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少年有梦(教师版)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3.1做个追梦少年(导学案)姓名:班级: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一)基础知识点(5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织梦——编织人生梦想1. 钟芳蓉为什么会选择考古专业?【学习任务二】追梦——追寻人生航标1. 结合材料思考:钟芳蓉的梦想有什么意义?2. 说说你的梦想。
3. 写下你的梦想,分小组展示。
4. 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大家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学习任务三】圆梦——成就伟大梦想议学延伸:钟芳蓉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未来你将为实现理想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请你以“实现理想”为题写一份规划。
(三)(归纳凝练→内化升华) 10分钟内化运用:1. 今年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20年来,共有18位航天员圆梦太空。
在硕果累累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传承载人航天精神,青少年应该()A.努力学习航天知识,实现祖国的航天梦指日可待B.认识到梦想与时代脉搏、祖国发展结合更有意义C.立志成为航天员,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D.要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2. 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为此我们应()①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②增强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③珍惜美好时代并努力成为民族栋梁④放弃学业并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实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3.某校开展“梦想邮局”活动,同学们寄存梦想给未来的自己。
从同学们寄存的梦想中可以感受到()A.梦想是虚幻的,只存在想象中 B.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C.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 D.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4. 2024年春晚一首《嘿少年》唱出了青少年的梦想,“龙腾出银河,点睛天下每一双瞳孔,少年齐天有梦……少年,少年,少年,少年护九鼎,在何尊刻中国我们的姓名。
《少年有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少年有梦》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少年有梦》的作者、背景、主题等基本信息。
2. 理解《少年有梦》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
3. 分析《少年有梦》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导学内容: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小时候你们有没有过一些美好的梦想?这些梦想是什么?如今的你们又有没有实现这些梦想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少年有梦》就是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梦想和奋斗故事。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究竟少年的梦想是什么?他是如何实现这个梦想的呢?二、学习主体1. 作者简介《少年有梦》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激烈的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
鲁迅的作品多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制度,关注人民疾苦,被誉为“民族良心”。
《少年有梦》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
2. 故事情节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在封建社会中的成长和奋斗。
少年从小立志要改变社会,向往自由平等,不甘受封建礼教束缚。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成功。
3. 主题和思想《少年有梦》的主题主要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通过少年的成长故事,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呼吁人们要勇敢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民主。
作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三、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们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如今的你们是否依然坚持这个梦想?2. 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梦想的人?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3. 请同学们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朗读和解读,分享你们的感悟和体会。
导学案评价: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少年有梦》的作者、背景、主题等基本信息,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初一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教案

1、孙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中国男子游泳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
在这一鸣惊人的背后,必有远大志向的支撑和超乎想象的付出。“小时候,就想当世界冠军。这一直是我的梦想!”坚执于这份梦想,孙杨每天完成15000米,甚至是18000米训练量,连他的教练都认为,“这种训练量是对人的极限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在备战伦敦奥运期间,孙杨在澳大利亚进行了近乎魔鬼般的特训,在70天的训练中,他每天都训练10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只有训练。
学生讨论:从孙杨夺冠故事中,你的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人生要有梦想。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3、努力需要坚持,付诸行动,不怕失败。 努力需要科学的方法
2、努力需要科学的方法?
欣赏:杨利伟、刘翔的图片探究二------努力就有改变梦想不能仅是一张小小的纸片,我们更不能让梦想只是一个梦而已,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师展示课件:《莱特兄弟的真实故事》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滑翔机。1896年莱特兄弟从发明家兰莱,飞行失事牺牲中深受影响,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终于成功啦!”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莱特兄弟终于圆梦了,他们的法宝是什么?生:是坚持不懈、是执着追求、是梦想、是不断的努力进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 少年有梦 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少年有梦【教学目标】1、知道梦想的重要性,懂得坚持努力才能让梦想变为现实。
2、提高对梦想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良好品质。
3、要懂得把个人梦想同祖国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联系在一起,要怀揣梦想充满朝气,从这里起航【重难点】懂得实现梦想需要努力【课题导入】【自主学习】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_____o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2.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_ 一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3.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o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4.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___ 紧密相联,与_____ 密不可分。
3.少年的梦想,有时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有人坚毅,将进取变成一种___________ O5.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o不懈的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6.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o5.努力,是一种,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是对自我的坚决信念和对美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7.努力,需要_____ 。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8.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7.努力,需要 _______ o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
【合作交流】少年梦想的特点(意义)如何实现梦想?讨论:1、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梦想吗?骤犒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阔青少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年中深人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少年要有梦是因为()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有了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这句话告诉我们()A、人生一定要有梦想B、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C、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奋斗D、梦想不是一层不变的3、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努力需要一一和一一()A、立志筑梦B、早立志立大志C、立志勤奋D、立志坚持4、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未来不是梦!【课后点评】各小组本节课表现情况评A.B.C档【教学反思】。
(人教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 做有梦想的少年(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3.1 做个追梦少年课前案自主预习参照《知识清单》,(铅笔)标划出重点段、核心句、关键词,落实在课本上。
课堂案(一)基础知识点背诵过关填空(10分钟)1、什么是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___________。
2、有梦想的意义(1)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___________,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2)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___________。
3、少年梦想的特点(1)少年的梦想,与___________紧密相连。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向是人班级:姓名: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2)少年的梦想,与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__密不可分。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交流合作→共享共长)20分钟组内交流,达到共识;【学习任务一】1.你的梦想是什么?是什么契机让你产生这个梦想?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18页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结合材料,袁隆平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袁隆平的追梦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学习任务三】少年梦想的特点?小组课堂特色展示活动(三)归纳凝练→内化升华10分钟内化运用:1.2024年4月30日,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三位宇航员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顺利返回地球。
他们出身平凡,却志存高远,从普普通通的人到万里挑一的太空英雄,可以看到梦想与热爱的力量。
从他们身上,我们感悟到()A.实现了个人梦就等同于实现了中国梦B.梦想能激发生命的热情和青春的活力C.梦想必须借助于他人的力量才能实现D.中学生都应成为中国航天梦的接班人2.2024年冬青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获得者杨婧茹,从2015年第一次接触短道速滑到如今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这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她用自己的勤奋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和成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少年有梦》教案+导学案

第2课时少年有梦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3.解释少年: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性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有梦想,就有希望。
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歌唱》(1)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少年需要梦想。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的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
”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弗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材料二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1.2少年有梦 导学案

活动一、畅所欲言(梦想是什么)
你的梦想是什么?
活动二:案例分析(为什么要有梦想)
阅读马云的故事,思考:
1.马云的梦想是什么?
2.是什么让马云克服种种困难?
3.结合教材说说梦想的作用有哪些?
活动三:合作探究: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课堂训练
1、梦想是对生活的期盼,有梦想的日子,就有希望在生长。下面关于梦想说法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梦想和现实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对现实有引领方向的作用
B.只要努力,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C.梦想是对现实生活的否定
D.努力可以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5、有人说“努力是行动,努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今天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后反思(写出你的收获或困惑)
A.成功属于那些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 B.努力,一定能实现梦想
C.实现梦想不一定努力 D.我们要有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3、少年费孝通因受当时革命思想的影响,弃医而学习社会科学,最终成为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少年的梦想与有关。( )
A. 时代的脉搏 B.个人的人生目标 C.机遇 D.不同的年龄阶段
A.梦想就是梦想,即使努力也不会实现 B.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C.只要努力,就会缩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D.少年有梦想,成人就没有梦想了
2.有位成功人士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能够获得成功的永远是那些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
1、梦想是对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和。
让生活更有色彩。有,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的愿望。
道德与法治-七上导学案-1.2少年有梦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二节少年有梦
【预习案】
一、有梦就有希望
1.少年的我为什么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
(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和,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有梦想,就有。
(4)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和。
2.梦想的特点
(1)与我个人的紧密相连。
(2)与的脉搏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3.中国梦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
(2)基本内涵:、、。
(3)怎样实现:必须走、弘扬,凝聚。
二、努力就有改变
1.为什么需要努力
(1)少年有梦,不应心动,更要付诸。
(2)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
(3)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
2.努力的含义
努力,是一种,是一种不服输的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是对自我的和对美好的。
3.努力的要求
努力需要、。
努力也需要方法。
【基础练习案】
一、观点判断(如有观点错误的,须将错误之处改正)
()1.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2.少年的梦想虽然不切实际,但都能实现。
()3.有了梦想,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4.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与青少年无关。
二、名言警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少年有梦
年级:七年级班级: 姓名: 时间:2016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师:孙春雷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梦想及其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心怀梦想,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 能举例说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自主学习】
一、 仔细阅读课本P8-13完成:(在课本相应的位置写下问题,勾划相对应的
知识点)
1.什么是梦想?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意义或作用)【思考、课本标
注】
2.梦想和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本标注】
3.我们中学生如何通过努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0“探究与分享”——瑞恩的故事
小组合作完成: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1)瑞恩的梦想是为非洲小孩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
他的梦想给
自己带来了动力,也鼓舞感召了许多成年人,大家纷纷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
(2)启发: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我们树立梦想
时,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把“个人梦”融
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等。
教材P11下面探究与分享
(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2)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1)不一定。
(2)启示: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
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
懈追求。
努力,需要立志,我们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
只
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等等。
【能力提升】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少年有梦的作用( )
①能激发生命的热情。
②不断进取。
③有正确的航向。
④有梦就有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当你的梦想与国家的中国梦不一致的时候,你会()
A.认为社会的要求是对他人而言的,与自己无关
B.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追求,以适应中国梦的需要
C.先实现个人的愿望,再追求社会的发展目标
D.让社会理想适应我的愿望,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3.下哪些是关于“梦想”的成语不正确的是()
A 梦寐以求
B 黄粱美梦
C 宏图大志
D 万事如意
4.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
A.人生就是要立足现实
B.人生有无数次的选择
C.必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D.理想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 )
A.只要靠运气就行 B.只要制订人生规划就行
C.只要有热情就行 D.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
二、材料分析:
6.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力量。
(1)青少年要敢于有梦,那么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
(2)我们确立自己梦想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7.“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
小华一家人在参加宜昌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人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有了梦想就会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2)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们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④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⑤努力也有方法。
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我的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