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优秀作文
三坊七巷说明文作文

三坊七巷说明文作文
《三坊七巷》
要是有人问我福州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哪儿呀,那我肯定脱口而出:“三坊七巷呗!”
三坊七巷那可是福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走进那,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奇妙世界。
那青石板路啊,被人们踩得都有点发亮了,感觉每一块石板都在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坊巷里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精致极了,木质的门窗、雕花的屋檐,让人忍不住就想多瞅两眼。
我记得那次去三坊七巷,走着走着就看到一个卖糖画的小摊。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小摊前围了好些人呢。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摊主老爷爷拿着个小勺子,在石板上熟练地勾画出各种图案,糖浆在他的手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出现了。
我当时都看呆了,心想这也太神奇了吧。
我缠着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拿着糖画,我都舍不得吃,就一直盯着看,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
在三坊七巷里,像这样有意思的小玩意儿可多啦。
等逛得有点累了,还可以随便找一家小店,坐下来喝杯茶或者吃点小吃。
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感受着这里独特的氛围,那真是惬意极了。
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仿佛时间都能在这里放慢脚步。
真的,三坊七巷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又有着充满生活气息的一面。
不管啥时候去,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下次要是有人再问我福州有啥好玩的,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他们去三坊七巷,去亲自体验一番那美好又独特的感觉。
描写文化遗产福州三坊七巷的作文

描写文化遗产福州三坊七巷的作文福州的三坊七巷,听这名字是不是有点拗口?但它可真是个大有来头的地方,绝对值得一探。
首先,让我告诉你,三坊七巷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而是福州的文化名片。
它是福州老街区的代表,集中了许多历史建筑、古老巷弄和浓浓的福建味儿。
我记得上次去三坊七巷,刚进门的时候,我就被那儿的古色古香给迷住了。
地上的青石板路虽然有点磨损,但这才显得有历史感。
你知道吗,这些石板路可是走了几百年的人来了,他们的脚步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呢!我和我的朋友小李一起来的。
小李是一位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人,一进三坊七巷,她就像个小侦探一样四处打量。
她忽然看到一块写着“林则徐故居”的牌子,立刻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哇,这里就是林则徐的老家呀!你知道他可是抗击鸦片的英雄哦!”我笑着说:“是啊,我这儿的历史知识还不够丰富,听你说我才知道。
”我们沿着巷子走,看到前面有个卖传统福州小吃的小摊,我立刻被那飘来的香味吸引住了。
小李则决定用她的历史学者态度来挑选一些有历史的东西。
她站在摊位前对老板说:“你们这的红糖年糕是不是有百年历史了?”老板哈哈一笑:“差不多吧,但不至于有百年,不过十几年也有了!”小李买了一大堆小吃,结果我们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院子里坐下来边吃边聊。
院子里有一棵特别古老的榕树,树下的长椅上坐着几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游客,他们也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东西。
我们互相打了个招呼,聊起了三坊七巷的趣事。
这时候,小李突然感叹道:“这儿真是太有感觉了,不像那些商业化的旅游地!”那天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穿着一身传统的福州布衣,正在树下坐着晒太阳。
我们过去打招呼,他笑得特别和蔼:“年轻人,来这儿转转,别忘了带回点福州的特产哦!”我和小李点了点头,感觉特别亲切。
三坊七巷里,有时候你走在大街上,忽然会被那儿的宁静和历史感所感染。
街头巷尾,有许多精致的小店铺,卖着各种传统手工艺品,比如漆器、雕刻等等。
这些小店都保留了古老的风貌,仿佛是穿越时光的窗口。
三坊七巷美景作文

三坊七巷美景作文
《三坊七巷的独特魅力》
嘿,要说福州最有名的地儿,那肯定得是三坊七巷呀!那可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三坊七巷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啊,简直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
我走进一条小巷子,脚下的石板路都感觉带着岁月的痕迹。
两边的房子大多是木质结构,雕花的门窗精美极了。
我看到有一家店门口摆着好多油纸伞,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我就走进去瞧瞧,结果发现店里的老板正在现场制作油纸伞呢。
那老板的手艺可真是绝了,只见他熟练地摆弄着那些材料,一会儿工夫,一把漂亮的油纸伞就初见雏形了。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看着那把油纸伞在老板的巧手下一点点变得完美,就好像在见证一个艺术品的诞生一样。
逛着逛着,我还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小店,有卖特色小吃的,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
我买了一块甜甜的糖画,一边吃着一边继续溜达,心情那叫一个舒畅。
三坊七巷里还有好多名人故居呢,每一处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走在其中,就仿佛能听到过去的故事在耳边回响。
逛完了三坊七巷,我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这里真的是展现福州文化的一个绝佳窗口,既有美景又有故事。
以后有机会呀,我还得再来三坊七巷,好好地再感受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三坊七巷,我可真是太喜欢你啦!。
福州三坊七巷旅游作文

福州三坊七巷旅游作文福州的三坊七巷,真的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一走进去,你就会被那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吸引,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几百年前。
街道两边的老房子,木雕的窗户,斑驳的墙壁,真的是美得让人心醉。
你知道吗,走在这些巷子里,就像走进了一幅活生生的画,随便一拍,都是明信片级别的美景。
哎,真是“见过大世面”的地方,哪怕是个路边的小摊,都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每次去三坊七巷,我都忍不住要试试当地的小吃。
这里的鱼丸、肉燕、花生汤,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想象一下,咬一口鲜嫩的鱼丸,汤汁瞬间在嘴里炸开,那味道真是让人心花怒放。
还有那肉燕,薄薄的皮包裹着满满的肉馅,入口即化,啊,那叫一个爽!要是再来碗花生汤,嘿,真是“天上掉下来的美味”。
这些美食让你觉得,生活真的太美好了!除了吃,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逛逛。
比如,有一家特别有意思的手工艺店,里面卖的都是当地的特色工艺品。
你可以看到工匠们专心致志地在制作,手艺精湛,真让人佩服!我那天还看到一个小姑娘在试着捏泥巴,笑得特别好看。
说实话,看到那一幕,我心里也忍不住想:要是我也能这么灵巧该多好啊!不过,别提了,我捏个团子都能捏成个变形金刚。
逛着逛着,时光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夕阳西下,街道被染成了一片金色,映得人心里暖暖的。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仿佛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此时此刻,我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简单而美好。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间值得”,在这里,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世外桃源”。
如果你有朋友来福州,千万不要错过三坊七巷啊!我跟你说,带他们来这里,绝对不会后悔。
我们可以一起逛逛,聊聊天,拍拍照,拍得好看的还可以发朋友圈,简直是“妥妥的”! 大家都会羡慕你,问你这是哪里,哎呀,那种优越感真是爽歪歪!当然,记得把那些美食的照片也发上去,让大家都知道福州的魅力!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会到人们的热情。
每个店主都笑容满面,仿佛在说:“欢迎光临!”这种温暖,让人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游三坊七巷作文6篇

游三坊七巷作文6篇篇一:游三坊七巷国庆放假,爸妈带我到三坊七巷玩。
刚踏入这人如潮涌般的街道,一股古香古色夹杂着节日气氛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有现代工艺品店.小吃店.服装店……店老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听路边的导游介绍,三坊七巷历史悠久,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和福州一起经历了许多岁月的沧桑.洗礼。
一些精美的建筑已有些毁坏,但我们仍可以看到它以前那些风貌。
政府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专门进行修缮.保护。
如今已作为福州的一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一处景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刚到门口,一对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映入眼帘。
步入馆内,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有银饰.陶泥.剪纸.漆画……真是琳琅满目,许多年长的老人还现场制作工艺品,使现场增添了新意。
据说国家为了保护这些手艺不失传,出资请这些民间艺人在此表演。
其中有几样工艺品让游客们赞叹不已……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件件用寿山石雕刻而成的水果.植物.动物……你看,那荔枝上垂着几滴露珠使它的暗红色颇具生机;十二生肖个个栩栩如生,姿态万千,坐.展.卧.躺……个个精美绝伦。
最令人叫绝的是那只深红色的板鸭,上面还泛着几滴油光,真是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乱真,恨不得咬上一口。
一天的游玩结束了,虽然很累,但很充实。
篇二:游福州三坊七巷来到福州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当地著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指: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一走进去,我就看见坊巷纵横,石板铺地,大街两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店铺,里面有多家店铺在卖福州的三宝之一——角梳,还有的店铺卖软木画,看得我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我们走进一家木器店,看见门窗镂空精雕,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里面木器产品琳琅满目,有木雕烟缸、笔筒、手链、手指活动器,还有的我都说不上名字,最后我选了一把痒痒挠。
美丽的三坊七巷作文400字

美丽的三坊七巷作文400字《美丽的三坊七巷》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美的地方,那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
一走进三坊七巷,就好像走进了古老的时光里。
那里的房子都有着高高的屋檐,白白的墙壁,走在窄窄的石板路上,感觉可有趣啦。
街边有好多好玩的小店。
有一家卖糖人的店,师傅的手可巧啦,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糖人,有孙悟空,还有小兔子,好看得我都舍不得吃。
还有一家卖油纸伞的店,那些伞五颜六色的,上面画着漂亮的花,打着这样的伞,感觉自己就像古代的小公主。
三坊七巷里还有很多名人的故居呢。
比如严复,他可厉害啦,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走进他的故居,能看到好多古老的东西,好像在跟我们讲过去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来三坊七巷玩,这里真的太好玩啦!
《美丽的三坊七巷》作文二
嘿,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美丽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呀,那地方可热闹了!到处都是人,大家都来瞧一瞧它的美。
那儿的房子古色古香的,就像画里的一样。
有一扇扇红色的大门,门上还有铜环呢,一敲,“当当当”,声音可好听了。
我还在那里吃了好吃的鱼丸。
白白胖胖的鱼丸,咬一口,鲜美的汤水流进嘴里,那滋味,简直太棒了!还有一家卖肉燕的,小小的肉燕像一个个小馄饨,吃起来可香啦。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画扇子,他画得可好了,把三坊七巷的美景都画在了扇子上。
我买了一把,拿在手里,心里美滋滋的。
小伙伴们,三坊七巷是不是很美呀?快来一起玩吧!。
三坊七巷说明文600字

三坊七巷说明文600字第一篇:《三坊七巷,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画卷》那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跟几个朋友约好去三坊七巷逛逛。
一走进南后街,那古色古香的味道就扑面而来,石板路两旁的老房子,恍若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我们沿着街慢慢走,两旁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卖的都是些福州特有的小玩意儿,还有那香味扑鼻的小吃,让人口水直流。
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而七巷则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这些名字背后藏着的故事可多了,随便挑一个都能讲上半天。
就说这衣锦坊吧,以前这里住的都是些达官贵人,现在成了游客们打卡的地方,想象一下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们穿梭在这条街上,感觉就像是穿越了一样。
走在三坊七巷里,最有趣的就是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
比如墙角边的青苔,门框上的雕花,还有那些老宅子里偶尔传出的闽剧唱腔,都让人觉得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了。
偶尔还能碰到几位老人家坐在门口晒太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看着他们,心里也会暖洋洋的。
转眼到了傍晚,夕阳洒在青砖瓦片上,给三坊七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我们坐在一家古朴的茶馆里,品尝着茉莉花茶,聊着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三坊七巷又换上了另一幅面孔,灯光下的老街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篇:《三坊七巷,时光里的秘密花园》周末的时候,终于抽空去了趟三坊七巷。
一进到里面,感觉整个人都被一股宁静的气息包围了。
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透着岁月的味道,走在这里,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大大的秘密花园。
逛着逛着,发现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飞檐翘角,木构建筑,还有那些精美的砖雕和木雕,每一样都透露出匠人们的心思。
特别是那些高高的马头墙,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群马儿在奔跑,特别有意思。
在三坊七巷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小巷子。
巷子窄窄的,两侧的房子紧紧相依,走在里面,恍若能听到历史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艺术家在巷子里作画,或是弹奏古筝,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福州三坊七巷小学生作文

福州三坊七巷小学生作文在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有一个充满了历史和文化韵味的地方,那就是三坊七巷。
我第一次去三坊七巷的时候,就被它那独特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满心欢喜地走进了这个奇妙的地方。
刚走进南后街,热闹的场景就展现在眼前。
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有卖福州特色小吃的,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还有卖各种纪念品的。
一家卖肉燕的小店引起了我的注意,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我好奇地凑过去,只见师傅熟练地拿着一根小木棒,把肉和淀粉打成的肉泥飞快地刮到案板上,不一会儿,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肉燕皮就做好了。
包好的肉燕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那味道,啧啧,真是鲜美极了!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家卖油纸伞的店铺。
店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油纸伞,有的伞面上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有的画着古典的人物形象,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我拿起一把油纸伞,轻轻地转动着,想象着自己撑着这把伞走在江南的雨巷里,那该是多么浪漫的场景啊!穿过南后街,我们走进了坊巷里。
这里的街道狭窄而幽静,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
路边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林则徐故居。
这座故居保存得非常完好,里面陈列着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和他用过的物品。
看着那些古老的物件,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从林则徐故居出来,我们又来到了严复故居。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故居里,我看到了严复曾经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思想历程,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除了这些名人故居,三坊七巷里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
有的是明清时期的官宦人家的府邸,有的是富商巨贾的豪宅,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价值。
我走进一座古老的宅院,里面有一个大大的天井,四周是雕花的门窗和精美的栏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三坊七巷优秀作文
1福州三坊七巷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要去福州的三坊七巷,听爸爸说那里有许多古建筑,还有许多历史名人在那居住过。
我迫不及待的就想看见了。
爸爸开车,我们一家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三坊七巷。
在三坊七巷的路口有一块牌子对整个三坊七巷的介绍,原来“三坊”分别是光禄坊、衣锦坊、文儒坊;而“七巷”则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宫巷、黄巷、安民巷和吉庇巷,其中以宫巷最具内容。
三坊七巷,四十公顷的斗大地方,竟有严复、林则徐、林觉民、冰心等著名人物
整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
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南后街。
当然,最诱惑人的还是街道两边诱人的美食和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手摸着墙上的明砖青瓦,眼看着雕花门窗,不知不觉来到了禁毒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民族英雄林则徐,他是中国清代的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他出生于今天的福建福州的贫困家庭,为官清廉耿直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最重要的是他还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虎门销烟。
走到林则徐纪念馆前,抬头可见正门匾上写着“林则徐纪念馆
“,左匾上写着“中兴宗衮“,右匾上写着“左海伟人“。
一走进林则徐纪念馆,二面的白墙似乎代表了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通红的柱子诉说着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作风态度。
在纪念馆的东面是新建的的禁毒教育宣传馆,里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吸食工具以及各类的毒品,还有近年来警方破获的重大、特重大吸毒案件,在这里面有鸦x发展史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的历史资料。
在林则徐纪念馆的北面是三块石碑,上面篆刻的是圣旨、祭文和碑文,这些都是林则徐为官时皇上所赐予的,在御碑亭的两根柱子赫然写着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必驱之。
”这两句诗是他的爱国胸襟,也是他人生追求的写照。
在御碑亭右边是树德堂,树德堂内有一尊林则徐的塑像,塑像上有皇帝的御书“福寿”,塑像的左边是一幅江主席的题词:林则徐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
三坊七巷,盘落在福州城中“最美的符号”。
2福州名片“三坊七巷“
提起心目中的福州名片,我想福州的“三坊七七巷”可谓首屈一指,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各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东街口或津泰站下,往西侧巷子里钻便是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侧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巷、文儒巷、
光禄巷;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
“三坊七巷”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
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史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命脉,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保存“三坊七巷”的原貌,就是保存历史的记忆,保存历史的延续性,而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
‘三坊七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最好见证。
’三坊七巷”可谓福州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集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和书院文化于一身。
所以它不愧为首屈一指的“福州名片”。
3带台湾小朋友游览三坊七巷
今天早上,云朵白白的,懒懒地飘在天上。
太阳公公无微不至地晒着大地。
我今天起了个大早,因为我要带台湾小朋友游览我们福州的三坊七巷。
洗漱完毕,我兴冲冲地去见台湾小朋友去了,带
早饭都只吃一块面包。
到了见面地点,我大声说:“台湾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福州!我是若林,是来带你们去游览三坊七巷的小朋友,请上车。
”
我们到了三坊七巷,我马上开口介绍道:“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巷坊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x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还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
宋郑姓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x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
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后,吉庇巷成为一条沟通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一度更名为“吉庇路”。
20xx年福州市将其复名为“吉庇巷”,并开始对北侧的破损古建筑进行改造。
……
介绍完毕,我也领着台湾小朋友走了一圈逛完了。
走到门口,我把他们送回出发地点,便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丁零零”!“丁零零”!好讨厌呀,小闹钟又叫我起床了!刚才的事,原来只是一个梦。
4探访“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也只有二坊五巷。
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然而在探访“三坊七巷”时,却看见不少居民防火意识淡薄,他们以修建危房为由,擅自使用可燃材料在楼顶上搭建房间或隔热层,私自在街坊小院、公共通道内违章搭盖遮雨棚,院子街巷内各种老化的电线乱拉搭等
“三坊七巷”常住人口已有五千余户,总人口也快到二万,由于街区内居住条件相当拥挤,已处于超负荷状态,而且出租户日益增多,外来人口大量入住,他们中还有多数人使用比较简陋的方法来进行取火煮饭,还存在用木柴烧饭、用电热棒来烧开水的住户,“三坊七巷”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它们都非常的怕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三坊七巷”内的建筑大部分为明、清历史建筑,这兴许是当时历史的原因吧,深深的巷子只有一个正门,巷道不仅狭而且长,道路宽度也仅为2-5米,通道上还堆满了东西。
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出,一旦起火,这里势必“火烧连营”,住户怎么能够迅速逃生?
这次探访还发现随意破坏防火墙的现象比较严重,两旁的防火门被死死的封住根本就无法顺利逃生。
在宫巷24号林聪彝故居,建筑顶梁柱倒塌了,东花厅屋顶的也有多处地方烂掉了,在这里倒还是看到了唯一的灭火器,不过也还是出现了用可燃材料搭建的房间。
防火墙和消防通道被随意破坏了。
三坊七巷原来有11个消火栓,根本满足不了消防灭火的需要。
据消防队叔叔说现又准备新增14个消火栓,这样一来就能较好的解决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消防问题。
不过我觉得还是要让大家都能够提高防火的意识,消除那些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方,这样才能够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让他们彻底脱离火灾威胁,能够永久的保留丰富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