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中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中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医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更是对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的贡献。

本文将以中医本科毕业论文为主题,探讨其范文的结构和内容。

一、引言部分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引言部分应该包括对中医学科的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的阐述。

例如,可以从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在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部分,可以明确阐述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例如,可以阐述研究旨在探索某种中药对特定疾病的疗效,或者通过临床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验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三、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是对中医学科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可以从中医的基本理论、中药学、针灸学等方面进行论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支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部分是对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可以包括实验的样本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解读,以验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讨论和结论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归纳。

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和机制,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最后,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以及对中医学科的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六、参考文献中医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是对所引用文献的详细罗列和标注。

需要按照学术规范,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并注明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引用文献进行格式化处理,以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医本科毕业论文是对中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一环。

中医毕业论文 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毕业论文 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毕业论文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化观念等。

其中,气化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气化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气血津液在疾病证候中的作用。

一、气化论概述气化论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是指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气体、食物等的流变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气化可分为六气化生和六气化伐两个方面。

六气化生是指人体通过呼吸吸入外界的天然气体,然后在内脏经络中进行转化,最终形成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

而六气化伐则是指人体通过排泄和排汗等途径将废气和废物排出体外。

二、气血津液的作用气血津液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血、津液在疾病证候中的作用。

1. 气的作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基础,它由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基本气体所组成。

在中医理论中,气分为精气和营气两种形式。

精气是人体先天之气,它主要储存于肾中,对于生殖、生长发育和繁衍等方面的功能至关重要。

而营气则是人体后天之气,它通过呼吸和饮食等方式摄入,并在脾胃中进行化生。

营气主要通过脾胃的功能来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2. 血的作用血是气化后在脏腑经络中生成的物质,它主要由水谷精气形成。

血在中医理论中有养肝、益肺、补心和温胃等作用。

血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证的发展。

3. 津液的作用津液是人体体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脾胃的水谷化生而来。

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有润肺、养阴、滋肾等作用,对于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环境和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三、气血津液病证的表现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津液的失衡常常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血、津液失调所导致的病证表现。

1. 气的病证气的病证表现为气滞或气虚。

气滞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气结等症状,常见于肝胆疾病、胸腹脏腑病变等。

而气虚则表现为乏力、气短等症状,常见于脾胃虚弱、贫血等疾病。

中医毕业论文 内经和思想的医学价值和意义

中医毕业论文 内经和思想的医学价值和意义

中医毕业论文内经和思想的医学价值和意义10月8日导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内经是中医的重要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

本论文旨在探讨内经和思想在中医领域中的医学价值和意义。

一、内经对中医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它集中体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原则。

内经通过对阴阳、五行、脉络、经络等概念的阐述,形成了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

例如,《灵枢经》中详细介绍了脉络的分布和功能,为脉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内经还提出了“藏象”理论,即人体内脏与外部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医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内经中的医学思想对中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内经中的诸多医学思想,如辨证论治、调摄阴阳平衡等,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症状、脉象和舌苔等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因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内经中提出的辨证施治方法,为中医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此外,内经还强调了个体的阴阳平衡,并提出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和情志等方面来维护平衡状态。

这些思想在中医防病保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内经的思想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内经中的许多理论和思想,如患者的整体观念、病因的多元性等,在现代医学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医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这与内经中的思想不谋而合。

内经中还强调了病因的多元性,这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多因素影响的认识相符。

因此,通过对内经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思想,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结论综上所述,内经及其思想对中医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内经中的知识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中医的瑰宝,并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1. 王亚南, 汪传芳. 《黄帝内经》医学思想的医史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5(2): 50-54.2. 郭洪文.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与现代医学[J]. 知识导报,2015(13): 40-41.。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一、引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中医学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独特价值。

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1. 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构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原则。

2.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表象,听取其声音、呼吸、脉搏等情况,询问其症状及病史,以及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切诊,医生能够初步确定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病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药以其独特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原则,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激发自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1. 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中医药在多种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慢性疾病管理上,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中药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2. 中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康复医学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气血流通,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康复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中医学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中医学在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学注重辩证施治,能够从病因、机制和治疗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案。

四、中医学的独特价值1. 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整体观念。

这一观念有助于提醒现代医学专家不仅要关注疾病局部症状,还要考虑整个身体系统的协同作用。

2. 个体化治疗中医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经络、脏腑、气血、精神等为基本理论,以针灸、草药、推拿、气功等为主要治疗手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促进人类健康、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撰写一篇中医学毕业论文是对中医学专业知识的总结和应用,也是对中医学专业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展示。

下面,将以《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为题,对中医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选题。

中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中医学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可以从中医诊疗、中药研究、中医养生、中医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选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进行选择。

选题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基础和研究条件,确保选题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深入性。

二、文献综述。

在进行中医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综述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学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学术报告等,对选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

中医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实验研究、临床观察、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多种形式。

需要根据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和实施,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成果。

在进行中医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呈现和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实验结果、临床案例等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指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结论与展望。

中医学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同时,还需要对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探讨,为中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综上所述,中医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中医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检验,也是对自身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的考验和展示。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6篇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6篇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6篇中医药学学习心得篇一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摘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生理学中西医融合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对教师的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中医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 传统中草药药材提取工艺及活性成分研究

中医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 传统中草药药材提取工艺及活性成分研究

中医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传统中草药药材提取工艺及活性成分研究中医药学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术体系之一,对于中草药药材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中草药药材提取工艺及活性成分研究,是中医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提取工艺和活性成分两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医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中草药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中草药药材的提取工艺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的疗效。

在研究中草药药材的提取工艺时,研究者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1 提取方法的选择常见的中草药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乙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有着不同的提取效果,研究者需要根据药材的特点和需要提取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1.2 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参数的确定。

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药材提取效果,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1.3 辅助技术的应用辅助技术在药物提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果。

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技术,提高提取效率。

二、中草药药材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草药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探索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疗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活性成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2.1 成分分离和鉴定中草药药材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研究者需要运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常见的分离技术包括色谱技术、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

2.2 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通过对中草药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这包括对活性成分的体内和体外活性的评估、作用靶点的研究等。

2.3 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毕业论文发布时间:2016-12-07 编辑:younian 手机版导语:现代医学早已揭示肥胖症容易合并发生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减肥已成为当前预防、保健、美容的热门话题。

近两年来,因针灸配合中药减肥的快速、有效和安全等优点,迅速为肥胖患者所接受。

【论文关键词】纯性肥胖症中医针灸治疗电针耳穴贴压减肥疗效Abstract:Modern medicine has already revealed obesity easy to merg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atherosclerosis, diabetes, and a var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ight loss has become the prevention, care, beauty hot topic. The past two years, because of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lose weight and so fast, effective and safe advantage, quickly accepted by obese patients.[Paper]pure obesity 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 plaster effect of weight loss随着人们生活不平的提高,肥胖者与日俱增,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美国肥胖症的患病率为10%-12%,我国也不低于2%。

众多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针灸对肥胖症具有较好疗效。

现就近5年来针灸减肥概况综述如下。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易引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白内障、癌症等致死致残率很高的严重疾病,它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针刺减肥疗效已得到世界公认[1]。

单纯性肥胖症又称原发性肥胖,是指摄人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导致人体脂肪过多积聚。

肥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所以,医学界已把肥胖及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这可怕的五重奏可能是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TO)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国首要健康问题”[2]。

肥胖病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综合作用导致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其病因尚在探讨之中。

肥胖病的药物治疗存在着明显的毒副作用的弊端。

针灸治疗肥胖病及其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它的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受到广大医学界的关注,而无毒副作用的针灸疗法越来越被广大肥胖患者所接受[3]。

在祖国医学史书中曾有关于肥胖的论述,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就指出:“凡治消疸仆击,偏桔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明代医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指出了多食多饮,致膏脂堆集于体内,而致肥胖。

肥胖病的治疗一般包括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及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是以调整脾胃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为原则.将辨病、辨证与对症处理相结合,一般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为主。

通过针灸治疗可将患者由“肥胖功能状态”转变为正常功能状态.并长期维持[4]。

现将针灸治疗肥胖病的作用概述如下。

1 单纯针刺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阿孜古力?胡达拜地医师[5]使用体针治疗肥胖:按照中医的理、法、方、穴辨证施治。

针灸常取手足阳明、足太阴、任脉经穴为主。

主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滑肉门、外陵、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

若中阳亢盛者加曲池、上巨虚、下巨虚、内庭。

血瘀阻络加内关、血海。

高血压加合谷、太冲。

便秘加支沟、照海。

失眠加神门、太溪。

治疗结果:显效205例,有效133例,无效83例,总有效率80%。

辽宁中医药大学金爱淑医师[6]使用体针治疗肥胖:取穴阳明经(臂臑、曲池、梁门、太乙、滑肉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太阴经(三阴交、血海、阴陵泉、腹结、大横),少阳经(外关、支沟),少阴经(中注、四满),任脉(中极、关元、气海、水分、下脘、中脘)上述穴位变替使用。

不必1次全取。

但每次必取一部分重点使用泻法或补法的穴位。

治疗结果:显效7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4%。

重钢职工总医院涂小华医师[7]使用针刺治疗肥胖:针刺治疗穴位,太冲、内庭、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上下巨虚、丰隆、梁丘、天枢、大横、中脘、气海、关元、合谷、外关、曲池;脾俞、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局部穴位:阿氏穴约6~l2个针刺时选择直径为0.3 mm毫针,平补平泻,可取前后各一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留针40分钟。

每隔5分钟行针1次。

治疗结果:显效26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9.26%。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宓轶群医师[8]使用针刺治疗肥胖:患者根据症情辨证分为胃肠实热型42例,脾虚湿阻型22例,肝郁气滞型16例。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庭、梁丘、上巨虚、下巨虚、天枢、大横、中脘、脾俞、胃俞、章门、内关、气海、丰隆、关元、支沟、太溪。

胃肠实热型配大肠俞、小肠俞、二间、上脘、下脘、至阳;脾虚湿阻型配阴陵泉、水分、水道、太白、腹结、太阳、百会;肝郁气滞型配太冲、行间、期门、蠡沟、曲泉、膻中等。

以上穴位可根据部位及经络交替选用,如上下巨虚、梁丘、足三里等交替选用。

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 35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共4次。

隔天治疗1次,治疗1月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28例,有效3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6.25%。

江西省瑞金市中医院王传明医师[9]使用针刺治疗肥胖:以任脉、阳明经、太阴经腧穴为主。

主穴:脐十针(天枢、滑肉门、外陵、大横、水分、阴交)、夹脊穴(胸3至腰5)、梁丘、公孙。

胃肠腑热:证见食欲亢进,时而饥饿,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以消腑泄热。

配中脘、曲池、支沟、合谷、足三里、上巨虚、内庭。

脾虚湿困:证见神疲嗜睡,下肢浮肿,肢体倦怠,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濡。

治以健脾利湿。

配脾俞、胃俞、水分、气海、天枢、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痰湿内盛:证见身体肥胖,咳吐痰多,嗜食甘肥食品,苔腻,脉滑。

治以健脾化痰。

配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治疗结果:显效2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14%。

赵小强医师[10]使用针刺治疗肥胖:取天地针(中脘、关元)、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左右滑肉门、外陵)、大横及腹部凸起处阿是穴。

按腹针疗法要求施针,每次30mm。

治疗结果:显效28例,有效64例,总有效率100%。

2 针刺加电针东台市中医院周春芳医师[11]使用电针治疗肥胖:首先在腹部以脐为中心取脐周8穴:水分、阴交、外陵(双侧)、天枢(双侧)、滑肉门(双侧),局部常规消毒后进针,深度视腹部脂肪厚度而论,以针下感觉穿透脂肪层达腹部肌层有阻挡感为宜,约1.5寸左右,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留针。

然后,用G,6805电针仪两组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左右腹部4穴(每次通电穴位不固定,可轮留进行)。

配穴:胃肠腑热配曲池、内庭;痰湿内蕴加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便秘加支沟、阳陵泉;汗出量多配肺俞、胃俞;嗜睡加照海、申脉;腹胀配小肠俞、大巨虚;下肢水肿加商丘;月经不调加曲泉、血海。

治疗结果:显效27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

南阳市中医院针灸科陈杰医师[12]使用电针治疗肥胖:患者取仰卧位,选取天枢、大横、腹结、水道四穴 (均双侧),用75%酒精常规消毒,选30号长度分别为40mm、50mm、75mm一次性消毒毫针针刺。

方法:针刺时快速进入皮下0.5mm,然后使针进入肌肉层,指下有滑动发紧感为度。

然后选用G-6805电针治疗仪8个输出极,分别连于天枢支水道、大横支腹结,选择疏密波,频率调节到80~10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腹部肌肉收紧并伴见针柄来回摆动、能耐受为度,通电40分钟/次,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5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 穴位埋线湖北中医学院齐凤军医师[13]使用穴位埋线减肥:取穴:中脘、天枢、水道、曲池、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等穴。

多食善饥配脾俞、胃俞;肝阳上亢配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便秘配支沟、腹结;月经不调配三阴交;血脂高配内关;局部肥胖多在局部埋线。

治疗结果:显效32例,有效6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刘远珍医师[14]使用穴位埋线减肥:埋线针刺入穴位 (主穴:天枢、关元、水分、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配穴:胃肠实热型配中脘、曲池、上巨虚、内庭;脾虚湿盛型配阴陵泉、气海、脾俞;脾肾阳虚型配命门、脾俞、肾俞)提插捻转,使之得气。

然后缓慢推针同时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在穴位内,迅速拔针,络合碘消毒。

每周埋线1次。

治疗结果: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2%。

江省东阳市中医院韦莉莉医师[15]使用穴位埋线减肥:取穴(1)足太阳膀胱经:五脏背俞穴为主。

(2)脾胃大肠任脉经穴:曲池、合谷、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内庭、公孙、水道、归来、大横、滑肉门、大巨、腹结等,以及脏腑募穴为主。

(3)阿是穴:腹部、肩臂、腰臀、腿部视脂肪的厚度相关选4~8个刺激点。

治疗结果: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姜兴鹏医师[16]使用穴位埋线减肥:药线的制作:用 95%的酒精加入山楂、大黄、麝香适量,将医用外科2号羊肠线置于其中浸泡即得。

依据薄智云著《腹针疗法》所载方法取穴,包括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大横、足三里、丰隆及脂肪结节处。

穴位经常规消毒,在12号针头内置长约1.5~4.0cm 的药线刺入穴位,得气后边退针边进针芯,把药线垂直埋入穴位内,查看针孔处无暴露羊肠线后,用创可贴贴敷针孔。

每月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4 综合治疗郑州金水中医院郭红医师[17]使用耳穴贴压并中药针灸减肥:体针主穴取天枢、大黄、梁丘、足三里。

若便秘加支沟。

食欲旺盛加内庭及上、下巨墟,月经不调加三阴交、血海,嗜睡加关元、太溪、气海。

主穴并加电针。

隔日1次,每次 30分钟,20次为 1疗程。

耳穴取内分泌、胃、饥点、食道、肺、腹,先用耳穴探测仪或针尾在以上相应区域找敏感点,用磁珠放在敏感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