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学论文

合集下载

中医学论文范文

中医学论文范文

中医学论文范文篇一:中医论文范文针灸学入门感言--关于中医方法调养身体摘要: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经络通畅,气血充足,是以气色红润,身体健康。

简析针灸,拔罐之类中医调养身体的方法。

关键词:中医针灸艾灸拔罐一、对中医学的体会(一) 中医学历史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二)感受的中医学自我记事起,每当生病或者身体不适。

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或者打针。

也就是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

身边的人大多如此。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西医已经是大家生病不适时的首要选择。

而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医却被忽略了。

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医。

也许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中医的几乎没有了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治疗疾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有着西医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亲眼从妈妈的经历中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魅力.于是选修了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通过学习针灸学入门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

第一章 推拿学导论

第一章  推拿学导论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成书的两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已佚)反映当时推掌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两部医著中,推拿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推拿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更为注重对手法的分析。《圣济总录》首列“按摩”专论,对按摩疗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推拿专论。首先,作者就按摩的含义及按与摩的区别进行了解释:“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其次,作者认为应当将按摩与导引分别开来:“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益见其不思也”。接着,作者对按摩治疗的机制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敝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悍者有所归宿。”这一论断,被认为是对按摩机制的精典概括,多次为后世所引用。而后,作者以《内经》原文为基础,对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详加阐发,指出在何种情况下,“按之痛止,按之无益,按之痛甚,按之快然”。这一区分,对于推拿疗法的临床运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圣济总录》中这篇推拿专论文字虽不长,但就推拿疗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透彻,结论准确,对推拿疗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一时期,膏摩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太平圣惠方》记载了六首治疗目疾的摩顶膏,为膏摩治疗眼病的最早记载,该书还首次记载了摩腰膏,是历代医书中记载膏摩方最多的医书,对后世膏摩发展影响巨大。金元四大家中,对推拿介绍最多的,首推张从正。他在其著作《儒门思亲》中将按摩列为汗法之一,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超越前人的独特见解。《世医得效方》中所载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髋关节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等都可以替代拨伸手法,是推拿史上的重大发明,开辟了中国医学史上以器械牵引治疗骨科疾病的新篇章。

医学毕业论文--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初探

医学毕业论文--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初探

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初探【摘要】通过对现存推拿文献中有关小儿推拿穴位资料的整理研究,总结出小儿推拿穴位来源主要有三部分:①来源于十四经穴及奇穴;②由作为诊断或煅、灸、贴等临床治疗的部位或穴位发展而来;③是在小儿推拿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小儿推拿特有的特定穴。

小儿推拿穴位存在着“同穴异名”、“同穴异位”、“同名异穴”等现象。

【关键词】小儿推拿穴位初探中医小儿推拿疗法,古名“小儿按摩”,是传统中医推拿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推拿是以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凭借医者双手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治疗方法,操作的部位主要是在腧穴上。

通过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疗法因简、便、效、廉的特点,在中医临床广泛应用。

小儿推拿穴位研究现状杨甲三在《针灸腧穴学》中指出,“针灸、按摩医疗实践,是腧穴概念形成的本源”[1]1,“气、血、脉概念的形成,是腧穴名称出现的基础”[1]3,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儿推拿穴位的形成。

小儿推拿的穴位一部分借助于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另一部分为小儿推拿特定穴。

1.小儿推拿穴位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大致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形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另一类是小儿推拿特定穴。

二是按穴位分布的部位,分为五大类:头颈部穴位、胸腹部穴位、腰背部穴位、上肢部穴位、下肢部穴位。

2.小儿推拿穴位数量现代文献对小儿推拿穴位的数量,各书论述不一。

俞大方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中,介绍小儿穴位82个,其中特定穴45个;曹仁发主编的《中医推拿学》记载穴位65个;张素芳主编的《中国小儿推拿学》记载穴位94个;金义成主编的《小儿推拿》论述穴位最多,达到160个。

通过检索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其中“穴位主题词范畴表”中,只录入了十四经穴及奇穴,而小儿推拿特定穴未见记载。

国家中医管理局1989年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对人体十四经361个腧穴及部分经外奇穴的定位进行了审定,制定出标准化方案,并于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2篇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2篇

中医针灸论文范文2篇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医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观察缺血性中风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病的一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给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病症。

近两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尽管该病的治疗诊断水平在不断提升,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其致残率却仍然在80%以上。

偏瘫是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长时间的痛苦,同时还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1]。

为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缺血性中风最为有效的方法,众多临床报告也纷纷表明针灸在该病的治疗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上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21年1月-20XX年1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选取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中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标准确诊。

其中治疗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2.4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10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为62.5岁,病程时间为1-10年。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力衰竭,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针灸穴位附近有皮肤感染。

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伏兔、百会、解溪、委中、环跳、肾腧、大椎、心腧、膈腧等穴位,均通过双侧取穴,每次取三对穴位,第一天先取四肢穴位,第二天则取背腧穴位,按照这种方法逐渐推移。

按摩技师论文-针灸推拿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按摩技师论文-针灸推拿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按摩技师论文-针灸推拿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按摩是依照中医理论,遵循经络脏腑调和原理,结合西医的诊断方法,利用一定的经验、手段,在人体体表特定的穴位采取点颤按压推拿的方法,藉此平衡机体生理、调节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驱走病人的疾患,维护大众的健康。

下面是按摩技师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按摩技师论文第一篇:穴位按摩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 穴位按摩;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康复锻炼;Effects of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Zhao Ke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n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 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imb function,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 s 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fugl-meyer and Barthel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material life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 clus ion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has a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hel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1]。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根据人们的颈椎部长期疲劳、腰部不良等生活方式,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颈椎病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的治疗手段中,中医针灸和按摩手法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明确的临床治疗意义,针灸和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大面积应用于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其临床推广价值受到广泛认可。

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中针灸和按摩手法,研究颈椎病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手法,促进针灸联合推拿手法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中医一、颈椎病的危害和早期症状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隐患,目前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医学界广泛关注。

颈椎病的危害不容忽视,会引起心痛、头晕、心律不齐等一系类症状。

研究表明,中风、半身不遂与颈椎问题密不可分,不重视颈椎问题还会引起猝死、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等给人们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疾病。

患病者的60%以上是由颈椎引起的,颈椎健康对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来说非常重要。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影响颈椎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颈椎病包括颈部酸痛和僵硬、肩背酸痛和僵硬,尤其是肩胛内侧。

睡眠中经常出现入睡、手臂疼痛、麻木、甚至严重的行走不稳、头发飘落、跛行、大小便不畅、性功能问题、全身瘫痪而无法自理等症状也是由颈椎病引发的的副作用。

近年来,由于长期接触手机、电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年轻患者通常有头痛、颈肩痛、耳鸣、神经紊乱和视力损害等临床症状。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殊药物[2]。

颈椎病的早期症状是卡嗒声,而不是简单的“生理性卡嗒声”,伴有疼痛、麻木或虚弱。

生理上的反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于颈椎关节,在颈椎弯曲、伸展和旋转时会反弹[3]。

当然,也有理论认为关节内有小气泡,关节运动异常,甚至关节磨损,关节经常是弹跳的主要原因。

中医针灸颈椎病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颈椎病论文范文

引起颈椎病的原因以及推拿法治疗颈椎病的论文?引起颈椎病的原因以颈椎病病因 1。

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1)椎间盘变性当椎间盘开始出现变性后,由于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或破坏了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平衡产生各相关结构的一系列变化。

因此,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为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事实上,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由于椎间盘的变性,不仅使失水与硬化的髓核逐渐向椎节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韧带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压力增高的同时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的分离,而且椎间盘变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使韧带与骨膜的撕裂加剧以至加速了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

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

(3)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随着韧带下间隙的血肿形成,成纤维细胞即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而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

随着血肿的机化、骨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体前缘的骨赘。

(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颈椎的退变并不局限于椎间盘以及相邻近的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尚应包括:①小关节多在椎间盘变性后造成椎体间关节失稳和异常活动后出现变性。

②黄韧带多在前两者退变基础上开始退变。

其早期表现为韧带松弛,渐而增生、肥厚,并向椎管内突入。

后期则可能出现钙化或骨化。

③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其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与硬化,后期则形成钙化或骨化,并与病变椎节相一致。

(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由于前述之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其中以髓核后突、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内陷、钩椎关节和小关节松动及增生为主,这些后天继发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的同时,也使椎管矢状径减少,从而构成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的直接原因之一。

小儿推拿论文

小儿推拿论文
小 Nhomakorabea推拿论文
下文是关于小儿推拿论文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小儿推拿论文(一)国内小儿推拿现状简介 小儿推拿流派是指小儿推拿学科内因不同的师 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流别。据资料显示,最早研究小儿推拿流派的文章 , 有的研究“山东小儿推拿流派”,有的研究“齐鲁小儿推拿流派”。其他地方也有人对各地区的流派进行研究,如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地区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研究者也较多。目前国内发展比较充分,影响较大的小儿推拿流派,主要有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和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其他的流派,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囿于狭小的区域,还有的缺少理论总结和著述,大都逐渐萎缩或湮没了。现将这六个流派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流派创始人研究 关于创始人的研究,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 、 张汉臣小儿拿流派及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研究文献较多;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和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文献较少;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没有流派创始人的文献。 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创始人是徐谦光,代表人物是李德修。如葛湄菲等 [1] 述,徐谦光自1877年完 成了《推拿三字经》,创建了三字经流派推拿,其著作虽未出版 , 但在民间流行,其后未有传人。真正将三【小儿推拿论文】 字经流派推拿发扬光大的是青岛市中医医院李德修 先生。李德修,又名慎之(1893~1972年),山东威海市北竹岛村人。遇威海清泉学校校长戚经含,怜其疾苦,遂赠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一书,并悉心指教,经8年学习,方独立应诊。1920年到青岛,在鸿祥钱庄设诊所,颇具声望。1929年自设诊所,求治者盈门。1955年应聘到青岛市中医院工作,任小儿科负责人 [2] 。 自此 , 李德修将三字经流派推拿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学论文
推拿按摩是一种简便廉验的保健方法,老年人学习推拿按摩有以下好处:
1、节约性:面对居高不下的医药费用,老年人经常感叹“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老年人医药费用本来就不多,看一次小病就要几十元,上百元,沉重的医药费开支,使老年人不堪重负。

而学会了推拿按摩,不花一分钱,小病可自己治,大病可自己防,大大节约了医药费开支。

2、有效性:据统计,推拿按摩能调理和治疗的病症已达400余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伤科、美容科、五官科等各科病症。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常见的颈肩腰腿痛、感冒、消化不良、便秘、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甚至对于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

3、安全性:“是药三分毒”,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国每年5000万住院病人中,就有250万人是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的。

推拿按摩,属于自然绿色疗法,无毒副作用。

老年人用推拿按摩防治疾病,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就没有什么危险,比自己花钱到药店凭感觉买药吃安全多了。

4、知识性:我国推拿按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既可自我按摩,也可他人按摩。

通过学习,老年人还能够学到中医的经脉腧穴等知识,丰富老年人的养生知识技能。

5、运动性:推拿按摩无论是给别人做还是给自己做,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失为一种力所能及的有益身心的运动锻炼。

不少老年人在学习推拿按摩的过程中,就已经体会到了形体的放松可带来精神的放松,可改善精神状态,使人精神焕发,心情愉快,提高了生活质量。

6、成就感:学会了推拿按摩,就掌握了一套自助助人的技术,使老年人切实体会到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的乐趣。

不少老年人用推拿按摩为老伴解除了病痛,使孙子吃饭香、少生病,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很有成就感。

有个老人开玩笑说:“我老伴儿对我态度最好的时候,就是想要我给她按摩的时候。


老年人能不能学会推拿按摩呢?答案是肯定的。

1、科学性:老年人的智力并非人们所以为的那样会全面退化。

人的智力可以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晶态智力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到60岁以后不会减退甚至会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古稀之年创立了“新人口论”,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81岁时获得了他的第1033项发明专利,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90岁时还在绘画雕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医学巨著《千金翼方》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内的名人进行过年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后出成果的人数比例从高至低依此为:哲学、医学、美术、文学、自然科学等。

因此,老年人学习推拿按摩,符合老年智力开发规律,可以增进老人的智力水平,具有科学性。

2、简便性:推拿按摩相对于其它医疗技术,要简便易学得多。

在泸州市老年大学中医推拿按摩班,两百多个学员,平均年龄67.5岁,年龄最大的87岁,都学会了推拿按摩。

老人们从第二、三次课起,就进行操作实践,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不少老年人已经能够熟练地应用推拿按摩防治感冒、颈肩腰腿痛、肩周炎、便秘、失眠、心悸、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病症,有的学员正在为偏瘫在床的老伴解除痛苦。

3、方便性:推拿按摩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在家里可以练,在床上可以作,看电视、洗脚洗澡时也可以做,同时基本不需要投入什么仪器设备和药品费用,学习起来既方便又经济,因此老年人完全有条件学习。

当然,老年人学习推拿按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皮肤病及皮肤破损处,如:疮疡、湿疹、疱疹、烫伤、烧伤等处不宜推拿按摩。

2、严重心肝肾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体内有金属固定物、骨质疏松症等不宜推拿按摩。

3、诊断不明的骨关节病不宜盲目按摩。

4、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不宜作腹部按摩。

5、饥饿及饭后半小时以内也不宜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是由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来决定的。

小儿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精气不足,故中医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之说。

小儿发育迅速,生长快,需求量大,则常见“阴之不足,阳之
有余”,有“纯阳之体”一说。

阳为热,故发病多易化热。

小儿机体脆弱,抗病能力弱,且冷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故临床上以肺、脾二脏易于受病,寒热虚实转化快。

但小儿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力强,病因单纯,所以治疗及时,亦可较快恢复。

诊断上重望诊,因小儿不能表达或表达能力差,问诊多为间接性而不甚准确,切诊可因小儿易于哭闹而影响气血等。

以五色主病,五官辨病重望面色、目、耳、唇、齿、鼻、舌、头、发、指纹及按腹、肢体等,以察病位及轻重缓急,辨证论治。

临床上小儿以外感、内伤饮食多见,故治疗以解表清热,消食化滞为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兼顾脾胃。

治疗手法以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为总的要求。

临床运用时,操作应为手法和穴位名的结合。

如清肺经是在环指末节螺纹面的肺经穴上,由指尖向指根用直推法。

具体手法与成人手法不同,如推法虽与成人推法名同,但操作不同,有旋推和直推等。

且手法必用介质,以起润滑、增效和护肤的作用。

手法次数每穴在100~500次之间。

小儿推拿的好处?
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睡眠、促进食欲,纠正视力,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记忆力,促进开发智力,增时亲子交流,建立甜蜜融洽的亲子关系。

能预防和治疗哪些疾病,
推攒竹可治发热,头痛,感冒等,
揉迎香可治鼻塞流涕;
按百会可治惊风,脱肛,遗尿;
揉膻中可治胸闷,咳喘,痰鸣;
推腹阴阳可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恶心;推脾经可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按天突可治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
揉脐可治腹胀,腹痛,食积,便秘,肠鸣,吐泻;揉大椎主治发热,项强,咳嗽;
捏脊可发儿童智力,增强儿童免疫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