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会发展经济数据:16-2 主要年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总额(2000-2018)
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12.03.23•【字号】•【施行日期】2012.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2年3月23日)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2](GDP)117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7.3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6.78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930.27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5%、49.0%和3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5.9%和27.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315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4.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2%。
城镇新增就业53.29万人,比上年增加7.68万人,增长16.8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178元,比上年增加2336元,增长7.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4%。
全年财政收入154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47.59亿元,增长22.7%。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2年3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克服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国外需求减弱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1.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2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16.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858.09亿元,增长11.1%。
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6.3∶36.5∶37.2调整为24.9∶36.6∶38.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7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87元,比上年增长7.0%。
市场物价稳中略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6%。
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下降0.4%。
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呈"二升六降"的格局,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2.6%;居住类上升0.4%;食品类下降7.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3.7%;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 3.0%;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下降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2.3%。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578万人,增长0.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1.7万人。
南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Government/tjx x/201506/t20150625_466550.html2014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15-06-25 来源:南宁市统计局字体颜色:【红黄蓝绿】字体大小:【小中大】保护视力色:青蓝黄灰恢复默认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族人民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基调,统筹做好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新常态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为“十二五”规划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4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303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7049美元。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0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51.5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541.67亿元,增长8.2%。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28∶39.75∶48.97。
与2013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回落 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涨1.6%,分类别看,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四升四降”。
二、农业产值: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55%。
其中,农业产值337.90亿元,增长6.45%;林业产值28.63亿元,增长0.52%;畜牧业产值184.26亿元,增长0.71%;渔业产值25.42亿元,增长6.07%;农业服务业产值33.12亿元,增长11.5%。
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5.46%,比上年上升1.48个百分点;林业4.70%,下降0.34个百分点;畜牧业30.24%,下降1.8个百分点;渔业4.17%,上升0.26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5.43%,上升0.40个百分点。
200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07【实施日期】20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6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07年)2006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一年。
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48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1.93 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882.23 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82 亿元,增长12.1%。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39.2%和39.3%。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52.8%和36.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240元。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其中服务价格上涨4.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6.8%。
表1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
第十五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属于私

○E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2007年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河北省统计局修订2007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
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河北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2)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总额(E301表) (4)2.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情况(E302表) (5)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财务状况(E303表) (6)4.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财务状况(E304表) (7)5.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E305表) (8)6.限额以下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能源消费情况(E306表) (8)7.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冀E307 表) (9)(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1.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情况(E401表) (10)2.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情况(E402表) (10)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E403表) (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 (12)5.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E405表) (13)6.限额以下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能源消费情况(E406表) (13)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冀E407表) (14)8.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冀E408表) (15)(三)基层年报表式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16)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 (18)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总额(E102-1表) (19)4.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情况(E102-2表) (19)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财务状况(E103-1表) (20)6.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财务状况(E103-2表) (21)7.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E104表) (22)8.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连锁经营情况(E105-1) (23)9.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连锁门店及配送中心分布情况(E105-2表) (24)10.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星级以外住宿业、限额以下餐饮业样本单位基本情况(E108表) (26)11.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E109表) (27)12.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E110表) (27)13.限额以下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能源消费情况(E111表) (28)(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库存情况(E202-1表) (29)2.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情况(E202-2表) (29)3.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星级以外住宿业、限额以下餐饮业样本单位调查表(E202-3表) .. 304.重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E203表) (30)5.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额(E204表) (31)6.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E205表) (31)7.限额以下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能源消费情况(E206表) (32)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冀E207表) (33)9.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冀E208表) (34)四、附录(一)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35)(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35)(三)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目录 (39)(四)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 (40)(五)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重点企业限额标准 (40)(六)市场类别 (41)(七)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4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1—一、总说明(一)为了解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基本情况及经营状况,观察、反映商品流通、市场运行态势、商品消费以及流通领域现代化进程,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贸易业统计专题测试

贸易业统计专题测试一、选择题(每题5分)1、根据规模划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必须达到()以上 [单选题] *A、1000万、500万、200万、200万B、2000万、500万、200万、100万C、3000万、500万、300万、200万D、2000万、500万、200万、200万(正确答案)2、下列那项在申报入统时是不符合规定的 [单选题] *A、提供材料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B、主要业务活动描述清楚、规范C、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D、提供未盖章的纸质材料(正确答案)3、对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金额(包括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商品,含增值税),是指() [单选题] *A、销售额(正确答案)B、营业额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D、购进额4、以下那项不属于零售业 [单选题] *A、百货商店B、汽车维修单位销售汽车零件(正确答案)C、超级市场D、售货摊5、一家汽车公司销售轿车给下列那个客户属于批发() [单选题] *A、居民消费者B、出租车公司(正确答案)C、机关D、学校6、售给居民个人但不属于商品零售的是() [单选题] *A、小轿车B、拖拉机(正确答案)C、燃料D、粮食7、医药公司药品销售,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零售() [单选题] *A、售给机关B、售给学校医务室C、售给居民D、售给超市(正确答案)8、住宿和餐饮业都涉及的单位怎么判断是属于住宿业还是餐饮业() [单选题] *A、随意选择一个行业B、一般都是住宿业,所以判别为住宿业C、一般酒店都是住宿业,按照经营业务产生的增加值大小来衡量,若餐饮产生的增加值大,则判定为餐饮业。
(正确答案)D、按老板说的选择9、商品销售额不包括:() *A、未通过买卖行为付出的商品,如因机构变动移交给其他企业单位的商品、借出的商品、归还受其他单位委托代保管的商品、付出的加工原料和赠送给其他单位的样品等;(正确答案)B、租赁柜台、维修、彩票销售等活动取得的收入;(正确答案)C、购货退回的商品;(正确答案)D、未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商品预付卡销售,如加油卡、购物卡;(正确答案)10、批零住餐行业统计口径范围包括:()。
2004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03.14【实施日期】2005.03.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4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5年3月14日)2004年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努力克服禽流感疫情、50年罕见的干旱和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困难,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创近10年来新高,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全面实现,广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国民经济运行处在近10年来最好时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
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32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1.3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8.2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0.46亿元,增长10.6%。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7%、54.5%和34.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4.4%、38.8%和36.8%,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7196元(折合美元超过800美元),增长11.0%,增幅创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
人均生产总值年增量首次超过1000元,达到1227元。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
2007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08.03.05•【字号】•【施行日期】2008.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7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08年3月5日)2007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58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58 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39 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91亿元,增长14.2%。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39.7%和38.8%。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53.5%和38.2%。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08元。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4.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3%。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1.5%。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8%。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769万人,增长0.33%。
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比上年增加7.03万人,增长25.7%。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9%,比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898元,比上年增加3834元,增长21.2%。
全年财政收入70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8.83亿元,增长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