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食品生物化学,哈工大大纲

811食品生物化学,哈工大大纲
811食品生物化学,哈工大大纲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食品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811]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氨基酸、肽、蛋白质

a)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分类、酸碱特性、特征化学反应;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及应用:谷光苷肽、催产素、胰岛素

b)肽平面:结构形成及特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胶原蛋白、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作用力;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分子伴侣作用特点、疯牛病

c)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功能;BPG效应、波尔效应、镰刀形细胞贫血病

d)透析、盐析、沉淀、柱层析、电泳、氨基酸序列分析:末端分析、edman 降解

2)酶

a)酶的分类,比活、活化能、活性部位

b)酶的催化机制、米氏方程、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作用、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c)别构酶判断方法、概念、生理功能

3)糖、脂和生物膜

a)寡糖、同多糖、杂多糖:实例结构及应用

b)生物膜组成成分特点及结构特点

c)膜的流动性、跨模转运

4)核酸、蛋白质合成及核酸研究技术

a)核酸:基本结构、变性、复性、杂交

b)DNA:结构、碱基组成、修复以及复制的模式、方式、过程

c)RNA:类型、转录的过程和调控、转录抑制剂的种类,初始转录RNA的加工

5)代谢

a)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代谢调控、代谢途径的区室化、酰基转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糖酵解:10步反应、调控;巴斯德效应、丙酮酸的代谢命运;柠檬酸循环:

8步反应,产生的能量、调控;糖原的降解与合成,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

c)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以及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胆固醇的合成;氨基酸代谢:转氨、脱氨作用,尿素循环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 题型结构:概念题(3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20

分)、计算题(20分)

四、参考书目

王希成编著. 生物化学.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

《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执笔人:彭芳刚 一、课程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8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学分:1.5学分 二、课程概述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介绍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性质、性能、毒性使用方法及应用范围的学科,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毒理学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课程分六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介绍食品。第一篇绪论部分参考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安全及科学管理等基础知识。第二篇至第六篇根据我国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特性分为食品保存剂、食品色泽调节剂、食品风味调节剂、食品质构改良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分篇介绍,重点介绍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使用方法及应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同时熟悉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性质、性能、毒性、使用方法及应用范围,为培养食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绪论 教学内容: 1、食品添加剂概述 2、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3、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 1、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及分析 3、了解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篇食品保存剂 第一章食品防腐剂 教学内容: 1、食品防腐剂概述 2、食品防腐剂各论 3、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2、熟悉常用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抑菌范围、适宜pH、安全性等。 3、掌握防腐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章食品抗氧化剂 教学内容: 1、脂类自动氧化机理 2、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2、抗氧化剂各论 3、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脂类自动氧化机理 2、掌握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3、熟悉常用防腐剂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应用范围。 4、掌握防腐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第三篇食品色泽调节剂 第一章着色剂

哈工大计算机考研考纲834软件工程基础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软件工程考试科目代码:[834] 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占75分)和软件工程课程(占75分)。 C语言程序设计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1.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常用算法的流程 图描述方法。 2. 针对具体的实际应用问题,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并灵活运用C程序 设计语言编写程序。 二、考试内容 1)算法的描述方法 a:算法的基本概念 b:算法的流程图表示方法 2)基本控制结构 a:数据的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 b: 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c: 循环的三种控制方法(计数控制的循环,条件控制的循环,标记控制的循环),嵌套循环 d: 流程的转移控制 3)函数 a: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 b: 函数原型 c: 基本类型的变量做函数参数向函数传递变量的值 d: 从函数返回一个值 e: 函数的递归调用,递归函数 4)数组

a: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b: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做函数参数向函数传递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c:字符数组或字符指针做函数参数向函数传递字符串 d: 常用的字符串处理操作(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复制、连接、比较、计算长度、插入字符、删除字符等) e: 常用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和查找算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 5)指针 a: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和解引用 b:指针变量做函数参数 c: 指针数组 d: 函数指针 6) 结构体和共用体 a: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 b: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或结构体指针做函数参数向函数传递结构体c: 结构体成员和嵌套的结构体成员的访问 d: 共用体类型 e: 结构体和共用体占内存的字节数 7)文件操作 a: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b:二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 c:文件的顺序读写 三、试卷题型结构 a: 单项选择题(8分) b: 写出程序运行结果题(8分) c: 程序填空题(8分) d: 画出算法的流程图(8分)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课程编号09054206: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适用于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总学时:48学分3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系课程负责人:呼凤兰 执笔人:呼凤兰审核人:高平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生理功能和它们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其营养质量的变化,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化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几大类生命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酶的组成、分类、酶作用机理、酶活力测定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掌握糖类分解代谢,脂肪酸费解和合成代谢,DNA和RNA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生物体内的重要生化反应过程;掌握生物氧化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和ATP产生机理;掌握层析、电泳、酶动力学实验、核酸等生物物质分离、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巧。 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食品生物化学的意义;如何学习食品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概论 目标及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及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任务; 2、掌握食品的概念,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二章食品物料重要成分化学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2019年哈工大计算机基础考生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54] 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部分,每部分各75分。 数据结构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1.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和 存储结构及操作算法,并能灵活运用;能够利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知识,为应用问题设计有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分析算法的复杂性。 2. 要求能够用C/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描述数据结构和算法。 注:考试内容范围主要以参考书目1为标准,带*号部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二、考试内容 1)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概念 a:数据结构与算法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 b: 算法及其复杂性分析 2)线性表 a:线性结构及其操作算法 b: 线性表的应用及算法 3)树与二叉树 a:二叉树的定义、性质、表示、遍历算法 b: 树的表示、操作算法 c: 森林与二叉树关系 d: 树与二叉树的应用及算法 4)图及其相关算法 a:图的相关概念 b: 图的存储结构与搜索算法 c: 图的应用及算法 5)查找与排序

a:查找与排序的相关概念 b:典型算法的描述及复杂性分析 c: 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应用 6)外部排序与文件 a:外部排序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方法 b:文件的组织方式、特点及应用 三、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a:填空题(0—15分) b:选择题(0—30分) c:简答题(0—30分) d:算法设计题(0—30分) 注:题型分数在以上范围内浮动,总分为75分 2)注意事项 算法设计题,必须包含算法的基本思想、存储结构设计和算法的描述四、参考书目 1.廖明宏,郭福顺,张岩,李秀坤,数据结构与算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9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75分)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系统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系统中总线、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I/O系统等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分析与逻辑设计方法,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专插本食品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糖类物质 第一节单糖 开链结构[差向异构体、镜像对映体(D、L型)]、环状结构(α和β型、吡喃糖、呋喃糖、Haworth式)、单糖的物理性质(溶解度、甜度、旋光性和变旋性)、单糖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氧化、单糖的还原、糖苷键的生成、脱水作用、与氨基反应) 第二节寡糖 双糖的构成、还原性和非还原性、还原糖、非还原糖、蔗糖理化性质、转化糖、麦芽糖的分子结构、麦芽糖的空间构型、麦芽糖的理化性质、乳糖的分子结构和理化特性、乳糖不耐症 第三节多糖 多糖、同多糖、杂多糖的概念、淀粉分子的结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糊化和老化、糊精的呈色反应、糖原和纤维素的结构 第三章脂类物质 第一节脂类 简单脂、甘油脂类[结构、脂肪酸常用简写法、脂肪酸共同特点、甘油的理化特性和应用、甘油三酰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水解和皂化、氢化和卤化、氧化、酸败、乙酰化)] 第二节生物膜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脂质、膜蛋白、糖类)、膜脂和膜蛋白在脂双层两侧分布的不对称性、生物膜的流动性、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物质的穿膜运送(被动运送、主动运送、基团运送)、物质的膜泡运送(外排作用、内吞作用)。

第四章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含氮量、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组成分类(简单蛋白、结合蛋白)、根据蛋白质来源分类(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单细胞蛋白)、分子形状(球蛋白、纤维蛋白) 第二节氨基酸与肽 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分类(非极性、极性不带电荷、酸性、碱性)、氨基酸的物理性质(色泽、溶解度、熔点、味道、紫外吸收特性)、氨基酸的化学性质(等电点、与甲醛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茚三酮反应、桑格反应、艾德曼反应)、肽的结构与命名、多肽的性质(水解、颜色反应) 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肽段)、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分子量、渗透压、透析、胶体性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的电泳、蛋白质的沉淀(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重金属盐沉淀、酸类沉淀、热凝固沉淀) 第五节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蛋白质的水化性、持水性,面团面筋、蛋白质的膨润、蛋白质的乳化性质、蛋白质的发泡性、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结合 第五章核酸 第一节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戊糖、碱基和磷酸)、嘌呤碱、嘧啶碱、核苷酸的碱基构型与紫外吸收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机电工程学院《人机工程学及工业设计方法》考试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机电工程学院《人机工程学及工业设计方法》 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人机工程学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下列主要内容: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人因学部分介绍人的构造尺寸与功能尺寸的测量与特点,人的心理特性与特点;典型常规作业环境的分析与设计原则;人的疲劳的分类,疲劳的测量与预防;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安全的预防与产品的安全设计;典型人机装置的设计包括显示控制装置设计,工作岗位与工作场所设计,工具的把手设计等;人机工程学的总体设计方法与设计应用实例;人机工程学的先进研究与技术介绍等。工业设计方法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下列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概念、设计思维、功能论、系统论、人性化和商品化的设计观念,以及设计调查、设计方法、设计评价、设计管理等。 二、考试内容 I、人机工程学部分(75分) 1、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主要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定义、起源、发展与应用,以及人机工程研究内容与方法。 1)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搞清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人机工程学的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发展趋势; 4)如何应用人机工程学技术。 2、人体基本数据测量与分析 介绍人的功能模型、人的结构特征;人体测量数据、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1)人体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人体测量使用仪器。人体模型介绍。人体构造尺寸与动态尺寸数据的设计应用。 2)人体测量百分位的选择。人体测量数据的设计应用。 3)如何在设计中应用人体测量数据。 3、人体感知能力分析 学习了解人的各种感知觉特性,了解人的反应与动作特性,了解人的生理特点与生理极限,为设计服务。 1)人体感知觉特点及生理极限。 2)人体各种感觉机能与特征。 3)人体的反射及反射弧。 4)人体的动作特点及基本规律。 5)感知觉的特征 6)视知觉的机能与特征 7)听觉与其它感觉的机能与特征 8)设计中利用感知觉的机能 9)如何在设计中利用各种知觉的特征。 4、人的心理及工效研究 人的心理学特点是人机工程学重要内容,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人的情绪特点人的激励机制。 1)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动机与激励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习题哈工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习题 1.以真空管为主要器件的是______。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所谓第二代计算机是以______为主要器件。 A.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是以______为主要器件。 A.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4.ENIAC用的主要元件的是______。 A. 集成电路 B. 晶体管 C. 电子管 D. 以上都不对 5.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______。 A. 数字计算机 B. 模拟计算机 C. 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D. 特殊用途的计算机 6.个人计算机(PC)属于______类计算机。 A. 大型机 B. 小型机 C. 微型机 D. 超级计算机 7.通常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以______为依据。 A. 电子器件 B. 电子管 C. 半导体 D. 延迟线

8.目前大多数集成电路生产中,所采用的基本材料为______。 A. 单晶硅 B. 非晶硅 C. 锑化钼 D. 硫化镉 9.计算机科技文献中,英文缩写CAD代表______。 A. 计算机辅助制造 B. 计算机辅助教学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计算机辅助管理 10.邮局把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______。 A. 机器翻译 B. 自然语言理解 C. 机器证明 D. 模式识别 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通常以______为技术标志。 A. 操作系统 B. 磁盘 C. 软件 D. 微处理器 12.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______。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13. 电子邮件是指______。 A. 用计算机管理邮政信件 B. 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消息 C. 用计算机管理电话系统 D. 用计算机处理收发报业务

811食品生物化学,哈工大大纲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食品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811]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氨基酸、肽、蛋白质 a)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分类、酸碱特性、特征化学反应;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及应用:谷光苷肽、催产素、胰岛素 b)肽平面:结构形成及特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胶原蛋白、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作用力;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分子伴侣作用特点、疯牛病 c)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功能;BPG效应、波尔效应、镰刀形细胞贫血病 d)透析、盐析、沉淀、柱层析、电泳、氨基酸序列分析:末端分析、edman 降解 2)酶 a)酶的分类,比活、活化能、活性部位 b)酶的催化机制、米氏方程、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作用、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c)别构酶判断方法、概念、生理功能 3)糖、脂和生物膜 a)寡糖、同多糖、杂多糖:实例结构及应用 b)生物膜组成成分特点及结构特点 c)膜的流动性、跨模转运 4)核酸、蛋白质合成及核酸研究技术 a)核酸:基本结构、变性、复性、杂交 b)DNA:结构、碱基组成、修复以及复制的模式、方式、过程 c)RNA:类型、转录的过程和调控、转录抑制剂的种类,初始转录RNA的加工 5)代谢 a)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代谢调控、代谢途径的区室化、酰基转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糖酵解:10步反应、调控;巴斯德效应、丙酮酸的代谢命运;柠檬酸循环:

8步反应,产生的能量、调控;糖原的降解与合成,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 c)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以及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胆固醇的合成;氨基酸代谢:转氨、脱氨作用,尿素循环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 题型结构:概念题(3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20 分)、计算题(20分) 四、参考书目 王希成编著. 生物化学.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大作业完整版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大作业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自主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自主实验报告 第四章‐实验1 一个2114 存储芯片的实现 要求:外特性与2114 芯片一致(P77,图4.12),可以设计成为64*64 个存储单元的堆。 A0-A9:地址线 I/O:数据输入输出线 CS:片选信号 R/W:读写信号 VHDL代码: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shiyan41 is PORT(clk, we, cs,reset: in STD_LOGIC; data: in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adr: in STD_LOGIC_VECTOR(9 downto 0)); end shiyan41; 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shiyan41 is typemem is array (63 downto 0) of STD_LOGIC_VECTOR(63 downto 0); signal data_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ignaldata_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ignalsram : mem; signalcs_s : std_logic; signalwe_s : std_logic; signaladdr_in_row: std_logic_vector(5 downto 0);

食品生物化学复习资料新整合

1.名词解释、选择及填空: 食品生物化学: 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贮运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食品成分在人体内代谢的科学。糖类(carbohydrates)物质: 是含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化合物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构象: 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靠单键的旋转或扭曲而改变分子中基团在空间的排布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 变旋现象: 在溶液中,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α、β)之间可以相互转变,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为变旋现象。 常见二糖及连接键: 蔗糖(α-葡萄糖—(1,2)-β果糖苷键);麦芽糖(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键);乳糖(葡萄糖-β—1,4半乳糖苷键);纤维二糖(β-葡萄糖-(1,4)-β—葡萄糖苷键) 脂类: 是生物细胞和组织中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溶剂中,主要由碳氢结构成分构成的一大类生物分子。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酯,占95%左右)和一些类脂质(如磷脂、甾醇、固醇、糖脂等) 顺式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 顺式脂肪酸:氢原子都位于同一侧,链的形状曲折,看起来象U型 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两侧,看起来象线形 皂化作用与皂化值: 皂化作用:当将酰基甘油与酸或碱共煮或脂酶作用时,都可发生水解,当用碱水解时称为皂化作用。 皂化值:完全皂化1g甘油三酯所需KOH的mg数为皂化值。 酸败及酸值: 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即产生难闻的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KOH的mg数称为酸值,可表示酸败的程度。 卤化作用及碘值: 油脂中不饱和键可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脂肪酸,这一作用称为卤化作用。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 乙酰化与乙酰化值: 油脂中含羟基的脂肪酸可与醋酸酐或其它酰化剂作用形成相应的酯,称为乙酰化。 1g乙酰化的油脂分解出的乙酸用KOH中和时所需KOH的mg数即为乙酰化值。 核酸: 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有碱基,戊糖,磷酸组成。 核苷: 是一种糖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糖与碱基之间以“C—N”糖苷键相连接。X-射线分析证明,核苷中碱基近似地垂直于糖的平面。 DNA与RNA组成异同:

(完整版)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加工技术 学时:共72学时,理论课程46学时,实验课26个学时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教材和参考书:《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工艺学》 一、课程学时分配 理论课课时分配

实验课课时分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各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技能练习,使学生在获得广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常见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的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本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6学时,实验26时。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和加工原理,在参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生产,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资源利用、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食品生产与开发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果蔬贮藏与加工工艺、畜产品加工工艺、发酵食品工艺、焙烤制品工艺、饮料工艺、实习训练,等 就业面向:食品加工领域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四、主要教学章节 绪论 一、食品加工概述 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项目一果蔬食品加工技术任务一罐制品加工技术 一、罐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罐藏容器 三、果蔬罐头加工技术 四、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 专项实训一糖水桃罐头的制作 任务二干制品加工技术 一、干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干制方法与设备 三、干制技术 四、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 专项实训二干制胡萝卜粒的制作 任务三糖制品加工技术 一、糖制品加工基本原理 二、糖制品分类

[872]结构力学哈工大考纲

s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结构力学考试科目代码:872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1)杆系结构组成分析 ●自由度、计算自由度 ●静定结构组成规则,杆件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静定梁、刚架、组合结构、三铰拱和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变形体虚功原理 ●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互等定理 ●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结构位移计算 4)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组合结构、桁架)由荷载作用、温度 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内力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的确定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由荷载作用、支座移动所引起的内 力 ●力矩分配法解超静定结构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的校核 5)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静力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 ●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三、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 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1)题型结构 ●客观题(填充题和单项选择题)(60分) ●分析计算题(90分) 2)内容结构 ●杆系结构组成分析(10-20分)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40-50分) ●结构位移计算(15-25分) ●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50-60分)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15-25分) 四、参考书目 1、结构力学教程(Ⅰ)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结构力学(Ⅰ)王焕定、章梓茂、景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3版

(完整版)食品生物化学十套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化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十前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品蛋白质含量,每克测出氮相当于( 蛋白质含量。 A. 0.638 B.6.38 C.63.8 D.638.0 )2.GSH分子的作用是( A.生物还原 B.活性激素 D.构成维生素 )3.蛋白变性后( A.溶解度降低 B. 不易降解 C. 一级结构破坏 D. 二级结构丧失 )4.破坏蛋白质水化层的因素可导致蛋白质( A.变性 B. 变构 C. 沉淀 D.水解 )5.()实验是最早证明DNA^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 B. 肺炎链球菌转化 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 D.豌豆杂交 )6.紫外分析的A260/A280比值低, 表明溶液中( A.蛋白质 B.DNA C.RNA D. 核苜酸 )7.DNA生物合成的原料是( A.NTP B.dNTP C.NMP D.dNMP )8.据米氏方程,v达50%Vma时的底物浓度应为()Km A.0.5 B.1.0 C.2.0 D.5.0 )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 A.Vmax下降,Km下降 B.Vmax 下降,Km增加 C.Vmax 不变,Km增加 D.Vmax 不变,Km下降 )10.维生素()届于水溶性维生素。 A.A B.B C.D D.E )11.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氧化

A. 加氧 B. 脱毯 C. 脱氢 D. 裂解 ( )12.每分子NADH曲呼吸链彻底氧化可产生( )分子ATR A. 1 B.2 C.3 D.4 ( )13.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 )电化学势的产生。 A. H+ B.K + C.HCO 3- D.OH ( )14.(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A. ATP B.ADP C.AMP D.Pi ( )15.动物体内,( )彳艮难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糖。 A.氨基酸 B. 核苜酸 C. 有机酸 D.脂肪酸 ( )16.核糖可来源于( )。 A. EMP B.TCAc C.HMP D. 乙醛 酸循环 ( )17.脂肪酸6幸化主要产物是( )。 A. CQ B. 乳酸 C. 丙酮酸 D. 乙酰辅酶A ( )18.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脂类为( )。 A.甘油三酯 B. 甘油二酯 C. 糖脂 D. 磷脂 ( )19.人体喋吟降解的终产物是( )。 A.尿素 B. 尿酸 C. 尿囊素 D. 尿囊酸 ( )20.基因上游,可被RN尿合酶识别并特异结合的DN附段称( )< A.起点 B. 启动子 C. 外显子 D. 内含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4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以下各氨基酸中,届于人体必须氨基酸的是()。 A. Phe B.Lys C.Trp D.Thr ()2. 出现在球蛋白表面频率较低的氨基酸是()。 A. Ala B.Leu C.Pro D.Arg ()3. 引起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有()。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Nutriology of Food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 【学分数】: 4 【总学时】: 7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从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的观点出发,深入理解营养与人体需要和健康的关系,掌握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素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社区营养;了解食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代谢,热能来源和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膳食参考摄入量( DRI )相关指标及其制定依据,了解营养与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能力,以便在今后的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㈠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理论知识方面 ( 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生理,营养素在体内的转运及代谢过程;热能的单位、来源及生理值,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特殊人群、特殊作业环境机体营养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膳食参考量( DRI )相关指针及其制定依据。 ( 2 )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和营养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营养素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常见膳食营养不平衡与疾病的关系;营养强化食品的种类及生产,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 3 )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不同人群营养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特点及合理膳食原则。 2 、技能技巧方面 ( 1 )根据主要缺乏症,能初步判断何种营养素缺乏。 ( 2 )通过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法的学习,能够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 ( 3 )根据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人体营养需要,正确编制不同人群食谱。 ( 4 )根据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基本能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上得到培养: 1 、知识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编制不同人群食谱,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进行正确评价。 2 、记忆能力。能够记住基本概念,主要营养素的代谢特点、生理功能、食物来源,营养素的主要缺乏症。 3 、综合归纳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归纳其营养需要特点;常见膳食营养不平衡与疾病的关系及膳食营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

807控制理论考纲 哈工大

2015-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控制理论考试科目代码:[807] 一、考试要求: 闭卷、笔试。 二、考试内容: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基本概念 (2)基本控制方式 (3)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4)控制系统的分类 (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微分方程 (2)传递函数 (3)结构图 (4)信号流图 (5)梅森增益公式 (6)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稳定性 (2)稳态误差计算 (3)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 (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3)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

(2)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 (3)频率特性的绘制 (4)稳定判据与稳定裕度 (5)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关系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校正方式 (2)常用校正装置及特性 (3)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步骤 (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7.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1)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2)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 (3)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8.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极点配置问题 (3)状态观测器 (4)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的系统9.最优控制 (1)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2)最优控制的前提条件 (3)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2)题型结构 a)简答题:30分 b)分析题:70分 c)计算题:50分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1及答案

哈工大学年秋季学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填空(12分) 1.某浮点数基值为2,阶符1位,阶码3位,数符1位,尾数7位, 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用十进制数写 出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非0最小正 数,最大负数,最 小负数。 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在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 供,指令提供;而在变址寻址中,变址 寄存器提供,指令提供。 3.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和 两个方面。 4.设机器数字长为16位(含1位符号位)。若1次移位需10ns,一 次加法需10ns,则补码除法需时间,补码BOOTH 算法最多需要时间。 5.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 叫,它通常包含若干个,而 后者又包含若干个。组成 多级时序系统。 二、名词解释(8分) 1.微程序控制 2.存储器带宽 3.RISC 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

三、简答(18分) 1. 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 2. 设主存容量为1MB,Cache容量为16KB,每字块有16个字,每字32位。 (1)若Cache采用直接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2)若Cache采用四路组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3. 某机有五个中断源,按中断响应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为L0,L1,L2,L3,L4,现要求优先顺序改为L3,L2,L4,L0,L1,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4. 某机主存容量为4M ×16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的指令系统具备120种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立即、相对四种寻址方式。 (1)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并指出各字段的作用; (2)该指令直接寻址的最大范围; (3)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 (4)相对寻址的寻址范围。 四、(6分) 设阶码取3位,尾数取6位(均不包括符号位),按浮点补码运算规则 计算 [25169?] + [24)16 11(-?] 五、画出DMA 方式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并说明其工作过程(以输入设备为例)。(8分)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26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修读学期 5 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Food Additive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原理、分类使用等基础知识,了解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毒理学性质、功能特点、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内容,学会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为今后进一步运用食品添加剂知识从事食品产品开发、食品质量管理与监督等工作打下基础,为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扩宽专业知识面和应用食品添加剂从事食品生产与管理的适应能力。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的重要组成,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合理合法地利用食品添加剂进行食品开发、生产与研究,对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因此,本课程的设置对培养食品工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学会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提高食品营养,简化食品加工方法,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培养学生在食品工程领域运用食品添加剂从事产品开发、质量分析与质量监督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此外,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学习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主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1及答案

而兴奋不已。 哈工大学年秋季学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而兴奋不已。 一、填空(12分) 1.某浮点数基值为2,阶符1位,阶码3位,数符1位,尾数7位, 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用十进制数写 出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非0最小正 数,最大负数,最 小负数。 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在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 供,指令提供;而在变址寻址中,变址 寄存器提供,指令提供。 3.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和 两个方面。 4.设机器数字长为16位(含1位符号位)。若1次移位需10ns,一 次加法需10ns,则补码除法需时间,补码BOOTH 算法最多需要时间。 5.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 叫,它通常包含若干个,而 后者又包含若干个。组成 多级时序系统。 二、名词解释(8分) 1.微程序控制 2.存储器带宽 3.RISC 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而兴奋不已。 三、简答(18分) 1. 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 2. 设主存容量为1MB,Cache容量为16KB,每字块有16个字,每字32位。 (1)若Cache采用直接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2)若Cache采用四路组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3. 某机有五个中断源,按中断响应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为L0,L1,L2,L3,L4,现要求优先顺序改为L3,L2,L4,L0,L1,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食品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食品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 1、生物化学的定义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3、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生物化学与食品 【本章重点及难点】 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发展历史。 2、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知道如何学好生物化学。 第二章:蛋白质 【本章内容】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 5、蛋白质的分类 【本章重点及难点】 1、本章重点:20种常见氨基酸的通式、分类、物理化学性质和分离方法。肽的构成,肽键的结构和性质,肽的特殊化学反应。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超二级结构,结构域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与结构之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2、本章难点:等电点及其计算和测定方法。肽链骨架。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基本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三字英文缩写符号。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概念、主要化学键和形式、α-螺旋,β-折叠的结构特点。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和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的概念和维持稳定的化学键。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的沉淀、变性的概念和意义,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2、理解肽、肽键与肽链的概念,多肽链的写法。生物活性肽的概念。肽单元概念。模体、锌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