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

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

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首先,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为自然观。

其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它不是各门自然科学和各项技术的特殊方法的叠加,而是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探讨科学认识的一般特征和科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探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技术方法的原则和程序。这些内容统称为科学技术方法论。

再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不像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那样具体的探讨科学或技术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而是从价值论的角度着重演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从总体上研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三.简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副有种种联系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一切都是发展的、变换的、联系的。

3.思辨性。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四.为什么用科学革命表征近代科学的产生?

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血液循环,人体结构理论使科学以革命的形式产生。1.科学:确认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否定了地球中心论的基本观点,是天文学上的重大突破。2.宗教:基督教认为地心说在很长时期里被宗教绝对化和神化,并被利用为宗教教义辩护。日心说把颠倒的日地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这就超出了天文学学科的范畴,而具有冲破宗教神学束缚和科学革命的意义。世界是为人的安适和利益而创造的,人居住的星体自然是宇宙的中心,让人从宇宙中心变成一个自转并绕日旋转的星球,这是向宗教挑战。3意识:哥白尼的学说深刻撼动了人类意识。日心说天翻地覆地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和人体机构的研究,是生理学研究的突破,也是科学革命的重大事件,也为宗教不容,也是人类意识的革命。五.简述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

科学方面、哲学意义、现实意义。科学方面:它是理论力学、天文学、宇宙学的可以补充但不可超越的基石。实际上这是对所有地上物体和天上物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发现。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太阳系结构假说;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开普勒发现了天空中行星运动的真实状况,但他是用磁石那样的磁力来维持运动的;而牛顿则把他们的所有伟大成就统一起来了。完成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哲学意义:他不仅回答了物体如何运动的问题,也回答了物体为什么按规律运动的问题。明确定义的质量、动量和其定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近代欧洲的哲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实意义:万有引力理论还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天文学上的新发现。

六.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理想十七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特点和局限性)+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进步(反之退步)

1.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自然,认为自然事物从来如此,一成不变。只考察事物是什么,不能深入考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 机械性:用力的概念和机械运动揭示一切自然现象,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机械决定论是唯一的决定论。

3.不彻底性:对自然界做唯物的解释,可是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唯心主义揭示,唯心主义历史观使其具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性质。

七.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有什么地方体现了它的进步/退步?

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

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在细节上比古希腊自然观进步。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相比都是退步。即在总体上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是退步。八.怎样理解牛顿所完成的科学史上的大综合(简述近代科学体系的行程过程)

首先使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规律。即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伽利略利用实验事实支持了哥白尼,研究了地面物体运动规律。其最大的贡献在力学,以动力学研究、单摆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惯性定律、抛物运动等理论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牛顿的科学思想是以空间、时间、质量、力为基础,以三大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最高综合,用数学来描述的完整的普遍的力学理论体系,他把过去一向认为互不相关的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中,完成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九.“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近代科学革命的起点和最高成果(前三段))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彻底推翻了基督教所推崇的“地球中心说”,以“日心说”建立科学的天文学。这本书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持久的、深刻的学术思想革命,使人类开始重新认识宇宙、地球、物体的运动乃至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哥白尼否定了宗教所认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说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哥白尼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科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开普勒对天体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发现了行星三定律。即天空中行星运动的真是情况。伽利略又对地面物体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地上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建立了刚体力学,牛顿则把他们所有的伟大成就统一起来,完成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具有反对宗教神学的科学革命推向高潮顶峰的意义。可是,牛顿定律说明了太阳系各天体运动现状的原因,但却没有解释这种运动是怎样开始的。为了解释他所困惑的太阳系初始运动问题,牛顿用上帝推动来作为运动的第一原因。上帝又出现在科学里,所以说“哥白尼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给这场挑战划上了结尾。”

十.简述近代机器系统技术体系产生过程?(第一次技术革命产生过程)

第一次技术革命首先是工具机的革命,主要是纺织机的革新开始的,有关纺织机的一系列发明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应用。首先是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大大提高,然后是纺纱机的发明,提高了纺纱效率。

动力机为核心,蒸汽技术革命。工具机的革新要求有新的动力技术与之适应,对蒸汽机的改进、发明和应用。使第一次技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及动力机阶段。瓦特的发明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成为通用的动力机,并使工具机、动力机和传动机三者构成近代的机器系统,导致了火车、轮船的发明,交通运输的变革,推动各工业部门的发展和新产业的兴起,使人类进入煤和钢铁时代。

纺织机、蒸汽机和枪炮的制造,要求机械制造和机械技术有更大的发展。1800年,机器制造实现了专门化、标准化、精密化和机械化,为大工业奠定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技术基础。机器大生产体系的建立,是近代技术革命的又一崭新阶段。社会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十九世纪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科学基础?

19世纪的一系列科学成就的使以机械形而上学的观念逐渐破产,并最终促成自然辩证法观念的形成,具体过程如下:1.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那种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观念被星云假说打开了一个缺口。2.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这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第二个缺口。3.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热、电、磁、机械、化学等运动实际上是能量的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相互转化,在转化中能量是守恒的。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三个缺口。4生物进化论用大量事实和严密的论证说明生物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死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5.电磁感应理论揭示了电磁、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又一次综合;近代物理学接近于完备。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宏观领域的基本规律应经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以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事实,人类能够比较全面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这些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可以近乎系统地描绘出一副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从而使辨证自然观取代机械的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十二.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内容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出自生产实践,工匠是发明者;第二次技术革命出自实验室,科学家是发明者。

十三.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学传统属于实用科学传统,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中国古代实用科学传统有如下特点:以经验知识为主,理论与经验割裂,逻辑思维不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五大科学和十大技术。五大科学:算术学、天文学、地理学、农学、医学。五大科学:(1)算数学:中国人计算力强,中国的数学有早西方几百年的优异成果,计算见长。(2)天文学:中国天文历法以农业应用为本。(3)地理学:《山海经》是对中华大地地理结构的认识。(4)农学:农学著作发表最早、数量最多。(5)医学: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国医学自成一家。十大技术:衣、食、住、行、四大发明、火、水(1)中国的蚕丝织品,长时间成为西方各国期求之物,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纺织技术:誉满全球。(2)中国的陶瓷名扬天下,在中世纪比黄金还贵。南北朝时(青、白瓷),出口世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3)建筑技术别具一格,大屋顶,封建正统思想,中庸思想的体现。(4)航海技术

(举世闻名):水密隔舱技术,但是中国航海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因而迟早夭折,明末之后从此消失。(5)——(8)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中国古代技术发明的杰出代表。(9)金属冶炼:春秋铜、铸钢技术中国最早采用,吴王剑出土时依然寒光闪闪。(10)水利工程:各国都有,现在受益不多,而中国的则影响深远,都江堰依然起作用,大运河1000年都未荒废。

十四.简述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1.城市和资本主义的生产。2.地理大发现:发现地球。3.文艺复兴:“巨人的时代”。4.宗教改革:信阳里的冲突。)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航海行动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动因。其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再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试验手段的完善,也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十五.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

社会政治原因:16-18世纪,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过度,资产阶级是历史上帝有个直觉意识到科技力量。政治制度腐朽。社会经济原因:城市——农村,“农桑为本,共商为末”政策,封建初、中期对,但末期,发达手工业、雇佣制;农:自给自足——封建王朝上层建筑,资:钱——资上层建筑;明末压制工商,闭关锁国。思想文化原因:中国大量的感性知识没有上升到理论。哲学思想僵化:哲学思想范围窄,少探讨自然奥秘,天不变,道不变,三纲五常。奴化的教育体制:天地君,学而优则仕;科学腐败;西方市民教育。传统偏见束缚:阻碍向外学习。

十六.如何理解作为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只能靠外力。第二,所有运动都局限于机械运动来解释。第三,物体运动只能改变位置和速度,不能改变其质量。只有量变,无质变。第四,存在绝对时空,时间和空间成立脱离物质的独立存在。第五,机械决定论。严格数学公式表示机械因果性,可精确语言运动结果。第六,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集合,理想化,简单化,物质无限可分,简单。

十七.机械唯物主义对自然馆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同第七题(到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D否定,这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有积极意义。

十八.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再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是认识自然并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十九.阿拉伯人在科技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阿拉伯人:发现古希腊知识的宝藏,保存古希腊文化。阿拉伯人原来文化是落后的,要对渗透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地区实行通知,就不得不学习、吸收和利用古文明中的成就,否则就无法建立稳定持久的统治。沟通东西方学术文化的桥梁作用。印度数字和位置计数法传到西方,这是数学史一次伟大的计算革命。向欧洲传播东方文化,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传向西方。

二十.辩证思维方式产生的科学基础是什么?(简述辩证自然观产生的必然过程)

1.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那种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观念被星云假说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2.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二个缺口。

3.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热、光、电、磁、机械、化学等运动实际上是能量的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的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相互转化,在转化中能量是守恒的。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三个缺口。4.元素周期律解释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元素的性质是其在联系揭示了元素的辩证规律。

5.无机物氰酸和氨溶液混合起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这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不可超越的界限,无机化学的已知规律开始想哟机务领域渗透。又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一个缺口。

6.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动植物本质之间的同一性,有机体产生、生长、构造的秘密。

7.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和严密的论证说明生物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8.电磁感应理论揭示了电、磁、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又一次综合,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宏观领域的基本规律已经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

9.以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事实,人类能够比较全面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这些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可以近乎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从而使辩证自然观取代机械的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十一.简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引起人们科学观念的变换。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1. 根对性原理:任何惯性参考系中自然规律相同。

2. 光速不变原理:任何惯性系中真空光速c 相同。 爱因斯坦、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的统一。 1.(钟慢)相对时间:运动的时间变慢。 2.(尺缩)相对长度:运动的尺子缩短。

3.质能方程:E=mc 2,反应了能量向质量的转化。质量与能量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式,称为质能。

4.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光速不变、光子静止质量为零等。

5.若两个事件再一个惯性系中是同时但不是在同地发生的,那么它在相对于该惯性系匀速运动的另一个惯性系则不会是同时发生的,即同时性也是相对的。

6.在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下,相对论力学就变成了牛顿力学。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牛顿设想的作为单个实体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存在,存在着的是一个时间-空间统一体。

爱因斯坦的理论是违反“常识”的,不过常识是以低俗情况下的通常物体作为经验依据的,但在广阔的宇宙中,常识不能作为指南,爱因斯坦的观点优于牛顿。 论述题

一. 简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内及其引起人们科学观念的变化。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相对论原理: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自然规律都相同。2.光速不变性原理:在任何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C 都相同。时间(观):根据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推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沿相对运动方向上:(1)(钟慢效应)相对时间:时钟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会走得慢些,即运动的时间变慢。(2)(尺寸效应)相对长度:运动的长度会缩短,速度较大,缩短越多,即运动的尺寸缩短。时空(观):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批判(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空通过运动相互关联,建立了全新相对论的可变时空论。3.相对论: 质量和能量质能关系式:2

mc E ,反映了能量向质量的转化。这就打破了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独立性,在质量——能量的统一体中,使质量和能量在相互转化中守恒。这些都是人类科学观念的重大飞跃。质量和能量也已不再是单独存在,存在着的是质——能统一体。 二.结合自身,说一说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定义: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意义:

1.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为了加强素质教育。要解决世界观、认识方法、伦理原则、社会价值等问题,这正是开设课程的主要宗旨。儒家强调做人。“自然辩证法”还要引导研究生“注意与专业相结合”,自觉地将学习辩证法与研修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的观点就是要增强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科学教育中也渗透人文教育,“做人”的教育贯彻在“做事”的教育中,通过做事学习做人,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三项基本任务:一是学习专业知识;二是学习做研究工作;三是学习如何

去思维。2.是科技发展的需要(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的趋势。(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3.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今天,“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全球化这一新事物的标志性事实,即质的规定性事实是什么呢?全球大市场;全球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左右世界经济,而不是美国。生产要素全球化首先使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从企业看一个突出的趋势是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设置。劳动力全球化。全球化的“双面刃”。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着国家“主权”的传统观念,这不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一样的。(1)跨国公司正在向全球公司发展,这是对传统的“民族工业”的挑战。(2)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错误的认识和运用。富国与穷国的差距拉大,已经到达越来越难以容忍的地步了。(3)经济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相联系的4. 社会发展的需要:伦理道德、文化建设的需要5. 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意义,是自然生态建设的需要。科学技术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三.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A.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急救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B.社会发展发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中和管理与优生体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C.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等资源。提供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保护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D.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止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化。

E.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力和环保产业发展。

F.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检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 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 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首先,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为自然观。 其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它不是各门自然科学和各项技术的特殊方法的叠加,而是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探讨科学认识的一般特征和科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探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技术方法的原则和程序。这些内容统称为科学技术方法论。 再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不像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那样具体的探讨科学或技术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而是从价值论的角度着重演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从总体上研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三.简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副有种种联系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一切都是发展的、变换的、联系的。 3.思辨性。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四.为什么用科学革命表征近代科学的产生? 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血液循环,人体结构理论使科学以革命的形式产生。1.科学:确认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否定了地球中心论的基本观点,是天文学上的重大突破。2.宗教:基督教认为地心说在很长时期里被宗教绝对化和神化,并被利用为宗教教义辩护。日心说把颠倒的日地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这就超出了天文学学科的范畴,而具有冲破宗教神学束缚和科学革命的意义。世界是为人的安适和利益而创造的,人居住的星体自然是宇宙的中心,让人从宇宙中心变成一个自转并绕日旋转的星球,这是向宗教挑战。3意识:哥白尼的学说深刻撼动了人类意识。日心说天翻地覆地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和人体机构的研究,是生理学研究的突破,也是科学革命的重大事件,也为宗教不容,也是人类意识的革命。五.简述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 科学方面、哲学意义、现实意义。科学方面:它是理论力学、天文学、宇宙学的可以补充但不可超越的基石。实际上这是对所有地上物体和天上物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发现。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太阳系结构假说;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开普勒发现了天空中行星运动的真实状况,但他是用磁石那样的磁力来维持运动的;而牛顿则把他们的所有伟大成就统一起来了。完成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哲学意义:他不仅回答了物体如何运动的问题,也回答了物体为什么按规律运动的问题。明确定义的质量、动量和其定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近代欧洲的哲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实意义:万有引力理论还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天文学上的新发现。 六.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理想十七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特点和局限性)+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进步(反之退步) 1.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自然,认为自然事物从来如此,一成不变。只考察事物是什么,不能深入考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 机械性:用力的概念和机械运动揭示一切自然现象,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机械决定论是唯一的决定论。 3.不彻底性:对自然界做唯物的解释,可是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唯心主义揭示,唯心主义历史观使其具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性质。 七.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有什么地方体现了它的进步/退步? 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 的基本内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

自然辩证法考题完整版

第1组(第十章第一节) 一、单项选择题 1.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非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大众的认可程度 B、理论的系统程度 C、是否具有可检验性 D、是否是真理 2.“可被证伪的理论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性”是以下科学划界的哪种观点?(B) A、逻辑经验主义 B、批判理性主义 C、科学历史主义 D、科学实在论 二、多项选择题 伪科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不可检验性 B、伪装 C、主观故意性 D、系统性 三、判断题 科学和非科学有好坏对错之分。(错) 四、简答题 从性质上看医学是否为纯粹的自然科学?并比较其区别。 答:n科学与医学在内在目的、成功标准及道德原则上均有存在差别。 科学是以获得知识、理解和阐释世界为目的;以可靠的理论说明和解释自然界为成功标准;有其行为规范,但缺乏医患角色关系的独特义务。 n医学是以预防治疗疾病,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其成功的标准是实践层面或控制上的成功;医学实践者对个人健康负有道德责任;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同时有观念和情感。 n综上,医学在整体上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多重属性,即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多重结合,是技与道的结合。 第2组 1.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随科技发展起(B) A.社会作用 B.加速和延缓作用 C.内在动力作用 D.至始至终地推动作用

2.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成就(ACDE) A.生物技术 B.克隆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信息技术 E.宇航技术 3.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是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和社会后果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4.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 5.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受其他社会义素的制约。(×) 第3组 1、判断题:现代医学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治病救人的功能领地,而转向影响人的社会活动。答案:正确 2辨析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答案:错误 3、人类历史早期的医院是为贵族设立的。答案:错误 4、医学的性质是____的人类战胜疾病与死亡的生存活动,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A 技术性的 B 人学的 C 人道主义的 D 以人为本的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近现代医学的进步:D A 思维方式从还原分析走向辩证综合 B 临床诊断器械的发明和实验技术的进步 C 药物机理的阐明和新药的发现 D 医学目的的泛化与异化 第4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题目课本第12章 1、以下选项不能体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是(DE) A因为建筑工程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航海和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古代力学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提高热机效率的要求,促进了热力学理论的建立 C现代天文学研究需要大型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D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政策使大批优秀德国科学家流亡 E封建中国,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 2、以下哪些是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建设功能(ABCD) A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变劳动力结构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知识讲解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 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 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 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首先,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统称为自然观。其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它不是各门自然科学和各项技术的特殊方法的叠加,而是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探讨科学认识的一般特征和科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探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技术方法的原则和程序。这些内容统称为科学技术方法论。 再次,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不像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那样具体的探讨科学或技术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而是从价值论的角度着重演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从总体上研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 三.简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副有种种联系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一切都是发展的、变换的、联系的。 3.思辨性。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四.为什么用科学革命表征近代科学的产生? 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血液循环,人体结构理论使科学以革命的形式产生。1.科学:确认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否定了地球中心论的基本观点,是天文学上的重大突破。2.宗教:基督教认为地心说在很长时期里被宗教绝对化和神化,并被利用为宗教教义辩护。日心说把颠倒的日地关系重新颠倒过来,这就超出了天文学学科的范畴,而具有冲破宗教神学束缚和科学革命的意义。世界是为人的安适和利益而创造的,人居住的星体自然是宇宙的中心,让人从宇宙中心变成一个自转并绕日旋转的星球,这是向宗教挑战。3意识:哥白尼的学说深刻撼动了人类意识。日心说天翻地覆地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和人体机构的研究,是生理学研究的突破,也是科学革命的重大事件,也为宗教不容,也是人类意识的革命。 五.简述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 科学方面、哲学意义、现实意义。科学方面:它是理论力学、天文学、宇宙学的可以补充但不可超越的基石。实际上这是对所有地上物体和天上物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发现。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太阳系结构假说;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规律,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开普勒发现了天空中行星运动的真实状况,但他是用磁石那样的磁力来维持运动的;而牛顿则把他们的所有伟大成就统一起来了。完成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哲学意义:他不仅回答了物体如何运动的问题,也回答了物体为什么按规律运动的问题。明确定义的质量、动量和其定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对近代欧洲的哲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实意义:万有引力理论还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天文学上的新发现。 六.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理想十七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特点和局限性)+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进步(反之退步) 1.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自然,认为自然事物从来如此,一成不变。只考察事物是什么,不能深入考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 机械性:用力的概念和机械运动揭示一切自然现象,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在物质的外部,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机械决定论是唯一的决定论。 3.不彻底性:对自然界做唯物的解释,可是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唯心主义揭示,唯心主义历史观使其具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性质。 七.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有什么地方体现了它的进步/退步? 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在细节上比古希腊自然观进步。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相比都是退步。即在总体上与古希腊自然观相比是退步。 八.怎样理解牛顿所完成的科学史上的大综合(简述近代科学体系的行程过程) 首先使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规律。即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伽利略利用实验事实支持了哥白尼,研究了地面物体运动规律。其最大的贡献在力学,以动力学研究、单摆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惯性定律、抛物运动等理论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牛顿的科学思想是以空间、时间、质量、力为基础,以三大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最高综合,用数学来描述的完整的普遍的力学理论体系,他把过去一向认为互不相关的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中,完成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九.“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近代科学革命的起点和最高成果(前三段))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彻底推翻了基督教所推崇的“地球中心说”,以“日心说”建立科学的天文学。这本书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持久的、深刻的学术思想革命,使人类开始重新认识宇宙、地球、物体的运动乃至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哥白尼否定了宗教所认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说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哥白尼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科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开普勒对天体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发现了行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P98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P85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P115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打印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绪论: 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P5 第一章 3. 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P31 4. 电子也是一个系统,你如何看待?P35 5. 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36 6. 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P39 第二章P96 1. 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如何理解熵? 3. 如何理解自组织与他组织? 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吗? 4. 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需要什么条件? 5. 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你如何看? 12.如何理解系统的“突现”性质? 第三章P114 1.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什么? 2.评论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3.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四章P131 1. 如何理解科学?科学是自然科学吗?何为人文社会科学? 4. 为何科学的哲学研究成为理解科学本性的重要方面? 第五章P150 1. 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4. 观察渗透理论说明观察完全是主观的吗?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5. 如何正确认识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第六章P180 1.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 2.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归纳法? 3.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4.科学问题有哪些来源? 4.科研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 5.回溯推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第七章P202 1. 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2. 在科学假说的检验中证实、确证与证伪之间的关系怎样? 3. 证伪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 5. 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6. 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 第八章P230 1. 技术的基本界定可以从哪几方面加以理解 2. 技术人工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理解技术设计有什么意义? 4.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核心是什么? 第九章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答: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④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 ①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②中间学科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③交叉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④综合性和开放性 2、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相互关系:①自然观的产生和一定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是阻碍的反作用。②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③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不断的接受着检验并不断得到发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答: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①天文学:德国科学家康德、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分别独立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②地质学: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一书中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地球地层渐变的理论。③生物学: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④化学:1982年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 1870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⑤生物学: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⑥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等。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于是,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论;中国科技观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科技发展而改变形式;它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思想渊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作用: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2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缺陷:1受原始宗教和神话影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2受当时自然哲学限制,不能在细节上科学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都是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主要特征: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作用:1.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缺陷:1.它把自然界看成一架机器,各种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2.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方式考察自然界,否定了辩证的思维方法;3.认为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物质运动和自然界的合目的性创造都来自上帝。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4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5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主要特征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西方自然观差异【了解】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成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极其人类的总的观点. 论述题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 1.概念: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 2.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3.*意义:(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发 展;(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 形成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3.*意义:(1)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 又反映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1.概念: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 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2.现实根源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3.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 统一。 4.*意义:(1)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1.都围绕着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 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各有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 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为人工自然管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为系统自 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 论述题2:国外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一、欧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 4 道,5 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 5 道,8 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内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

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三、系统的定义、系统与要素、环境的辩证关系 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系统以要素为前提,没有要素就形不成系统,形成了,一旦离开要素,系统就不复存在。同样,要素也以系统为前提,它只有作为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方有其要素的品格,离开系统,也就无所谓要素。总之,系统和要素的每一方都只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它自己才能存在。 系统和要素的同一性不仅有相互依存的情形,而且还有相互转化、生成的情形,即系统转化为要素,要素转化为系统,每一方都变成它的对方,把对方创造了出来,从而达到了它们真正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同一。 3、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个方面:1、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烟花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 2、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物质系统地变化对环境质量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系统与系 统的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作用往往体现为系统间的作用。 4、系统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两个方面:1、结构决定功能。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式功能的的内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一种结构有多种功能。2、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4、自组织概念及机制?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主整版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是:B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 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 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 而呈现通常条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C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C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