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内容提要:在干燥器内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饱和盐溶液,于恒温箱内制成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测定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绘制吸湿平衡图,结果表明: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9?5%。

关键词: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

小半夏加茯苓汤来源《金匮要略方论》。全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该方广泛用于内科急诊呕吐、妊娠呕吐、眩晕呕吐等,止吐效果甚佳,未见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是我校制剂教研室在小半夏加茯苓汤基础上改型而成,该颗粒剂具备了汤剂的药效综合、易吸收、显效快的特点,又具有成药易贮存、易携带、易服用、质量标准容易控制等优点,为寻求合理的存贮条件,我们测定了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吸湿曲线,现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由我院制剂教研室提供,外观形状黄白色,干燥,粒度大小为20~4 0目,颗粒均匀一致,溶化性、水分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及结果

取9个玻璃干燥器,配置一系列不同相对湿度盐(RH%)的饱和溶液,具体饱和盐溶液的种类、温度的设定见表1(为保证盐溶液饱和,干燥器底部应有过量的盐存在),密闭后置于恒温箱中经24h即得相应的恒温恒湿环境。取一带盖的磨口称量瓶,先称其重量,然后称取样品2g于称量瓶中置于干燥器中,在不同时间连续测定样品重量(称量瓶从干燥器取出时加盖,用减量法算得平衡吸湿量),直至样品平衡吸湿量不再变化,结果见表1,并由表1绘制相应的吸湿平衡图。

表1 平衡吸湿量表

从表1可以看出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79.5%。

3讨论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药物本身所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分压时,则发生吸湿。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环境相对湿度不断提高,药物吸湿量也不断增高,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表面积较大,加之颗粒中含有较多的浸膏、糖粉、糊精,这些成分的吸湿性较强,使中药颗粒剂容易吸潮,从而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由实验结果可知,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79?5%,由此建议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包装及存贮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9. 5%以下为当。

贵州省教委资助课题

刘文(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冯泳(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张新风(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李江(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邱德文(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智慧树答案金匮要略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治未病”的含义是()。答案:早期治疗 ;已病防传 ;未病先防 2.“若()。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答案: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3.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补脾。()答案:错 4.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答案:对 5.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恶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答案:错 第二章 1.痉病的主脉是()。答案:紧而弦脉 2.柔痉的治疗选方为()。答案:栝蒌桂枝汤 3.痉病,高热.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证属()。答案:里热成痉 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答案:湿痹 5.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答案:白虎加参汤 6.麻杏苡甘汤证属()。答案:风湿在表化热倾向 7.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答案: 桂枝附子汤 8.下列病证禁用汗法者为()。答案:暍病 9.麻黄加术汤证的病机是()。答案:寒湿郁表 10.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答案:恶心 11.痉病的治法可用()。答案:下法;汗法 12.湿病治疗不能用的治法为()。答案:大汗;火攻;攻下 13.甘草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有()。答案: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汗出短气 14.桂枝附子汤的药物组成为()。答案:桂枝炮附子 ;炙甘草生姜大枣 15.治风湿在表,大汗不愈的原因是()。答案:风湿未能俱去;过汗伤阴;汗不 得法;过汗伤阳 第三章 1.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答案:包括心肺两脏 2.百合病的主要治法是( )。答案:润养心肺 3.百合病的治疗主方是( )。答案:百合地黄汤 4.《金匮》治百合病诸方,体现的治则是( )。答案: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5.百合病的内服诸方,煎煮多用( )。答案:泉水 6.百合地黄汤中百合不用( )。答案:炙 7.服用百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的原因是( )。答案:地黄本色 8.须“浸,令芽出,曝干”后使用的是( )。答案:赤小豆

刘渡舟教授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经验

刘渡舟教授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经验 小半夏加茯苓汤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笔者有机会随我国著名经方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侍诊多年,见刘老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治疗多种疾患而获出奇之效,使我们对小半夏加茯苓汤本身及仲景关于痰饮水气的理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胃脘部疾患 病例:刘某,女,42岁。1995年1月23日初诊:1年来不明原因而见恶心、嗳气、心下痞闷、纳食不馨,曾服用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药后稍缓。其后病情如故,伴口苦咽干,胸闷心悸头晕,月经2~3月一行,月水量少色暗,呈酱油色,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辨属水饮停于胃脘之证。治当行水散痞,引水下行: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7剂。二诊:述服药后第2天,恶心、嗳气、心下痞闷均明显好转,胸隔间有豁然开朗之感,头晕心悸若失,值月经来潮,月水颜色转红,量亦增多,苔腻已减,治疗有效继宗上法:茯苓30g,半夏18g,生姜16片,泽泻15g,白术6g,7剂。三诊:脘痞、嗳气、恶心、心悸头晕均好转若失,要求巩固疗效。茯苓30g,半夏14g,天麻10g,猪苓20g,泽泻16g,白术10g,桂枝10g,7剂。 按:针对这一病例,刘老分析到,根据病人的症状,最

先想到的是肝气不舒,肝气犯胃之证,因为有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主证,又有心下痞闷,纳食不馨、嗳气等肝气犯胃的症状,但仔细分析,舒肝理气和胃的中成药不在少数,病人一定服过,详问果然多次服过舒肝和胃丸等中成药,服后稍有好转,但其后病情如故,若是木郁克土之证,症状定会明显减轻,可患者至今未愈,考虑其中该有其他缘由,脾胃主运化受盛,运化不及时,痰浊水饮最易生成,基于此再问诊,病人述胃脘部总有水汪汪、凉凉的感觉,自觉胸腹之间气不通畅,胸隔部似有物阻隔其间,平日口干不欲饮水,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的描述十分相象,观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经云沉潜水蓄是也,沉脉主水饮,弦亦为阴脉,这样辨证便从肝胃不和之证转为水饮停于胃院之证,那又如何解释肝气不畅的少阳证及月经量少的血瘀证呢?水饮阻隔于心下膈间,势必影响肝气的运行,服用和胃理气中药后,肝气稍有顺畅,但水饮未去,肝气复又阻滞如初,所以见病情稍有好转复又如故。肝气不畅,由气及血,又可见血分不畅,月经量少色暗,这样便有水饮停于心下胃脘为本,肝气不畅为标,治病先治本,饮去则胃脘部诸证好转,气畅则嗳气痞闷口苦咽干若失,血行则月水量多色红。 2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心悸眩晕等非胃脘疾病 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水饮停于胃脘而设,胃脘不适应当存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内容提要:在干燥器内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饱和盐溶液,于恒温箱内制成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测定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绘制吸湿平衡图,结果表明: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9?5%。 关键词: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 小半夏加茯苓汤来源《金匮要略方论》。全方由半夏、生姜、茯苓组成,该方广泛用于内科急诊呕吐、妊娠呕吐、眩晕呕吐等,止吐效果甚佳,未见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是我校制剂教研室在小半夏加茯苓汤基础上改型而成,该颗粒剂具备了汤剂的药效综合、易吸收、显效快的特点,又具有成药易贮存、易携带、易服用、质量标准容易控制等优点,为寻求合理的存贮条件,我们测定了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吸湿曲线,现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由我院制剂教研室提供,外观形状黄白色,干燥,粒度大小为20~4 0目,颗粒均匀一致,溶化性、水分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及结果 取9个玻璃干燥器,配置一系列不同相对湿度盐(RH%)的饱和溶液,具体饱和盐溶液的种类、温度的设定见表1(为保证盐溶液饱和,干燥器底部应有过量的盐存在),密闭后置于恒温箱中经24h即得相应的恒温恒湿环境。取一带盖的磨口称量瓶,先称其重量,然后称取样品2g于称量瓶中置于干燥器中,在不同时间连续测定样品重量(称量瓶从干燥器取出时加盖,用减量法算得平衡吸湿量),直至样品平衡吸湿量不再变化,结果见表1,并由表1绘制相应的吸湿平衡图。

表1 平衡吸湿量表 从表1可以看出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79.5%。 3讨论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药物本身所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分压时,则发生吸湿。在一定的温度下,随环境相对湿度不断提高,药物吸湿量也不断增高,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表面积较大,加之颗粒中含有较多的浸膏、糖粉、糊精,这些成分的吸湿性较强,使中药颗粒剂容易吸潮,从而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由实验结果可知,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为79?5%,由此建议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包装及存贮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9. 5%以下为当。 贵州省教委资助课题 刘文(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冯泳(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张新风(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李江(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邱德文(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中医内科学辅导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鉴别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D.鼻塞与否 2.李某,1993年8月15日就诊,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宜用:D.新加香薷饮E.连朴饮 3.阴虚感冒宜选:D.加减葳蕤汤 4.下列哪一项不是厥证虚证的临床表现B 四肢僵直 5.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D梅核气 6.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方宜用:C.三子养亲汤 7.王某,有慢性咳嗽病史10年,现咳嗽,咳声重浊,痰多,痰稠厚成块,色白,胸闷,大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治疗宜选:E.二陈汤 8.哮病缓解期治疗,应从哪些脏器入手:B.肺脾肾 9.中年男性,昨日闻花粉后突然气粗息涌,喉中痰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应诊为:C.哮病 10.寒邪束表,肺有郁热之喘证,方药宜选:A A.麻黄汤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C.桑菊饮 D.麻杏石甘汤 E.大青龙汤 11.痿病大多发生在何部位B A上肢 B下肢 C 腰背 D 筋骨 E 关节 12.某患,咳嗽气急,咯吐脓痰腥臭,壮热烦躁,胸闷而痛,转侧不利,口干,苔黄腻,脉滑数,方宜用:D A.大黄牡丹皮汤 B.银翘散 C.苇茎汤 D.加味桔梗汤 E.桔梗白散 13.以下不属于肺痨主症的是:D A.咳嗽 B.咯血 C.潮热 D.咳吐腥臭痰 E.盗汗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狂病病人的临床表现B A.精神错乱 B.静而多喜 C.喧扰不宁 D.苦笑无常 E.躁妄打骂 15.除哪项外均为失眠的病因:C A.情志所伤 B.饮食不节 C.外邪侵袭 D.素体虚弱 E.心虚胆怯 16.外感咳嗽常常以哪种邪气为先导:D A.寒邪 B.暑邪 C.燥邪 D.风邪 E.湿邪 17. 下列哪一项不是癫病发病的主要因素E A.阴阳失调 B.情志抑郁 C.痰气上扰 D.气血凝滞 E.外感六淫 18.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之证,除下列哪项以外,均为常见E A.气滞 B.血瘀 C.痰浊 D.寒凝 E.火邪 19.患者男性,68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半小时,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痛彻肩背,心慌,大汗出,四肢厥冷,面色唇甲青紫,脉沉微欲绝。其最佳方剂为B A.参附龙牡汤 B.参附汤合右归饮 C.参附汤合左归饮 D.生脉散 E.乌头赤石脂丸 20.下列哪项属眩晕治标之法E A.健脾 B.养血 C.益肾 D.养肝 E.潜阳 21.肺痨发病初期本虚主要是:A A.肺阴虚 B.肾阴虚 C.肺气虚 D.脾气虚 E.肺脾气虚 22.李某,1993年8月15日就诊,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宜用:D A.荆防败毒散 B.藿香正气散 C.玉屏风散 D.新加香薷饮 E.连朴饮 23.下列哪项不是鉴别风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D 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口渴与不渴 C.咽喉疼痛与否 D.鼻塞与否 E.脉象的浮紧与浮数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散剂: 2.粉碎: 3.临界相对湿度: 4.颗粒剂: 5.泡腾片: 6.湿法制粒: 7.干法制粒压片: 8.崩解迟缓: 9.片剂含量均匀度: 10.稀释剂: 11.崩解剂: 12.湿润剂: 13.缓释片或控释片; 14.舌下片: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 1.片剂制备过程中都必须将药物制成颗粒才能打片。( ) 2.含油类药物压片时应加吸收剂,如淀粉、糖粉等。( ) 3.片剂的稀释剂是用来增加体积和片重。( ) 4.丙烯酸树脂Ⅱ、Ⅳ号均为理想的肠溶薄膜衣材料。( ) 5.片剂中最常见的是模印片。( ) 6.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可改善其润湿性。加快其崩解。( ) 7.推片力是考察润滑的主要参数,推片力大,则说明润滑性差。( ) 8.咀嚼片常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通常情况下不加崩解剂。( )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 10.片剂包糖衣的步骤: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 三、填空题 1.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号筛。 2.散剂制备的混合过程中,当两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混合法。 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是,分散片与泡腾片处方组成的主要区别。4.片剂制备方法有、、。 5.片剂的四种基本辅料是、、、。6.包衣方法分为、、。 7.片剂制软材时对软材的质量要求是。 8.制备片剂时制颗粒的目的有、、、、、。 9.经典的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10.干法制粒有压片法和二种。 11.直接压片的优点有、、、。12.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等。

第十五章 一、小半夏汤方

第十五章·半夏汤类方 一、小半夏汤方 【方剂组成】半夏15克,生姜12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半夏下气逐饮,生姜温中降逆,故治胃中有水饮而呕逆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8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呕吐丧失胃液,故呕家本来应渴,渴者乃饮去胃中干的为候,依法则呕当止,故谓渴者为欲解。今呕反不渴,则胃中有水饮不去甚明,故以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20条: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欲自利,指小便不多而有欲自利之情。 黄疸病多属湿热,一般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等祛湿除热的治法为常,今小便不红赤,而且有欲自利之情,乃湿盛少热之证,腹满而喘显系多饮逆迫为候。此但宜利其小便,慎勿以苦寒药下之除其热,除热则必使胃虚饮逆而哕,哕者宜以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2条: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有声有物则谓呕,无声有物则谓吐。凡诸呕吐而饮食不得下咽者,小半夏汤主之。 按:本方为治呕吐的主剂,乃医家所周知者,不过本方所治应以胃有水饮为主,呕而不渴,饮食不得下咽,皆胃有饮的证候,为应用本方的标的。又本方虽能治哕,但亦限于 水饮冲逆的为证,否则非其所主也。眉棱骨痛不可忍,世所谓痰厥者,其实亦饮气逆迫所 使然,故用本方亦验。 【辨证要点】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 二、生姜半夏汤方 【方剂组成】半夏15克,牛姜汁一杯 【用法】以水三杯煎半夏,取二杯,再入姜汁上火煎取一杯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呕哕一服得止者,停后服。 【方解】此于小半夏汤大增生姜的用量,故治小半夏汤证而饮剧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1条: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解:水饮逆迫胸中,因致其人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而心中闷乱无奈何者,宜生姜半夏汤主之。 【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而饮剧者。 三、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方剂组成】半夏15克,生姜12克,茯苓10克

均匀设计法优化小半夏加茯苓汤效用组分配比实验研究

均匀设计法优化小半夏加茯苓汤效用组分配比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小半夏加茯苓汤效用组分的配比。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按照均匀设计要求给予不同配比的半夏生物碱、茯苓多糖及姜辣素。连续给药10d后,次日处死。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以瘤重为疗效指标,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优配比后,另增原方汤剂组、顺铂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一组,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10d后,次日处死。计算抑瘤率,检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对最优配比组方疗效进行验证。结果:由均匀设计方法得到瘤重回归方程(y=0556+006A+2091B-0271C,r=0079),其中当组方中茯苓多糖为0005mg、姜辣素为0195mg时瘤重最低。最优配比组方可反映原方汤剂的疗效,对移植瘤的生长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同时与顺铂组相比,可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TNF-α、IL-2的浓度(P<001)。结论:经过均匀设计法确定小半夏加茯苓汤的效用组分用量的优化配比,组方体现了一定的肿瘤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便于对该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望用于肿瘤放化疗的辅助及预后治疗。 标签: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物碱;茯苓多糖;姜辣素;均匀设计 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止呕名方,临床配合西医学的化疗、放疗及药物的治疗,增强抗肿瘤的作用,减轻其他疗法的副作用,具有极大的临床实用推广价值。观察42例患者,发现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化疗所致呕吐时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方面的有效率均高于甲氧氯普胺对照组,且与甲氧氯普胺有协同作用[1]。本课题组前期观察小半夏加茯苓颗粒所致家鸽呕吐次数,延长呕吐潜伏期,使每次发生呕吐的频率降低[2]。此外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小半夏加茯苓颗粒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发现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 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半夏加茯苓汤抗肿瘤效用组分及其配伍[4],本研究选取半夏生物碱、姜辣素、茯苓多糖三种组分,应用均匀设计,以H22荷瘤小鼠为研究模型,选择出抑瘤效果最好的组方配比并对其疗效进行验证,为该方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昆明系小白鼠,SPF级,雌雄各半,10~12周龄,(20±2)g,购自长沙动物实验研究所,动物合格证号43006700001056。 12 细胞株小鼠肝癌22(H22)是最常用的小鼠可移植性肿瘤细胞系之一,属于腹水型细胞株,悬浮生长,细胞活性和形态优异,广泛应用于小鼠肿瘤动物模型的复制。本实验小鼠肝癌细胞(H22)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13 药物小半夏加茯苓汤由半夏18g,生姜15g,茯苓9g组成,按照传统方法水煎(1g生药/ml),中药材半夏购于贵州赫章中药材GAP生产基地,茯苓购于贵阳济仁堂有限公司,生姜市售;顺铂购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理

半夏茯苓陈皮汤_济阳纲目卷十八_方剂树

半夏茯苓陈皮汤_济阳纲目卷十八_方剂树 半夏茯苓陈皮汤_济阳纲目卷十八_方剂树 (1) 1.原方 (10) 1.1.组成: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10 1.2.来源:《济阳纲目》卷十八。 (10) 2.茯苓半夏汤 (10) 2.1.加:厚朴 (10) 2.2.组成:茯苓、半夏、生姜、陈皮、厚朴。 (10) 2.3.功效:心下有水,呕吐哕者。 (10) 2.4.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10) 3.柴陈煎 (10) 3.1.加:柴胡、甘草 (10) 3.2.组成:柴胡2-3钱,陈皮1钱半,半夏2钱,茯苓2钱,甘草1钱,生姜3、5、7片。 (10) 3.3.功效: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 (10) 3.4.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10) 4.小半夏加茯苓汤 (10) 4.1.加:白术、甘草 (10) 4.2.组成:半夏5两,生姜8两,茯苓3两,白术2两,陈皮2两,甘草2两。10 4.3.功效:吐而身热,或不热者。 (10) 4.4.来源:《卫生宝鉴.补遗》 (11) 5.茯苓甘草汤 (11) 5.1.加:甘草、白术 (11) 5.2.组成:半夏2钱,生姜3钱,茯苓3钱,甘草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11 5.3.功效:水停心下,眩悸呕吐。 (11) 5.4.来源:《会约》卷四 (11) 6.藿香散 (11) 6.1.加:藿香、丁香 (11) 6.2.组成:藿香1钱半,半夏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1钱半,生姜1钱半,丁香5分。 (11) 6.3.功效:呕吐。 (11) 6.4.来源:《嵩崖尊生》卷九 (11) 7.温胃汤 (11) 7.1.加:苍术、白术、炮姜 (11) 7.2.组成:苍术、白术、茯苓、陈皮、炮姜、半夏、生姜。 (11) 7.3.功效:寒湿,呕清水。 (11)

饮证的四个类型的鉴别诊断与用药(痰饮、悬饮、溢饮、支饮鉴别)【乙】

饮证的四个类型的鉴别诊断与用药(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鉴别)【乙】 一、痰饮病的分类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来分 1.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二、痰饮病的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宣,津液停积机体某部位而成。饮邪具有流动之性,饮留胃肠,则为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流肢体,则为溢饮;聚于胸肺,则为支饮。痰饮病的病变脏腑为肺、脾、肾、三焦,以脾首当其冲。痰饮病的病理性质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三、痰饮病辨证论治 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即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痰饮 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引起。 (1)脾阳虚弱证:证候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饮留胃肠证证候主症: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机概要: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2.悬饮 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络气不和。如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在病程发生发展中,可见如下证型。 (1)邪犯胸肺证证候主症: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 (2)饮停胸胁证证候主症: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逐渐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证机概要:饮停胸胁,脉络受阻,肺气郁滞。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注意事项:如用十枣汤或控涎丹峻下逐水,剂量均从小量递增,一般连服3~5日,必要时停两三日再服。必须注意顾护胃气,中病即止,如药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 (3)络气不和证证候主症: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天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黯,脉弦。 证机概要: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 治法:理气和络。

智慧树答案解读《金匮要略》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金匮要略方论》的原作者是()答案:张仲景 2.《金匮要略》强调杂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答案:元真不足 3.《金匮要略》以病分篇排列,其中数病合为一篇的类型包括()答案:分科 合篇;病机病位相仿的病;不便归类的病;证候相似的病 4.《金匮要略》的论治思想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答案:标本缓急,治有先 后;重视正气,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是()答案:《金匮要略》 第二章 1.卒厥病人,临床如出现身和、汗自出者,其病机()答案:气血通畅 2.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多属()答案:骨节间病 3.《金匮》首篇指出反常气候中“至而太过的涵义是指冬至后以得甲子,天因 温和。答案:错 4.下列哪些治疗大法是《金匮》首篇提出来的()答案:表里当分缓急;治病当 随其所得;虚实必须异治;新旧宜有先后 5.仲景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下列各项哪几项为“所得”()答案:脾病湿 困而居燥室;胃阴不足而用凉润;脾病湿困而用辛温 第三章 1.湿病中麻黄加术汤用白术的目的在于健脾。答案:错 2.伤寒八九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用() 答案:桂枝附子汤 3.防己黄芪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答案:益气固表 4.《金匮要略》治湿病表实证的主方是()答案: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 5.下列各症,哪些是太阳中暍的临床特点()答案:口渴;身重;乏力;恶寒 第四章 1.《金匮》百合病的病机是下列何项()答案:心肺阴虚内热 2.百合病的病理有“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之说,所谓“一宗”,这里是指()答 案:主血脉的心脏;朝百脉的肺脏 3.百合病误吐后,治宜选用下列何方()答案:百合鸡子汤 4.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答案: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黄芩、黄 连 5.《金匮》狐病篇指出蚀于下部二阴为狐。答案:对 第五章 1.乌头汤证的主要病因是下列何项()答案:寒湿 2.中风,邪入于腑,临床可见下列何种证侯()答案:肢体沉重

《伤寒杂病论》水饮凌心证的辨证论治

《伤寒杂病论》水饮凌心证的辨证论治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水平有很大突破,水饮凌心证在心系疾病中经常遇到,中 医内科学课本上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但是水饮形成的病机不同导致临床常见的 症状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精细的辨证。本文旨在论述《伤寒杂病论》 在水饮凌心证方面的辨证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水饮凌心证;辨证论治 引言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伤 寒杂病论》中对于水饮凌心证的论述较为杂乱分散,本文主要目的是系统阐述 《伤寒杂病论》中水饮凌心证的辨证论治。 1水饮凌心证的来源 1.1误用吐下 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是来自于误治。而《伤寒论》中对于误治的论述以及误治 后的救治论述的尤为详细。水饮凌心证的论述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误用吐下, 必伤及阳气及津液,中焦气虚,则无力治水,从而导致水饮凌心。 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 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处“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说明目前仍 有太阳表证,而“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则表明有水液代谢失司的问题存在,“心下满微痛”表明水饮随气上逆于心,同时水饮的存在又影响了津液的疏布,则有“无汗,小便不利”的兼证表现。患者本是太阳证,当兼有水饮,此时当用发汗、利水之法,只服用桂枝汤无效。或者本为桂枝汤证,误用下法,伤及中焦之 阳气与津液,表证未除的同时,中焦有无力制化水饮而致水饮凌心。 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 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处本是太阳伤寒,应为发汗 解表,如果用吐下则伤中焦阳气与津液。吐下之后,中焦气虚,无力制化水饮, 必然导致水饮上逆,出现心下满闷、身颤等水饮凌心的症状。 1.2水饮体质(素有水饮) 许多人是水饮体质,但是并无明显症状表现。当身体遇到外寒侵袭之时,全 身气血津液集中于表,而内里气虚津液相对亏虚,此时水饮趁虚而上泛为患。即 所谓的“外寒牵动内饮”。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此处“心下有水气”是原文 点明水饮所凌于心下。原文并未言误治,所以此处当是患者素有水饮停留。感受 风寒之后水饮被勾动,所致表不解而水饮凌心的小青龙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 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此处 起初也是太阳表证,本当用汗法,但是“汗出不解,且心下悸,头眩,身瞤动”说 明此患者有隐含的水饮病机,必须解表兼有利水。或者先利水后解表。仅仅用汗法,反致水饮上逆。治疗方剂用真武汤,说明此患者不仅有水饮体质,还有阳虚。“心下悸、头眩、振振欲僻地”都是水饮凌心的具体表现。 1.3中焦虚弱 中虚是水饮凌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焦虚则不固,制化水饮亦无力。往往 容易导致水饮凌心证。 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黄文应用化痰活血法诊治脑动脉硬化症-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黄文应用化痰活血法诊治脑动脉硬化症-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脑动脉硬化症(CAS)系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内沉淀,从而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血管弹性减弱和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脂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的供血、供氧量减少,,最后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此外还可见头痛,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症状。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症。它是居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是TIA和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据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我国就占到了五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动脉硬化的危害性也越发突出,现已跃居于导致人口的主要原因之列,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师黄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在诊疗中擅长应用化痰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脑动脉硬化症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证特征及发展演变规律多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不寐、健忘、痴呆等范畴。现亦可称脑络痹。黄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的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发病与体虚劳倦、饮食、情志等有关。病机为肝肾阴虚,髓海失养,痰瘀阻络,脑脉不通。其病理关键是痰瘀阻滞脑络,属本虚标实之证。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中医素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古之亦有久病多瘀亦多痰之说。明代龚廷贤认为大凡头眩者,痰也。叶天士也说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老年人五脏气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乏源,每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性重浊粘滞,病势,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阻塞脉络,瘀血内停,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17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

实验十七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掌握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药物粉末本身所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压时,则发生吸湿。在一定温度下,随着环境相对湿度不断提高,药物吸湿量也不断增加,当提高相对湿度到某一定值时,药物吸湿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o吸湿速度反映在一定相对湿度与温度条件下吸湿量与时间的关系。 固体药物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方法有干粉末法和饱和溶液法,本实验以NaC1为样品,采用饱和溶液法,此法的原理是当NaC1饱和溶液的蒸气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时此相对湿度相当于固体NaC1吸湿迅速增加时的情况即达临界相对湿度。将氯化钠饱和溶液放在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恒温一定时间,称量其重量变化,测定样品的临界相对湿度。同时将样品放在某一相对湿度与温度,测定不同时间药物的吸湿量,求出吸湿速度。 以氨茉青霉素钠为模型药物,用干粉末法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 药物吸湿,不仅物理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可加速药物化学降解,故测定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对控制药物的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1.饱和溶液法 (1)取10个小型玻璃干燥器,配制一系列不同相对湿度(RH%)盐的饱和溶液。分别放入上述干燥器内,加盖,置于25C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平衡24h o (2)取10个称量瓶,精密称重,每个瓶中加入氯化钠饱和溶液0.5m1,加NaC1结晶IOOmg,盖上称量瓶,精密称重,将此重量减去原始瓶重,得出样品开始重量,然后将称量瓶分别放入上述干燥器中,打开量瓶盖,将干燥器盖好,在25C培养箱中放置24h°取出干燥器,盖好量瓶,重新精密称重,求出减少或增加的重量。同时记录样品外观。 2.干粉末法:方法与上述饱和溶液法相同,只是将样品改为氨茉青霉素钠约300mg,具体操作同上。 3.对装有H2O的干燥器中的样品,(氨茉青霉素钠)进行继续观察,每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筛选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筛选 [摘要] 目的:优选中药颗粒剂的处方组成,通过对中药颗粒剂的5种指标的考察,筛选出最优辅料。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和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颗粒剂的辅料为乳糖,最佳处方组成为1份浸膏粉与1份乳糖混合制粒。所制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综合评分法;辅料筛选 1.中药颗粒剂的辅料的概述[1],[2] 中药颗粒剂的处方组成中除主药外,常需加入各种作用的辅料,如降低吸湿性的辅料,具有粘性成分的主药则只要加入润湿剂,粘性差的主药应加入粘合剂使之成粒,为了能及时崩解应加入崩解剂等等。随着新辅料的不断涌现,逐步代替冲剂中的蔗糖,制成外观成粒的低糖或无糖颗粒剂。 辅料的加入,应与提取物主药混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吸湿性低,易成型,有润滑性,有利于溶出和崩解,应不影响指标成分的检出(TLC),应不影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不与指标成分起相互作用,最终不影响疗效为原则。 常用的辅料:乳糖、淀粉、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微粉硅胶、木糖醇及其他(无机钙、铝、镁盐或中药材粉末)。 根据提取物主药的性质,服用量,辅料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辅料的组合,在处方中起填充、稀释、润滑、润湿、粘合以及崩解等作用。 2.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湖北省黄石市医疗器械厂);Sartorius(北京赛多斯天平有限公司);KUDOS超声波清洗器-SK3300H(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1.2 试药干浸膏粉以及制成的颗粒、辅料(糖粉、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木糖醇、甘露醇)、乙醇(70%、80%、90%、95%)、坩埚。 2.1.3 颗粒剂的制备 称取干浸膏粉5g,糖粉过40目筛后称取5g;将干浸膏粉和糖粉一起过40目筛3次,使其混合均匀;将干浸膏粉和糖粉放入坩埚内,滴加乙醇(视情况选取或改变浓度),并用手指不断搓捏,混匀,至“手捏成团,压之即散”;制软材,在14目筛上制粒,放入烘箱内,60℃,3h。 辅料与干浸膏粉混合后,若粘性大则增加乙醇浓度。 3.辅料筛选 辅料选择依据:根据辅料与浸膏粉混匀后制成颗粒的吸湿性、成型性、溶化性、堆密度以及休止角来选择恰当辅料。 实验方法:取处方量药材按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除杂、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按表1取规定量浸膏粉与辅料(1:1)混匀,测定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以及吸湿性。并以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以及吸湿性为指标综合评价,优选最佳辅料。 综合指标=(15/最大成型性值)×成型性值+(15/最大堆密度值)×堆密度值+(最小休止角值×15)/休止角值+(20/最大溶化性值)×溶化性值+(最小吸湿率值×35)/吸湿率值表1 不同辅料与浸膏粉的配伍处方 处方辅料处方号

安徽中医外科模拟题2021年(34)_真题-无答案

安徽中医外科模拟题2021年(34)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 A. 肺痈 B. 肺胀 C. 肺痿 D. 肺痹 2. 不属于痰饮成因的是 A. 脾阳不运 B. 肺失通调 C. 肾虚不能主水 D. 心火炼液为痰 3.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应以何方主之 A. 己椒苈黄丸 B. 半夏泻心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遂半夏汤 4. 支饮兼有胸满的,仲景治以: A. 厚朴大黄汤 B. 枳术丸 C.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D. 五苓散 5. 关于支饮久咳数年的预后,判断正确的是 A. 脉弱者,难治 B. 实大数者,可治 C. 脉虚者,闭苦冒 D. 以上都不对 6. 下列不属于中消主症的是 A. 消谷善饥 B. 倦怠少气 C. 小便频数 D. 大便坚硬 7. 根据原文,"渴欲饮水不止者",治用 A. 文蛤散 B. 白虎加人参汤 C. 猪苓汤 D. 五苓散 8. 下列治方剂中,具有温阳利水、润燥生津功效的是 A. 蒲灰散 B. 滑石白鱼散 C. 栝蒌瞿麦丸 D. 茯苓戎盐汤 9. 下列各方中,哪个方剂主治血淋病血热型,兼有少腹胀满者 A. 滑石白鱼散 B. 茯苓戎盐汤 C. 蒲灰散 D. 五苓散 10. 《金匮要略》治疗上消的主方是 A. 栝蒌瞿麦丸 B. 白虎加人参汤

C. 文蛤散 D. 猪苓汤 11. 猪苓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 滋阴利水 B. 健脾利湿 C. 泄热利窍 D. 化气利水 12. 寸口脉沉滑,面目肿大,目窠上徽拥,如蚕新卧起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不起者,应为 A. 皮水 B. 风水 C. 正水 D. 石水 13. 关于血分、水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血分、水分是对妇人水病的划分 B. 经水前断,后病水,为水分 C. 先病水,后经水断,为血分 D. 血分易治,去血自愈 14. 枳术汤证的病机是 A. 脾虚气滞,饮停于胃 B. 阳虚寒凝,水停胃脘 C. 湿热阻滞,脾气受困 D. 脾阳不足,饮邪上逆 15.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本证属 A. 寒湿发黄 B. 湿热发黄 C. 燥结发黄 D. 阴虚发黄 16. 《金匮》茵陈蒿汤诸药的煎煮顺序是 A. 三药同时煎煮 B. 先煮栀子,后纳余二味 C. 先煮大黄,后纳余二昧 D. 先煮茵陈,后纳余二味 17. "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本证的病位偏于 A. 脾 B. 肝 C. 胃 D. 肠 18. 肝死脏的表现是 A. 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B. 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C. 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D. 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19. 肺中寒的表现是 A. 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B. 吐浊涕 C. 其人苦病心如瞰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 D. 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 20. 水在心的表现是 A. 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B. 心下悸 C. 少气身重

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 答案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性质相同、密度基本一致的二种药粉容易混匀,但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或飞扬,密度大者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性质相同、密度基本一致的二种药粉容易混匀,但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或飞扬,密度大者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即重者加在轻者之上混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及防止混合不匀的措施 ①组分的比 ②组分的密度 ③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⑤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二种药粉混合,经一定时间后即可混匀,但数量差异悬殊、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则难以混合均匀,此时应该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他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休止角决定粉末的流动性。 附着性、凝聚性、充填性、飞散性影响散剂配制时的药物加入顺序、混合前是否采取适宜的处置措施。 磨损度不是重要的性质,只是表明散剂配制时的损耗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散剂的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大,易使部分药物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所以,含有挥发油的成分,不易制成散剂。因此,选项E错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妇科学测试试题与答案

妇科学测试试题与答案 1、痛经的治疗大法是 A、调理冲任气血 B、温经暖宫止痛 C、益肾养肝止痛 D、益气补血止痛 E、理气化瘀止痛 答案:A 2、某女,产后8天,高热汗出,烦躁,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而数。治宜 A、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B、清营解毒,活血化瘀 C、清热解毒,泻下逐瘀 D、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E、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答案:E 3、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主方是 A、胎元饮 B、寿胎丸 C、圣愈汤加味 D、保阴煎 E、泰山盘石散 答案:B 4、某女,结婚3年未孕,月经2~3个月一行,量少色黯,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治疗选方 A、开郁种玉汤 B、养精种玉汤 C、温胞饮 D、毓麟珠 E、少腹逐瘀汤 答案:C 5、带下量多,色淡黄,质黏稠,无味,面色恍白,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淡,舌苔白腻,脉缓弱。其治法是 A、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B、泻肝清热,利湿止带

C、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D、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E、健脾清热,利湿止带 答案:D 6、孕初按月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 A、垢胎 B、避年 C、漏胎 D、季经 E、居经 答案:A 7、产后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较多,色紫暗如败酱,有臭味,多属 A、外感产后发热 B、血虚产后发热 C、血瘀产后发热 D、感染邪毒产后发热 E、产后蒸乳发热 答案:D 8、产后腹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块,胁胀,四肢不温,舌暗苔白,脉沉紧。首选 A、温经汤 B、少腹逐瘀汤 C、生化汤加益母草 D、生化汤加木香 E、血府逐瘀汤 答案:C 9、某女,停经48天,尿妊娠试验阳性,恶心呕吐3天,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应用下列何种治法 A、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B、健脾祛湿,豁痰止呕 C、补肾健脾,豁痰止呕 D、温中止呕 E、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答案:A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7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6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74) (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大黄硝石汤 B 茵陈五苓散 C 栀子大黄汤 D 茵陈蒿汤 E 硝石矾石散 分值: 0.84 答案:D 茵陈蒿汤用治湿热两盛的黄疸,大黄硝石汤用于热盛里实的黄疸,茵陈五苓散则用治湿重于热的黄疸,栀子大黄汤用于热重于湿的黄疸,硝石矾石散为治疗女劳疸兼夹瘀血转变为黑疸的方剂。 2. ( ) 周扬俊 B 沈明宗 C 尤在泾 D 赵以德 E 魏荔彤 分值: 0.67 答案:D 3. 痰浊壅滞 B 瘀血内阻

C 阴寒痼结 D 阳衰阴盛 E 阳微阴弦 分值: 0.67 答案:E 4. ( ) 255味 B 205味 C 185味 D 155味 E 145味 分值: 0.67 答案:D 5. 百合地黄汤 B 赤小豆当归散 C 苓桂甘枣汤 D 栝楼薤白半夏汤 E 泽漆汤 分值: 0.67 答案:E 6. 补气养血,温经消瘀 B

调补冲任,温经止崩 C 温经散寒,止崩定痛 D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E 温经散寒,滋阴养血 分值: 0.67 答案:A 7. 膈间支饮用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文中"虚者即愈"是指 因方中有人参用后虚证可愈 B 因属虚证用本方即愈 C 正能胜邪,邪气虚衰即愈 D 用药后心下痞坚转化为虚软即愈 E 用药后正虚邪亦虚而自愈 分值: 0.67 答案:D 8. ( ) 汗之不彻 B 汗多伤阳 C 汗多伤阴 D 风去湿存 E 湿去风存 分值: 0.67 答案:D 9.

发汗利尿,表里分消 B 发汗解表,宣肺利水 C 健脾利水,行气散结 D 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E 清热化浊,利湿退黄 分值: 0.67 答案:A 10. 风 B 雾 C 湿 D 燥 E 寒 分值: 0.67 答案:D 11. ( ) 短气 B 心悬痛 C 喘息咳唾 D 寸口脉沉而迟 E 胸背痛 分值: 0.67 答案:B 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