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故事

合集下载

30个有趣的中药小故事

30个有趣的中药小故事

30个有趣的中药小故事1 茵陈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亦消瘦了。

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了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

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个病是那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习去”。

那人回答说:“我没有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那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吧?”“药也没有吃过”。

“这就怪了!”“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这就对啦!草就是药。

你吃了多少天?”“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疸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

但连试用了儿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

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叮问:“你真的吃青蒿吃好的?”“没错。

”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儿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

”“唔,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

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害黄疸病的人吃。

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

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

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

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

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

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注:青蒿也是一味中药。

和药物有关的小故事

和药物有关的小故事

药草传奇中草药的故事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草药就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草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了独特的中草药文化。

下面,我将通过讲述几个与中草药有关的小故事,让大家了解中草药的历史、文化和价值。

故事一:神农尝百草
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叫做神农的圣人,为了救治人民疾苦,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尝遍了百种草药,记录下它们的性状、功效和用法。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神农终于编写成了《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中草药学专著,为后人研究中草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故事二:华佗治风疾
华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精通外科,而且深谙中草药治疗之道。

有一次,一位官员患了风疾,病情严重,生命垂危。

华佗采用中草药治疗,先将病人服下麻沸散,使其昏迷,再进行针灸、拔罐等治疗,最终将病人治愈。

这个故事说明中草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故事三:人参的故事
人参是中草药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被誉为“百草之王”。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人,因为父亲患病,便到山上寻找人参。

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棵人参,将其带回家中,救治
了父亲的疾病。

后来,这位年轻人将人参种植在自家的后院里,加以养护,使其繁衍茂盛,从此,人参成为了人们治病养生的重要药材。

以上三个小故事,分别讲述了中草药的历史、治疗疾病方面的优势和价值,以及中草药的种植和繁衍。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悠久、功效显著、应用广泛等特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药材历史故事

中药材历史故事

中药材历史故事1、贝母的故事: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

舜帝知情后,派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

他们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

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蓬前来回踱步,坐立不安。

一天,一位老大爷捧了一把草要见伯益将军和禹,禹命老大爷入帐,问其何事,老大爷说:“我是喂马的马夫,我观察到马群中有一些马匹撒尿清澈明亮,饮食很好。

而有一些马匹却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

原来那些饮食很好的马经常吃长在马车前面的这种草。

我就扯了这种草喂那些生病的马,结果第二天这些病马全好了。

我又试着用这种草熬成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结果他们的病也好了。

”主人答。

2、雷丸的故事:唐代的时候,洛州有一个人得了一种怪病,只要他开口说话,自己的肚子里就有一个声音跟着答应,开始的声音很小,也没有其他症状,所以他就没当回事。

结果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三年后就跟人说话一样了,因此闹出很多笑话,很多人还以为他疯了,总是自言自语。

后来一个修道的人才告诉他,那是因为他的肚子里住进了一个怪物,应声虫。

宋代的时候,永州有一个通判也得了这种怪病,有名医告诉他,这种病没有药方,只有自己读《本草纲目》,找到应声虫不敢跟着念的那个就是可以用的草药。

于是这个人就依着草药名一个个念,开始的时候腹中的怪物每次都跟着念,但当他念到“雷丸”的时候,连念三次肚子里都没有声音。

通判大喜,就到药铺里去抓药,服药三天后,吐出来一个二寸多长的肉块,长着和人一样的样子。

这就是怪物应声虫,从此他的病就好了。

然后再研磨成粉,搓成黄豆大的药丸,每次服十粒,就可以将肚中的怪物应声虫赶出来。

关于中草药的故事

关于中草药的故事

关于中草药的故事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草药的故事:
1. 神农尝百草:据传,神农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农业神仙,他尝遍百草,发现了许多有用的草药,并将它们记录下来,成为中医药学的基础。

2. 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象等病情特征,使用草药进行诊断和治疗。

3.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中草药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许多中草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如中草药对联“中草药,除病特效,中药汤剂,安全无毒”。

4. 中草药的产地和种植技术:中草药有许多种,不同的中草药有不同的产地和种植技术。

例如,中草药“人参”在中国的东北长白山区生长最佳,而“三七”则在中国的云南、贵州等地种植。

5.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功效: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许多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已被研究清楚,如中草药“灵芝”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治疗疾病。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改善身体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药的历史故事

作为中药的历史故事

作为中药的历史故事
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前的古代,下面是一些关于中药的历史故事。

1. 神农尝百草:相传在约5000年前,中国传说中的神农氏通过亲自品尝各种植物来发现、辨
别并记录草药的功效。

他被称为中医药的鼻祖,为后来的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扁鹊救病救命: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被称为古代的医圣。

传说他曾经救治过齐国君王的重症,并用中药治愈了他。

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使扁鹊成为了古代中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人物。

3. 伤寒四十二剂:《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创作的一部关于中医的重要医学著作。


仲景在书中详细记载了伤寒病的病状、病机和治疗方法。

他总结提炼了一套包含四十二种草药
的治疗方案,被称为《伤寒四十二剂》,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

4. 《本草纲目》的诞生:明代的农学家、医学家李时中创作了一部名为《本草纲目》的巨著。

该书是一本系统性地整理和阐述草药的类别、功效和用法的百科全书,标志着中药学的进一步
发展。

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草药著作之一。

5. 中药传入世界: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药开始传入世界。

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人们纷纷接
触到并使用中药。

例如,藏药在西藏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传教士李时中将中药传入全球;长期
交往的日本人也引入了许多中草药。

这些历史故事为中药的发展和传承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证明了中药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有趣的中草药故事

有趣的中草药故事

有趣的中草药故事一、人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深山老林里,住着一个善良的老把头。

这老把头啊,每天都进山去打猎采药,对这片山林那可是熟悉得很。

有一天,老把头像往常一样进了山。

他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孩子的笑声。

这深山老林的,哪来的孩子呢?老把头心里直犯嘀咕。

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在一片草丛里,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穿着红肚兜,头上扎着小辫子,正笑嘻嘻地看着他呢。

老把头心想,这莫不是哪家走失的娃娃?他就想把这小娃娃带出山去。

可这小娃娃啊,特别机灵,老把头一靠近,他就跑得没影了。

老把头不甘心,就跟着小娃娃消失的方向找啊找。

找着找着,他发现了一株特别奇怪的植物。

这植物的叶子像手掌一样,根须长长的,就像人的四肢,而且在根部那里,还隐隐约约能看出是个人形呢。

老把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小娃娃是这人参精啊。

从那以后,人们就知道了人参是一种特别珍贵的草药,有大补元气的功效。

而且采参人在进山采参的时候,都要遵守很多规矩,比如说要先用红绳把人参系住,防止它跑掉呢。

二、车前草的故事从前有个马夫,他负责给一个将军养马。

这将军啊,整天带着士兵东奔西跑,打仗行军。

有一天呢,马夫发现他养的马中有一匹马病恹恹的,那马的眼睛红红的,老是拉稀,还不吃草料。

马夫可着急了,这匹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将军肯定要怪罪他的。

他就想啊想,想找出个办法来治好这匹马。

马夫带着病马在路边休息的时候,他发现那匹马突然开始吃起路边一种长得很不起眼的小草。

马夫心想,这马是不是饿急了才吃这个呢?可没想到,过了几天,这匹马的病竟然慢慢好了起来,眼睛不红了,也不拉稀了,又开始活蹦乱跳地吃草料了。

马夫特别好奇,他就仔细观察起这种小草来。

这种小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长在路边的车辙里,他就把这种草叫做“车前草”。

后来马夫发现,人要是得了小便不利、尿血等病,吃了车前草也能好呢。

于是啊,车前草就成了一味很有用的中草药啦。

三、当归的故事有一对新婚小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叫秦娘。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作者任之堂主人1 [ 麻黄]┃━━【小故事】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

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

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

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

”“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

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

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

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

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

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师傅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

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

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

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

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

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2 [ 紫苏]┃━━【小故事】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店里比赛吃螃蟹。

一只只大螃蟹又多油又黄,他们越吃越香。

中药传说故事

中药传说故事

中药传说故事
1. 《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神农氏亲自尝百草来发现中药治
疗的奇效。

他用自己的身体去实验,最终找到了许多中草药,治愈了许多人的疾病。

2. 《月下老人寻草方》:传说中月下老人背着葫芦,在夜晚
寻找珍贵的草药。

他认为有些特殊的草药只在月光下才能找到,所以他经常在月圆之夜才外出收集。

3. 《仙人奇草》:传说中有位仙人种植了一种非常珍贵的草药,这种草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许多人前往寻找这种奇草,但都无功而返。

4. 《药王采草记》:传说中有位药王为了制作一副仙丹,四
海寻草。

他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所有所需的草药。

5. 《草药与美女》:传说中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喜欢采集各种
珍贵的草药。

她每天都在山谷中寻找,并将这些草药加工成各种药膏,用于美容养颜。

这些故事都以草药和中药为主题,展示了中药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奇与传奇。

虽然它们都只是传说,但却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中药的重视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棣与绞股蓝
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自幼好学,能辞善赋。

明朝初期,庶草荒芜,民不聊生。

朱棣考核可救饥馑的野生植物414种,证实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分草、木、谷、果、菜五部,逐一绘图说明,取名《救荒本草》,以备荒年充饥之用。

是书刊于1404年,在食疗与营养学方面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被后人誉为“南方人参”的绞股蓝,首次被收录在此书中。

绞股蓝,味苦酸,性寒,生于山间阴湿处,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多有生长,以农历七八月采收为宜,药用全草或根状茎。

别名有七叶胆、小苦药、遍地生根等。

功效可归纳为养心健脾、益气和血、清热解毒、祛痰化瘀。

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

临床实验证明,绞股蓝不但有消除疲劳、增强食欲、镇静催眠、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同时在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哮喘、传染性肝炎、偏头痛等疾病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民间有句俚语“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说明绞股蓝与人参功效相仿。

常将其加红糖水煎服,具有一定抗疲劳、促睡眠、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其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中草药谚语集锦
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中草药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药经验智慧及知识的大成,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富于
哲理,使人从中增长了中药的知识。

中草药谚语涉及到药物的采收、鉴别、贮存以
及功用、治疗等诸多方面,对于指导中药学的学习和临床运用大有益处。

现摘几则
如下。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