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第一篇:南湖公园调研报告城市景观设计——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环艺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1.场地建设条件资料1)上位规划控制要点规划为南湖设计了“一环”和“十二景”。

“一环”即环湖绿道。

沿南湖岸线建设环湖绿道,总长21.8公里,宽4-6米,市民可环湖绿色行走。

绿道分地面式绿道和栈桥式绿道两种。

对临湖已建小区段,建栈桥式绿道,栈桥段长5.3公里。

“十二景”是:建设碧波港、烟翠绿岛、廊桥遗梦、荷塘月色、渔人傲、水上乐园、杉树林、农耕年华、先农坛、读经堂、长虹卧波、生态长廊。

治理分为生态修复、建绿道、底泥清淤、污水收集与处理、初期雨水治理等七大项。

2)区位条件资料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属洪山区。

湖泊被湖中堤分隔为大南湖和小南湖,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

该区域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雄楚大街、南湖大道和珞狮南路、民族大道4条主干道全部有机的贯穿此整个南湖周边,形成两纵两横的便捷路网。

该区域周边高校林立,以成为武汉市最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之一。

南湖属于汤逊湖水系,水域面积748.4公顷,承担着周边38.42平方公里范围雨水汇集调蓄功能。

湖泊管理责任单位为洪山区人民政府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地段交通条件资料南湖水上公园位于大南湖西侧,被珞狮路从中分隔,西邻书城路,北侧与南侧分别靠近文治街和文馨街。

水上公园被大片小区环绕,西侧为金地·格林小城美茵区,南侧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一、二期,北侧为南湖雅园。

2.数据性技术资料1)地形地貌、水文、自然气候条件等资料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

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重要形式,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湿地公园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和评估,探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功能布局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情况;2.分析湿地公园的生态状况,包括湿地类型、植被分布、水体质量等;3.评估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包括游客流量、满意度调查等;4.探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5.提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的国内外发展情况;2.实地调查:选择多个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其建设规模、功能布局和管理机制等;3.采样分析:对湿地公园内的水体、土壤和植被等进行采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生态调查;4.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状况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5.问题分析: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6.优化措施提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3.1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3.推动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和评估结果,包括湿地类型分布、植被状况和水体质量等方面的信息;2.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评估结果,包括游客流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数据;3.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山南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唐山南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唐山南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摘要:随着近年来各国的城市复兴,人们对棕地的关注越来越多,唐山市采煤沉陷区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影响。

如何采用生态和景观策略实现唐山南湖地区由“城市棕地”走向“城市公园”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景观伴随着近年来各国的城市复兴,探索棕地的清洁、利用和再开发途径[1],使城市棕地重获新生,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唐山作为沿海重工业城市,煤炭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城市的发展,采煤沉陷区是影响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1、用地情况1.1区位分析唐山南湖生态公园位于距离市中心向南仅1公里的重要地段,是唐山南湖生态城四大主题功能区之一。

它东起唐柏路,西至学院路,北至北新道,南至205国道,总用地面积约29k㎡。

[1]1.2自然特征1976年,唐山地区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南湖采空区多处塌陷,地表大面积沉降,严重影响城市建设。

考虑到日后还可能出现沉降,南湖地区没有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之后的20多年,伴随着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塌陷区成为了杂草丛生,垃圾成山,污水横流的城市废墟地,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量土地资源无法利用,南湖地区成为了典型的城市棕地。

1.3景观评价规划区内拥有多种地形地貌和景观资源,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有些资源也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其中有利因素包括:采沉区独特地形、生态游憩区、工业文明等人文资源;不利因素包括:污染源、周边区域带来的交通压力、人们行为的介入对场地的影响。

因此,南湖生态公园的发展建设紧密围绕“生态修复”与“合理利用”两大主题。

规划确定对公园特别是其生态涵养区进行明确的保护控制,同时要有适宜的事件和难忘的活动注入,以提升公园的内在价值和独特魅力。

2、规划目标及设计原则2007年,中国设施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完成了《南湖生态城核心区综合规划》,确定南湖生态公园是构建城市结构的公共核心,以采沉区生态修复、工业文明、抗震精神、现代艺术与文化创意为主要特色,以政务、休闲、运动、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型综合景区。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的开题报告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的开题报告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湿地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

湿地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休闲方式,其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

因此,开发湿地公园,促进生态旅游,既可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发湿地公园,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环境,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开发湿地公园的可行性。

2、结合生态旅游的理念,制定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

3、对湿地公园进行设计规划,包括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的设置。

4、探索湿地公园与生态保护、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湿地公园和生态旅游的理论和现实数据,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四、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和文献调研(1个月)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现状。

2、收集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2个月)1、选择研究区域,实地考察湿地环境、文化、经济等情况,并调查相关人员和游客的需求和反馈。

2、收集和整理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第三阶段:规划设计和案例分析(3个月)1、制定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包括景点、路线和设施的设置等。

2、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四阶段:写作撰稿和论文修改(2个月)1、撰写开题报告、论文绪论、规划方案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相关内容。

2、完成论文及答辩准备工作,进行修改和测评。

五、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研究能够提供一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摘要:城市湿地对于一个城市的景观、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情况,南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对唐山市区的区域气候的调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建设;保护;可持续发展;前言湿地蕴天地之精华,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湿地对于一个城市生态功能的调节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成,使唐山城市中央有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大氧吧”,有效的改善了唐山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一、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况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唐山市南部采沉区,距市中心仅一公里,是国家第二批批准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2005年被批准为城市湿地公园时占地6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115公顷,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在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治理和建设,公园面积增加到1100公顷,水面面积332公顷。

目前公园有植物种类300余种,野生鸟类120余种,成为树木成荫,草坪翠绿,湖水清澈,风光旖旎的集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景观的城市湿地公园。

二、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历史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改造前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是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和废墟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形象,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

三、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为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市委、市政府把南部采煤下沉区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南部采煤下沉区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战略方针。

调研论文——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

调研论文——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社会调研论文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姓名:籍贯:班级:学号: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完稿时间:2011年8月12日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三十五年前,一场大地震把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摧毁了所有的建筑,唯独没有摧垮的是唐山的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恢复了家园,我们发展壮大。

而如今的南湖公园,正是唐山人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鉴证。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南湖公园巨变的震惊之情,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南湖公园景色变化展开了调研。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1.调研的目的、意义、取样方式及具体样本每当提起唐山这个城市,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三十四年前那场惊动世界的灾难,对于唐山的认知仍处于刚刚从灾难中走出来,发展落后,环境糟糕的小城市。

然而,现在的唐山远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它不断发展,快速崛起,已然成为了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因此,我选择了象征唐山发展的景区——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市中心2公里处采煤塌陷区,这里曾是垃圾堆放地和污水排放地,还在不断沉降。

随着唐山的发展,1997年初开始对其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现在公园内树木成荫,湖水清澈,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访谈等方法,对南湖公园开展了全面的调查。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唐山,了解南湖,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

2.调研过程(1)资料搜索:2011年8月1日,我通过网络搜索,报刊摘要,获得了充实的资料,并计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安排。

(2)调查走访:2011年8月3日我来到南湖公园,身临其境感受它的变化,并拍了些照片,一路上找了几位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3)调研汇总:2011年8月8日——8月11日,将前几天搜集的资料予以整理,理清撰写报告的思路(4)撰写报告:2011年8月12日——8月14日,根据前几天整理所得独立撰写报告。

3.调研所获资料(1)访谈记录资料王大爷今年六十多岁,刚刚退休,家就住在南湖公园附近,每天早晨,他都来这里晨练。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

2008年3月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遴选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唐山南部采煤沉降区生态治理工程”可作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采煤废弃地生态治理案例进行展示。

2010年10月24至31日,该案例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报告厅展出,成为在报告厅展出的国内外30多个案例中最具特色的案例,受到包括学者、政府官员在内的广大观众的密切关注,获得了世博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颁发的荣誉纪念证书(图1)。

唐山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多个第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财富快速积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历程之后,开始感受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

唐山南湖公园,曾是一片煤田,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留下了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唐山大地震更加重了采沉地的破坏。

治理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溢、蚊蝇成群、灰飞蔽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场所。

面对这块城市“伤疤”,通过反复论证、科学规划,唐山市对南湖进行了浩大的环境改造工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图2)截至2009年底,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联合国人居署“HBA ·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

这些荣誉彰显了唐山南湖作为采沉地治理的样板和示范作用。

随着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成为以湿地为主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研究湿地景观植物选择及美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城市湿地园林景观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

(图3)1湿地景观植物的选择从2005年开始,在南湖范围内先后引进及选择了包括针叶树、阔叶树、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内的54科112种植物,把南湖公园作为试验区,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景观植物品种。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Nanhu Park Wetland袁栋Yuan Dong(唐山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063000)(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Tangshan,Tangshan 063000)摘要:“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以下简称南湖公园)作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已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2008年“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案例,该案例在采煤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借鉴、推广价值,基于对南湖公园全面详实地调查,从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角度探讨其成功经验。

社会实践唐山南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唐山南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唐山南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南湖是位于唐山市区东南边的一个湖泊,周边环境优美,是唐山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南湖周边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了解南湖周边环境的现状,探寻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本次社会实践调研选择了南湖作为调研地点。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南湖周边环境的现状,包括水质、空气质量、水生态等方面;2. 探究南湖周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垃圾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围湖建设等;3. 探寻南湖周边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4. 提出针对南湖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调研小组成员深入南湖周边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周边环境现状;2. 问卷调查:向南湖周边居民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南湖环境的认知和看法;3. 专家访谈:邀请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南湖周边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四、实地调研结果1. 水质情况:南湖水面存在着一定的垃圾污染问题,部分沿岸地区水质较差,可能存在富营养化现象;2. 空气质量:南湖周边的空气质量一般较好,但部分区域存在着垃圾焚烧和排放污染物的问题;3. 生态环境:南湖的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垃圾污染和人为干扰。

五、问卷调查结果1. 60%的居民表示对南湖的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高;2. 80%的游客认为南湖周边环境有待改善;3. 70%的居民和游客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南湖周边环境保护活动。

六、专家访谈结果1. 环保专家指出,南湖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强治理和保护;2.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希望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南湖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2. 社会大众对南湖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教育;3. 相关部门在南湖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工作困难,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湿
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位于唐山市南湖新区,是唐山市重要的生态休闲公园,也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湖泊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这些问题威胁到了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
价值。

因此,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进行规划研究,对于保护
公园生态环境和提升公园景观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将以唐山南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园的自然、文化、
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要素,研究公园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特色、游憩设施、管理机制等情况,探讨公园现有的问题和存在的难点,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概述和分析,包括公园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主要景观特色等内容。

2、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管理机制分析,包括公园管理部门设置、管理制度、维护设施等内容。

3、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公园的生态、景观、游客质量等问题。

4、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公园的景观功能定位、游客服务设施规划、景观元素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
的内容。

本文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询、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实地考察包括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内部的景观、生态环境、游客活
动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文献查询包括对公园、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
护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专家咨询则包括对专业领域的
专家进行咨询与讨论。

三、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预期成果:
1、全面了解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景观特色、游客管理等情况,为公园的管理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

2、针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

3、基于景观生态的原则,设计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使其能够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游客服务和旅游体验。

四、工作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3个月):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实地调查及数据采集等工作。

2、问题分析阶段(5个月):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现有的生态环境、景观特色、游客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些现有的问题和瓶颈。

3、设计方案阶段(6个月):基于问题分析的结果,设计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包括功能定位、景观元素设计、环境保
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4、成果撰写和汇报(3个月):完成论文撰写和成果汇报,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五、参考文献
1、吕晖. 市政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西安市小寨公园为例[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2、王雪梅.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 新型城镇化, 2019, 3(7): 56-58.
3、贾巧巧, 张庆君, 齐全.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 环境艺术, 2018(3): 125-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