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最新版
妊娠期高血压病诊治指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SOGC指南摘要目的:指南总结了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质量研究数据,并提出了合理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方法。
证据:所有建议的评估都采用了加拿大预防保健特别工作组的标准。
第一章:诊断和分类建议:血压的测量1、测量血压时患者应当取坐位,并保持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选择型号合适的袖带(袖带的长度应该是上臂围的1.5倍)。
3、Korotkoff氏第V音即提示舒张压。
4、如果一侧手臂测出的血压始终较高,应当固定这侧手臂测量血压。
5、子痫前期患者可以使用水银血压计、有标准刻度的无水银血压计、或校正过的自动血压计测量血压。
6、子痫前期时用自动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可能偏低,最好同时对照水银血压计或无水银血压计的测定值。
7、动态血压检测(24小时家庭测量)可以检测单发性诊所(白大衣)高血压。
8、如果患者打算在家监测血压,应当告知其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Point=100]建议:高血压的诊断:1、高血压的诊断应根据办公室或在医院血压的测量值。
2、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是,相同手臂至少测量二次的平均舒张压≥90mmHg。
3、收缩压≥140mmHg的孕妇,应密切随访其舒张压有无增高趋势。
4、重度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5、对于非重度高血压,诊断前应有持续血压测量值的记录。
6、对于重度高血压,应该间隔15分钟重复测量方可确认诊断。
7、单发性诊所高血压定义为:在医疗场所测定的舒张压≥90mmHg,而家中自测血压<135/85mmHg。
建议:蛋白尿的测定:1、所有怀孕妇女都应检测尿蛋白。
2、在子痫前期低风险人群中,可用尿试纸筛查蛋白尿。
3、如果疑诊子痫前期,无论高血压孕妇出现血压进行性上升还是血压正常,都应该进行更多明确蛋白尿的诊断性检查: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测定。
建议:显著蛋白尿的临床诊断:1、当尿试纸滴定蛋白尿≥2+时应强烈怀疑蛋白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解读1. 本文概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一组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相关疾病的总称,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
这些疾病对母婴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理难点和困惑,并解读相关的诊治指南。
在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临床医生面临着诸多挑战。
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是一个难点。
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妊娠并发症相混淆,导致诊断延迟。
疾病进展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治疗策略的选择变得复杂。
治疗过程中需要平衡母婴双方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式,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病情评估、治疗原则及最新指南进行详细解读,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母婴预后。
通过深入分析处理难点和困惑,本文将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帮助医生在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这个大纲为撰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部分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确保内容全面且逻辑清晰。
在撰写时,可以结合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对每个小节进行详细阐述。
3. 诊断和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步骤。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还需要精确的检测手段和评估工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的测量和伴随症状的出现。
根据国际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孕妇在妊娠20周后,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无蛋白尿。
若伴随蛋白尿(尿蛋白3g24h),则诊断为子痫前期。
若血压急剧升高并伴随严重的头痛、视觉障碍、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则可能是子痫发作。
妊高病指南ppt课件

(三)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和 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
降压治疗的指征:收缩压≥160 mmHg 和 (或)舒张压≥110 mmHg的高血压孕妇 应进行降压治疗;收缩压≥140 mmHg和 (或)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 可应用降压药。
18
目标血压:孕妇未并发器官功能损伤,收缩压应 控制在 130~155 mmHg 为宜,舒张压应控制 在80~105 mmHg;孕妇并发器官功能损伤,则 收缩压应控制在 130~139 mmHg,舒张压应控 制在 80~89 mmHg。
11
(三)蛋白尿的检测
所有孕妇每次产前检查均应检测尿蛋白或 尿常规(Ⅱ-2B)。尿常规检查应选用中 段尿。可疑子痫前期孕妇应检测24 h尿蛋 白定量。尿蛋白≥0.3 g/24 h或尿蛋白/肌 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定义为 蛋白尿。应注意蛋白尿的进展性变化以及 排查蛋白尿与孕妇肾脏疾病和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关系。
4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下述任一表现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 (severe preeclampsia):
(1)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Hg 和(或)舒张压 ≥110 mmHg;
(2)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 (4)肝酶异常:血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
13
2. 子痫前期及子痫:视病情发展和诊治需 要应酌情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眼底检查; (2)血电解质; (3)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肝、肾等脏器及胸腹水
情况; (4)动脉血气分析; (5)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测定; (6)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指标; (7)头颅 CT 或MRI检查。
新版《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期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 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
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孕妇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孕妇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和免疫力。
控制体重
孕期应控制体重增长在适宜范围 内,避免过度肥胖。
孕期营养与补充
补充叶酸
孕妇在备孕期间和孕早期应补充适量的叶酸,以降低胎儿神经管 缺陷的风险。
药物选择
根据指南推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甲基多 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非药物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等。这些措施有 助于降低血压、减轻症状,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血压监测与控制
定期监测血压
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以 便及时发现和评估高血压 情况。
血压控制目标
根据指南,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维 持在130/80mmHg以下。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 控制体重等,有助于控制 血压。
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选择与调整
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孕妇应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控制钠摄入
孕妇应控制钠的摄入,尽量少吃高盐食品,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 病的风险。
04
新版指南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中,应遵循安全、有效、简 便和经济的原则,以降低血压、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非药物选择
202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202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世界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在2015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颁发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临床诊治指南2020版。
在2020版指南中,明确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病的背景复杂,尤其子痫前期‐子痫存在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综合征发病性质。
不仅孕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复杂,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也存在多样性。
于此基础上,本指南在强调各种风险因素识别同时,提出应重视妊娠期的临床预警信息,强化产前检查,提高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能力,并在降压和预防抽搐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注意各种诱发病因的诊治。
本指南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并扩展临床多方面诊治思路。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1]的基础上,更新发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版本。
本指南根据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的认识,参考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WHO等最新的相关指南[2‐10],并结合我国国情、临床研究及实践经验,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对有关的治疗方案给出了证据评价[11]。
本指南更加强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警和早期识别能力,强调早预警、早发现和早干预,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处理。
本指南的循证证据等级及推荐建议:(1)证据等级:①Ⅰ: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②Ⅱ‐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③Ⅱ‐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④Ⅱ‐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干预措施效果的差异研究;⑤Ⅲ: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委员会报告等的专家意见。
(2)推荐建议:①A: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②B: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③C:现有的证据间不一致;④D:有一定的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⑤E:有相当证据不推荐用于临床预防;⑥L:没有足够的证据(数量或质量)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0版

2020/10/20
9
一、分类
2.子痫
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可以发生 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也可以发生在无临床子痫前期表现时。
2020/10/20
10
一、分类
➢(三)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既往存在的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收缩压≥140 mmHg 和 (或) 舒张压≥90 mmHg, 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或妊娠20周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0
广元市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业务学习
2020/10/20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2020/10/20
2
病理生理改变
2020/10/20
3
2015版、9版教材、2020版
➢(一)妊娠期高血压
➢(二)子痫前期----子痫
➢(三)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四)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8) 心功能衰竭; (9)肺水肿; (10)胎儿生长受限 或羊水过少、 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
※ 需在34周前因子痫前期终止妊娠者定义早发子痫前期。
2020/10/20
8
一、分类
重度子痫前期(9版教材)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下述任一表现可诊断:
(1) 收缩压≥160 mmHg和 (或) 舒张压≥110 mmHg(卧床休息,两次测量间隔 至少4小时); (2)血小板减少(PLT< 100×10^9/L ) ; (3)肝功能损害(血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值2倍以上), 严重持续性右上腹或上腹部 疼痛,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或二者均存在; (4)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水平大于1.1mg/dl或无其他肾脏疾病时肌酐浓度为正常值 2倍以上; (5)肺水肿; (6)新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解读(林建华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林建华
循证级别
证据等级
I:证据来自至少一个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II-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II-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前瞻性或者回顾 性)或者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
推荐建议
A:证据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
B:证据较适合推荐应用于临床预防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20周前BP≥140/90mmHg(除外滋 养细胞疾病),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且持续到 产后12周后仍未恢复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 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前无蛋白尿,20 周后出现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 ;
• 孕20周前有蛋白尿者,20周后尿蛋白明显 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 <100×109/L。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
• 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并于产后12周恢复 正常
• 尿蛋白(—) • 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 产后方可确诊
• 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9/90mmHg,不作为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
轻度 • 孕20周以后出现, •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 舒张压≥90mmHg • 同时伴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告等的专家意见
形成推荐;但其它因素可能影响最终的决策
分类
分类:
•
妊娠期高血压
•
子痫前期(轻度,重度)
•
子痫
•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参考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4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4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4版:为了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我们推出了全新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4版。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和孕妇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建议,以降低母婴患病率和死亡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它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压症状,可能伴随有其他并发症,如蛋白尿、水肿等。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受阻、早产、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方面,本指南提供了以下建议:1、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
3、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建议孕妇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4、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在治疗方面,本指南强调了以下几点:1、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孕妇可适当使用降压药和其他药物来控制血压和其他并发症。
2、孕期监护: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3、终止妊娠: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母婴的健康状况和实际情况,建议孕妇适时终止妊娠。
此外,本指南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孕妇更好地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有助于孕妇更好地应对病情。
2、与医生保持沟通:孕妇应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映身体状况和问题,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静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有助于控制血压和维护健康。
4、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孕妇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最新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简称PIH)是
指在孕妇妊娠20周后,尿蛋白≥30mg/dl或≥1+,但没有明显肾脏损害
的高血压状态。
这种疾病严重危害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合理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此,最新版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提供
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议和指导。
一、定义和分类
根据最新版指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子痫前期:血压升高,但没有伴随肾脏功能异常和终末器官受损。
2. 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伴随肾脏功能异常和终
末器官受损。
3.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但没有伴随
尿蛋白增多。
4. 孤立性小于30周的高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
但没有伴随尿蛋白增多,并且在妊娠30周前就已经稳定。
二、预防和筛查
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孕妇应该在孕前就开始预防措施,如合
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工作压力等。
另外,定期进行孕检也是
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三、诊断和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靠孕妇的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
血压测量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孕妇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
此外,尿蛋白的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的必要手段。
四、治疗和护理
治疗和护理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必须要重视的环节。
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孕妇需要卧床休息、限制盐摄入、控制体重等。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五、并发症和不良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在胎儿方面可能导致胎死宫内、早产等,而在孕妇方面则可能引发心脏病、肾脏病等。
因此,治疗和管理过程中需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以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六、孕妇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管理占据了核心地位。
孕妇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坚持定期产检和随访,配合好药物治疗,注意饮食和心理状况的调节等。
结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孕妇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最新版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治疗和管理方案,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然而,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预防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