 总 的计算公式: 。

东北大学本科软件工程培养计划

东北大学本科软件工程培养计划

2013版软件工程一、统编序号:0841二、专业代码:X080902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四、专业简介软件工程是研究大规模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

其特点是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组织和规范软件开发过程,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与环境、软件工具及集成技术、软件自动化及自动测试技术、软件质量控制、软件重用技术等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较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流行的软件环境与工具,特别是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受到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的训练,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工程职业技能,能在软件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高级软件设计、开发及管理人才。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能力,具备良好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及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注1:比例是本课群要到达的至少学分数占毕业要求至少总学分数的百分比注2:对于人文类选修课群至少到达学分的要求,除了本表所列出课程学分外,还包含其他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参见附表1)学分。

八、人文类选修课群4学分以上(特指以数字“3”开头的人文类选修课程)。

九、创新创业及技能选修课群凡完成学校规定的创新创业内容,按照《东北大学关于大学生创新学分工作的实施办法(讨论稿)》(东大教字[2009]17号)文件精神执行。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实施办法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实施办法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实施办法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软件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软件学院决定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班。

第一批本硕博贯通培养班以软件工程专业为试点,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选拔,遴选原则和实施办法如下。

一、遴选原则1、准入机制(1)每年专业分流时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班的遴选和组建。

(2)专业分流时成绩绩点不低于3.0分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学院择优遴选不超过20人,绩点高者优先。

(3)遴选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与入选学生签订自愿加入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协议,从大二开始执行本硕博贯通培养班教学计划。

(4)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第3学年(从本科入学算起,以下同)课程学习结束时无不及格科目,成绩绩点不低于3.0分,通过国家英语6级考试(或雅思考试不低于6.5分或托福考试不低于95分),且未受到学校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直接获得免试推荐学术学位研究生资格,进入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培养阶段。

未进入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培养阶段的学生将失去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

2、分流淘汰机制(1)推免时淘汰。

未满足“准入机制第(4)条”的学生,继续完成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的本科学习任务,满足本科毕业要求,通过本科学位论文答辩,于第四年末授予学士学位。

学位论文要求按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学位论文标准执行。

(2)推免时分流。

满足“准入机制第(4)条”的学生,如受到博士生招生指标限制,学院依据绩点、学术成果和综合评价情况进行本硕博培养和本硕培养分流。

本硕培养的学生继续完成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的本硕阶段学习任务,满足本科和硕士毕业要求,通过本科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于第四年末授予学士学位,于第六年末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要求按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位论文标准执行。

(3)直博后退出。

第5学年开始,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学生进入直博阶段,原则上不允许学生主动退出本硕博贯通培养班,但确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完成学业,需由学生提出退出申请,并出具由三甲医院提供的证明,或因学业原因不适合继续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须由导师提出申请并签字同意,经学院讨论后决定。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计划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计划

市场营销(Marketing)一、统编序号:1404二、专业代码:110202三、学位、学制:管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四、专业简介本专业依托于市场营销学科,它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本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并为企业的营销管理服务。

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企业营销管理,即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营销者如何适应其营销环境,捕捉市场机会,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或劳务,并以适当的时间、价格、渠道,将产品或劳务送到需要的消费者手中,从而获得赢利。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1993年开始招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

东北大学市场营销研究所隶属于工商管理系,具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在承担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MBA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营销理论、营销管理方法与实务的研究,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不断凝炼学术研究方向。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既具有宽广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又能重点掌握从事各类营销业务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策划、调研、公关、推销、创新等应用能力,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产品销售、新产品开发等营销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六、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掌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促销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同时具有坚实的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七、课程分类理论教学课程分为专业学位课程、鼓励选修课程和一般选修课程。

专业学位课程是获得该专业学位必须履修的课程。

各专业自行设计本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后面加“*”注明。

2006级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06级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2006级教学计划一、有关教学计划的说明㈠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独立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研究的高层次、具有创造性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㈡业务培养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操作技能及逻辑设计技能;2、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方法、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3、具有数据库基本理论、技术及其在经济、商贸领域的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计算机学科的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5、了解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法规;6、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能查阅外文专业文献资料;7、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8、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除具有软硬件基础理论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技术,形成从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到数据库应用、计算网络和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以现代工业企业、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领域的信息系统应用为背景,运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手段,将信息处理技术与经济和管理理论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信息管理、商业自动化、电子商务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诸方面的综合培养。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

学生修满本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及分类课程学分,经批准可以提前毕业;对符合学位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的理学院经济管理大类培养方案

东北大学工商管的理学院经济管理大类培养方案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大类培养方案(2016版)2016年9月目录一、总体考虑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课程体系及设置 (7)(四)其他要求 (8)二、培养目标 (10)(一)总体培养目标 (10)(二)专业培养目标 (10)1、工商管理专业 (10)2、会计学专业 (11)3、市场营销专业 (11)4、工业工程专业 (1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1)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2)7、金融学专业 (12)8、经济学专业 (13)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13)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13)三、培养要求 (14)(一)总体培养要求 (14)(二)各专业培养要求 (14)1、工商管理专业 (14)2、会计学专业 (15)3、市场营销专业 (15)4、工业工程专业 (16)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6)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7)7、金融学专业 (17)8、经济学专业 (18)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18)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19)(三)修业年限、学位及学分要求 (19)四、课程结构 (19)(一)通识与公共基础课 (19)(二)管理类通识专业课 (23)(三)经济类通识专业课 (24)(四)核心专业课 (25)1、工商管理专业 (25)2、会计学专业 (26)3、市场营销专业 (26)4、工业工程专业 (27)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7)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8)7、金融学专业 (29)8、经济学专业 (29)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30)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31)(五)综合实训 (31)1、工商管理专业 (31)2、会计学专业 (33)3、市场营销专业 (35)4、工业工程专业 (38)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40)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45)7、金融学专业 (47)8、经济学专业 (48)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50)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52)(六)暑期学校及第二课堂课程 (52)五、教学进程 (53)(一)通识与公共基础课 (53)(二)管理类通识专业课 (55)(三)经济类通识专业课 (56)(四)核心专业课 (57)1、工商管理专业 (57)2、会计学专业 (57)3、市场营销专业 (58)4、工业工程专业 (58)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59)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60)7、金融学专业 (60)8、经济学专业 (61)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62)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62)(五)综合实训 (63)1、工商管理专业 (63)2、会计学专业 (63)3、市场营销专业 (64)4、工业工程专业 (64)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65)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65)7、金融学专业 (66)8、经济学专业 (66)9、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 (67)10、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班 (67)(六)暑期学校及第二课堂 (67)一、总体考虑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版)经济管理大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依据“东北大学章程”、“双一流标准”、“学科评价标准”、“校、院‘十三五’规划”、“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东北大学重构大类培养方案框架要求”、“教育未来发展趋势预判”、参考“知名高校培养方案”及“国内外高校先进教学实践”等九个标杆系,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以目标为本”的基本思想进行方案重构。

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

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

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简介•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培养目标1.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培养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

培养内容学科基础课程•提供全面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

•培养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课程•提供专业课程,包括财务管理、投资学、国际金融等。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提供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调研等。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交流•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包括学术交流和留学等。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宽其思维和交流能力。

创新创业•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课程和创业实践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创新创业领域发展。

培养计划•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排定课程安排,安排实践教学和国际交流机会。

•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培养效果评估•设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

结束语东财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并在各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

实施措施课程设计与改革•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与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

•引入前沿专业知识和热点问题,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

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包含科目,课时,学分,实习等)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统编序号:1302二、专业名称:自动化三、专业编号:080602四、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工程、现代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控制、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本专业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控制理论、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1~2个学科方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应用技术;5、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七、专业平台课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直流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常用电气控制技术、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过程控制系统、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八、考试课程总表学期课程名称学分学期课程名称学分一高等数学(工)(一) 5.0二高等数学(工)(二) 5.5 大学外语(一) 4.0 线性代数(1) 3.0大学物理(工)(一) 3.5大学外语(二) 4.0三大学物理(工)(二) 4.0四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一)3.0电路原理(1) 5.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5 大学外语(三) 4.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五汇编程序设计 3.0六计算机控制系统 4.0 微型机原理(含单片机)4.5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 4.0 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二)2.5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3.0 自动控制原理(1) 5.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0电力电子电路 3.0七交流电机控制技术 2.5八九、专业学位课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型机原理(含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电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直流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交流电机控制技术十、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十一、文化素质选修课12学分(艺术类课程至少2学分)其中包括:环境概论、企业经济管理、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三门必选课程(5.0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统编序号:1302二、专业名称:自动化三、专业编号:080602四、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工程、现代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控制、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本专业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控制理论、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1~2个学科方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应用技术;5、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七、专业平台课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直流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常用电气控制技术、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过程控制系统、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八、考试课程总表学期课程名称学分学期课程名称学分一高等数学(工)(一) 5.0二高等数学(工)(二) 5.5 大学外语(一) 4.0 线性代数(1) 2.5大学物理(工)(一) 3.5大学外语(二) 4.0三大学物理(工)(二) 4.0四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一) 3.0 电路原理(1) 5.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5 大学外语(三) 4.0 电力电子电路 3.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五汇编程序设计 3.0六计算机控制系统 4.0 微型机原理(含单片机) 4.5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 4.0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二) 2.5 自动控制原理(1) 5.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0七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0八交流电机控制技术 2.5九、专业学位课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型机原理(含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电力电子电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直流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交流电机控制技术十、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教学环节系列课群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学分课群学时学分比例(%)培养计划理论部分基础教育系列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150100011 高等数学(工)(一)80 5.0464/29 16.7 150100012 高等数学(工)(二)88 5.5150100030 线性代数(1)40 2.5150100050 概率论40 2.515010007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40 2.5150200011 大学物理(工)(一)56 3.5150200012 大学物理(工)(二)64 4.0150200031 物理实验(一)32 2.0150200032 物理实验(二)24 1.5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0以上所列课程共计29分,至少达到29学分。

工程技术基础130100010 工程概论16 1.0760/47.527.4130100020 自动控制原理(1)80 5.0130100050 微型机原理(含单片机)72 4.5130100060 汇编程序设计48 3.0130100200 C语言程序设计40 2.513030002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48 3.0130300080 系统工程概论32 2.0130400120 MATLAB语言与应用40 2.5 130500010 电路原理(1)80 5.0 1311000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 4.0 13110002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 3.5 131100040 数字信号处理(双语) 40 2.5 131400011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电路部分)32 2.0 131400012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模拟电子部分)32 2.0 13140001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数字电子部分)32 2.0 123100030 工程制图基础48 3.0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上所列课程共计47.5学分,至少达到47.5学分。

社会科学课群170100221 大学外语(一)64 4.0600/37.521.6 170100222 大学外语(二)64 4.0170100223 大学外语(三)64 4.0170100224 大学外语(四)64 4.0180100221 体育(一)28 1.75180100222 体育(二)28 1.75180100223 体育(三)28 1.75180100224 体育(四)28 1.751611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4 1.516120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2 2.016130004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4 4.0161500030 形势与政策16 1.016150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 2.0210100010 军事理论16 1.0220100010 文献检索16 1.02401000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 1.0240100020 大学生就业指导16 1.0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上所列课程共计 37.5 分,至少达到 37.5 学分。

专业教育系列专业平台课群130100070 电力电子电路48 3.0520/32.518.7130100080 工厂供电及节能技术48 3.0130100090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40 2.5130100100 过程控制系统48 3.0130100110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 3.0130100120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64 4.0130100130 计算机控制系统64 4.0130600011 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一)48 3.0130600012 电机原理及电机拖动(二)40 2.5130600020 电机拖动实验32 2.0130600030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40 2.5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上所列课程共计 32.5 分,至少达到 32.5 学分。

工程教育系列专题选修课群130100180 网络控制系统(双语) 32 2.0144/9 5.2 130100210 自动化控制工程实践技术32 2.0130300030 管理信息系统32 2.0130300040 运筹学基础32 2.0130300070 物流建模与优化32 2.0130400140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基础32 2.0130600050 电力电子装置的高频化32 2.0130600090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分析32 2.0131200020 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概论32 2.013130001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方法32 2.0131300020 运动体姿态控制技术32 2.0错误!未指定书签。

22.0以上所列课程共计 22 分,至少达到 9 学分。

新知识课群130100150 先进控制技术导论32 2.096/6 3.5 130100160 过程建模与系统辨识32 2.0130100220 智能控制概论16 1.0 130200220 DSP原理及应用48 3.0 130300050 现代生产与物流运作管理32 2.0 130300060 面向对象技术与JAVA程序设计32 2.0 130300080 系统工程概论32 2.0 130400060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32 2.0 130400100 计算机仿真技术基础32 2.0 130400110 机器人技术基础32 2.0 130400130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32 2.0 130400150 建筑智能化概论32 2.0 130600040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础32 2.0 130700400 通信原理(1)32 2.0 131300040 GPS与惯导技术概论32 2.0 131300040 现代鲁棒控制概论32 2.0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上所列课程共计 32 分,至少达到 6 学分。

素质教育系列人文类选修课群100500170 环境概论24 1.5192/12 6.9 141500090 企业经济管理32 2.0200100010 大学生健康教育24 1.5以上及附件列课程共计分,至少达到 12 学分。

实践部分工程训练(金工实习)64 4.0480/28 131400030 电工电子实训32 2.0130100950 专业实习48 3.0130100930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48 3.0 130100940 毕业设计(论文)256 16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一、文化素质选修课12学分(艺术类课程至少2学分)其中包括:环境概论、企业经济管理、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三门必选课程(5.0学分)。

其他课程请在附件所列课程中选修。

十二、新知识课程6学分十三、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学校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总学分达到201.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73.5学分,实践教学28学分);各门课程成绩达到合格,毕业设计(论文)获得通过,同时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后方可毕业。

十四、教学进程表周学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一:::←←←←←←=→→→→→→→→→X≡≡≡≡≡≡二←←←←←←←←←=→→→→→→→→→X○≡≡≡≡≡三←←←←←←←←←=→→→→→→→→→X≡≡≡≡≡≡四←←←←←←←←←=→→→→→→→→→X≡≡≡≡≡≡五←←←←←←←←←=→→→→→→→→→X≡≡≡≡≡≡六←←←←←←←←←=→→→→→→→→→X△△△≡≡≡七←←←←←←←←←=→→→→→→→→→X≡≡≡≡≡≡八~~~~~~~~~~~~~~~~X∨符号:V毕业教育:军训← → 理论教学=考试/教学x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假期△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十五、理论、实验教学安排一览表学期序号课程编号及名称课内学时学分数周学时考试\查必\选修授课起止周备注(填写内容:课程考试安排时间、具体排课要求等)共计讲课实验上机设计一1 130100010 工程概论16 16 1.0 4.0 考查必修4-72 150100011 高等数学(工)(一)80 80 5.0 5.0 考试必修4-193 170100221 大学外语(一)64 64 4.0 4.0 考试必修4-194 180100221 体育(一)28 28 1.8 2.0 考查必修4-175 130100200 C语言程序设计40 32 8 2.5 4.0 考查必修11-186 16150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 32 2.0 4.0 考查必修11-187 2401000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 16 1.0 2.0 考查必修4-11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