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1地球上的水(教学课件)

课堂演练
1.下列水体,人类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无法 应用的是( BD )
A、河水
B、海水
C、地下泉水
D、永冻土底冰
2.下列水体一定属于淡水的是( BD )
A、湖泊水
B、大气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课堂讲解
二、水的循环
这首诗的头两句说的是什么, 有没有科学道理?
流到江河的水真的不能回来了吗?
读课本P3图1-3,说说水在 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 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
课堂讲解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
1.淡水少,大多数分布在海洋。 2.水污染严重。 3.人口的急剧增加,用水量增加。 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 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 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 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 总储量的0.007%。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途径: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课堂讲解
(1)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 陆地 B、海上内循环: 海洋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
大气
陆地
大气 大气
(1)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 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亿人) 多年人均平均 据1998 年径流量/km3 年统计
资源排 序
亚洲 31 18 13 非洲 21 17 4
八上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基础知识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 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4)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6、室温(20℃)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 kg/m³, V 排取 m³) 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 G 和浮力 F 浮的大小。
①F 浮<G 下沉(完全浸没时的 F 浮)②F 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 F 浮) ③F 浮=G 悬浮 此时 V 排=V 物 ④F 浮=G 漂浮 此时 V 排< V 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0.01克
0.01~1克
1~10克
>10克
溶解性等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1)大多数物质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硝酸铵,表现为曲线陡;
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7、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教案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环节1:知识点梳理1.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其中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大气水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冰川的更新周期最长。
水体更新快慢与水体总量、水循环的活跃程度等因素有关。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 水与生命: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水分多少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水母的含水量达98%。
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5.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
①水循环的类型: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水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②水循环的环节: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e 下渗 f 地下径流;③水循环的意义: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例1 (2017·金华)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
“百川归海”描述的是()A. 蒸发B. 下渗C. 降水D. 径流例1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D、“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6.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显然,它和一个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如果这个地区的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江河水的蒸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PPT教学课件

你的道理。
实验结论:
1.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2. 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3 .每个水分 子是由 :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 是: 分子的化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习题:实验测得通电分解水时所得到的氢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已知在标准 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克/升,氧气的密 度为1.429克/升。试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 元素的质量比。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陆地上有些地方是沙漠,有些地方却植被茂盛?
水循环活跃,降水充沛 水循环不活跃,降水少 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 水资源缺乏,植被少
练习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B) A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 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B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D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水体名称 大气水 河水 湖泊淡水 地下水 海洋水 冰川
更新周期 9~11天 11~18天 10~100年 100~1000年 约5000年 约10000年
思考与讨论
在水循环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蒸发和液化 凝华和升华 熔化和凝固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水循环?
对地表的改造——修建运河、水库 对植被的改变——植树造林、滥砍滥伐
地下淡水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思考与讨论
你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吗? 雾、霜、雨、雪等天气现象 冬天,窗户玻璃内侧的水珠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物体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有水珠
水的循环
大气水
植 物 蒸 腾
土壤水
水汽输送
大气水
蒸 发 降 水
降 水 陆地水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水和水溶液知识点

第一章水和水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1蒸发○2水汽输送○3降水○4下渗○5沿地表或地下流动(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2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5、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6、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1)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2)儿童身上4/5是水分第2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第3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ρ物>ρ液)②F浮>G 上浮(ρ物<ρ液)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 =V物(ρ物=ρ液)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 < V物(ρ物<ρ液)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

新知导入
1、什么是水循环?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运动到地 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地下)径流等
3、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你觉得这 样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改变地表径流,从而使南方的水能进入北方加以 利用;
些高山地区,不便直接利用。 (2)与水循环的特征有关: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不同,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差异也很大。 (3)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的差异很大,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差异
也很大。
新知讲解
3、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现况: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 ①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在早晨起床后可以喝一杯温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出 体内的宿便。
3)饭后不要马上喝水,如果喝较多的水会中 和体内的胃酸,进而可影响消化功能。
4)睡前要少喝水,如果睡前大量喝水会加速 排尿,影响夜间休息。
5)分多次小口喝水,每次喝水量可以在50~ 80毫升左右。
6)不要用饮料替代饮水。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例④骆驼:
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 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 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 需要。
骆驼一次可以喝大量的水并储存在 胃里,所以骆驼极能忍饥耐渴。
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三 周,没有食物可生存1月之久。
课堂练习
1、下列能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方法是( D ) A.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 B.增加人工降雨的次数 C.把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止水污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大气水
D、海洋水
5、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
全部淡水资源的 0.3%,它主要包括 ( C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
6、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属性,即
跟进训练
1、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B )
A、湖泊水的蒸发 B、海洋水的蒸发
C、江河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2、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 D )
A、河流水
B、地下淡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3、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D)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4、下列水体平均更新时间最短的是( C )
B.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 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 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适 应
针状叶、肉 质茎、根系 发达
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 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 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水资源丰富的热带地区,茂密的雨林中生长着千 姿百态的植物
•世界水日:3月22日
四、 水与生命
想一想:
1、夏天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说明什么? 2、把黄西瓜瓜切内开含,撒有少大量量盐的,过水一。会儿有很多 水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黄瓜内含有大量的水。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至第8页,思考水与生 命有什么关系?
四、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要点详解知识点1 水的分布1. 世界水体的构成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1.386×1018米3,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大气和中,如图所示。
海洋水是地球上水体的主要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陆地淡水以冰川水和为主,其中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68.69%,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目前人们无法把它当作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
而约占淡水总量的0.3%的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
2. 水的存在形式水有液态、和三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如海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随着温度的改变,水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例1 根据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B、E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2)如图所示的水体中,(填名称)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
知识点2 水的循环说明 ①水循环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即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
②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a.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来源,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是水循环的动力;b. 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例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水通过[B] 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A] 重新落到海洋中,海洋上空的大气水通过[C] 到达陆地上空,再通过[D] 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 流入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 形成大气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 、陆地水和 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
知识点3 水资源的分布1.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地球上的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见A 本1页)
1.水的分布:从下图中可知,__海洋水__
是地球上储量最庞大的水体,陆地淡水最多的是__冰川水__。
2.水的循环: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__
三态变化__,水循环的外因是地球的引力和__太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如果某地区的__水循环十分活跃__,该地区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4.水与生命: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水__,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母的含水量高达__98%__左右。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2.5__升水。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第1题图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水
B.陆地淡水目前人类都可以大量使用
C.冰川水属于海水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A)
A.海水B.河水
C.湖水D.地下水
3.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却很大的水体种类是(D) A.海洋水B.冰川水
C.湖泊水D.大气水
4.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D)
A.海洋上的降水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的蒸腾作用
5.下列四个地区中,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B)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6.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C)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7.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高的是(B)
A.人体B.水母
C.黄瓜D.水稻
8.动植物为了适应不同水环境,都有特殊结构和本领,下列不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引起的是(D)
A.白杨树冬天要落叶
B.仙人掌的叶长成刺状
C.沙拐枣的根深深扎入地下
D.芭蕉的叶片很大
9.如图所示为水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
第9题图
①__降水__;②__蒸发__;③__水汽输送__;
④__植物蒸腾__;⑤__地表径流__;⑥__地下径流__。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__D__(填字母)。
A.蒸发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3)根据水循环原理,说说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合理即可)
B 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10.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于(A)
A.太阳B.地球
C.海洋D.生物
11.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的转变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12.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
能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B)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
13.根据水循环的观念,试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字面含意的正确性(B)
14.
图”。
第14题图
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C 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
15.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
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
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A)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16.下面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有些措施是专门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而有些措施却是对所有问题都通用的。
请你将措施与对应的问题连线。
所解决的措施水资源问题
(1)跨流域调水A.人均水资源不足
(2)寻找淡水,控制人口B.空间分布不均
(3)节约、保护水资源C.时间分布不均
(4)兴修水库D.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答案】(1)-B(2)-A(3)-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