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超市案例分析
案例14-5: 上海联华超市的供应链管理

案例14-5:上海联华超市的供应链管理主题词:物流技术,自动订货,供应链管理从当初累计亏损500多万元人民币,到如今每天3家店的扩张速度,上海联华究竟靠什么走出了困境?又究竟靠什么与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世界商业巨头对垒?1.领先一步的“联华战略”这位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南认为,要成功实施“联华战略”,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竞争要求,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来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凭借在这些核心技术上的提升,上海联华的高速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一个商业企业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王宗南说出了一个答案——这个技术主要包括采购技术、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内的管理技术。
联华采购的商品已有两万多种,采购、财务部门与3000多家供应商有着业务和资金往来。
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与现实需求越来越不适应。
联华为此启用了EDI自动订货系统,首先与上海10家供应商联手试点。
至今,联华的订货系统已与上百家大型供应商联网,随时沟通信息。
上海联华通过供应商平台采购的商品数量大约在2万至4万种左右,涉及到的供应商有3000多家。
其中,像上海家化、达能饼干、雀巢公司等在内的1000多家供应商已通过我们供应商平台来自动供货。
联华的外部供应管理,主要解决核心企业与其可依赖的固定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交易流程和业务信息管理。
通过联华所构建的‘供应商服务平台’,外部供应商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商品的销售、库存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及时供货。
与外部供应链不同,联华的内部供应链系统致力于解决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下属门店、分公司、代理商之间的业务管理问题。
现在联华在所有连锁店之间都建立起统一的信息系统,总部可以通过网络对所有门店进行业务监控和管理。
在上海总部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分店的订货、配送、调拨、验收、退货、结算等信息,都立刻清晰地显现出来。
供应链管理使得上海联华的总运营成本下降了10%。
要知道,对于一家庞大的连锁企业来讲,10%的成本节余意味着什么?上海联华苦心构建的这条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和用户的信息链、物流链和资产链,更是一条增值链,它使联华“订货——生产”周期缩短为原来的25%至30%。
(店铺管理)联华超市案例分析最全版

(店铺管理)联华超市案例分析联华超市案例分析第壹部分企业的发展历程及俩个发展阶段企业发展历程概述:上海联华超市有限X公司初创和1991年5月。
1991年至1995期间,X公司主要通过合资控股的形式扩大规模,另外在行业内扩展服务功能,将彩扩、洗染等服务项目引进超市。
在此期间,X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方式建立门店,走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这壹阶段的运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
1996年开始,X公司经过2年的调整阶段,期间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X公司,在原先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空间扩张。
继将上海几家大型超市纳入旗下后,又且购了排名位于前二十位的永昌超市。
1997年,联华超市实行改制,正式组建了联华超市有限X 公司,且大量引进外资,和境外大型超市财团合作。
1998年X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
该时期X公司通过多渠道融资,多方式扩张,在中国21个省份发展自己的门店。
在此期间X公司不仅实现了规模的高速扩张,运营业务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延伸。
除了传统的超市业务外,仍发展了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壹体的生鲜业务生产线、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
根据企业主要战略的不同我将企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俩个阶段:阶段壹:1991年~1997年。
阶段二:1998年至今。
第二部分案例中企业主要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这俩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企业主要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第壹阶段的内部条件变化:最初是以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方式发展,走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
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X公司,且大量吸收外资。
发展单壹超市业务。
在此期间,X公司内部管理能力相对较强。
第壹阶段外部条件变化:在此期间政府大力支持,外资超市尚未大量向国内涌入,市场竞争较少。
第二阶段内部条件变化:通过改组上市的方式吸收资金,且且发展多元化业务。
此时,X公司的管理体制已近落后于先进的外来入侵者。
第壹阶段外部条件变化:大量外资超市进入我国,刮分国内超市行业。
第壹个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7年。
华联案例

一、华联背景(一)华联自身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连锁超市公司,其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1月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
在特许加盟领域多年来荣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授予的中国优秀特许品牌。
公司以“挑战极限,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以“低成本、低投入、高效益、高产出”为经营原则,以特许加盟为经营特色,形成了以标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为主营业态,以现代化物流和信息化管理为核心技术,以开拓全国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为目标的经营格局。
在百联集团的旗帜下,公司坚持发展中调整,调整中提升,以发展,转型,提升为工作指针,通过快速发展,积极转型,有效提升,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为超商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发展近几年来,面对国际连锁商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抢滩,联华超市面向全国“跳跃式”地布点,规模扩张明显提速。
联华超市现有便利、标准门店、大卖场三种业态的门店,目前已发展至1900多家门店。
多种资产结构(自营、加盟、合资合作)并存。
建有2个常温配送中心和1个生鲜配送中心。
如今,在外资商业、民营商业日益崛起,各种商业业态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国有控股的联华超市力克群雄,到2005年,联华的网点规模将达到6000家,销售规模达800 亿元。
一艘巨大的本土商业航母隐约浮出水面。
(三)市场发展需求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超市的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一千多家。
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发展也最为成熟。
此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我国背景、上海、南京等地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国外还有些企业机构正在研讨中国物流配送业,把今后几年内打入中国作为发展战略。
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对物流的认识尚处初期阶段,因此,在原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中利用物流服务的情况很少。
但随着近几年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商业连锁店大批涌现,为这些连锁店提供商品配送的服务开始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成为我国目前利用物流服务较成功的领域。
联华超市案例分析

联华超市案例分析关键词:发展历程阶段战略swot认识展望1991年5月27日,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成立,拉开了上海连锁商业的发展帷幕。
1992年联华超市连锁门店7家,小时1974万元。
经过3年的发展,1995 年联华超市连锁门店41家,销售1.98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连锁店经营方式广受消费者欢迎。
公司通过合资控股的形式扩大规模,另外在行业内拓展服务功能。
到1997年公司已经拥有30家连锁门店,24 亿元的销售额。
1998年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
通过多渠道融资,多方式扩张, 2001年公司在全国有1300多家连锁丿占,利润和销售额分别为1200万美元和17 亿美元。
2005年,联华超市的总门丿占数口已经达到3609家,遍布全国21个省份以及直辖市,继续保持国内最大零售连锁超市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连续9 年成为以营业额计中国最大的零售连锁超市。
至2005年6月30日,联华超市的总门店已经达到3377家,比2004年净增加254家,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据中国连锁协会统计,2008年联华超市的销售规模超过500亿元,12年排名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百强首位。
联华超市通过创业调整和高速扩张两个阶段。
以低成本运行和LI标管理为核心,在资本运作、市场拓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领先优势。
公司经营模式逐渐走向标准化和成熟化,成为中国顶尖的零售商,全国连锁超市的领先者。
创业调整阶段:最初门店的简历都是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走的是负债经营的发展道路。
1995年抓住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契机,在上海连锁超市行业中首先引进了生鲜食品经营,其经营业务从超级市场延伸到了便利丿占,切建立了生鲜并突出了生鲜食品的经营特色。
1996年通过资本投资简历控股合资公司,在原先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空间扩张。
联华超市成立之初,经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必需品。
1997年在多个省市开发了生鲜食品基地,初步建成了全国采购网,一直积极拓展标准加盟经营零售网络。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XX超市竞争力分析

联华超市发展历史
联华超市的前身为联华商业,于一九九一年五月二 十二日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00,000 元,首家超级市场于一九九一年九月在上海开业。 联华超市于引进上实资产及三菱商事后,转制成为 中外合资企业。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为筹集更多资 金发展直营大型综合超市业务及设立新配送中心, 联华超市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80,000,000元扩大至 180,000,000 约人民币300,000,000元。 二零零一年底,联华超市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以H股形式成功在香港联 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二零零九年,收购华联超市。
“五力模型”分析联华超市
供应商:联华超市的供应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 供应商:联华超市的供应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 公司通过确定战略供应商、招标、 公司通过确定战略供应商、招标、海外代理公司等 方式购买商品。由于规模原因,议价能力不强。 方式购买商品。由于规模原因,议价能力不强。 消费者:超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消费者:超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尤其是中低收 入者, 入者,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离家远的地方购买相 对便宜的商品。 对便宜的商品。 业内竞争者:国内有华润万家、人人乐, 业内竞争者:国内有华润万家、人人乐,国外有沃 尔玛、家乐福等巨头, 尔玛、家乐福等巨头,都对其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威 胁。 替代者:淘宝、一号店、电视购物兴起, 替代者:淘宝、一号店、电视购物兴起,将侵蚀其 部分市场份额。 部分市场份额。 潜在加入者:尚无明显目标。 潜在加入者:尚无明显目标。
物流配送
利用新兴的物联网技术来提高商品 配送效率,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 降低库存率和货柜缺货率,从而降低运 营成本,创造价值。
销售经营
以长三角为重要经营据点,不断扩 大经营规模。 大型超市、标准超市和便利店分别 采取低价、平均市场价和略高平均价的 定价策略。 所有的网点都提倡“微笑服务”, 让顾客愉快购物。每个网点都配备POS, 既收取现金又可以刷银行卡,还支持联 华OK卡。
物流管理《联华超市因EDI而转变3》

联华超市因EDI而转变一、案例概述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链〞,抓住“生命链〞,对症下药,才是企业永远的胜利法那么。
在上海,如果你选择去超市购物,精明的上海人一定会建议:“买百货,去家乐福;但要是选生鲜,就一定得去联华看看。
〞当强大的对手沃尔玛、家乐福已经将卫星传输系统用于信息数据的传递时,联华超市是靠什么神秘武器打响了“个性生鲜〞这块金字招牌?这神秘武器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1.多业态的烦恼故事最早开始于1996年的夏天,当时正是联华超市管理层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担忧的时刻。
一方面,自1995年起,全球零售业大鳄“家乐福〞开始进军市场,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迅速完成上海、北京两地的战略布局,而上海最大规模的卖场在1996年由家乐福兴建完成。
另一方面,1996年也是上海各大小便利店最集中“诞生〞的一年,好德、良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而联华超市是上海的外乡企业,长期走的是中规中矩的标准超市模式。
中等规模、日常用品、标准价格……没有大卖场货全价低的优势,也没有小便利店快捷方便的长处,联华的优势在哪里?1996年7月,总经理王宗南以及公司高层一直在狭小的会议室里商讨着对策,“既然大卖场、便利店有各自的优势,联华可以借鉴二者优势,走多元化路线。
〞多元化意味着企业的成长,8月开始,联华以每天两家便利的速度膨胀,第一家联华大卖场也迅速在位于长寿路的闹市口破土开工。
由单一的标准超市转变成大卖场、标准超市和便利店兼有的多元态经营模式。
联华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但“成长的烦恼〞很快也接踵而来。
最大的困扰来自供货系统,那时联华的一整套供货系统尚处于完全手工操作的状态。
当大卖场、便利店、标准超市需要某种商品时,传递信息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门店通过发的方式将所需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传递给采购中心,然后采购中心按照收到的先后顺序,检查各类商品的仓储情况,确定所能发出货物的数目和种类,再通过反响给各门店,最后完成发货工作;二是对于紧急或特殊商品,门店通过直接联系供货商,由供货商直接发货给各门店。
联华超市案例分析

总裁和CEO 董事长和CEO 全球勘探开发 天然气输送
总裁和CEO 工程和建筑
CEO 波特兰公司
宽带服务
副董事长 能源服务
总裁 波特兰集团
CEO COO CCO
资料来源: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的组织结构(3/3)
业务单元经理
安然集团
地区/国家经理
董事长和CEO 董事长和总裁 董事长和CEO 董事长1和CEO 董事长2和CEO 董事长和CEO•
电子思想(Ethink):负责在整个 公司内部推行、分享、传播知识,以 抓住新的想法和机遇的专职小组。在 整个公司的各个层面定期进行交互式 的问答项目。
经营实施
许多员工通过研究、分析、汇报对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的 想法非正式的参与战略规划过程。
资料来源:安然,公开发表的安然管理层的讲话和采访
[案例分析四] 壳牌公司
“挖掘”:基于这样的假设-工作在第一线的人 最了解情况
“无边界”行动:消除所有的组织结构界限,鼓 励在整个公司内和跨业务/职能单元的想法的自由 流动
资料来源:通用电器公司;公开发表的通用电器管理层的讲话和采访
动态过程:涉及公司里的每个人,对想法 和信息的流动作出反应。新的想法通过整 个公司范围的举措项目进行传递, 该项目 定期在业务单元层次开会讨论,为可能的 举措创造动力,然后在首席执行官的年会 上讨论,然后执行。
[案例分析五] 通用电器公司
公司的基本情况
世界上最著名的全球多元化公司之一, 业务领域设计制造、能源、工业和服务 业。它最大的收入来源是金融财务服务 业务,主要来自于通用电器金融财务公 司(GECS),其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49 %
通用电器是商业运营、电子商务解决方 案、商对商系统和初始融资机制的先行 者,它既在自己的经营中使用这些方法,
联华超市案例分析

泰国超市:泰资代表是易初莲花。易初莲花的后台老板是 我们大家熟悉的泰国集团——正大集团,想当年红遍中国 的正大综艺就是这家集团赞助的。正大集团1979年进入中 国市场,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易初莲花超市是 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大型连锁购物中心。 德国超市:麦德龙是声名显赫的老字号德资超市了,1964 年在德国成立之际就以仓储式的配销中心得到消费者的认 同,并从此开始向全球扩张,目前属世界百强企业之一。 1996年以现付会员制业态进入中国,1999年落户杭州江 干区彭埠镇以专门为专业用户提供服务而闻名。 法国超市:欧尚、家乐福。以欧尚和家乐福为代表的法国 超市是较晚进入杭州市场的。欧尚所属的法国欧尚集团创 立于1961年,在《财富》全球500大公司排名第218位, 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杭州大关店于2003年1月6日正式 开张,是法国欧尚在中国的第五家连锁店。而新开张的家 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成为在国内扩张最成功的外资零售 商之一。
• • • • •
• • • • • • • • • • •
–
您去联华超市购物过么?频率是多少? □一周5次以上 □一周2到5次 □一周1次 □没去过 您觉得去联华超市购物方便么? □方便 □一般 □不方便 您去联华超市购物主要购买的是?
生活用品 □食物 □ 杂志 □办公用品 □ 二楼休闲吧 □其他
会 □偶尔会的,看哪一家比较实惠方便 □不一定,随机的,想去哪 家去哪家
结束
–
您去联华超市购物原因是? □方便 □临时性购买 □价格便宜 □质量好 您对联华超市目前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满意吗? □ 满意 □ 还可以 □ 不太满意 □ 无所谓 12.您的身边有联华超市和其他类似的店,您会选择去联华吗? 13. 您觉得联华超市的整体形象如何? □满意 □一般 □不好 □差 14.您觉得联华超市的形象不足之处是? □定位混乱 □店面不干净 □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 其他______ 再次感谢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