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法规分解
中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责任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的规定运输危险 品的,没收违法所得,幵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导致发生重大事故 的,追究刑事责任。 航空人员玩忽职守,戒者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 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丌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民用航空器无适航证书而飞行,戒者适航证书失效戒者超过适航证书 规定范围飞行的,责令停止飞行,没收违法所得,幵处违法所得一倍以 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以下罚款。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规范性文件类型
管理程序(Aviation Procedure,简称AP):有关民用航空规章的实施办法戒具 体管理程序,是民航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和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戒 者个人从事民用航空活劢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咨询通告(Advisory Circular,简称AC):对民用航空规章条文所做的具体阐述。 管理文件(Management Document,简称MD):民用航空管理工作的重要事项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文共16章,214条。 内容包括:总则、民用航空器国籍、民用航空器权利、民 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航空人员、民用机场、空中航行、公共 航空运输企业、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搜寻援救和事故 调查、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对外国民用航空器的 特别规定、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
管理程序 咨询通告 管理文件 工作手册 信息通告
规范性文件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16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 目的:该法律旨在维护国家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 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劢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保护民用 航空活劢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 发展。
民航法律法规

民航法律法规民航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航行业的发展,维护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障民用航空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本法律法规。
第二条民航法规是指国家对民航行业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的文件和规定,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第二章民航组织和管理第三条民航组织和管理是指对民航行业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的活动。
第四条民航主管部门是指对民航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
第五条民航组织是指从事民航运输和事务处理的机构,包括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
第三章航空公司第六条航空公司是指经国家民航主管部门批准,从事民航运输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七条航空公司应具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设施、设备和人员,并按照规定进行运输安全管理。
第八条航空公司应对其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进行合格评定,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机场管理第九条机场是指用于民航飞机起降、停场、维修保养和旅客、货物运输及相关服务的地面设施和设备。
第十条机场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建设和管理,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起降和地面运行。
第十一条机场管理单位应制定机场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机场的运行和服务。
第五章航空安全第十二条航空安全是指保障航空器、旅客和货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三条航空安全工作应由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共同负责,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修和运行应符合航空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在航空器起降和飞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和程序。
第六章旅客权益保护第十六条旅客权益保护是指保障旅客在民航运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航空公司应制定旅客服务规定,明确旅客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第十八条旅客在遭受损失和侵权时,有权要求航空公司进行赔偿和补偿,并享有相应的投诉和申诉渠道。
附件:1. 民航法律法规相关表格2. 相关辅助材料3. 其他补充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航空器:指一切用于承载人员或货物、通过空中飞行进行的机械设备。
中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人员的具体行为的文件。 信息通告(Information Bulletin,简称IB):用亍反映民用航空活劢中出现的新
情冴以及国内外有关民航技术上存在的信息问题进行通报的文件。
2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2) 使用下列航空器实施的非定期载客运输飞行: (i) 旅客座位数量(丌包括机组座位)丌超过30座,幵且最大商载丌超过3400千克 的多发飞机; (ii) 单发飞机; (iii)旋翼机。
(3) 使用下列航空器实施的全货机运输飞行: (i) 最大商载丌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 (ii) 单发飞机;(iii) 旋翼机。
2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CCAR-141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 目的:用亍规定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证、临时合格证、 人员、航空器、设施、训练课程和课目、考试权、运行规则、记 录、罚则等内容,以及取证后的一般运行规则。
CCAR-142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 目的:用亍实施对航空公司飞行训练中心的合格审定,从而规 范该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受训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达到幵 保持规定的训练标准和质量。
1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亍2000年7月24日公布(第288号 令),2007年第二次修订 目的: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 行活劢,保障飞行活劢安全有秩序地进行。 适用范围: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不飞行有关的人员及 其飞行活劢。
目的:用亍对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承运人 进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规范其运行活劢,保证其达到幵 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作者:张露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政法规。
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民航规章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
如:CCAR121部、CCAR145部等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1、行政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2、航空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3、航空人员《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4、空中交通管理《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5、一般运行规则《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我公司目前执行CCAR-91运行规范,属通用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CCAR-91FS-II)《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97FS)6、运行合格审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我公司现正筹备CCAR-135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7、学校及经审定合格的其它部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8、机场《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9、经济与市场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CCAR-289TR-R1)10、航空安全信息与事故调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CCAR-396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5-R1 )11、航空安全保卫《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CCAR-332)其他规章介绍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CCAR-11LR-R2)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三、《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CCAR-18R2)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CCAR-12中有描述。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民航安全法规体系是指为了维护民航运输安全,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制度。
它旨在规范民航运输活动,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防范事故发生,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权益。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国际民航组织(ICAO)颁布的国际法规、各国民航主管部门制定的国家法规和航空公司自行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
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动全球民航安全标准和规范。
ICAO的法规主要包括《国际民航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运输法规》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民航运输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包括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要求,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航空器的运行和管理要求,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各国民航主管部门根据ICAO的法规制定相应的国家法规,确保本国民航运输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的核心是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包括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护和使用等方面。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航空器的结构强度、飞行性能、系统可靠性等达到安全要求。
航空器的维护需要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标准进行,确保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航空器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飞行操作规程,包括起飞、着陆、巡航、进近等各个阶段的操作要求,确保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还涉及到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
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是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飞行经验和技能,熟悉航空器的操作系统和紧急处置程序,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因此,民航安全法规体系对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运行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还包括了空中交通管理的规定。
空中交通管理是指对航空器在空中的飞行进行协调和控制,确保航空器的安全分隔和飞行路径的合理规划。
空中交通管理需要依靠先进的雷达设备、通信设备和导航设备,以及专业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确保航空器在空中的安全运行。
中国民航规章详解

中国民航规章详解中国民航规章是指中国民航局制定和发布的针对民航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旨在确保民航行业的安全、高效和有序运行,保障乘客和航空公司的权益。
一、航空安全规章1. 飞行安全规章:包括飞行员资质和训练要求、飞行操作规范、飞行器维护和检查等内容,确保飞行安全。
2. 机场安全规章:包括机场设施维护和管理、机场安全检查、航班运行管理等内容,确保机场运营的安全。
3. 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规章:包括航路规划、航空器通信、导航和监视等内容,确保航空器在空中的安全运行。
二、航空运输规章1. 航空公司管理规章:包括航空公司的经营许可、机队管理、乘务员管理等内容,确保航空公司的合法经营和安全运营。
2. 机票销售规章:包括机票销售渠道、价格管理、退改签政策等内容,保护乘客权益。
3. 乘客服务规章:包括行李托运、坐位安排、餐食服务、残疾人乘机服务等内容,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三、航空运输市场规章1. 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规章:包括航空公司的准入条件、市场竞争规则等内容,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2. 航空运输市场价格管理规章:包括票价审批、价格监管等内容,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3. 航空运输市场监管规章:包括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违规行为处理等内容,确保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四、航空法律法规1. 中国民航法:是中国民航行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民航行业的组织架构、行业监管、安全管理等内容。
2. 民航行政处罚规定:规定了违反民航法律法规的行为及其处罚措施。
3. 民航刑事责任追究规定:规定了涉及民航行业的刑事犯罪及其追究责任的规定。
以上仅为中国民航规章的一些主要内容,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和详细。
民航规章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障民航行业的安全、高效和有序发展,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行体验。
民航安全法规

民航安全法规
民航安全法规是指针对民航运输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规主要是为了保障民航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乘客、机组人员和飞机的安全。
民航安全法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飞行安全:包括飞行员的资质和训练要求、飞行员执照和飞行限制、飞行员飞行时间和休息要求、飞行器的适航要求、机场设施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等。
2. 客舱安全: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行为规范、行李和货物的安全检查要求、飞机内禁止物品的清单、应急撤离和救生装备的要求等。
3. 维护和管理安全:包括航空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要求、安全运行规则和程序、飞机维护保养和检查要求、航空器和设备的故障报告和记录要求等。
4. 空中交通管理:包括航行通信、导航和监视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区域和航线的划定、机场运行和飞行计划的管理等。
5. 乘务员安全:包括乘务员培训和资质要求、乘务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乘务员的健康和工作时间要求等。
这些民航安全法规由各国民航主管部门或国际民航组织
(ICAO)制定和监管,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必须遵守这些法规,以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民航法规

第一章法规框架1.大会:大会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每3年召开一次,详细审查该组织的技术、经济、法律和技术援助项目,同时就以后工作对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下属机构提出指导。
每个国家在大会上只有一票表决权,并且除公约另有规定外,实行多数裁定原则。
2.《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是为了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资格证书的管理,保障民用航空器持续适航和飞行安全而制定的。
该规则适用于从事在中国登记的民用航空器的维修、部件修理和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国公民与非中国公民的执照和资格证书的颁发。
3.《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部,是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培养合格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而制定的。
本规定适用于为取得CCAR-66部得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部件修理人员执照和部件的人员提供培训机构的合格审定及其监督检查。
规章中规定任何培训机构在获得有效的维修培训机构合格证前,不得颁发本规定中的培训合格证书。
4.《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部,是为保证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和飞行安全,规范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的维修和改装工作制定,,,,。
第二章航空器证书1.适航,即适航性(Airworthiness)的简称,是民用航空器一种属性的专用词。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2.适航管理就是对适航性进行控制。
3.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4.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始适航管理,另一类是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的控制;持续适航管理是对民用航空器的使用、维修的控制。
5.适航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立法、颁证和监督检查。
6.初始适航管理的颁证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航空产品,同时还包括与之有关的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目前民航业对限制个人乘坐航班有无规定或
惯例?何种旅客何种行为受到限制,其标准如何 掌握? 3、如何理解航空运输对航空安全的特殊要求?
航空自动化学院
原告认为虽然旅客“黑名单”现象在国外已有, 但国外的黑名单都是由司法机关等部门制定, 例如美国是由国土安全部制定,对象主要包括 恐怖分子、重大刑事犯罪嫌疑者等。若各个航 空公司基于自己公司的利益制定黑名单,随意 性很大,侵犯了旅客自由出行的权利。 厦航认为按照我国航空法的相关规定,为保证 飞行安全,航空公司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航空自动化学院
航空自动化学院
主要研讨内容
民航行业监管与企业依法经营 消费者权益保护 航班延误、拒载、与超售 航空安全法律问题
航空自动化学院
案例一 范某诉厦门航空公司黑名单案
问题:厦航拒载范某是否有法律依据?
航空自动化学院
本案焦点问题
1、厦航以飞行安全为由拒绝原告登机是否合法
?
国际航空法的发展趋势
4、法系归一:国际公约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的结合体。中国属大陆法系,在加入公约后, 必将在适用公约中借鉴英美法系的东西来完善 法规运作。判例、惯例将影响航空法的立法、 执法和运用。
航空自动化学院
欧盟关于航空旅客权利的 第261/2004号条例
欧盟于2004年2月17日公布了保护旅客权利的 新规定,即“关于航班拒载、取消或延误时对 旅客补偿和帮助的一般规定” (简称第 261/2004号条例),该条例于2005年2月17日 起生效。 条例的适用范围:所有的从欧盟境内的机场出 发或飞往欧盟境内的机场的航班,包括包机。
4小时
航空自动化学院
空中航行法
空气空间( Air Space) ,通常称“空域”,是航空器 运行的活动场所。航空器在空气空间的运行活动,即 是空中航行。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如何,决定了空中 航行实行怎样的法律制度。 现代航空法规定,在空气空间实行领空制度,每一个 国家对其领空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领空主权原 则不仅为各国国内法所肯定,而且为国际条约所承认, 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航程距离
赔偿
赔偿(在变更 航程后延误不 超过—) 2小时- € 125 3小时- € 200
延误多长时间 启动关怀义务 2小时 3小时
1500公里及以内 欧盟境内1500公 里以上
€250 €400
非欧盟境内的 1500公里-3500公 里之间
所有其他航班
€400
3小时- € 200
3小时
€600
4小时- € 300
航空自动化学院
欧盟261规则适用范围
这一规定适用于从欧盟境内的机场始发的所有 航班,以及在欧盟境外始发的由欧盟的承运人 运营的航班。
航空自动化学院
适用对象
欧盟成员国
欧盟成员国
第三国
欧盟成员国 (不管承运人) 非欧盟成员国 (不管承运人) 欧盟成员国 (欧共体承运人)
航空自动化学院
欧盟261规则
航空自动化学院
航空法体系
空中航行法
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领空制度和领空主权原则)、空域管理、航空 器管理、航空人员管理、机场管理等
航空运输法
对航空运输业的管理制度和航空运输民商法律关系。 1、航空运输公法 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2、航空运输私法 航空运输合同、民法、合同法、民用航空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从1929年《华沙公约》到1999年《蒙特利尔 公约》、1952年《罗马公约》
航空自动化学院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 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 方面的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 魂。
航空自动化学院
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法大于权,法律程序重于政 治结果,人们认为接受法律的裁决,是天 经地义的。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法院是法律含义的最后裁判者, 司法当局享有最高的权力。
航空自动化学院
依法治国
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 努力探索。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迄今 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模式。当 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奉法治为治国国 之道。
航空自动化学院
依 法治国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 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予以保障。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 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依法治 国的目标是建立法治国家,依法行政的 目标必然是建设法治政府。源自空自动化学院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通过规定某种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而确认、保护、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 关系和社会秩序。
航空自动化学院
法的特征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现国 家意志性。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航空自动化学院
本案透视的法律问题
“黑名单”的制定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 规则、程序才合理合法?如何遵循严格 的规则和规范透明的程序,最大限度维 护每一方的权益?
航空自动化学院
学习航空法的意义
航空法调整航空承运人与航空运输消费者的关系, 维护中外当事方的合法权益,促进航空运输业的 发展。 航空法渗透航空运输的方方面面,只有依法管理、 依法经营,才能预防和减少法律纠纷。
航空刑法
1963年《东京公约》、1970《海牙公约》和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航空自动化学院
国际航空法的发展趋势
1、航空运营现代化带来航空立法现代化
天空开放、代码共享、电子客票、高科技
的运用等
2、航空运输规则的一致化和法典化
3、在承运人和消费者利益平衡的基础上侧
重保护消费者权益
航空自动化学院
航空自动化学院
法的社会作用
防止相互侵犯,保障和平秩序。
调整社会利益冲突,解决社会纠纷。
提供制度性知识,降低交易成本。
航空自动化学院
法律渊源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规章 国际条约
航空自动化学院
民用航空法
民用航空法主要是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 会关系的法律; 关于航空器及其运行的法律规则 的总合; 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 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用航空法的调整对象是民用航空活动以及由此 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来说,民用航空法主 要是有关对航空器、航空人员等的规定,以及规 范和调整国际国内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运输 活动及其所产生的行政管理和民商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