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考试大纲
水生生物学入学考试大纲

«水生生物学»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 参考教材1)《水生生物学》(第二版),赵文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2. 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1)名词解释(15%)2)选择题(15%)3)判断题(10%)4)简答题(20)5)论述题(40%)二、考试大纲1、考试大纲的性质水生生物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报考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水生生物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主要内容一、绪论水生生物学的定义;水体生物分区;生态学与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二、藻类概述藻类的主要特征;藻类的形态结构;藻类的生殖方式;藻类的分布特点。
三、蓝藻门蓝藻的形态构造;蓝藻的生殖。
四、硅藻门硅藻的形态构造;硅藻的生殖。
五、金藻门金藻的形态构造;金藻的生殖。
六、黄藻门黄藻的形态构造;黄藻的生殖。
七、隐藻门隐藻的形态构造;隐藻的生殖。
八、甲藻门甲藻的形态构造;甲藻的生殖。
九、裸藻门裸藻的形态构造;裸藻的生殖。
十、绿藻门绿藻的形态构造;绿藻的生殖。
十一、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原生动物的生理机能。
十二、轮虫轮虫的形态构造;轮虫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十三、枝角类枝角类的外部形态;枝角类的生长、生殖、发育。
十四、桡足类桡足类的外部形态;桡足类的生殖与发育十五、毛颚动物外部形态十六、腔肠动物形态特征十七、浮游幼虫各类动物的浮游幼虫、浮游幼虫的生态特点、浮游幼虫的生物学十八、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的形态和功能;多毛纲的生殖;水栖寡毛类的形态和功能十九、软体动物门腹足类的形态和功能;双壳类的形态和功能;头足类的形态构造。
二十、其他甲壳动物概述;二十一、水生昆虫形态和功能。
二十二、棘皮动物基本特征。
二十三、红藻门红藻的形态构造;红藻的生殖。
二十四、褐藻门红藻的形态构造;红藻的生殖。
二十五、水生维管束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及对水环境的适应;繁殖。
水生生物学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水生生物学》考试大纲Ⅰ.考察目标1、了解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特征。
认识水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水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
掌握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及研究方法。
2、应用水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形态和分类部分占50%,淡水生态学部分占50%。
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填空题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五、参考书目1.赵文。
《水生生物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2.何志辉。
《淡水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Ⅲ.考查范围第一部分:形态和分类一、绪论1.掌握水生生物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任务2.水生生物在渔业和水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3.水生生物学的产生及发展4.水生生物学的分支及应用领域二、藻类1.藻类、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的定义2.藻类细胞构造特点3.藻类的经济意义及繁殖方法4.淡水九个藻门的主要特征及各门的常见种类特征。
三、水生维管束植物1.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常见属的特征2.植物体的构造对水环境的适应3.不同层次和相同层次群丛的表示方法。
四、浮游动物1.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主要特点、繁殖方式及常见属的特征2.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3.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机制五、底栖动物1.底栖动物的主要特点2.底栖动物的生态分布3.底栖动物的繁殖方式4.常见底栖动物属的特征。
六、自游动物1.河蟹、虾的基本构造2.河蟹、虾常见属的特征。
2023年职业兽药考试水生生物类

2023年职业兽药考试水生生物类2023年职业兽药考试:水生生物类第一章:水生生物学基础知识(1000字)1.1 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1.1 水生生物的分类1.1.2 水生生物的特征1.2 水生生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1.2.1 水生生物的解剖学特征1.2.2 水生生物的生理学特征1.3 水生生物的行为学特征1.3.1 水生生物的群体行为1.3.2 水生生物的个体行为1.4 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4.1 水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4.2 水氧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4.3 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第二章:水生生物的疾病防治(1500字)2.1 水生生物的常见疾病分类和症状2.1.1 病毒性疾病2.1.2 细菌性疾病2.1.3 寄生虫性疾病2.1.4 真菌性疾病2.2 水生生物疾病的防治措施2.2.1 疫苗接种和免疫措施2.2.2 环境管理和水质调节2.2.3 药物治疗和预防第三章:常见水生生物药物(2000字)3.1 抗生素类药物3.1.1 常见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3.1.2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3.2 抗寄生虫药物3.2.1 常见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3.2.2 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3.3 抗真菌药物3.3.1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3.3.2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3.4 免疫调节药物3.4.1 常见免疫调节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3.4.2 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第四章:水生生物疫病监测与处理(1500字)4.1 水生生物疫病的监测方法4.1.1 病原菌的检测与鉴定4.1.2 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4.1.3 宏观和微观病症观察4.2 水生生物疫病的处置方法4.2.1 隔离和消毒4.2.2 手术和外科治疗4.2.3 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第五章:水生生物兽药应用(1000字)5.1 水生生物兽药管理5.1.1 兽药存储和保管5.1.2 兽药用量和投放方式5.1.3 兽药残留和环境风险管理5.2 水生生物药物应用指导5.2.1 药物治疗程序和注意事项5.2.2 药物副作用和处理方法5.2.3 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第六章:水生生物兽药法规与安全管理(1000字)6.1 水生生物兽药法规6.1.1 兽药注册和审批程序6.1.2 兽药标签和产品说明书6.2 水生生物兽药的安全管理措施6.2.1 兽药安全管理制度6.2.2 兽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结语(500字)随着水质污染和水生生物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生生物疫病的防治成为重要的课题。
水生物学自拟复习大纲

水生生物学1. 水生生物学定义: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生态学范畴。
水生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等。
2.【1】国外研究概况A)派出海洋调查船对世界各大洋进行考察。
1872-1876年英国皇家组织“挑战号”调查船对太平洋、大西洋进行了调查1889年德国亨生(V. Hensen)率“国家”号调查船赴北大西洋采集浮游生物1889年荷兰韦伯(Welber)率“西坡加”(Siboga)船对热带太平洋进行调查B)分类方面的工作a. 亚里士多德最早系统整理生物学知识,建立了分类系统;b. 列文虎克研制出显微镜,首先发现轮虫和一些单细胞生物。
c. 林奈《自然系统》确定了双命名法,奠定了现代分类学基础。
d. 亨生德国浮游生物学家创用了(1887)“Plankton”一词。
【2】我国的研究状况饶钦止1956《湖泊调查基本知识》饶钦止1988 《中国淡水藻志》蒋燮治、堵南山1979 《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王家楫1961 《中国淡水轮虫志》沈蕴芬1999 《原生动物学》沈嘉瑞1979 《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水底区:由水边开始,沿水底直至湖泊最深处的整个湖盆的底部。
(1)沿岸带:由水边向下延伸到沉水植物生长的下限,日光可以直射到水底。
(2)亚沿岸带:沿岸带以外直到光的有效透射深度(即补偿深度)为止的区域。
(在所谓补偿深度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正好满足呼吸作用的消耗,其光照强度通常为饱和光强度的1%。
)(3)深底带:亚沿岸带以下的全部深水部分的底部。
光照微弱或无光线,不见大型植物分布,但底部可有大量微生物滋生。
水层区:指整个水层而言。
(1)沿岸区: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光线可以透射到水底。
(2)湖心区: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3.名词解释(1)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运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不能做长距离运动,而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27水生生物学与鱼类学

2021年水生生物学与鱼类学(827)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水生生物学与鱼类学是水产养殖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湖南农业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自主招生考试科目之一,其目的是科学地测试考生掌握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本情况,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学识及素养,择优录取。
Ⅱ.考查目标水生生物学和鱼类学包括水生生物和鱼类学的理论课程,水生生物学主要介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大型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及生态特点。
要求考生:1.掌握水生生物的基本概念;2.掌握各类水生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生殖、分类等基本知识;3.掌握各类水生生物的生态、分布和经济意义;4.掌握分类系统类型及常见的水生生物的分类方法;5.掌握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6.掌握鱼类的分类系统、方法及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的特征;7.掌握鱼类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的生态学关系。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水生生物学60%,90分。
其中:浮游植物部分约25分,浮游动物部分约25分,底栖动物部分约25分,水生大型植物部分约15分。
鱼类学部分40%,60分。
其中:鱼类形态及皮肤部分约15分,鱼体内部结构部分约20分,鱼类分类学部分约10分,鱼类生态学部分约1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30分(10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20分(10小题40空,每空0.5分)简答题64分(8小题,每小题8分)综述题36分(3小题,每小题12分)Ⅳ.考查内容一、水生生物学(一)浮游植物1.藻类藻类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态分布及生活史类型;藻类的分类依据与分类系统。
2.蓝藻门蓝藻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蓝藻门分类;蓝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
3.硅藻门硅藻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硅藻细胞壁构造;硅藻门分类;硅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
(复试) 水生生物学专业 普通生物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细胞约40分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约20分遗传与变异约20分生物进化约2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细胞考试内容:生命的化学基础;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细胞代谢;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考试要求:1.了解细胞的元素组成;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了解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3.掌握原生质的概念,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定义、形态及结构,染色体的组型和梁色体的带。
4.掌握细胞骨架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5.掌握细胞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分子。
6.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间的异同。
7.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8.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全过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以及无氧呼吸。
9.了解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10.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11.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和各个时相的特点,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为。
12.掌握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13.了解癌基因、抑癌基因,癌细胞分裂的特点。
(二)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考试内容: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消化;血液与循环;气体交换与呼吸;内环境的控制;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感觉器官与感觉;动物如何运动;生殖与胚胎发育。
考试要求:1.掌握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2.了解动物的外部与内部环境。
3.掌握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4.理解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上海海洋大学722 水生生物学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722《水生生物学》考试范围说明
722水生生物学
一、考试性质
水生生物学是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水生生物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提升高等学校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水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水生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认知水平、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
1.《水生生物学》(第二版),赵文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
2.《高级水生生物学》,刘健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水生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水生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一、主要参考教材及适应专业1.主要参考教材:《水生生物学》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20XX 年1月北京第7次印刷。
2.适应专业:科目名称:水生生物学科目代码:836 适用专业:水生生物学。
二、考查目标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生活方式、生态习性、经济意义等为目的。
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各门类的特征,繁殖方式、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经济意义以及在环保和与人类关系等方面的作用。
掌握各类水生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知识和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的主要依据,具备独立鉴别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的能力。
能够利用水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分析渔业资源、评价水域环境等。
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或多选)、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绘制简图题,共计150分。
2、内容结构绪论(5%)、浮游生物(50%)、大型水生生物(35%)、水生生物调查研究方法(10%)四、考试内容和要求(一)绪论1.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2.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补充)(1)水生生物分为四大类群——飘浮生物;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底栖生物。
(2)重点掌握浮游生物的定义,浮游生物的特点,生态类别:按营养方式划分(两种类型),按个体大小划分(六种类型),按浮游生活阶段生活史中占时期的长短来划分(四种类型),按水平划分,按垂直分布划分,浮游生物对浮游的适应。
(二)水生植物1.低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藻类)(1)藻类概述掌握藻类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细胞壁,细胞核,色素,色素体,蛋白核,贮存物质,鞭毛、伸缩胞、眼点,体制,繁殖,生活周期,分类,生态分布及意义。
(2)蓝藻门掌握蓝藻门的特征,形态构造,细胞壁,胶被、胶鞘,原生质体,色素,贮存物质,假空泡,异形胞,体制,繁殖,蓝藻纲及色球藻目、藻殖段目的特征和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入学考试《水生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学院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传授有关生活在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特征并探讨貝控制利用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科学观念认识水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种类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生命体系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变、调肖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
掌握水生生物的研究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加强内陆水体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产品质量,为提髙水体生产力和保护水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试基本要求了解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水生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应用水生生物学的观点,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要求:1•掌握水生生物学的产生及发展,水生生物学的分支、应用领域和水生生物学学科体系:2. 掌握水生生物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水生生物的作用规律,水生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及水生生物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组织分配形式及合理开发途径。
3•掌握水生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数疑动态规律,种群的相互作用及动态调肖规律,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分布及发展演替规律,种群、群落原理在水产和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4•掌握淡水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及淡水系统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认识生物圈及不同类型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5•掌握淡水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等基本功能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注意淡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实际应用。
・6•掌握淡水生态学各领域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前沿,淡水生态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成果及方法。
三、复习考试内容上篇(形态和分类)绪论(-)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二)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目的和任务第一章藻类(一)概述1. 什么是藻类,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2. 熟记藻类细胞构造的特点。
3. 藻类有哪几种繁殖方法?4. 藻类具有什么经济意义。
(-)蓝藻门1. 蓝藻喜欢生长在什么环境中?2. 熟记和理解蓝藻门的特征?3. 阐述蓝藻门的特殊生殖方法。
4. 说明蓝藻在渔业和水质监测中的作用。
5. 什么是水华(waterbloom) ?6. 熟记蓝藻门常见种属的特征。
7. 蓝藻与细菌有什么异同点?(三)隐藻门和甲藻门1. 熟记和理解隐藻门和甲藻门的特征。
2. 区分隐藻门和甲藻门的异同点。
3. 比较裸甲藻、角甲藻、多甲藻。
4. 写岀甲藻的甲片式及其甲片式的作用。
(四)金藻门1. 金藻喜欢生长在什么环境?2. 熟记金藻门细胞的结构特征。
3. 熟记金藻门常见属的形态特征。
4. 金藻门在养殖中具有什么意义?(五)黄藻门1. 黃藻门具有什么特征?2. 熟记黄藻门常见属的特征。
3. 黄藻门的种类在漁业上有什么意义?4. 黄藻门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六)裸藻门1. 裸藻门在漁业上有什么意义?2. 裸藻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3. 熟记裸藻门的特征。
4. 如何区别裸藻、囊裸藻、柄裸藻、扁裸藻?(七)绿藻门1. 绿藻门具有什么特点?它与北它藻类有什么不同?2. 熟记绿藻门的分类及常见属的特征。
3. 什么是接合生殖?了解无隔藻的生殖方法。
4•什么是非泄形群体、原始泄形群体、真性左形群体?5. 绿藻纲与接合藻纲有哪些异同点?第二章水生维管束植物(-)什么是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二)熟记各生态类群中常见属的特征。
(三)植物体的构造如何适应水环境?(四)什么是群丛和植被?(五)如何表示不同层次和相同层次的群丛种类?第三章原生动物(-)熟记原生动物的特点,并比较与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二)熟习原生动物常见属的特征。
(三)原生动物有哪几种运动器官?具有什么作用?第四章轮虫1. 熟记轮虫的主要特征。
2. 了解轮虫的基本构造。
3. 熟记轮虫常见属的特征。
4. 了解轮虫的生态分布。
5. 哪些特征可以作为轮虫的分类依据?第五章枝角类1. 熟记枝角类的形态构造和主要特征。
2. 哪些特征可以作为分类依据?3. 熟记常见属的形态特征。
4. 如何区分枝角类的雌雄个体?第六章梯足类1. 熟记挠足类的基本形态构造。
2. 如何区分三大类的雌雄个体?3. 熟记挠足类的主要特征。
4. 简述轮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 如何区分枝角类和梯足类?6. 浮游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7. 浮游生物从哪些方面来适应浮游生活的?举例说明。
第七章.环节动物1叙述水蚯蚓的主要特征。
2. 刚毛有哪几种类型?3. 熟记常见属的特征。
4. 哪些可以作为水蚯蚓的分类依据。
第八章软体动物1. 熟记螺、蚌外形构造,各部名称,分类依据和常见属的特征第九章水生昆虫1. 熟悉水生昆虫的基本构造。
2. 哪些水生昆虫可作为鱼的饵料?哪些水生昆虫是鱼的敌害?3. 什么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第十章自游动物1. 如何区分雌雄蟹?2. 河蟹的生活史。
3. 熟悉蟹的基本构造。
*4. 了解虾的基本构造。
5. •哪些特征可以作为区分虾的雌雄个体。
6. 如何区分白虾、米虾、沼虾(青虾)?第十一章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你如何对一个小型浅水湖泊进行水生生物学调查?请说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底栖动物的调查步骤(包括室内整理)。
下篇绪论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迄今“还没有一个更概括、更确切的可以取代赫格尔在19世纪提岀的生态学泄义” ?2、生态学的分科情况如何?3、淡水生态学和水生生物学、淡生生物学、湖沼学、水化学等学科之间关系如何?4、环境因子怎样划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规律有哪些?5、何谓限制因子?有何实际意义?这一概念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6、说明水体的分区和水生生物的生态分类。
7、何谓生态系统?请用养鱼池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能虽: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何关系?9、生态系统的贮存库和循环库指什么?两者有何关系?第一章光1、水环境的光照条件及苴生态意义与陆环境有哪些差别?2、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3、光谱成分对藻类的色素组成有何影响?4、光与水生生物的行为有何关系?这种关系又受到哪些条件的影响?5、浮游生物昼夜垂直移动有何特征?其原因和适应性意义如何?6、光对水生动物的生命过程有哪些影响?第二章温度1、佛列耳等按温度情况怎样进行湖泊分类?我国湖库多属于哪几类?试举例说明?2、根据对温度的要求,水生生物怎样划分?3、何谓极限温度?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哪些生理适应?4、与陆生生物相比较,温度与水生生物地理分布的关系有何特点?为什么?5、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6、周期性变温对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积极意义?为什么?第三章溶解盐类1、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对淡水的含义有几种观点?2、根据渗透关系的特点,水生生物可分为哪几类?各类是怎样保持体液化学组成的稳定性?3、水生生物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依哪些条件而改变?4、为什么说盐度5~8是水生生物耐盐性的生理界限?5、盐度对淡水生物的生活有何影响?6、水的盐类成分有何生态作用?7、何谓离子的颉顾作用和协同作用?8、内陆盐水水体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有哪些特点?其生物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第四章溶解气体1、务类水体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有何特点?2、水生生物呼吸强度的变化取决于哪些因子?3、水生生物怎样适应呼吸条件的变化?4、何谓窒死现象?夏季和冬季窒死在什么情况下最易形成?5、氧过疑对水生生物有何危害?为什么?6、总氨的毒性在什么条件下最剧烈?7、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水生生物有何作用?、第五章其他非生物环境因子1、pH对水生生物的生活有哪些作用?哪些条件影响pH的毒性?2、水中悬浮物有何生态作用?3、底质对水生生物生活有何作用?4、水的运动对水生生物有何影响?5、水生生物怎样适应水位和水体干涸的变化?6、水体容积大小对水生生物有哪些影响?对苴作用的机理有何解释?第六章水生生物种群1、何谓种群?说明它有哪些基本特征?2、决左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哪些?试予以说明。
3、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4、什么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试比较两者种群动态特征的区别。
5、什么是内禀增长率?它与周限增长率有何关系?为什么?6、什么是持续产量,利用Logistic增长理论如何确立最大持续产量?7、种群数量变动的方式有哪几种形式?什么原因?8、表中的一组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列“®")。
它是一个随机的时间序列,请对其进行随机弱化处理,并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生成序列"“>(/),以此计算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心。
9第七章淡水生物群落1、什么是群落?说明其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2、淡水生物群落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生态位?说明生态位宽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
4、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说明多样性概念。
增加群落的稀有种或优势种会对群落多样性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5、群落中物种之间的关系都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第八章初级生产力1、弄淸现存量或生物量、生产量、收获量、周转率、周转时间、生物生产力、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初级净产量、初级毛产量、群落或生态系净产量等概念的含意和彼此间的关系。
2、初级生产力的测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适宜在什么条件下采用?3、决宦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作用如何?4、湖泊和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规律如何?中国有何特点?5、养鱼池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何谓胞外产物?一般占多大比例?7、P/R值指什么?有何生态意义?8、生物疑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P/B值与哪些因素有关?9、淡水浮游植物量可分为哪些等级?各级水的渔业意义如何?10、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时空分布有何趋势?11、水草和底生藻类的现存量和生产力分布有何特点?12、浮游植物、水草和底生藻类在生产力上相互关系如何?13、生物圈中各类生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达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远低于理论值?第九章次级生产力1、试述饵料资源、饵料基础、供饵力和饵料保证度这几个概念的含意和相互间的联系。
2、水生动物的食性怎样划分?3、水生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是由哪两种特性组成的,用什么公式来表示选择指数?4、何谓日粮?日粮因哪些条件而变化?5、食物的同化效率取决于哪些因素?6、食物的同化速率概念在水生动物营养学研究中有何特殊意义?它取决于哪些因素?7、从生物能量学观点,代谢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谢之间以及与总代谢有何关系?8、生长效率因哪些因子的影响而变化?对各因子的作用详加分析?9、浮游动物及英各大类的生物量、生产量、P/B系数分布状态如何?10、底栖动物及其各大类的生物量、生产量、P/B系数分布状况如何?11、淡水生态系的能流和能量效率的特点和规律如何?第十章水体渔业生产力1、人们对淡水水体生物生产过程和鱼产量形成的规律当前已认识到什么程度?2、河流生态系的生物生产过程有哪些特点?3、湖泊生态系的生物生产过程和渔产力有哪些特点?4、水库生态系的生物生产过程和渔产力有哪些特点?5、养鱼池的生物生产过程和漁产力特点如何?6、水体渔产力取决于哪些因素?各因素的作用如何?7、水体渔产力的评估有哪些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于哪种条件下?8、说明鱼池施肥和农业施吧的异同以及施肥的原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