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项目风险分析

海外并购项目风险分析
海外并购项目风险分析

海外并购项目的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扩大规模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但并购活动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对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2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产权交易活动,纵观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史,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七成。究其原因,有过于高估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购买决策不当、财务风险估计不足等等。现以案例分析来描述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风险。a公司是国内一家创投公司,有意收购美国校车企业b公司75%的股权。b公司的自我估值2.5亿美元。根据行业及尽职调查报告等信息,现对项目分析如下:

一、市场风险

(一)市场总量

中国校车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还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最近一份校车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城区学生中只有3%的人乘坐校车出行,其余均选择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等交通方式。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一季度全国校车累计销量6489辆,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大纲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大纲摘要 1前言 1.1企业并购概念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念 1.3跨国并购的概念 1.4跨国并购的类型 1.5 当今世界跨国并购的特点 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2.1.1 并购企业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2.1.2 跨国并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1.3 跨国并购目标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资源类国家 2.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2.2.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 2.2.2我国的跨国并购投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泛 2.2.3跨国并购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 3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3.1目标选择和价值评估风险的分析 3.1.1信息不对称 3.1.2财务报表的限制 3.2融资和支付风险的分析 3.2.1现金并购中的融资和支付风险 3.2.2股票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 3.2.3杠杆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 3.3整合风险的分析 3.3.1财务机制风险 3.3.2财务风险 3.3.3人为风险

3.3.4资金使用结构风险 3.3.5理财风险 3.3.6文化风险 4 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4.1 并购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4.1.1进行全面调查,提高信息质量 4.1.2企业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综合目标 4.1.3区分资产评估和合理使用财务报表 4.2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4.2.1制定正确的融资决策 4.2.2融资渠道拓展,融资结构合理化 4.2.3建立资本积累约束机制 4.2.4加大汇率市场分析,防止汇率利率变动 4.2.5借入杠杆收购融资 4.3 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 4.3.1选择多种支付方式的组合 4.3.2延期付款协议 4.4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策略 4.4.1应遵循及时性,统一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 4.4.2整合前彻底的财务审查 4.4.3整合后严格财务管理 5总结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之中,人们创造财富和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方式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而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和问题的处理。 就建设工程项目来说,与其它行业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工程建设投资方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最初的项目投资评价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耗时较长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并涉及对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协调。此外,这一复杂过程还受到大量外界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时采取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采取何种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和监督风险才能使投资企业更好的管理风险、驾驭风险,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风险管理(包括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还很不完善。这也说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1.2国内外发展 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由于人的有限理性,项目活动主体对风险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引起人们对风险的重视,也逐步深化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风险管理问题,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到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受到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项目风险管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实践越来越深入。1986年,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列入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中。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项目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项目招投标制、项目业主责任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的逐步推行,都要求各项目组织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已经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由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研究,由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2006年10月正式出版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008年9月又出版了修订版,每个版本都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明确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

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1.问题起源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问题的提出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的德国,当时德国出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恶性通货膨胀,企业经营程度的好坏已成为能否生存的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开始研究企业风险,并制定了若干经营政策,以1915年著名学者莱特纳的著作《企业风险论》为标志。德国的风险政策,以理论性研究为主,以保护企业为目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理论体系上结合了一些实际问题。德国学者强调处理风险的手段是风险的控制、分散、转移、回避和抵消等,至于应当选择哪一种,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2.初步实践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出现之初,美国的学术界对于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就已经有了认识。1921年,著名学者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他提出了风险转移和风险排除的风险处理方法。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并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研究和探讨风险管理问题。 从此,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理论探讨在一些大企业中开始初步实践并逐步展开。 3.概念产生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在西欧经济战后复苏时期,在欧美兴建了一大批的煤炭、水电、能源、交通、水利项目,由于很多项目工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涉及因素广泛,加之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项目在质量、成本、进度管理本身面临着许多风险因素,于是,项目风险管理概念就应运而生。 4.独立学科 1963年,在美国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书,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使风险管理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的学科。 5.风险划分 1987年,美国学者Cooper和Chapmen按照风险的特性将风险分为技术风险与非技术风险。1993年美国学者Tahetal应用风险分解结构原理对风险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1999年T ah和Carr在HRBS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用于风险的定性分析。2000年Zdoganmeal为了有效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将项目的风险分为国家风险、政府风险和项目风险三大类,并形成决策策划程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 6.领域渗透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国防、航天和建筑部门,广泛普及到了医药、化工、矿山等部门。随着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分析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风险管理协会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表明风险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7.管理准则 1983年,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云集纽约的各国专家学者,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8.走向全球 国外一些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均采用了风险管理,如美国的英国伦敦地铁项目、华盛顿地

浅谈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规避措施

论文关键词:跨国并购规避措施法律风险国家经济主权企业实力东道国合理流动产业结构论文摘要:跨国并购在促进资源的国际间合理流动.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实力,优化调整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生产的过度集中,从而产生限制竞争的垄断,甚至危及东道国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更为重要的是,跨国并购使东道国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在国家层面上发生转移。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等需要,各国通常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规制。抑制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对于并购企业而言,东道国繁杂多样的限制跨国并购的法律成为并购企业必须面对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大大提高了跨国并购的难度。一、跨国并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1,跨国并购法律风险概而言之,跨国并购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行为时因违反相关法律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理论上,跨国并购法律风险既可能来自目标企业所在国,也可能来自并购企业所在国,而相对于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并购企业对本国的法律制度更为熟悉,对由此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已有预见,并积累了一定的防范应对此类风险的经验。因此,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更有可能引起风险,并对并购企业造成实质上的经济损失。通常所说的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就是指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时所面临的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引起的风险,也称为东道国法律风险。跨国并购对目标企业所在国即东道国来说,实际上就是引进外资的问题,关于如何利用外资,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待外资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东道国管制跨国并购的法律十分繁杂,主要涉及外国投资法反垄断法、公司法、证券法、劳工法环境法或技术壁垒法、知识产权法和外汇管制法等,任何一种法律都可能对并购方构成并购障碍,造成经济损失。依据引起风险的不同法律部门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可以分为反并购法律风险、反垄断法律风险、投资政策法律风险、环境与技术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劳工法律风险外汇管制法律风险、并购程序法律风险等。其中反并购法律风险是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之初就要面对的、目标企业可能的反并购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反垄断法律风险是并购企业面临的来自东道国政府的、对并购成败影响最大的法律风险。这两种风险是企业跨国并购时应该予以高度关注的法律风险。2.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对并购企业的影响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对并购企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带来的结果都是商业性的损失,法律风险的发生,或者导致并购失败,或者导致并购成本增加,或者导致企业失去商业机会和商业优势,严重时则导致企业彻底丧失竞争力。②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连锁反应,由于企业经营行为的连续性,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法律问题,必然引发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受到损害。例如:并购企业由于筹集跨国并购所需资金而大量贷款一旦不能按期履行还贷合同,将可能引起企业众多债权人的集体恐慌,导致企业经营资金链条断裂,从而丧失缓解经营资金压力的可能性。一些法律风险的发生,可能引发企业商誉的极大损害,从而导致企业失去公众认同感.即使化解了法律风险,企业若想恢复到原来的商业信誉也将会非常困难。③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对企业的损害程度难以估量,法律风险一旦爆发,企业自身往往难以掌控,很可能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 [!--empirenews.page--] 二、反并购法律风险及其规避措施跨国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在形成并购意图并选择目标企业时,所面临的第一个法律风险就是目标企业依据东道国法律采取反并购措施所造成的风险。反并购措施是目标企业管理层为防止企业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转移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挫败并购意图的行为。反并购措施对目标企业本身的发展有利有弊,各国法律对反并购措施的态度有放任有限制宽严程度相差很大。 [1][2][3][4]下一页1,反并购措施及其对跨国并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民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我国企业积极响应,发现扩展企业版图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海外扩张,因此企业海外并购被日渐提上日程。但是海外并购是一个相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较新的扩张策略,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企业并购热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反而具有滞后性。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为基点,探究相关的成果和限制,通过各种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比对数据,总结出我国企业近几年的海外并购重大案例财务风险的来源与构成,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最后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标签: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的跨国贸易往来频繁,从而促使我国企业的闲置资金不断增多。许多企业为减少贸易壁垒限制、有效进行规模扩张、获取优良资源等,开始大量进行海外并购业务,但是直到现在有将近70%的海外并购都是以失败告终,而财务风险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但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体系支持、系统的研究方案,相关的风险研究较少。所以说对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对整个并购风险控制、开展海外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式及现状 海外并购是在并购的基础上,进行跨国活动。主要是一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获取另一国的目标企业的一定份额的乃至全部的股权。并购方式一般有五种划分方法:(1)按照并购法律和税收政策划分为,股票收购、资产收购和兼并;(2)按照并购双方所在的行业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3)按照是否利用目标企业资产划分为,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4)按照目标企业的资产转移方式划分为,承债式并购、承包式并购和无偿划转式并购;(5)按照是否有中介机构划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在中国的大背景下,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全面,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按照法律与行业划分的方式来进行。 法律和税收政策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式分析:(1)股权收购;(2)资产收购;(3)兼并并购。双方所处行业划分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式分析:(1)横向并购;(2)混合并购;(3)纵向并购。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影响下,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急切的需要走向国际化,来扩大在世界上的商业版图。本文通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有了以下见解:2006~2014年我国海外并购案件成功数不断的增加,相应的并购金额数也不断的增加。2006年我国企业实行海外并购的只有20家,并购的金额仅为58.95亿美元,但是到了2011年我国海外并购涉及企业大到了110家,并购金额增长到280.99亿美元。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02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 管控(正式版)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远通公司越南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尽管尚不能断定盈亏,但是从工期的延展看来,使公司对海外项目实施风险管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注重,公司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驾驭风险,保障企业长期健康、安全运营。 2海外项目施工存在的风险 2.1政治风险 政局不稳。如执政党的更换、政权的更迭、政变、暴乱等,它会对经营活动造成重大的威胁,严重

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如科特迪瓦的总统竞选造成内乱,致使很多中资企业在科特迪瓦国所施停工。 国际关系紧张。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是影响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程所在国的国际关系紧张可能招致封锁、禁运和经济制裁、武装冲突等。如法、英、美对利比亚封锁和打击,致使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所施项目停工撤侨,造成中资企业巨大损失。 政策开放性差。当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当地注册的外国公司都给与平等待遇,但实行闭锁政策,对外国公司采取歧视性政策,企业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如阿尔及利亚外汇管制和当地企业与外国公司投标标值优惠25%。 权利机构的腐败。所在国权力机构存在腐败现象,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和经营有徇私舞弊现象,必然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97717.html,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居民在海外并购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海外并购的步骤十分繁琐,而且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还有诸多的法律规定。本身投资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海外投资风险加大了,那么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呢?下面赢了网的小编将为你进一步解答。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1、法律风险 境外投资并购法律风险是指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行为违反了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或因法律问题处理不当,从而遭受成本增加、时间延长、投资并购失败等与预期目标相违背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定义,境外投资并购法律风险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违反东道国法律规定

投资并购行为违反东道国法律规定是指并购行为在实体上或程序上不符合东道国调整外资投资并购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种行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主动违法,即由于企业的过错而违反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境外投资并购中,并购法律文件所适用的准据法为外国法,例如被投资并购企业所在地或注册地法律、企业主要资产所在地法律等,中方往往没有充分的境外法律资源可供利用,亦缺乏相关法律专业常识,造成中方可能以中国法的视角“揣测和理解”外国法的相关条款。不熟悉法律文件所适用的准据法,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法律文件难以贯彻境内当事人的初衷;即使在法律文件中写入相关条款,亦难以保证该等条款能在准据法之下得到保障和执行。同时,由于中方不熟悉法律文件适用的准据法,即使全程参与谈判,但在进行法律文件编撰和修订时往往由外方包办,造成中方订约人忽视部分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条款,或低估该等条款可能产生的危害,麻痹大意而在日后招致法律纠纷。 企业违法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被动违法,即东道国为了阻止企业的投资并购行为而制定新法或者启用特别的法律、法规(包括程序法),使企业的投资并购行为违法。 (2)法律问题处理不当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6 年7 月——2017 年 5 月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paktel公司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国移动并购Paktel公司为例,从当前全球兴起的跨国并购浪潮出发,以并购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实际事例,重点分析研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从案例研究中得到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并购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来源;发展过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economic life of our country, th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business circ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e must face serious and in-depth research.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China Mobile's acquisition of Paktel compan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view of the rise of global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related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financial risk, to process of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risk are discussed, with the reality from the case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practi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merger and acquisition; financial risk; origin; development process

海外并购现象及风险和防范措施

海外并购现象:,仅在海年全年中国地区相关的并购交易总量减少了26%,金额降 低了9%2012外并购交易金额方面有所增长;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虽然在数量上微亿美元,在并购交易总披露金65254%,达到了创纪录的降,但披露 金额增加了,达到历史新高;中国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比重逐步增加,1/3 额中占比约我们预期民营企业将会成为未来推动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发展 的重要推。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引进工业科技和消费品相关业务,这已成为一个重要动力知识产权和品牌大量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将国外先进的流程、趋势;技术、一些中国民营企业正通过海外并购开始引入中国市场;在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全球化。专家认为,资源瓶颈和成本压力正迫使中国食品企业加快“出海”步伐,配置全融资渠道方式相对单一仍是我国海外并购面临的球资源以寻找出路。但融资难、对并购也更加谨一个突出问题,因此企业主和资金拥有者在经济疲软的形势下,慎。年二季度以来我国海外并购下滑明显,尤其三季度13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降至自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高达74.4%,披露金额共计18.63亿美元,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与实业企业海外并购获得投资借款难成本年以来的最低点。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要善于运用高的现象并存,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金融资本和金融杠杆,降低融资成本和并购风险。市场短期专家认为,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IPO 中国企业如果从内将不再活跃,取而代之的是二级市场交投和债务市场的活跃。事兼并收购业务,其资金来源将主要以债券融资为主,股票融资为辅。另外,商鼓业银行参与海外并购和海外融资积极性不高,政府方面应该多给予政策扶持,励企业出海,指定国家政策银行给予资金方面扶持等。做大做强必须有能力配置全球资源1.资源主要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感受到来自两方面中国企业 寻找“海外” 中国国内的资源供给已经不能满足行业日益膨胀的压力:一是资源瓶颈的约束,另一的需求,原材料价格的攀升进一步促使企业到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整合;谋方面,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升值压力促使国内企业转变已有的分工角色定位,求向高附加值转型。因此,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能力配置全球资源。事实上,在食品领域,通过并购整合全球资源壮大企业也是通行做法。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分析说,中国食品企业目前用资本换资源的心态迫切,光明食品此次的收购,不仅是资源布局,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早餐谷物这一市场前景的看好,同时显示自己品牌的国际形象,“这说明中国食品企业海外并购已经越来越多元化。” 2.海外并购要善用金融资本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越来越善于运用金融资本和金融杠杆。对于这笔涉及近68亿元人民币的海外并购,光明的融资方案显得十分“精明”:先通过一年期的过桥贷款募得资金完成交割,然后找合适的时间窗口在海外发债。专家认为,融资难、融资渠道方式相对单一是我国海外并购面临的一个突出因此企业主和资金拥有者商业银行参与海外并购和海外融资积极性不高。问题, 在经济疲软的形势下,对并购也更加谨慎。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我国海外并购下滑明显,尤其三季度披露金额共计18.63亿美元,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高达74.4%,降至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 张晖明称,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与实业企业海外并购获得投资借款难成本高的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独特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开展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实现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一次性的、创新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工程项目的这些特性造成了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风险将会造成项目的损失,甚至导致项目目标不能实现。 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项目实现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或问题的管理。 风险概念:是指由于但是者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得最终结果与但是者的期望城市较大背离,并存在使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项目风险的概念: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顾客、项目组织或项目的某个当事者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的因素影响,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者的期望产生背离,并存在给当事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项目风险管理角色描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实现的全过程,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包方,从准备投标开始直到保修期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因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管理的主要责任者、管理方法手段也会有所区别,在项目经理承接该项目之前,风险管理的责任主要集中于企业管理层,并主要是从项目宏观上进行风险管理,而工程项目一旦交由项目经理负责后,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就落实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经理所组建的项目团队。 但无论谁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于项目整体,都要贯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见附图) 风险管理规划(从属于项目管理计划) 11.4.1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依据 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书 11.4.2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方法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97717.html, 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研究 作者:周仁平 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8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海外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相差甚远,增加了海外工程项目的风险,加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海外项目风险的识别方法,进而提出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防范措施识别 一、引言 新时期下,由于国内市场资源逐渐饱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很多企业都开始涉足海外市场。从国际层面分析,由于发达国家的准入门槛高,大部分海外市场都倾向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不够稳定,各类政策变化频繁,所以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风险,而针对这些风险,如果不采用正确的控制方法,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因此,要全面完善海外工程市场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方法,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控制,从而实现最终的工程建设目标。 二、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一)政治风险 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政治风险一直都是海外投资的主要风险因素。由于很多海外市场都处于转轨阶段,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一旦发生政治问题,就会迫使很多项目停工,直接影响项目实施工期及人员安排,从而提高了经营成本。比如,某个投资国家局势动荡,导致正在建设的项目停工,其经济损失巨大。 (二)汇率风险 在国际工程建设中,海外经营需要兑换外币,汇率风险无处不在,因此,要重点考虑汇率风险。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所承包的海外工程多数集中在拉美、非洲等地,这些地方的综合国力较弱,工程项目还款期限较宽,周期长,很多建筑企业在此期间都面临着汇率风险,特别是人民币贬值压力。 (三)税收法律与市场风险 不同国家的经济法律、税收政策存在很大差别,所以税收法律与行业市场风险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TCL 并购汤姆逊,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2005年中国企业更是迎来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上半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总金额同比增长1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0.6%。2005 年10 月中石油41.8 亿美元收购PK 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成了世界性话题。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就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优势;劣势;对策;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主要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直购与间购几种类型。 二、跨国并购的动因 (一)国际经济形势和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为外资并购创造了绝佳的发展契机。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国际资本流动的热潮也明显降温,但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调整来看跨国并购并仍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不断增加,跨国并购浪潮迭起。 (二)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为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

的制度安排,也因此加速了并购的趋势; (三)跨国并购之所以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就在于它具有许多“绿地投资”所不同的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 1.时差效应,即通过跨国并购能更加快捷地向另一国市场渗透。投资新建一家企业往往涉及到谈判、审批、动工建设、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手续繁杂,耗时较多,而并购由于是购买一个现成的企业,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2.成本效应,以更低成本地进入另一国市场。表现为能降低进入壁垒及生疏环境的存在所造成的进入成本和经营成本; 3.竞争效应,通过跨国并购能更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运营和发展诸阶段都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中国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内在动力原因或者说有其存在的优势: (一)我国企业20多年的快速成长和积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把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组合优势,部分企业具有同国外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二)我国企业在部分产业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或垄断优势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但长时间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某些已趋成熟和稳定的大量中间技术和部分高精尖技术都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三)我国部分企业的本与融资优势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居民在海外并购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海外并购的步骤十分繁琐,而且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还有诸多的法律规定。本身投资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海外投资风险加大了,那么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呢?下面赢了网的小编将为你进一步解答。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哪些 1、法律风险 境外投资并购法律风险是指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行为违反了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或因法律问题处理不当,从而遭受成本增加、时间延长、投资并购失败等与预期目标相违背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定义,境外投资并购法律风险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违反东道国法律规定

投资并购行为违反东道国法律规定是指并购行为在实体上或程序上不符合东道国调整外资投资并购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种行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主动违法,即由于企业的过错而违反东道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境外投资并购中,并购法律文件所适用的准据法为外国法,例如被投资并购企业所在地或注册地法律、企业主要资产所在地法律等,中方往往没有充分的境外法律资源可供利用,亦缺乏相关法律专业常识,造成中方可能以中国法的视角“揣测和理解”外国法的相关条款。不熟悉法律文件所适用的准据法,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法律文件难以贯彻境内当事人的初衷;即使在法律文件中写入相关条款,亦难以保证该等条款能在准据法之下得到保障和执行。同时,由于中方不熟悉法律文件适用的准据法,即使全程参与谈判,但在进行法律文件编撰和修订时往往由外方包办,造成中方订约人忽视部分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条款,或低估该等条款可能产生的危害,麻痹大意而在日后招致法律纠纷。 企业违法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被动违法,即东道国为了阻止企业的投资并购行为而制定新法或者启用特别的法律、法规(包括程序法),使企业的投资并购行为违法。 (2)法律问题处理不当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 为了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寻求产业升级、迈入跨国公司行列等战略目标,我国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迈入企业跨国并购的浪潮。到了2016年,虽然全球经济经历了资本寒冬,增长速度放缓,但我国企业并购狂 潮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愈演愈烈。 但是,中国跨国投资活动由于人才和经验缺乏,有着很高的失败率。而其中财务风险是导致跨国并购活动失败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为对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重点研究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针对跨国并购有可能面临的估值风险、筹集资金的风险、支付风险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这四个环节,通过对财务数据指标等的分析,探讨博彦科技在并 购美国大展集团时采用了哪些控制措施,得出我国在控制财务风险上面的一些建议。在博彦科技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主要是面临对被并购企业财务信息的了解不全面、价值评估不准确等风险。 博彦科技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美国大展进行评估,通过收益法进行核算评估价值。通过对价值进行评估,发现并购美国大展集团存在较大的估值,有可能面对较大的财务风险。 在融资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融资而背负债务从而产生融资的风险。通过对博彦科技财务风险识别,发现博彦科技融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没有 因为融资而影响企业后续的经营。 在支付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现金支付的风险以及汇率和股权被稀释的风险。博彦科技通过选用自有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加分期支付的方式,对支付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并购后期进行财务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偿还债务以及财务体系整合的风险,博彦科技通过整合财务体系以及适当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对财务整合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博彦科技并购美国大展集团的案例分析,分析跨国并购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选取恰当的估值方式、融资结构、支付方式等来规避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

海外并购的技术整合风险分析

TCL海外并购的技术整合风险分析 文献综述 随着跨国企业并购态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并购中的技术风险研究趋之若鹜,总结出企业并购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共享、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归根到底,企业并购后遇到的技术风险,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下面就来总结分析一下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一、企业并购的技术整合理论 企业并购的技术整合风险理论在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下面介绍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研究。 (一)新古典学派的研究 新古典学派以索洛等人为代表,提出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和发展,新思想的来源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变化,而以后阶段的实现和发展则更突出缘由要素的协调,权利的纷争,利益的冲突,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他们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原理,强调资本和劳动的产出会随着内部有效管理和机制的改革而有所转变,另一方面他们坚持政府是一个强大的调控体系,政府可以利用金融、税收、法律等调控手段对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所有风险进行协调,以促进和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新古典学派仍然采用正统经济理论模型来测度整合风险,不能反应处于实时动态的经济现实,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继而产生了新熊彼特学派。(二)新熊彼特学派的研究 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等,曼斯菲尔德认为影响创新创新技术的因素主要有模仿比例,模仿比例低,企业要承担整合技术的额外费用,这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利;采用新技术所需要的投资额越高,在盈利相同的情况下,产品推广的速度就越慢,卡曼、施瓦茨等人从市场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去分析技术创新的风险,一家本身在市场上就趋向于垄断的公司,由于并购整合技术,从管理层上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企业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去管理并购以后的技术,但是所有的并购都是独特的,仍然会遇到各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复习进程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 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目前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中国建筑市场也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因为任何合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其合同双方的行为本质都是商业行为,最终目标都表现为经济利益,工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等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存在各种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分类和特点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限定时间、资源、质量)下,具有特定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事业,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三大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的结束。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无疑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有时是灾难性的,有时是人们不希望的,我们把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的灾难性事件和不合意的结果成为工程项目的风险。 1、工程项目的风险有以下几类 (1)经济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相关因素的变化,造成工程材料、设备等价格涨跌、供应脱节,甚至通货膨胀;或者由于错误估计市场变化而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通常由汇率变化、换汇控制、通货膨胀、设备材料供应脱节等引起,是工程项目风险中常见的主要的风险之一。

(2)技术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可能为预计到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其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等也是技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工作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1、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如下。 (1)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风险回避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将风险的概率降低到零,使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 (2)风险降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如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采购时可预留部分项目保证金,如果材料出问题则可用此部分资金支付,这样就降低了自己所承担的风险。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项目管理是有利的,可使项目成功的概率大大加大。 (3)风险分散:是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减少风险损失。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公司使用商品混凝土,混装混凝土就可以将风险分散给材料供应商。但采取这种方法的同时,也有可能将利润同时分散。

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XXX公司 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海外项目风险防范与管理水平,降低项目经营成本,提高项目效益,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并结合海外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跟踪及承揽实施的所有境外项目(含港、澳、台地区的项目;不含监理、咨询、设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海外项目风险,特指海外项目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对项目和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潜在影响。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公司及项目的总体经营目标,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与工具对海外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处理和总结的过程。 第五条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全面考虑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所造成的风险及一切不可抗力因素,并策划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来避免或减轻项目的损失,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地实施,实现项目的总体经营目标并进而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第六条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符合集团公司、公司本级及项目总体经营目标的原则。公司和项目的总体经营目标是一切项目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项目管理者制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必须符合公司和项目总体目标的要求。 (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项目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要全面考虑各种风险的可能性,重点关注发生可能性较大、风险性较强的方面。对不同风险的处置要实现不同的目标,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措施,项目管理者要把所有可供选用的对策仔细分析、权衡比较,在全面周到的基础上寻找对策的最佳组合。

(三)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以成本与效益相比较这一原则作为权衡风险管理决策方案的依据。在获取同样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海外项目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公室和海外经营单位/项目部三个层级。 第八条公司组建海外项目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公司主管领导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三总师、总法务顾问、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管为小组成员。 海外项目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落实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公司董事会关于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拟定相关工作计划。 (二)领导、部署、协调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三)研究、组织制定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四)审议决策海外项目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和危机的应对方案。 (五)审议并向集团公司提交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六)纠正和处理任何部门或个人超越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行为,奖励风险管理工作突出的部门和在重大风险和危机应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为。 (七)督导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八)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九条公司成立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各职能部门指派专人担任,办公室设在经济管理中心,由经济管理中心主管任办公室主任。 海外项目风险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