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

合集下载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陈述轨制【1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卖力评估是否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三.初次评分≤10分,消失导管滑脱风险较低,重要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四.10分<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实行导管明白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然标识.妥当固定.保持引流畅畅.增强宣教等通例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代班.五、评分≥15分,消失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产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安全,应重点存眷并按高危人群治理措施履行.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逝世亡).患者拔管.出院(逝世亡)后护士长将成果反馈护理部.六.如产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刻陈述大夫,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纳应急措施,并实时陈述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陈述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剖析评论辩论.提出改良措施并落实.七.有意隐瞒不报,依据情节轻微程度进行处理.导管滑脱防备轨制一.卖力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产生病情变更时需实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二.各类导管标识能干,有用固定.如评分>10分,要实时制订防备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代班.三.对患者及家眷进行宣教,告诉导管滑脱风险及防备措施.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殊留意导管的呵护,须要时实行呵护性束缚,留意松紧适度,经常检讨局部皮肤,防止对患者造成毁伤.五.增强巡查,随时懂得患者情形并做好护理记载,对消失导管滑脱安全身分的患者,依据情形安插家眷陪同.六.护士要闇练控制导管滑脱的紧迫处理预案,当产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刻陈述大夫敏捷采纳解救措施,防止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五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五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按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二)管路滑脱是指管道在输送介质过程中发生脱落或脱开现象,可能引发事故。

为了防范管路滑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采取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管路滑脱的制度和措施:1. 定期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损坏、无松动现象。

2. 强化管道固定:对管道进行加固固定,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如螺栓、焊接等,确保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滑脱。

3. 采用合理的管道支撑和支架:根据管道的特点和应力情况,选择适当的管道支撑和支架,确保管道能够承受正常的工作负荷,避免管道滑脱。

4. 定期维修和更换:定期进行管道的维修和更换,及时处理老化、腐蚀和磨损等问题,防止管道因这些原因导致滑脱。

5. 加强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管道滑脱的意识和预防能力,加强安全意识,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滑脱风险。

6. 设立报警装置:在管道滑脱的敏感位置安装报警装置,一旦出现滑脱现象,能够及时发出警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建立监控系统:通过建立管道滑脱的监控系统,对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滑脱事故的发生。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预防为主,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

3、留置各种导管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首次危险度评估。

评分≤8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轻度危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周评估一次;评分9-12分的患者为中度危险,每3天跟踪评估1次,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12分者存在导管滑脱高度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悬挂高危警示标识,高危患者,每天评估1次;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大科、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按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第二篇: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导管滑脱防范制度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024年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例(四篇)

2024年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例(四篇)

2024年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例1、管路滑脱事件主要涉及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造口术、中心静脉导管以及PICC导管等,指这些管路意外脱离原定位置的情况。

2、置管后,需在管外设置明确标识,注明管道种类及置入时间。

各种引流管必须牢固固定,以防止意外移位。

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需详细确认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性,并持续观察,防止管道脱出。

3、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保持管道正确位置的重要性,避免导管受压或扭曲。

翻身时需特别注意,避免牵拉导管。

4、如患者出现躁动,应指派专人监护,必要时需采取肢体约束措施,以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导管。

5、对于需要外出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需确保导管接口处的连接稳固。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避免对导管施加不必要的拉扯。

6、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风险。

7、对于存在管路滑脱风险的患者,应向其本人及家属详细解释风险,并确保他们理解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以获得他们的配合。

8、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有必要,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并在交接班时详细记录。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9、一旦发生管路滑脱,需立即启动预设的应急响应计划。

10、护士长需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导致滑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保持高度警觉,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以确保护理安全。

2024年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例(二)1、管路滑脱事件主要涉及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中心静脉导管以及PICC导管等管路的非计划性移除或脱出。

2、置管后,应在体外使用胶布做明显标记,并持续巡查以防止管道移位。

每班交接时需详细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状况。

护士需确保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得到妥善固定,以防止脱落。

3、需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正确位置,避免导管受压。

翻身时需注意避免牵拉导管。

4、如患者出现躁动,应指派专人看护,或采取必要的肢体约束措施,以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导管。

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篇)

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篇)

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____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2024年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二)引言导管滑脱是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导致了一系列的医疗事故和患者伤害。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5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5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体外用胶布做一标记,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

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避免导管牵拉脱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护士应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固定良好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11、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管,应立即将导管反折,对导管接口两端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

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12、护士长要____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以防各种导管滑脱,保证护理安全。

管路滑脱的防范措施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管外有标识,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时间。

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本(3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本(3篇)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本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体外用胶布做一标记,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

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避免导管牵拉脱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护士应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固定良好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11、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管,应立即将导管反折,对导管接口两端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

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12、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以防各种导管滑脱,保证护理安全。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本(2)管路滑脱是指管道系统中的管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自身振动或其他原因,导致管道与支架或其他固定装置脱离连接的现象。

管路滑脱严重影响了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和措施来预防管路滑脱的发生。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防范制度的建立1. 强化责任意识为了确保管路滑脱防范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防范制度,并明确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共同参与,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形成工作闭环,确保责任到人。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五篇)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五篇)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及防范制度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铜陵市人民医院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____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____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____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大学科、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大学科、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铜陵市人民医院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____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____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口头汇报大学科、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

2、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评分>8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评分>12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当评分>8分时,当班护士填写《导管滑脱风险上报表》,护士长审核后报护理部,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反馈表》报护理部。

4、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5、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评估表》进行评估。

评分8-12分每天评估一次,评分>12分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8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于24 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