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案修订版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10篇)

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10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案1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
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32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
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
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
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
多么可怕的景象。
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
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二、观看录象:(看一看)“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三、研究方案:(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024年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通用

2024年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中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态环境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提高法制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策法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美丽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的魅力。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吗?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2. 讲解新课(1)讲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2)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介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
(4)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生态环境保护。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具体实践。
(2)分组讨论:如何在校园内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4. 例题讲解(1)案例分析:某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严重后果。
(2)讨论:如何解决该地生态环境问题?5. 随堂练习(1)列举身边的环保行为。
(2)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4. 中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2)列举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其意义。
2. 答案:(1)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
(2)示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这些行为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023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案(通用10篇)

2023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案(通用10篇)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2024年绿色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通用

2024年绿色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培养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
教学重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介绍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b. 讲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
c.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a. 案例分析: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b. 小组讨论:探讨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b. 请举例说明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
c.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2. 答案:a.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等。
b. 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有: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袋使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垃圾分类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b.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征文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教案(通用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念》。
详细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难点: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进而引出生态文明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讲解生态文明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2)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详细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讨论如何运用生态文明理念解决这些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念》2. 内容:(1)生态文明的定义(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3)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4)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内涵。
(2)列举三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3)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2. 答案:(1)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2)①绿色发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本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②循环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③低碳发展: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

2024年生态文明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生态文明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讨论材料。
3.黑板、粉笔、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提问:你们认为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是什么?2.理解生态文明(1)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2)举例说明生态文明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生态文明?(2)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至少三条建议。
4.生态文明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环境现状。
(2)开展“我为生态环境献一策”活动,让学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金点子。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建设措施,谁能简要介绍一下?2.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1)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3.生态文明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生态文明建设》教材第五章“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了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重点:生态文明的定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进而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内涵和重要性,让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基本的认识。
3. 知识讲解:(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2)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
(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4.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生活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班会2. 板书内容:(1)生态文明的定义(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3)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4)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文明的定义。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详细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的定义与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重点: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①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介绍。
②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分享。
3. 例题讲解: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解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关系。
(2)以我国为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
2. 答案:(1)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二者关系密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生态补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教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课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中的几个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播放大自然画面,大自然的大容量,在。
活在什么地方(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和小鸟说,捧捧的(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教后感应本活动从明理到,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大自然与人的之中的密切关系,经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生从小接受到教育。
关心环保就是关心你自己第二课可爱的动物《可爱的动物》教案教学内容与目标:1.认知目标: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学习材料:课件、动物图片、动物录像、彩泥……教学过程:一、观察了解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1.游戏导入:你演我猜。
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或是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动物的录像和图片。
3.调查:你还了解那些动物的可爱之处教学意图: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非常愿意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
通过你演我猜,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的可爱之处,如动物的动作、外形、颜色或是玩耍的时候、吃奶的时候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动物的可爱。
二、探讨研究小朋友制作的可爱动物:1.赏析小朋友制作的可爱的动物作品。
如:纸做的、橡皮泥、折纸……2.探讨制作动物材料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
如:想好动物选择材料或根据材料决定制作动物。
教学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以及制作动物的各种方法。
三、合作设计“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小小动物园”。
2.讨论分工合作的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学会合作,学会分工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竞争能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欣赏评述1.“小小动物园”作品展示。
2.评述作品。
教学意图:抓住动物的形、色、媒材、技法表现、创新构思等对自己或他人的“小小动物园”进行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拓展升华了解保护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1.拓展:(1)了解动物的种类。
(2)了解关于动物的有关知识。
(3)了解我国的珍奇动物。
……2.升华:(1)动物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我们如何保护动物。
教学意图:通过对动物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动物与人类、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神奇的太阳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特征。
2.了解太阳与我们的生活的哪些相关的。
3.了解与太阳有关的自然现象。
4.理解万物的生长都是靠太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及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及位置关系。
2. 理解万物的生长都是靠太阳。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太阳的光和热吗板书课题:神奇的太阳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认识太阳”(观察图片)1)看图说话2)提问:太阳有多大3)想一想: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学习第二部分“太阳与我们的生活”。
1)指导读一读“美丽的日出”。
(第26页)2)观察美丽的日出和绚烂的日落图。
3)介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生活。
4)交流:每位同学讲讲自己一天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这一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谁来说一下。
第四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学情分析:由于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的特点,对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浪费水、污染水。
因此本次活动设计,从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儿童通过讨论、观察、调查、体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生活中离开水的情景,使儿童感受到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儿童探索水、保护水和节约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在生活中各方面的用途,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三、重难点:了解水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观察、感受、调查五、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出示谜面)师:谁最聪明猜出来了吗生:水。
师:今天,老师把活泼可爱的水娃娃请到了我们课堂。
(出示水娃娃水的图片)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内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二)了解水的用途,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师:说说你从早晨起床到上学之前做哪些与水有关的事生1:我每天起床要用水洗脸、刷牙。
生2:我早晨起床上完厕所要用水冲厕所。
生3:我早上起床要喝水。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要用到水,离不开水。
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师: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水 , 假如有一天早上起床没有水会出现什么情况生1:没有水,植物都会死亡。
生2:没有水人们不能洗衣、做饭。
生3:没有水人不能生存……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缺水地区图片:土地干涸、庄稼枯萎、水库枯竭、牲畜死亡……)总结提升:由此可见水是生命之源。
教师板书:水是生命之源。
师:(出示图片)(先让学生看一会 , 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身缺水的经历,谈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进而联想缺水会发生什么后果,使学生的体验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水在各方面的用途师: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关注水,我们分组从不同角度调查了水的用途,A:水与生活的关系B:水与动植物的关系C:水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学生分组谈论、交流,教师巡视。
各小组总结一下你们组的调查情况。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水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也是离开不水,激发学生热爱水的情感。
(四)欣赏<美丽的水>图片(五)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感性的认识,认识到水的用处无处不在,从家庭→学校→社会,由近到远,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进一步地深化体验到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同时渗透养成教育,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在各方面的用途第五课我的家乡———爽爽的桂东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家乡桂东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桂东”的情感。
2、了解家乡桂东的名片。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在社区、村寨以及桂东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桂东名片及其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今天,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吧!板书课题; 我的家乡———爽爽的桂东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所在地方的特色、特点等。
(1)观看第二页的图,了解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
(2)小组讨论,想一想,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家,想好以后,向同学们介绍。
(3)不会介绍的同学,学着他们一样简单介绍自己的家。
(4)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介绍。
三、桂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空间,而且具有许多别致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特色,成为桂东的“名片”。
你心目中的那一张“名片”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1.图片“爽爽的桂东”2.说你知道的一处风景。
3.们,你们说的都是桂东的一张张名片,桂东县啊,还有很多名片,“中国铝城”、“中国磷都”等城市,放光盘让学生观看。
1诗歌,“爽爽的桂东”(1)读一读(2)跟着录音学唱。
四、我们都说了桂东的美,我们来做一做,设计一张桂东名片,向其他城市的小朋友介绍一下桂东的美吧。
(1)想一想,要用怎样的方式表达。
(2)引导学生用做卡片、画画、在其它地方剪图片等。
(3)动手做。
(4)教师指导。
五、总结让做得好的同学上台前展示。
第六课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了解桂东的地理位置及其行政区划。
(2)了解桂东的地形特点,重要的山川河湖(3)了解桂东的气候特点、以及为什么适宜人们居住。
(4)学会简单地图的判读,能说出学校在桂东的方位。
(5)通过了解桂东适宜的气候和秀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桂东的位置和政区,地势地形和宜人的气候特点。
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家乡桂东位于祖国的东南部的,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板书课题;好山好水好地方二、位于社]祖国的东南部1、读第49文字2、观看第49地图,找到桂东所在的位置3、读第8页的读一读,了解桂东的由来4、完成第9页的想一想,认真阅读郴州市行政区划图,看看你的学校在哪个区、市、县它位于郴州的哪个方位三、秀丽的山河1、观看碟子“东江湖”、、“飞天山”图片2、想一想,你还知道郴州有哪些名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四、宜人的气候1.想一想,为什么说我们桂东的气候最宜人2.讨论:桂东的气候有什么特殊点,为什么夏季来桂东旅游的人特别多五、总结向你的远方亲戚朋友介绍一下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