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_27111100_液化天然气(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

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去年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产品象柴油、汽油和煤油消费量的增长明显减慢,但液化气消费量仍在以两位数的幅度上升。
初步估计1998年中国液化气消费量增长了大约15%,从1997年的1,010万吨增加到1,160万吨。
在1997年,中国液化气消费量已经超过墨西哥,成为仅次于美国(5,210万吨)和日本(1,980万吨)的全球第三大液化气消费国(见表1)。
在低价格的刺激下,中国去年液化气进口量创历史最高记录,从1997年的358万吨增加到477万吨,跃增了1/3。
国产液化气增长13%,达到大约720万吨。
在国内液化气市场,进口液化气所占的份额从1997年的35%扩大到41%。
由于韩国去年进口量减少,中国液化气进口量现已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液化气进口国。
液化气生产:商品液化气产量猛增1998年,中国国内液化气产量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
在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减少0.3%、汽油、柴油和燃料油产量分别减少1.2%、0.4%和9.4%的同时,液化气产量增长13%,从1997年的635万吨增加到720万吨。
液化气的增产部分几乎全都作为商品售出,炼油厂自用做原料和燃料的数量仅从1997年的101万吨增加到104万吨,而商品量却由534万吨增加到616万吨,增幅达15%。
价格因素促使炼油厂增产商品液化气由于近年来民用清净燃料需求不断上升,加上液化气市场的逐渐放开,炼油厂商品液化气产量持续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而炼油厂自用液化气数量却一直保持在大约100万吨左右的水平。
炼油厂自用液化气中有l/3用做原料,生产烷基化油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产品。
主要由于价格因素,炼油厂宁愿让象烷基化一类装置严重开工不足或停工,也要多挤出一些液化气外销。
在过去两年里,国家两次将计划内液化气价格调高,调后价格比调前的每吨800元提高了一倍。
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夏季,国家计委将计划内液化气价格从每吨1,200元提高到1,600元,同时规定计划外液化气价格按每吨XX元由企业自行确定。
我国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规模分析

我国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规模分析(一)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分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6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由19,651,151,170千克增长到26,060,199,426千克,增长了32.6%;2017年1-4月,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为9,963,812,125千克,比上年同期增长26.5%。
2015-2016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额由8,854,373,198美元增长到8,934,935,664美元,增长了0.9%;2017年1-4月,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额为3,641,312,458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8%。
图表2015-2017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分析单位:千克,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二)主要贸易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市场分析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排名前五大市场为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其中,进口量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为5,537,937,747千克,比上年同期增长45.3%;其次是卡塔尔,为4,812,576,726千克,比上年同期下降28.5%;最少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为1,585,924,304千克,比上年同期增长454.4%。
2015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额排名前五大市场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其中,进口额最高的是卡塔尔,为2,816,631,769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0%;其次是澳大利亚,为1,631,927,924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2%;最低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为836,921,076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3%。
图表2015年主要贸易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及进口额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16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排名前五大市场为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的能源进口

中国的能源进口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进口成为国内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中国的总能源消费量在2017年已经达到3.12亿吨标准煤,其中约60%的能源来自进口。
中国进口的能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等。
其中,石油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进口品种,2017年进口量达到4.18亿吨,相当于全球平均每个工作日进口1亿桶原油的规模。
大量的石油进口源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领域的进一步扩大。
天然气是中国第二大进口能源品种,进口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2017年,中国从境外进口天然气约7650万吨,其中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量约为3.77亿吨,占比较大。
煤炭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煤炭在输送过程中经过了升级,变成了高品质的燃煤。
铀进口量较小,但在未来核能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能源进口主要目标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等,这些国家均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并且与中国的能源需求高度匹配。
除了以上国家,中国还在不断开拓其能源进口渠道,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能源大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然而,在能源进口方面,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进口成本方面,由于国际油价的波动以及国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增加,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逐年上升,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次是能源安全程度,由于大量的能源依赖进口,中国的能源安全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管控、积极开发国内资源等,以确保能够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
总之,中国的能源进口已经成为国内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未来应该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中国而言,要想稳定保障能源供应,就需要在引进外部能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国内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此来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目标。
世界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现状及前瞻

世界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现状及前瞻2003-06-10 04:31:05 南方网综合南方网讯据中国油气管道网的消息,液化天然气(LNG)是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脱水、脱酸性气和重质烃类,然后压缩、膨胀、液化而成。
LNG为-160℃的超低温液体,气化至常温、常压有约840KJ/Kg冷热放出,LNG接受终端的冷热可用于空气分离、冷热发电、冷冻仓库等……液化后的LNG,其体积只有液化前的1/600.世界天然气储量不断增长,已从1970年39万亿立方米增至目前的15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至少可供继续开采170年。
为解决远洋和边远地区所开发天然气的远距离运输问题,利用LNG 船运方式已成为目前运送天然气的一条便捷途径。
LNG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多年来,LNG工业一直致力于降低成本,以使其更具竞争力。
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的整体经济性正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LNG装置的成本费用已由1965~1970年560美元/吨/年、1980~1985年370美元/吨/年降低至1995~1999年290美元/吨/年、2000年220美元/吨/年。
特立尼达-多巴哥的LNG生产费用已由第一系列230美元/吨/年进一步降低至第二和第三系列170美元/吨/年。
世界液化和接受基地现已超过62处,LNG 贮罐达310座,其中超过12万立方米的LNG贮罐超过总数的44%.在过去10年中,LNG运输船的造价下降了近50%,2000年13.5万立方米LNG船造价达到1.45亿美元的低点,而3年前约为3亿美元。
总体上说,建造大型LNG运输船的成本已由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2.4亿美元下降到目前的1.45亿~1.60亿美元。
目前世界上有韩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拥有LNG船建造技术。
现建造的最大LNG运输船LNG承载容量已达13.8万立方米,日本还将建造14.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
截至2000年底,世界LNG船队规模为127艘,总容积近1357万立方米。
中国_76130090_装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非零售包装用铝制容器(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1054880.10 美元 372913.60 美元 420272.00 美元 1291231.00 美元 1177660.00 美元 1206547.00 美元 880387.00 美元 1104950.00 美元 1686523.00 美元 520161.00 美元 994123.00 美元 1187896.00 美元 834199.00 美元 407303.00 美元 654385.00 美元 1154148.00 美元 312642.00 美元 502694.00 美元 907073.00 美元 1010202.00 美元 1360989.00 美元 884814.00 美元 592634.00 美元 1211785.00 美元 1134095.00 美元 575014.00 美元
2005年01月 2005年02月 2005年03月 2005年04月 2005年05月 2005年06月 2005年07月 2005年08月 2005年09月 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01月 2006年02月 2006年03月 2006年04月 2006年05月 2006年06月 2006年07月 2006年08月 2006年0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01月 2007年02月
服务价值: 掌握全部真实采购商以及采购商的详细交易信息 了解采购商的采购周期、采购频率、采购量价以及供应商构成 主动把控买家采购行为,准确评估买家贸易资信 有效维护老客户忠诚度,及时挽回已流失客户 掌握全球竞争对手的详细出口信息 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贸易动态、出口状况以及其采购商分布 全面监测竞争对手贸易动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有效避免市场恶意竞争,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中国_90281010_煤气表(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50665.90 美元 49871.90 美元 116354.00 美元 440245.00 美元 363119.00 美元 424913.00 美元 144058.00 美元 260073.00 美元 266558.00 美元 480813.00 美元 516257.00 美元 310264.00 美元 40054.00 美元 412413.00 美元 74696.00 美元 135189.00 美元 75149.00 美元 387766.00 美元 308183.00 美元 182776.00 美元 456770.00 美元 479347.00 美元 375839.00 美元 751583.00 美元 859555.00 美元 325882.00 美元
2005年01月 2005年02月 2005年03月 2005年04月 2005年05月 2005年06月 2005年07月 2005年08月 2005年09月 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01月 2006年02月 2006年03月 2006年04月 2006年05月 2006年06月 2006年07月 2006年08月 2006年0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01月 2007年02月
进口数量_月度_基础值 单位 18419.00 个/套 238.00 个/套 10703.00 个/套 17480.00 个/套 9523.00 个/套 16561.00 个/套 18150.00 个/套 11139.00 个/套 10265.00 个/套 9017.00 个/套 23.00 个/套 4418.00 个/套 95.00 个/套 16241.00 个/套 14391.00 个/套 22767.00 个/套 22774.00 个/套 30678.00 个/套 10060.00 个/套 22838.00 个/套 24814.00 个/套 736.00 个/套 10004.00 个/套 10385.00 个/套
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_田春荣

2013年,尽管原油进口量由2.711亿吨增加到2.821 亿吨,但进口额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0.5% (见表3)。虽然降幅微弱,却是过去12年来除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经济发生滑 坡,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外的第一次下降。
2. 来自伊拉克的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伊朗 在美国和欧洲因伊朗核问题而对其原油出口实
关键词 2013年 2014年 原油 成品油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进口 出口
2013年是中国经济走下高速增长台阶的标 志性一年,石油需求增长开始放缓。在2011年和 2012年石油需求连续两年增长5%之后,2013年 国内石油消费量增幅只有3.5%左右,进口石油的 增长势头随之减弱。在这一年里,包括原油、成 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石 油净进口量仅增长3.8%(过去5年的年均增幅为 9.8%),但首次突破3亿吨,由2012年的2.931亿 吨上升到3.04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见表1),与 2004年的1.515亿吨相比翻了一番。进口石油占全 国油品消费量的比例(进口依存度)由2012年的 61.5%略升至2013年的61.7%(见表2)。
年度专稿 NNUAL FEATURES
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 状况分析
田春荣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摘 要 经济增长滑坡削弱对进口石油的需求,2013年中国石油进口增速降到8年来低点,但净进口 量仍创纪录地突破3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61.7%。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4.4%,至2.821亿吨,是2005 年以来增幅最小的一年;在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的背景下,2013年成品油净进口量下降28.7%,降至1107万 吨,是过去10年除2010年外的最低值。国内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一些新建和扩建炼油能力推迟 投产,并使得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增长。2013年,化工利用增长使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重新繁荣,净进口 量达到295万吨;进口管道天然气和LNG合计5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9%,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上升至 30%。2014年国内石油需求将继续以较低幅度增长,预计石油进口量为3.23亿吨;液化石油气需求将继续 快速增长,净进口量达到近440万吨;天然气净进口量将突破600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将达到33%。
中国_27011900_其他煤(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197059.70 美元 120728.30 美元 279213.00 美元 556773.00 美元 147036.00 美元 281705.00 美元 659776.00 美元 1008449.00 美元 2340248.00 美元 1778205.00 美元 1057928.00 美元 1052062.00 美元 513493.00 美元 554466.00 美元 326408.00 美元 581054.00 美元 1992318.00 美元 3433599.00 美元 558291.00 美元 822.00 美元 168851.00 美元 1495720.00 美元 785295.00 美元 4404217.00 美元 3620817.00 美元 12939126.00 美元
2005年01月 2005年02月 2005年03月 2005年04月 2005年05月 2005年06月 2005年07月 2005年08月 2005年09月 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01月 2006年02月 2006年03月 2006年04月 2006年05月 2006年06月 2006年07月 2006年08月 2006年0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01月 2007年02月
16290000.00 公斤 9980000.00 公斤 23110000.00 公斤 44038330.00 公斤 12170000.00 公斤 22950540.00 公斤 32523911.00 公斤 56558330.00 公斤 101696256.00 公斤 88291370.00 公斤 51334004.00 公斤 46750355.00 公斤 22345760.00 公斤 22432210.00 公斤 12553800.00 公斤 22093660.00 公斤 46335930.00 公斤 83870770.00 公斤 26675300.00 公斤 1009.00 公斤 6464655.00 公斤 49365900.00 公斤 30249045.00 公斤 111959470.00 公斤 95547400.00 千克 285560270.00 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样本如下: 进口额_月度_基础 值 单位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 2013年01月 2012年12月 2012年05月 …… …… 2003年09月 …… 2003年01月 XX 美元 2013年10月 XX 2013 美元年10月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进口数量_月度_基 础值 单位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双 XX 双 XX 双
进口数量_月度_基础值 单位 —— —— —— —— 60.00 公斤 —— —— 37.00 公斤 100.00 公斤 65.00 公斤 —— —— —— 87.00 公斤 10.00 公斤 6.00 公斤 2.00 公斤 9.00 公斤 —— 15.00 公斤 200100.00 公斤 100000.00 公斤 100000.00 公斤 ——
服务价值: 掌握全部真实采购商以及采购商的详细交易信息 了解采购商的采购周期、采购频率、采购量价以及供应商构成 主动把控买家采购行为,准确评估买家贸易资信 有效维护老客户忠诚度,及时挽回已流失客户 掌握全球竞争对手的详细出口信息 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贸易动态、出口状况以及其采购商分布 全面监测竞争对手贸易动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有效避免市场恶意竞争,提06.00 美元 35681.00 美元 —— 33830.00 美元 33897.00 美元 —— —— —— 34646.00 美元 24239.00 美元 —— 850.00 美元 —— 5280.00 美元 —— 11390892.00 美元 10238145.00 美元 —— 5501695.00 美元 28453980.00 美元 19562862.00 美元 40272060.00 美元 19623755.00 美元 30024726.00 美元
服务项目: 采购商数据库 竞争对手数据库 产品贸易趋势分析 竞争区域分析 需求区域分析 买家采购趋势分析 买家供应链分析 买家采购渠道分析 竞争对手贸易趋势分析 竞争对手采购链分析 链分析 、竞争对手贸易渠道分析等
进口额_月度_基础值 单位 2003年01月 2003年02月 2003年03月 2003年04月 2003年05月 2003年06月 2003年07月 2003年08月 2003年09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 2004年01月 2004年02月 2004年03月 2004年04月 2004年05月 2004年06月 2004年07月 2004年08月 2004年09月 2004年10月 2004年11月 2004年12月 —— —— —— —— 4503.00 美元 —— —— 1285.00 美元 1228.00 美元 680.00 美元 —— —— —— 95.00 美元 1435.00 美元 772.00 美元 390.00 美元 1155.00 美元 —— 2122.00 美元 68374.00 美元 33830.00 美元 33830.00 美元 ——
—— 0.00 公斤 12751.00 公斤 100041.00 公斤 —— 100000.00 公斤 100004.00 公斤 —— —— —— 100000.00 公斤 70000.00 公斤 —— 1.00 公斤 —— 11000.00 公斤 —— 57410668.00 公斤 62426691.00 公斤 —— 30939410.00 公斤 174323230.00 公斤 118967580.00 公斤 243464587.00 公斤 119370299.00 千克 182210071.00 千克
机构简介: 如果您对本产品其它相关进出口相关数据感兴趣,欢迎登陆中国产业洞察网官方网站查询并来电咨询。 我们致力于成为您身边的决策咨询专家顾问!
服务内容: 整合全球各国官方政府的真实、权威贸易数据,支持产品、企业、港口、产地等多条件搜索,
提供全球进出口商之间的最新贸易交易数据,实现对行业、采购商、竞争对手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评估。
2007年03月 2007年04月 2007年05月 2007年06月 2007年07月 2007年08月 2007年09月 2007年10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2月 2008年01月 2008年02月 2008年03月 2008年04月 2008年05月 2008年06月 2008年07月 2008年08月 2008年09月 2008年10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2月 2009年01月 2009年02月 2009年03月 2009年04月
19559478.00 美元 65688497.00 美元 19534458.00 美元 28862975.00 美元 73088986.00 美元 86258371.00 美元 106670324.00 美元 68216077.00 美元 41467763.00 美元 41579814.00 美元 31011129.00 美元 19852007.00 美元 30032838.00 美元 31550962.00 美元 210578334.00 美元 95604366.00 美元 180221240.00 美元 96756157.00 美元 110504840.00 美元 41438662.00 美元 51823055.00 美元 31471102.00 美元 40684336.00 美元 60154575.00 美元 75974302.00 美元 40908107.00 美元
2005年01月 2005年02月 2005年03月 2005年04月 2005年05月 2005年06月 2005年07月 2005年08月 2005年09月 2005年10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2月 2006年01月 2006年02月 2006年03月 2006年04月 2006年05月 2006年06月 2006年07月 2006年08月 2006年0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01月 2007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