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租理论精讲
合集下载
第4讲:地租地价理论解读

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并 研究了这三大阶级的各自不同的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 指出;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阶级的代价,利润和地租都是劳 动者创造的价值的一种扣除。 ——此论述肯定了绝对地租的存在。
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 理论完成者。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地租,其地租理论的基本 观点有以下三点:
成本/收益
MVP
AVP
MFC=AFC
(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体系
3、地租的分类
资产阶级经济学回避地租所反映的社会经济 关系的本质,认为地租是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 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是一种经济剩余, 即总产值或总收益扣除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 以下部分,按照这种定义,将地租分为: 契约地租:财物所有人将利用权转让给他人所得的定期报
詹姆斯.安德森——英国资产阶级经租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同一的市场价格是形成地租的前提; 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形成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1; 分析了级差地租2,并指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 是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杜能——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致 力与阐明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租的关系。在他的《孤立国农 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 的关系。论述对级差地租的理论形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由于农业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生产力,所以能使劳动者所生产出 来的产品数量,扣除为自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数量还有剩余,这是自然 恩赐的“纯产品”,由农业劳动者生产,但却由土地所有者占有,这就是地 租。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地租 理论在地租发展使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在《国富论》中:
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 理论完成者。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地租,其地租理论的基本 观点有以下三点:
成本/收益
MVP
AVP
MFC=AFC
(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体系
3、地租的分类
资产阶级经济学回避地租所反映的社会经济 关系的本质,认为地租是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 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是一种经济剩余, 即总产值或总收益扣除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 以下部分,按照这种定义,将地租分为: 契约地租:财物所有人将利用权转让给他人所得的定期报
詹姆斯.安德森——英国资产阶级经租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同一的市场价格是形成地租的前提; 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形成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1; 分析了级差地租2,并指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 是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杜能——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致 力与阐明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租的关系。在他的《孤立国农 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 的关系。论述对级差地租的理论形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由于农业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生产力,所以能使劳动者所生产出 来的产品数量,扣除为自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数量还有剩余,这是自然 恩赐的“纯产品”,由农业劳动者生产,但却由土地所有者占有,这就是地 租。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地租 理论在地租发展使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在《国富论》中:
第四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 ppt课件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4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二、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和环境 2.交通和通讯 3.基础设施 4.人口和经济集聚 5.社会文化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5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功能分区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1.商业区 2.工业区 3.居住区
17
第三节 土地区位与房地产业发展
二、土地区位和城市规划
(一)土地区位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就是人类自觉地运用区位规律,合理安 排土地用途的方向和规模,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土地经济合理利 用而言,必须实行土地规划。
(二)住宅区位与城市规划
城市住宅建设的区位选择要服从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功能分 区规划。在城市中,由于土地区位的优劣差异,产生不同的使用价 值,带来不同的土地区位的级差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级 差收益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种情况下,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农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由农业 生产成本C、农产品的市场价格P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决定。
这样,屠能就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利润=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运输费用 用符号表示:π=P-C-T
图3-1 屠能的农业区位图
6 5
4
3
1
2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运费因素
2.工资成本
3.集聚因素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3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四)城市区位理论
克里斯塔勒从城市或中心居民点的物资供应、行政管理、交通 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即在一定区域内 城市和城市职能、规模及空间布局的学说,并概括为六边形城 市空间分布模型。
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性质
2 地租的性质与形态
性质
“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 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 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 提。” ——马克思
地租的形态
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与 货币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三、屠能的地租理论
主要功绩: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土地的位置与农业生产和地 租的相关性
主内容:某产品的产地价格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 至中心市场间运费的差额,这是区位地租
局限性:采用的是孤立的静态化的分析方法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 《国富论》 詹姆斯· 安特生:“价格决定说”
地上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肥沃程度不同产生差额地租
—— 《对谷物法本质的研究》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理论
主要功绩:运用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
P1 p2 p3
a3
a2
b2
c1
Ⅳ
b1
Ⅲ Ⅱ D1 Q1 Q2 D2 Q3 D3
p4
0
a1
Ⅰ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理论
主要内容 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 地租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条件 土地的有限性 土地在肥沃度和位置上具有特殊便利 局限性: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忽视了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经 营的垄断 混洧了价值与生产价格的概念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分析 2.从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分析 3.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分析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 源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 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低于工 业。在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 的条件下,农产品价值必然大于其社会 生产价格,其差额就是构成绝对地租实 体的那部分超额利润。这表明,在中国 现阶段,农业绝对地租的存在是有其客 观条件和来源的。
(五)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1、由于在较好的耕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 劳动生产率降低造成的。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有更坏 的耕地投入耕作。 3、在最坏耕地上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 率的不同而产生级差地租。 见表4—4。
二、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 源和原因(见表4—5) 1、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 资本有机构成。 2、来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3、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1、条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级差地 租的客观物质条件仍然存在。这个物质 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异以 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中国 的耕地为例:见表4—6。
2、 原因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 形成级差地租的社会经济条件。马克思 主义的地租理论认为,产生级差地租的 社会经济原因是土地的经营垄断。在中 国尽管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但当有限的土地资源分别有企业、单位 或个人经营使用时,就必然形成经营上 的垄断。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 的条件与原因
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 原因:是由于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 经营垄断。 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 格的差额。
地租地价理论课件

CHAPTER
地租地价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化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 租地价理论将进一步深化,研究 范围将更加广泛,研究内容将更
加深入。
跨学科融合
地租地价理论将与经济学、地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形成 更加综合、系统的理论体系。
动态研究
未来地租地价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 动态变化,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 间的地租地价变化趋势和规律。
土地权益与地租地价
地租地价理论涉及到土地权益问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 应保障各方土地权益的公平和合理,防止土地权益的滥用 和侵犯。
地租地价理论与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地租地价视角
地租地价理论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调控地租地价, 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策实施
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需要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以便 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 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并加强监管和执 行力度,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04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地租地价理论与城市规划
01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地租地价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提供决策依据
地租地价理论为政府制定土地政 策、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促进土地制度改革
地租地价理论对于土地制度改革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完 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市场体系
。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租地价理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土地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土地价格 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土地供应不
地租地价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化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 租地价理论将进一步深化,研究 范围将更加广泛,研究内容将更
加深入。
跨学科融合
地租地价理论将与经济学、地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形成 更加综合、系统的理论体系。
动态研究
未来地租地价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 动态变化,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 间的地租地价变化趋势和规律。
土地权益与地租地价
地租地价理论涉及到土地权益问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 应保障各方土地权益的公平和合理,防止土地权益的滥用 和侵犯。
地租地价理论与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地租地价视角
地租地价理论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调控地租地价, 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策实施
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需要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以便 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 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并加强监管和执 行力度,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04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地租地价理论与城市规划
01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地租地价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提供决策依据
地租地价理论为政府制定土地政 策、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促进土地制度改革
地租地价理论对于土地制度改革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完 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市场体系
。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租地价理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土地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土地价格 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土地供应不
第4章: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

次级中心
市中心
市区
郊区
城市次级中心的形成示意图
4.1.2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洛克和代表重农主
义的坎提能、魁奈和杜尔阁。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和贡献
配第
17 魁奈 世纪 中期 杜尔阁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土地价格=年租×21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以 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4.3.2城郊次级中心区形成
1.大城市房地产区位由中心区向郊区演变的趋势
• 1990-1995年,北京约20%的拆迁户搬到郊区居
• • •
住; 沈阳市规划局对1981年至1991年完成的2万平方 米以上146个住宅小区不完全统计,68%建在近 郊区; 上海市的闭行区和浦东新区2个近郊区住宅销售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从1996年的30%上升到了l 998年的42%. 1998-1999,南京市一、二类地区(中心区)的商 品房销售面积仅占全市销售面积的21.76%、 20.22%,而六、七类地区(郊区)却占28.87 %、33.76%。
4.地租的剩余原则论
地租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剩余的 部分。代表人物:雷利· 巴洛维
5.地租的供求平衡论
土地的供求决定地租水平,代表人物:保罗· 萨缪 尔森。
6.地租的产权价值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杜尔阁初步 揭示了地租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
7.地租的垄断价格论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 换形成的地租。
8.竞标地租理论
阿隆索以区域均衡和区位边际收益等空间经济学 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竞标地租理论。该理论接受了 不同用途地租(地价)不同,不同地段地租不同 等诸多土地经济学现象。
市中心
市区
郊区
城市次级中心的形成示意图
4.1.2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洛克和代表重农主
义的坎提能、魁奈和杜尔阁。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和贡献
配第
17 魁奈 世纪 中期 杜尔阁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土地价格=年租×21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以 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4.3.2城郊次级中心区形成
1.大城市房地产区位由中心区向郊区演变的趋势
• 1990-1995年,北京约20%的拆迁户搬到郊区居
• • •
住; 沈阳市规划局对1981年至1991年完成的2万平方 米以上146个住宅小区不完全统计,68%建在近 郊区; 上海市的闭行区和浦东新区2个近郊区住宅销售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从1996年的30%上升到了l 998年的42%. 1998-1999,南京市一、二类地区(中心区)的商 品房销售面积仅占全市销售面积的21.76%、 20.22%,而六、七类地区(郊区)却占28.87 %、33.76%。
4.地租的剩余原则论
地租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剩余的 部分。代表人物:雷利· 巴洛维
5.地租的供求平衡论
土地的供求决定地租水平,代表人物:保罗· 萨缪 尔森。
6.地租的产权价值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杜尔阁初步 揭示了地租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
7.地租的垄断价格论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 换形成的地租。
8.竞标地租理论
阿隆索以区域均衡和区位边际收益等空间经济学 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竞标地租理论。该理论接受了 不同用途地租(地价)不同,不同地段地租不同 等诸多土地经济学现象。
《地租理论》课件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合理性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实际案例,验证地租理论的应用 效果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预测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建议
01
地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地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案例四:某旅游区土 地资源管理中,通过 地租理论,实现土地 资源的合理开发,提 高旅游收入。
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地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价 格、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
案例分析:分析土地价格、 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对房
地产市场的影响
案例背景:某城市房地产市 场
结论:地租理论在房地产市 场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垄断地租理论
垄断地租理论是地租理论的一种,主要研究垄断条件下的地租问题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是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获得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形成是由于垄断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使得其他企业无法 进入市场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存在会降低社会福利,因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超 额利润,而消费者则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01
地租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合理分配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案例二:某农村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实现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农民收入。
案例三:某工业园区 土地资源管理中,通 过地租理论,实现土 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
地租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实际案例,验证地租理论的应用 效果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预测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建议
01
地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地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案例四:某旅游区土 地资源管理中,通过 地租理论,实现土地 资源的合理开发,提 高旅游收入。
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地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价 格、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
案例分析:分析土地价格、 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对房
地产市场的影响
案例背景:某城市房地产市 场
结论:地租理论在房地产市 场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垄断地租理论
垄断地租理论是地租理论的一种,主要研究垄断条件下的地租问题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是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获得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形成是由于垄断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使得其他企业无法 进入市场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存在会降低社会福利,因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超 额利润,而消费者则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01
地租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合理分配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案例二:某农村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实现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农民收入。
案例三:某工业园区 土地资源管理中,通 过地租理论,实现土 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
地租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第四章 地租理论精讲

准地租(quasi rent):在短时期内因使用固定 资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其发生在短期,暂时存在,长期
即消失;是租用固定性耐久生产设备而付给占有者租赁费,其实质 也是超额利润,类似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主要内容
•
局限性:
同量劳动和资本而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差额地租是土 地报酬递减的结果。
• •
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否认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认为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异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忽视 了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经营的垄断。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三、屠能的地租论
主要功绩: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土地的位置与农业 生产和地租的相关性。 主要内容: 某产品的产地价格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至 中心市场间运费的差额,这是区位地租。 市场价格=产地价格+运费 局限性:采用的是孤立的静态化的分析方法。 ——《孤立国》(1826)
Ⅰ Q1
b2
c1
Ⅳ
b1
Ⅲ Ⅱ D1 Q2 D2 Q3 D3
农产品价值由最大劳动耗费量决定。差额地租量的多少取决
于不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主要内容
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
地租是由劳动创造的由农业经营者从利润中付给土地所 有者剩余所得的一部分。
18世纪中期,亚当· 斯密“垄断价格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地租(quasi rent):在短时期内因使用固定 资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其发生在短期,暂时存在,长期
即消失;是租用固定性耐久生产设备而付给占有者租赁费,其实质 也是超额利润,类似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租形、形式和种类
垄断地租(独占地租):因某些少数名优产品的特优土地, 由于其产品具有垄断价格而产生垄断利润,称为垄断地租。 它是由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非农业用地的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租等。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二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概念:意为报酬或收入,泛指物主将其一切不动 产如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让 渡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或收入。
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上的地租主要是经济地租或纯收 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地租:使用生产要素所得的超额利润。 狭义地租: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将其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利
用所获取的地租,其实质是凭借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所有权的垄 断向土地使用者索取报偿,是“真正的地租”( Why?)。
资本主义地租:反映了土地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 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地租:反映了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根本 一致的前提下,对土地收益的分配关系;是一种经济杠杆。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契约地租或商业地租(contract/commercial rent):租赁双方通过契约形式规定承租、承包人 为占用物主的土地、不动产支付的租赁、承包金 额及期限。
地租(land rent):指利用土地资源应支付 的经济报酬。包括土地及其改良设施地租、位置 地租、土壤肥力或场地质量带来的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经济地租(economic rent):利用土地或其 他生产资源所得到报酬扣除成本的余额,是超过 成本的纯收入。
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
第二节
第三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第四节
现代地租理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
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地租的性质、形式、种类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1.地租(rent)的概念
18世纪中期,亚当· 斯密“垄断价格说”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为三个基本阶级:工人、资本家和地主 三种基本收入之和等于商品的价格:工资、利润和地租; 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的代价,来源于工人的无偿劳 动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颠倒了地租和农产品垄断价格的因果关系,误认为地租是农产品昂 贵的原因(地租→价格)。 —— 《国富论》
级差地租:优、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土地
生产条件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肥力(沃度)、区位、宁适度 投资集约度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绝对地租:又称“马克思绝对地租”,是因所 有权的作用形成的地租。是所有权垄断的结果。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
当今地租已不只是来自土地自然物,还来自于人们对土地 的投资(土地资本),从而使土地成为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的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已利用土地的“二元构成”使狭义地租和广义地租在实质 内涵上有了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作为自然资源的狭义地租,是由使用价值和产权价值转化 而来,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产生的超额利润,由土地所 有权垄断所产生的。 广义地租除此以外,还附加有“土地资本”的投资和利息 及经营利润。 广义地租和已利用土地的地租均具有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边际土地: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收益正好足以补偿所 需费用(开垦土地的垫付费用和投资,以及生产过程中各项 生产费用)的土地。边际土地收付相抵,别无余额支付地租。 次边际土地:土质贫瘠、远离市场,其收益不足上述费用的土 地。 超边际土地:土壤肥沃,接近市场,其收益不仅可以支付上述 费用,而且尚有余额支付地租的,称为“超边际土地”。 边际土地的决定,除土地的肥力及位置条件外,也与农产品价 格及生产费用水平有关。例如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费用不变或 降低,则边际土地将变为超边际土地;反之,则变为次边际土地。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奴隶社会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自由的结果,以劳役地 租为主。 封建社会的地租:体现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生产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1)土地占有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立;
2)土地所有者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 生产物,甚至 部分必要生产物。
18世纪中期,安· 杜尔阁:
由于农业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天然生产力,使生产出的 数量大于劳动力所需的数量;是自然恩赐给劳动者的 “纯产品”,但被土地所有者所占有。
未摆脱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源泉的偏见,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地租 的本质。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屠能的地租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17世纪后期,威廉· 配第的“剩余收入说”: 地租 = 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造成地租差异的原因:
土壤肥沃程度 耕作技术高低 距离的远近有差异
为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原因:
地租的发生在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上最为显著; 在作为非再生稀缺资源土地上的地租不易消除; 土地是关系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1.地租(rent)的概念
•
•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地租的性质与形态 性质
“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
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 权为前提。”
——马克思
地租形态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与货币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