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学的蒙牛早期品牌战略

合集下载

—蒙牛多元化战略

—蒙牛多元化战略

案例介绍
战略措施:2.与知名消费品公司进行品牌合作。
可能的合作对象 可能的合作方式 蒙牛可获取回报 蒙牛可提供的价值
星巴克
利用星巴克专业的优 可以进入较高档软饮 覆盖范围广阔的分销 秀咖啡形象,共同推 料产品系列并提高自 系统,比较固定的牛 出咖啡乳饮料 己的品牌形象 奶消费群体
利用迪斯尼系列品牌 可以吸引潜力巨大的 针对少年儿童推出系 饮料消费群体:儿童 列软饮料 覆盖范围广大的分销 系统,比较固定的牛 奶消费群体
案例介绍
战略目标: 以国际竞争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 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 有效资源,开拓新产品、新市场,不断扩大 自己的经营领域和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和 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案例介绍
战略措施:1. 明确不同业务的发展战略方针 ①核心任务:UHT、乳饮料、酸奶 加大投资,扩大规模, 通过提高市场营销技能和产品研发技能,迅速成长为市场领 导者;设定详细的战略目标以及关键业绩指标。 ②非核心业务:冰淇淋 采取限制投资,限制风险,在可能 的情况下对现有资产加以整合;使用能将现有业务的经营运 作不断完善的管理人才,最大可能地为集团创造出利润与净 现金流。 ③未来期权业务:婴儿奶粉、巴氏奶、奶酪 限制资本投入 水平,积极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并从价值贡献的角度进行经 常的衡量和评估,保有推出和进一步发展的自由度;尽快改 善经营运作,提高财务业绩。
Thank you
企业威胁
• ①本国竞争对手:作为中国乳业三大巨头之一,蒙牛有着 强大的两位竞争对手:伊利和光明。现给出三大乳业2010 年下半年经济指标:
公司简 称 营业额 去年同 期 % 122.17 38.52 120.98 增长率 净利润 去年同 期 亿元 2.54 0.4533 6.62 增长率

不得不叫人佩服的蒙牛早期创业阶段的品牌战略

不得不叫人佩服的蒙牛早期创业阶段的品牌战略

不得不叫人佩服的蒙牛早期创业阶段的品牌战略1999年8月,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运用市场营销学品牌的相关知识对蒙牛这一品牌进行分析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为了尽快赶上领先的企业,经常采取“跟随战略”,选择一个跟随对象,然后在产品、定价、甚至包装等方面模仿领先企业。

这是弱势企业避免被领先企业甩开的好战略。

蒙牛在起步初期,就是以跟随战略迅速缩短了与伊利的差距,在2004年以后,又逐步开始超越。

1999年初,蒙牛刚成立,但是蒙牛的力量非常弱小,资金只有一千多万元,这在乳品行业实在是微不足道;同时,蒙牛的生存环境却非常恶劣,根源就在于牛根生。

1.放低姿态:避免和伊利直接冲突牛根生实质上是被伊利驱除的,伊利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叛将过得太好,这会让伊利很没有面子。

蒙牛的管理团队,几乎都是从伊利叛逃的,这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伊利打压蒙牛,既是为了出气,也是一种震慑,稳定住自己的人马,防止更大规模的叛逃。

所以,蒙牛从一诞生起,就遭遇到很多莫名的挫折。

例如,蒙牛的一些运奶车半路被人截住,牛奶被当场倒掉。

蒙牛做的户外广告牌,刚树立起来就被砸坏好几块。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谁干的。

这时,牛根生的江湖智慧发挥了作用。

他明白一个道理:这种事情即使是犯法,蒙牛也很难拿到证据,即使拿到一些证据,以当时蒙牛微弱的地位,也没处说理;如果对着干,就会把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断送了蒙牛。

所以唯一聪明的做法就是“忍耐”。

为了减少冲突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不抢夺伊利的奶源,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三个“凡是”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
蒙牛公司是中国著名乳制品制造商,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
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公司主要生产高品质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现在,蒙牛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战略方向
1. 多元化发展:蒙牛公司开辟了多条业务线,涉及农牧产业、食品加工、物流和酒店等。

目前,已经形成了乳品、食品、
生物科技、投资等四个主营业务板块。

2. 国际化布局: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蒙牛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公司,并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奶牛养殖基地。

3. 提升空间价值:公司透过像冷链物流等举措,提高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优势分析
1. 产品质量可靠:蒙牛公司的产品多次获得了国家质检部门颁发的称号,产品质量可靠,供应稳定。

2. 经验积累:蒙牛公司已经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营销、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公司实力和影响力。

3. 营销策略强大:公司重视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经常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广告,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并且实施了策略合作,如与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足分析
1. 品牌形象不佳:公司曾经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光明乳业等竞争对手的攻击,形象受损。

2. 渠道建设不足:蒙牛公司在渠道建设上不够完善,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对于发展市场不利。

3. 竞争压力大:公司面临来自光明乳业、伊利集团等强劲对手的竞争压力,需要积极开展创新策略。

蒙牛产品策略

蒙牛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

小组成员:
产品策略
企业介绍
品牌策略 生命周期理论 新产品的开发策略
企业介绍: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总部设在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 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到 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 ,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 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等荣誉。产品覆 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 等国家和地区。创业以来,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 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了公益广告——《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在所投 放的300夗幅灯箱广告中,蒙牛丌仅宣传了内蒙古企业 团队,也借势提升了自己的形象,蒙牛的最大竞争对手 伊利赫然排在首位。此外,在冰淇淋的包装上,蒙牛直 接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蒙 牛如此谦卑,高抬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也无话可说。 洼,然后积;屈,然后弹;蒙牛用自己的谦逊促迚了地 区品牌间的相互学习呾促迚,带动整个草原乳业迚入良 性竞争阶段,丌仅为自己争取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还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蒙牛还建立了蒙牛“牧 场联合国”。现在蒙牛处亍成熟期。
二、蒙牛的“名牌延伸战略”
良好的品牌有助亍企业迚行跨行业扩张。 由亍企业形象一向良好,而丏产品有效,所以 新产品很容易就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品牌延伸 已成为蒙牛为获得更大发展,获得更大利润而 采取的手段,由亍蒙牛品牌的高知名度,良好 的品牌形象,蒙牛通过品牌延伸迚入新领域, 从而扩大企业觃模,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
品牌战略
“名牌战略阶段” “名牌延伸战略” “品牌维护战略”
一、蒙牛的“名牌战略阶段”

蒙牛swot分析

蒙牛swot分析

五、蒙牛SWOT分析SWOT矩阵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7)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8)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2、劣势(W)(1)人才晋升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有“人”才会有“财”,蒙牛拥有的是人才优势(相对创业期而言),缺少的也是人才优势(相对今天高速发展而言),一方面,蒙牛人事管理太“人情化”,导致“裙带关系”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

创业初期,凭借牛根生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其曾在伊利提拔而起的“兄弟”与“精英”,加盟到蒙牛艰苦创业的队伍中,这种“人情化”在创业初期,令人赞叹又值得学习,他们中有一部分如今已成为公司中流砥柱,但也有大部分人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已无法适应蒙牛的今天。

(完整word版)蒙牛集团战略分析

(完整word版)蒙牛集团战略分析

蒙牛集团战略分析、建议1 蒙牛集团目前的行业地位1.1简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6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1.2行业地位居市场领导者地位,与伊利、光明三足鼎立。

常温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欧洲荷兰合作银行2011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列18位. 产品基本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在短短九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用短短10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1位。

2011年蒙牛集团主营收入达373.8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较去年增长23.2%至95.9亿元,业绩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整体呈现“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

2从营销角度回顾蒙牛的崛起蒙牛为什么能够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一出出借势营销是如何上演的,蒙牛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研究发现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的借势营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借势阶段、蓄势阶段和造势阶段。

2.1借势阶段蒙牛公司在创业之初,面对种种的困难和竞争,如果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应付的。

但蒙牛却能很好把外部“势”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巧妙借用势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虚拟联合蒙牛起步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处于“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三无状态。

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目录前言 (1)1 导论 (1)1.1 蒙牛乳业集团简介 (1)1.2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4P概念 (1)2.蒙牛企业的产品策略: (2)2.1蒙牛企业的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分析 (2)2.2蒙牛企业的延伸产品分析 (3)3 蒙牛企业的价格策略 (4)3.1 蒙牛企业的定价策略 (4)3.2 消费者的成本分析 (5)4 蒙牛企业的渠道策略 (6)4.1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概述 (6)4.2 蒙牛企业的渠道策略 (7)5 蒙牛企业的促销策略 (7)5.1 促销的概念与作用 (7)5.2 蒙牛企业的事件促销 (8)6 蒙牛企业的成功给国内企业营销带来的启示 (9)6.1 产品必须具有差异化特征 (10)6.2 适宜、合理地进行产品线拓展 (10)6.3 利用事件营销打造品牌记忆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蒙牛乳业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前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市场营销不仅要开发品质优良的产品、选择有利销售的渠道,制定合理优惠的价格,还必须让顾客及时地了解企业本身及产品,激发其购买欲望,影响其消费行为,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

蒙牛乳业集团作为一个从零起步,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的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有着它独特而值得借鉴的一面。

对很多刚进入某个行业的企业来说,蒙牛的营销策略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蒙牛企业营销的4P框架入手分析其市场策略,并希望能以此给予新生企业一些启示。

1 导论1.1 蒙牛乳业集团简介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

短短六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1六年多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牧民。

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年收奶量15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介绍蒙牛品牌的历史

介绍蒙牛品牌的历史

介绍蒙牛品牌的历史
一、品牌起源
蒙牛品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
政府决定发展乳业,成立了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
之初,只有一条生产线和几十名员工,但是在不断的努力下,蒙牛品
牌逐渐崭露头角。

二、品牌发展
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蒙牛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
营理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公司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广告宣传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品牌创新
蒙牛公司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公司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
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

四、品牌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蒙牛品牌已经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和产品系列。

同时,公司还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如“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食品工业十大品牌”等。

五、品牌未来
未来,蒙牛公司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推出更多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蒙牛品牌的历史充满了坚持和创新的精神,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面旗帜。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蒙牛品牌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乳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得不学的蒙牛早期品牌战略结论: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为了尽快赶上领先的企业,经常采取“跟随战略”,选择一个跟随对象,然后在产品、定价、甚至包装等方面模仿领先企业。

这是弱势企业避免被领先企业甩开的好战略。

蒙牛: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为了尽快赶上领先的企业,经常采取“跟随战略”,选择一个跟随对象,然后在产品、定价、甚至包装等方面模仿领先企业。

这是弱势企业避免被领先企业甩开的好战略。

蒙牛在起步初期,就是以跟随战略迅速缩短了与伊利的差距,在2004年以后,又逐步开始超越。

1999年初,蒙牛刚成立,但是蒙牛的力量非常弱小,资金只有一千多万元,这在乳品行业实在是微不足道;同时,蒙牛的生存环境却非常恶劣,根源就在于牛根生。

1.放低姿态:1.放低姿态:避免和伊利直接冲突放低姿态牛根生实质上是被伊利驱除的,伊利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叛将过得太好,这会让伊利很没有面子。

蒙牛的管理团队,几乎都是从伊利叛逃的,这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伊利打压蒙牛,既是为了出气,也是一种震慑,稳定住自己的人马,防止更大规模的叛逃。

所以,蒙牛从一诞生起,就遭遇到很多莫名的挫折。

例如,蒙牛的一些运奶车半路被人截住,牛奶被当场倒掉。

蒙牛做的户外广告牌,刚树立起来就被砸坏好几块。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谁干的。

这时,牛根生的江湖智慧发挥了作用。

他明白一个道理:这种事情即使是犯法,蒙牛也很难拿到证据,即使拿到一些证据,以当时蒙牛微弱的地位,也没处说理;如果对着干,就会把矛盾更加激化,甚至断送了蒙牛。

所以唯一聪明的做法就是“忍耐”。

为了减少冲突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不抢夺伊利的奶源,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三个“凡是”政策:第一,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第二,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第三,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这些措施,把蒙牛和伊利的利益区隔开,从而避免了直接冲突。

2.暗度陈仓:宣称要做“内蒙第二品牌”2.暗度陈仓:宣称要做“内蒙第二品牌”暗度陈仓忍耐只是防守性的行为,更聪明的是化被动为主动。

聪明人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在2000年前后,蒙牛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

当时内蒙乳品市场的第一品牌当然是伊利,蒙牛当时还名不见经传,连前五名也进不去。

但是蒙牛的聪明也就表现在这里,蒙牛通过把标竿定为伊利,使消费者通过伊利知道了蒙牛,而且留下的印象是:蒙牛似乎也很大。

蒙牛首先把这个创意用在户外广告上,地点就选在呼和浩特。

2000年,蒙牛用300万元的低价格买下了当时在呼和浩特还很少有人重视的户外广告牌。

一夜之间,呼和浩特市区道路两旁冒出一排排的红色路牌广告,上面写着:“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这让很多人记住了蒙牛,记住了蒙牛是内蒙乳业的第二品牌。

蒙牛还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有的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

蒙牛表面上似乎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了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默默无闻的蒙牛正好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了自己的“名”。

这种策略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伊利的“敌意”,这对初生的蒙牛来说非常重要。

3.“并驾齐驱”——创造“乳都”3.“并驾齐驱”——创造“乳都”的概念并驾齐驱创造蒙牛的“内蒙第二品牌”的创意使用的时间很短,在蒙牛业绩突飞猛进,蒙牛真的成为内蒙的第二品牌之后,就很少使用了。

这个时候再使用这个创意就不仅不能借伊利的“势”,还会平白地灭了自己的“名”。

在蒙牛成长到一定程度后,蒙牛及时修正了跟随战略,而开始以平等地位和伊利并驾齐驱,并开始放眼全国,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而且在很长时间内使用。

从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蒙牛推出了公益广告——《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

在所投放的300多幅灯箱广告中,首次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乳都”的概念是一个创新,这不仅有利于蒙牛和伊利,而且对内蒙的区域经济战略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和宣传,蒙牛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内蒙经济的腾飞牢牢维系在一起。

同时,在国内其他区域市场,“乳都”的定位也能提升蒙牛奶源的正宗——虽然蒙牛后来的多数奶源不在内蒙,从而把自己和光明、三元等品牌隔离开,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好的想象空间。

“乳都”概念的提出,突出了内蒙乳品品牌在全国的地位,而蒙牛作为内蒙最好的乳品企业之一,同时又是“乳都”概念的创造者、宣传者,自然而然就给人留下印象:蒙牛是“乳都”企业群中的第一品牌,虽然此时的蒙牛比伊利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4.挑战第一4.挑战第一很多跟随战略的实施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反超,在实现反超之前要耐心,但是一旦机会成熟就要主动出击。

与伊利相比,蒙牛的发展思路与战略操作也有许多惊人之举。

在蒙牛提出“乳都”概念的同一时期,蒙牛依靠从摩根斯坦利等知名投资机构得到的巨额投资,为蒙牛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以后,再也没有在宣传中把自己和伊利相提并论,而是开始主动出击,此时的蒙牛已经羽翼丰满,2004年,蒙牛成功在香港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更是采取了一系列大手笔,力争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第一。

2005年初,蒙牛斥资3亿元、日产量为100吨的通州工厂落成,它是亚洲第一大规模的酸奶研发生产基地。

酸奶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品,蒙牛之所以要斥资建设这个基地,而不是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就是因为蒙牛要依托这个基地为自己的赶超战略奠定基础。

2005年,蒙牛又成功赞助“超级女声”,在乳品行业独领风骚,2005年1到6月,蒙牛酸酸乳在全国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倍,很多销售终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从回避与伊利的冲突、到亦步亦趋地跟随伊利,蒙牛在创业之后几年内,很好地采取了跟随战略,从而快速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同时避免了强大竞争对手的打压,然后,当具备一定实力之后,又及时改变了跟随战略,在产品结构方面蒙牛开始有所侧重,与伊利有所区隔,从而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伊利。

例如,冰淇淋市场,伊利第一,蒙牛第二,但是在液态奶市场,蒙牛高居第一。

到2004年,蒙牛成为全国第二,此时的蒙牛已经不仅是内蒙的第二品牌,而是全国的第二品牌,而且发展势头很猛,后来居上、超越伊利已经为时不远。

蒙牛依附定位:牛根生的品牌比附定位策略无疑是对孙子兵法的最好运用。

凭着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蒙牛在市场的搏击中脱颖而出。

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比附定位的精髓吧。

一、甘居第二赢口碑,使人对其产生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同时也向人们展示,我们虽然是老二,但我们要进一步努力,我们会做得更好。

这一招既回避了竞争者的锋芒,又赢得了市场的同情,更赢得了广泛的口碑。

二、攀龙附凤立口碑,承认同类中已有卓有成效的品牌,本品牌自愧不如,但在某些方面还可以与这些最受消费者欢迎和信赖的品牌并驾齐驱。

“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蒙牛此举不知攀了多少龙,附了多少凤呀。

正是这种社会大局观,使蒙牛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三、高级俱乐部传口碑,公司如果不能取得第一或攀附第二,便退可采用此策略,借助群体的声望和模糊数学的手法,打出俱乐部式的高级团体牌子,强调自己是这个高级群体的一员,从而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传播自己的口碑。

前言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于1999 年7 月成立, 仅仅8 年, 在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工厂、四无品牌的“四无”条件下, 飞速狂奔, 最终从业内排名1116 位跻身我国乳业三强之列, 创造了在诞生之初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奇迹!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

蒙牛销售收入从1999年的0.37亿元飙升至2003年的40.7亿元,后者是前者的1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高达323%!“蒙牛速度”,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蒙牛不论是在品牌塑造上还是在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上, 都是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

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999年,蒙牛成立时,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处于三无的状态。

蒙牛势单力薄,要想在内蒙古立足,处境也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全国。

并且伊利一直是中国乳业的强势品牌,内蒙古的老大,出生在这样一个乳业强省,当时的蒙牛并不被看好。

可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人的思想决定事情的发展动向。

蒙牛采取了“比附定位”,喊出“创建内蒙古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麻痹了竞争对手。

如果戴安娜不嫁给查尔斯王子,她可能永远是一个平民。

如果章子怡碰不到张艺谋,她可能永远成不了世界明星。

如果姚明不去NBA,他可能永远成不了世界巨星。

这就是比附带来的结果。

蒙牛品牌的初期传播做到了比附,并且是恰到好处。

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在2000年9月,蒙牛出资100多万元,投放了300多幅主题为《为内蒙古喝彩》的灯箱广告,内容是“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

”借伊利等名牌企业的名气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无形中就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蒙牛的品牌比附定位走出了成功的一步。

使蒙牛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乳品企业,一跃成为了知名的品牌企业。

二、善捕商机者胜1、搭载神五品牌崛起2003年10月16日。

“神舟五号”顺利返回,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借助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 蒙牛成功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蒙牛“宣传风暴”:蒙牛以“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为口号,推出了“航天员专用奶”的广告,并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蒙牛广告也是随处可见;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发射——补给——对接篇”在中央和地方台各频道同步亮相,气势夺人;同时,印有“航天员专用奶”标志的新包装牛奶和相应的众多pop、宣传页也即时出现在各卖场和销售终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