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学校概况
成都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1 批 454 481 2014 文科 本科 2 批 500 520 2014 理科 本科 2 批 475 514 成都医学院简介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 院校,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47 年豫皖苏 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 年 8 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 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 都医学院”。 以上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成都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更多考试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小编将会持续为您发布相关文章。
成都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想要科学填报高考志愿,那幺一定要报考的大学充分了解,下面小编为 大家提供成都医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都医学院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据了解成都医学院是公办大学,公办 大学是指以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创立维持的大学,区别于以民间资本为 主的私立大学。但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办学的目的都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 事业培养可用的人才。 成都医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别 学历层次 录取批次 高校最低分 高校平均分 2015 理科 专科 1 批 416 464 2015 文科
成都医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

成都医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在川招生代码:5119学校概况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已走过70年光辉办学历程。
2004年整体移交四川省管理,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医学本科院校。
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作为四川省首家申请专业认证的医学院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占地总面积1500余亩。
校区设计为园林式生态校园,是莘莘学子读书求知的佳地。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及本专科学生11800多人。
开设有19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
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双学位教育。
在专任教师753人中,有高级职称283人,占37.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07人,占67.3%。
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4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2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3个。
2013年,学校“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藏书丰富、设施先进、环境温馨的现代化图书馆供学生探求广博的知识海洋。
近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5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33项。
获得授权专利45项,出版学术研究著作30余部,发表科技学术论文5000余篇。
成都医学院新年献词

2015年成都医学院新年献词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
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成都医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学校有天回校区和新都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500余亩。
截至2014年6月,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8800多人,继续教育及自考学生余人。
教师516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20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
成都医学院2015年新年献词中国高校之窗筑梦成医再创辉煌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骏马辞岁,金羊报捷。
在2015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代表成都医学院党委、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向学校离退休同志、广大校友,向一直关心支持我校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安康,阖家幸福!2014年,成都医学院从军队整体移交地方办学10周年了。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各项要求,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
这一年,成医“跨越兴校”。
临床医学和药学获批成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4项,全年科研项目立项数和总经费数创历史新高。
本专科招生录取人数超过3000人,在校生规模超过1万人。
新校区二期工程有序展开。
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床位达到1600余张,医疗收入达到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增长。
这一年,成医“育人立校”。
学校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临床专业工作认证为契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学校再获分区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0项,省级60项;获得“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和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2名同学获得实践技能个人三等奖;获得四川省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8项。
成都医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成都医学院考研招生简章成都医学院新校址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新都区。
学校占地1500亩,两校区办学。
1947年建校,前身系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
2004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整体移交四川省,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毗邻新校区。
学校系“四川2011计划”首批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
校区别致优雅,育人氛围浓厚。
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列省内同类型高校前列;获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西南西北分赛区一等奖3次,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办学、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丰富发展内涵,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求实校训和玉汝与成、至善弘医的成医精神,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创新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等医学院校。
——专业平台201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同时获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临床医学、药学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建有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研究生“三助”等制度,以此保障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学业。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 000名,以医学类专业为主,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
开设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教育专业2个,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
2012年,承担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属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7个。
科研实验中心占地2500平方米,设有5大实验研究平台。
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非直管附属医院14所,三级以上医院实践教学基地36所。
——师资队伍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省属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
20XX年成都医学院新年献词

20XX年成都医学院新年献词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
20XX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成都医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学校有天回校区和新都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500余亩。
截至20XX年6月,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8800多人,继续教育及自考学生14000余人。
教师516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20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
成都医学院20XX年新年献词中国高校之窗筑梦成医再创辉煌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骏马辞岁,金羊报捷。
在20XX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代表成都医学院党委、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向学校离退休同志、广大校友,向一直关心支持我校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安康,阖家幸福!20XX年,成都医学院从军队整体移交地方办学10周年了。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各项要求,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
这一年,成医“跨越兴校”。
临床医学和药学获批成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4项,全年科研项目立项数和总经费数创历史新高。
本专科招生录取人数超过3000人,在校生规模超过1万人。
新校区二期工程有序展开。
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床位达到1600余张,医疗收入达到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增长。
这一年,成医“育人立校”。
学校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整改、临床专业工作认证为契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学校再获分区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30项,省级60项;获得“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和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2名同学获得实践技能个人三等奖;获得四川省医学生基础技能及创新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8项。
成都医学院口碑怎么样好就业吗全国排名第几

成都医学院⼝碑怎么样好就业吗全国排名第⼏
学校就业挺不错的。
成都医学院的发展速度挺快的,地理位置很好,新校区⾯积很⼤,建在郊区,环境很好,周围很安静,新校区环境优美,图书馆的学习⽓氛也挺好的!
成都医学院⼝碑如何
成都医学院师资好,招聘的都是有才华更有⽂凭的⽼师,毕竟是成都这样的⼤城市,医学院我觉得就得学临床,这样才有更好的基础,也能积累经验,⽼校区交通⽐较⽅便,毕业机会多⼀点。
成都医学院是⼀所医药类院校,综合实⼒在省内还算不错。
⾸推校内的医学检验和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分乐观,在省内找⼯作也⽐较容易。
最近⼏年招收学⽣的分数在上升,从侧⾯也可以看出学校的发展,个⼈觉得挺好的。
地理位置很好,新校区⾯积很⼤,建在郊区,环境很好,周围很安静,⽽且最近在修地铁,以后去成都市区也⾮常⽅便。
成都医学院全国排名(软科版)
年份全国排名学校名称
2021医55成都医学院
2020423成都医学院
2019511成都医学院
2018511成都医学院
2017408成都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成都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
2004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整体从军队移交四川省政府并更名为成都医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省属高等医学本科院校。
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成都市。
学校移交地方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新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天回校区位于成都市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生均图书馆藏书、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公寓面积、教室面积、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学校着力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双栈方式全网开通IPV6,建成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科技工作综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应用管理系统等平台,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图书文献资源不断丰富,后勤生活保障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麻醉学、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7个本科专业,其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
在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2个本科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
形成了以医学学科为基础,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格局。
现有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药物分析、外科手术学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临床检验微生物学等四川省精品课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发育再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科技创新团队、老年慢性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筛选科技创新团队为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最新成都医学院考研分数线及国家线考研难度

成都医学院招生基本信息解读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
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成都医学院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
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3.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
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1.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
2.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
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high研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下降,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同样有所下降。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今年分数上涨的学科全都是文科专业(不考数学的专业),这反映出几个信号:1.文科专业报考人数增多。
2.文科试卷主观性更大,评分标准更具离散性,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3.2022考研文科竞争性会更大。
成都医学院考研难度总体概述成都医学院考研难度具体分析本难度系数由以下因素构成:(院校级别、地理位置、院校信息、学校排名、学校荣誉、报考总人数、录取总人数、一战成功率,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热门学科、冷门学科、总体难度评价、综合难度评分等综合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川招生代码:5119
学校概况
成都医学院前身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建校于1947年。
2004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管理,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医学本科院校,201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地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校园树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校区设计为园林式生态校园和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读书求知的佳地。
学校现有天回校区和新都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500余亩。
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充足、质量优。
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8800多人,继续教育及自考学生14000余人。
开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8个本科专业。
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设有肿瘤方向、眼科方向;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设有输血医学方向、临床生化检验方向。
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开办双学位教育。
开设临床医学(定向生)、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食品营养与检测5个专科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师516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203人,占教师总数的39.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02人,占教师
总数的60.5%。
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9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
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2名教师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四川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第二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各1项。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药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系、公共卫生系、心理学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11个二级院(系、部)。
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系、麻醉系、康复治疗系4个系。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
2013年,学校“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
近几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9项。
2012年承担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先进,拥有配套完善的人体解剖学、形态学、机能学、医学生物技术、药学、医学检验、公共卫生、临床技能和护理技术等实验、教学、科研平台。
拥有100多个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配置1000多台电脑的网络教室、语音
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
学校图书馆藏书45.9万册,电子图书353918种,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阅览室供学生探求广博的知识海洋。
近几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973”子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项目39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
获得授权专利22项,出版学术研究著作30余部,发表科技学术论文3000多篇。
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体温调节、微生物与免疫、中药药剂等省级和厅局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中心、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等科研平台,为科学研究提供坚实保障。
《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社、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里希指南等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协作关系。
英国、美国、加拿大、赞比亚、南非、澳大利亚等外籍专家、教师先后来学校讲学和任教。
学校与新加坡卫生部合作开展护理奖学金项目,每年招收部分护理专科学生赴新加坡学习和工作,学生获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学校有1所直管附属医院,12所非直管附属医院,医疗、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持续加强。
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床位1815张。
烧伤整形外科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康复医学科为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疼痛与瘫痪康复中心,消化内
科、医学影像学和肛肠科获批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医院拥有128层螺旋CT、全身γ刀、核磁共振、数字血管造影机、DR、数字化胃肠X 线诊断系统、实时三维彩色超声诊断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
新住院部大楼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已于2014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现有50余个军队和地方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省级医院9所、三级医院近30所,为学生教学和实习提供了优良资源和有力保障。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已形成多个富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校多次组织参加全国和省(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竞赛并取得优良成绩,先后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项,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2项。
荣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三下乡”先进单位。
2012年荣获“天堰杯”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一等奖;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2012年、2013年分别获全国总决赛一、二等奖。
2010年和2012年分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大赛三等奖。
本科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8%以上,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学生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英语四级通过率居于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蓬勃发展,现有益暖联合会、蒲公英协会、急救学会和心理学会等各类社团30余个。
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
学校坚持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
继承和发扬军队院校的优良传统和育人优势,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历届毕业生因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勤奋踏实、好学上进、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精神好而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肯定和好评。
近几年学校连续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建设全局。
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发扬“玉汝与成、至善弘医”的成医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办学、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和完善高素质医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学院校、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