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资料

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资料

新课标高中英语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一、高中英语PWP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PWP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用在阅读教学中,而且也能用在听力、口语、写作等教学中。

那么什么是PWP教学模式呢? PWP模式就是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学习过程划分为prelearning, whilelearning, postlearning 三个阶段,这就是PWP教学模式。

prelearning (学习前)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学生进行学习准备,教师激活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形成新的语言运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的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呈现、复习、激活等活动。

whilelearning(学习中)阶段当然就是学习新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课堂中进行,但也可以是在课堂之外的自我学习活动。

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

postlearning(学习后)阶段是学习新语言之后的评价、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运用活动阶段,因为课堂内的活动本质上都属于学习阶段的活动,即使是课堂内的运用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运用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每一项具体语言教学内PWP容,在技能教学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如听力中的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口语中的prespeaking, whilespeaking和postspeaking,阅读中的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写作中的prewriting, whilewriting和postwriting。

总之,学习前的活动通常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学习中的活动一般是让学生先了解大意后掌握细节,而学习后的活动常常是口语或写作,以巩固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作者:***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6期【摘要】 ;SPP教学模式是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提出的一种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它的提出在广州各区小学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深受一线老师们的推崇。

然而,SPP教学内容以视觉词、音素拼读和绘本为主,与当前小学低年段英语教材的内容关联不大。

因此,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实现SPP教学的常态化,SPP教学往往仅限于专题研讨课。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何将SPP教学融于日常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促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关键词】 ;SPP教学融于日常低年段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41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113-02近几年中国教育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中小学外语学界也提出了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目标。

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构成。

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

其中,解码能力指读者自下而上读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

阅读品格指的是阅读习惯和体验。

阅读体验强调读者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情感成就,包括态度、兴趣和自我评估。

阅读素养各要素联系密切,相辅相成。

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品格的形成,而阅读品格越高,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也会越快,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结合儿童阅读发展和我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基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提出了一种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她认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不同阶段,阅读素养的培养应有所侧重。

入门阶段应以解码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

在解码能力诸要素中,拼读能力的掌握是核心。

而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儿童而言,绘本在早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绘本中与文字高度匹配的插图和故事的情节可以发挥解释语言意义的作用。

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新一期《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一篇文章就是刊登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所写的有关儿童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文章。

英语“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指,结合视觉词(Sight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通过绘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养小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1.儿童阅读发展的理论
Frith(1985)的儿童阅读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拼音文字的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字符阶段(Logographic phase)儿童将字词用图形来记忆。

拼音阶段(Alphabetic Phase)儿童应用字形-音位对应规则识记单词。

字形阶段,儿童可以不借助或较少借助语音知识,直接将词语作为基本的字形单位,从而达到识别的作用,阅读速度极大提高。

2.SVR模型
在英语阅读成分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使SVR模型(Simple View of Reading),认为阅读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核心成分:一解码能力,识别书面单词的能力。

二为语言理解能力,主要指理解听到的语言能力。

3.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
王蔷、敖娜图仁雅(2015)在讨论母语阅读素养的内涵和比较母语与外语的异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应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九个具体构成成分。

(见图1)
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赵淑红小学英语“SPP”阅读入门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6.6 p2-p6。

spp阅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spp阅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spp阅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无论在学业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阅读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SPP(Scanning, Pre-reading, Paired reading)的阅读教学模式,并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

二、SPP阅读教学模式概述SPP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它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扫读(Scanning)、预读(Pre-reading)和对读(Paired reading)。

三、教学设计1. 扫读(Scanning)- 目标: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整篇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 步骤:a. 让学生花1分钟左右浏览整篇文章,重点关注标题、副标题、段落首句和插图等与主旨相关的信息。

b. 让学生回答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简单问题,以测试他们是否正确获取了主要信息。

2. 预读(Pre-reading)- 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前构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框架。

- 步骤:a. 提供文本开头的几句话或引入语,引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

b. 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辅助教具展示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

c. 配发一份文本大纲或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前有个大致的了解。

3. 对读(Paired reading)- 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 步骤: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合作进行阅读。

b. 设定一些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讨论和合作。

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疑惑并就文本内容展开探究。

四、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1. 充分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辅助教具和相关问题,确保教学流程的顺畅进行。

2. 适当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但不要给予过多的直接答案。

3. 激发兴趣:通过选择具有吸引力的文本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实践初探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实践初探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实践初探作者:代巧玲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5期【摘要】阅读教学活动是知识获取、思维发展、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该模式为理论依据,结合绘本教学实例,阐述了在该模式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Horton'sHorns英语教学不仅是教授一种语言技能,更是教会学生具备一种素养的学科,即除了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读者知识获取、智力发展、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绘本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指,结合视觉词(Sight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通过绘本(Picturebook)的使用,培养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一节中讲到: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SPP”教学模式根据儿童阅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通过Phonics的训练和Sightwords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解码能力,为阅读扫除了读的“障碍”,而Picturebook的结合,解释了语言的意义。

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流利地读、有意义地理解,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阅读兴趣都能得到提升。

本文以三年级绘本Horton'sHorns阅读教学为例,阐释了“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如何在该绘本中通过“四步走”的教学过程,从语音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阅读兴趣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SPP英语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SPP英语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SPP英语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摘要:英语阅读是一个积极思考、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过程,这也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

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建立词汇表并帮助了解其用法。

同时,还可以加强熟悉外语的程度。

在小学英语阶段,SPP入门阅读模式是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本文通过探讨完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SPP 阅读入门教学;对策一、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概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包含三个元素:视觉词、拼写规则和绘本。

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是使用视觉单词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支持,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

同时,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使用绘本作为教具,可以使学生爱上阅读并为阅读时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SPP的入门阅读教学以绘本为媒介,以视觉词为主要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相匹配,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训练他们的拼写能力,提高阅读素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1]。

二、小学英语阅读现状(一)流于形式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读写能力方面面临一些挑战,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甚至受到考试的限制。

另外,在中考题型中,很少有所能够真正总结阅读内容的题型,因此,教师仍然是阅读活动的主要部分。

他们在这种练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似乎更愿意花时间去做阅读理解题。

就阅读理解而言,根据当前的阅读课堂情况,大多数教师专注于教授听、说、读、写技能,并进行碎片化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考性分析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素养无法得到适当的培养和发展,这种偏向应试教育的活动最终将阻碍阅读活动的发展。

(二)缺乏组织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许多老师不愿花时间让学生阅读,因为这很慢,甚至可能没有任何作用。

尽管有些老师出于不同的原因必须完成阅读任务,但他们所做的阅读活动通常只是形式上的阅读,或者只是对素材简单的整理,并没有深入去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英语素养水平的提高。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效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一门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然而,大学英语课程到目前为止并未能完全实现《指南》中明确规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目标。

虽然,有关学者对大学英语“教什么、教多少、如何教”等问题做了大量的深入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教学效果低(Low-effectiveness)。

多数大学英语教学虽然提高了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却没有真正地教会学生通过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教学效率低(low-efficiency)。

近年来,高校扩招致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大学英语的课堂几乎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学生课堂参与度低(low-engagement)。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沉默地听、记笔记,甚至玩手机或者睡觉,其真正地参与课堂讨论、进行主动思考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设计可以用来弥补或者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e3教学,即效果好(effective)、效率高(efficient)和参与度大(engaging)的教学[1]。

一、BOPPPS有效教学模型BOPPPS 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是北美国家诸多名校比较推崇的教学过程模型[2] 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6个教学环节,各环节名称、教学任务和设计要点如表1所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BOPPPS教学模型突出了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

用SPP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用SPP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用SPP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用SPP阅读教学模式引言:SPP (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型,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获取信息,还要理解和运用所读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SPP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

I. 概述A. 简要介绍SPP阅读教学模式的由来和理论基础B. 说明SPP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II. 教学目标A. 通过SPP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C. 帮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III. 教学内容和材料准备A. 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相匹配B. 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练习题等IV. 教学过程A. 调研阶段(Survey)1. 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2. 学生预览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B. 提问阶段(Question)1. 教师针对文章的关键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2.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并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力C. 阅读阶段(Read)1. 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注重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2. 学生可以标记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帮助理解和记忆D. 复述阶段(Recite)1. 学生根据记忆或笔记,复述文章的关键点和要点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活动,相互复述和分享,加深理解和记忆E. 复习阶段(Review)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阅读过程和所学内容2. 学生针对难点和疑惑进行讨论和解答,加深理解和掌握V. 教学评估A. 设计测验或练习,检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B. 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VI. 教学反思与调整A.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B.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结论:通过运用SPP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英语,课堂,资料,关于,spp,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关于“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
问题提出
我校低段学生的英语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在阅读中会因遇到很多新单词而“读不懂”、“不愿意读”,导致他们对英语阅读没多大兴趣。

(2)phonics和sightwords是英语阅读的两大重要基石。

但是,由于课时的原因,我们没有单独专门的课时来系统学习自然拼读和常见词。

基于这些问题,以及根据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英语阅读素养的内在需求,我进行了“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实践,希望更科学有效地加速低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建构,帮助其开启独立阅读之门。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由广州市
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在20XX年提出的。

目前,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在尝试使用这种模式。

题目
关于“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概念界定
spp指的是sightwords+phonics+picturebook。

spp阅读模式是结合220个常见词(sightwords)的复现学习,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语音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配以相应的绘本(picturebook)阅读加以理解、巩固、提升,着力于学生阅读解码能力的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研究预设
拟通过实践和探索,达成以下目标:
1.形成基于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2.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形成主动阅读绘本的习惯,阅读兴趣得到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3.学生能运用学习过的自然拼读规律和sightwords朗读相关的绘本。

理论依据
1.sVR模型
在英语阅读成分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使sVR模型认为,阅读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核心成分:一是解码能力,识别书面单词的能力。

二为语言理解能力,主要指理解听到的语言能力。

2.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
北师大王蔷教授提出,我国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应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九个具体构成成分。

(见图1)
操作方法
1.挑选适合“spp”阅读入门教学的配套教材。

针对低段学生的阅读水平,经过对比,我挑选了《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和“神奇的字母组合”》“sightwordKids”、“phonicsKids”、《海尼曼分级阅读》绘本作为匹配教材。

2.研究“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课型特点,并以自然拼读(phonics)教学为中心,制定spp的教学安排。

3.进行“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实践,通过反思,慢慢提炼,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图:
整节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
(1)在阅读前环节,设置sightwordstime和phonicstime,通过bingo,bombgame,造句等游戏复习已学过并与本节课相关sightwords。

通过字母拼读歌、phonicsgogogo等活动复习旧音,再引出并操练新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最后用phonics规则拼读出绘本中的新词并再结合sightwords进行有趣的句子认读活动。

(2)在阅读中环节,先呈现故事封面来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再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使用Ipad自主阅读故事。

(3)在阅读后环节,学生先完成研学案上排序或理解判断或图
词配对的任务,再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故事、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方式创编故事。

4.课后通过给故事配音、完成sightwords和新学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针对性练习来巩固学习内容。

5.开展绘本朗读计划。

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自20XX年下学期开始,以“趣趣英语”App上的《海尼曼分级阅读》作为材料,每两天朗读一个绘本。

学生通过Ipad或手机朗读。

朗读时,学生要“听3遍,读3遍,以及看图说话1遍”。

在“趣趣英语”,老师可以查看到孩子完成绘本朗读的详情,可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点赞或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听录音、打分或评价。

我定期在全班分享每个人的朗读录音,公布朗读数量,并进行表扬和奖励;期末评选绘本朗读小达人、朗读之星、朗读积极分子等。

效果呈现
1.形成了基于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2.积累了一些可以供借鉴的课例。

3.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下面是一份对学生自然拼读和绘本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结果:
结果显示,班上学生能快速识别绘本中已学习过的sightwords单词,能运用自然拼读法拼读绘本中含有已学拼读规律的新词,能自己尝试朗读绘本,他们具有了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

4.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主动阅读绘本的习惯,早期英语阅读素养得到培养。

下面是一份关于学生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喜欢率调查。

从数据可以看出,二1班的喜欢率为87.5%,二2班的喜欢率达90%。

表1:
关于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喜欢率调查二1非常喜欢20喜欢15不喜欢5喜欢率87.5%二2表2:
2214490%关于学生每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次数调查1次都没有2次3次(每周作业量)二1二200005678768813124次5次6次7次这是一份关于关于学生每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次数调查,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形成了主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习惯。

以二1班为例,直到目前,规定阅读的绘本是75个,但他们朗读或阅读量平均为221个,差不多是作业量的三倍。

刘宇歆、王梓豪同学已分别高达437、350个。

部分学生的绘本朗读作业量截图如下:
创新之处
1.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形成的有我校特色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特色,是基于我们“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有别于广州、上海等城市一些学校所使用的spp教学模式,它更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主要体现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和课堂学习评价三方面。

如下表:
环节他人的“spp”我的“spp”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用问题引核心素养阅读中1)呈现故事
2)图片环游、师讲故事、生跟读故事阅读后1)完成排序、图词配对、圈出sightwords等练习领学生开始自主阅读。

2)生自主利用平板朗读故事并完成研学案上的读后任务1)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2)小组合作朗读故事3)借助故事图片或导图复述故事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学习、沟通与合作能力、创造力2)复述、表演故事4)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用思维导图方式创编故事。

课堂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完成每一个研学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自我认识在绘本阅读中,师先呈现故事封面、创设情景、引出问题,然后学生利用Ipad进行自主阅读,阅读中同时完成排序或图词配对或理解判断等任务。

在这里,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实现了问题化学习,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能力。

阅读后,通过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借助故事图片、思维导图复述故事,用思维导图创编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课堂上教会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了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故事、故事创编,指向了核心素养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创造?”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课堂对自我的学习评价指向了核心素养中“自我认识”的培养。

2.所形成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和开展的绘本朗读计划,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中的解码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体验的阅读品格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方面。

而外语解码能力中
的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音素意识可通过我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外语阅读品格中的阅读习惯、阅读体验通过已实施的绘本朗读计划得到持续性培养。

3.在课堂上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平板自主朗读绘本,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以学为主。

不足与后期展望目前,我在“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的探索之路上只是迈开了一小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思考和斟酌:
1.在课堂学习评价方面需更细化。

如何体现过程性评价?
2.包含自然拼读、sightwords和绘本的课堂容量很大,如何精化每个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phonics和sightwords就像是英语阅读的一对翅膀。

给孩子插上自然拼读规则(phonics)和常见词(sight
words)这对翅膀,就能让他们在英语绘本的广阔天空里翱翔!因此,我会坚定地走在spp阅读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的大路上,切实开展phonics、sightwords、绘本教学。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