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6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对家乡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古建筑的深入了解和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保护家乡文化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通过观察古建筑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保护意识。
3.绘画法:通过绘画古建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引起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介绍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
3.观察:学生观察古建筑的图片和实物,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保护意识。
5.绘画: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古建筑的绘画创作。
6.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7.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家乡文化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2. 家乡的古建筑》2.教学重点: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3.教学难点:培养保护家乡文化的意识4.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绘画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古建筑的特点、价值和保护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古建筑,培养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出具有特点的古建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建筑的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对其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古建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古建筑,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古建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古建筑,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古建筑。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古建筑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古建筑。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古建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3.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地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古建筑,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教师讲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建筑特点、结构、装饰等,让学生对古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古建筑,讲解创作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古建筑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改进创作方法。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学生家乡的古建筑为题材,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建筑的图片、文字介绍和绘画示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绘画技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文化价值,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绘画,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文化价值的学习,以及绘画技巧的掌握。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例子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讨论、绘画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的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绘画工具和材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不同地区的古建筑,引导学生从外观、结构、装饰等方面分析古建筑的特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绘画指导: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帮助他们掌握绘画技巧。
5.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古建筑绘画创作,最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9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乡古建筑的图片、介绍和分析,以及一些相关的美术技法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认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建筑的细节和特点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美。
2.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古建筑的特点。
3.难点:如何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示范、练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古建筑的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的图片和资料,以及相关的美术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的纸张和颜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建筑的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如建筑结构、装饰风格等,并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美。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古建筑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建筑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建筑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其他古建筑,并进行绘画创作。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8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建筑的艺术特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古建筑的美。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古建筑图片,以及一些古建筑的简单绘画步骤。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古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美术表现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古建筑有所接触,对古建筑的外形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古建筑图片,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古建筑的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古建筑的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古建筑的线条、色彩和构图,以及如何将古建筑的美表现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建筑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建筑的美;同时,采用示范、讲解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家乡的古建筑图片或视频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遗产。
2.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古建筑图片,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古建筑的美。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古建筑的艺术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古建筑的美。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
技能目标:能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一些古建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进行线描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古建筑吗?你能把你见过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下来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古建筑》;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处你记忆中的古建筑;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四、课后作业:收集家乡古建筑的传说故事;。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8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2.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2. 家乡的古建筑》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欣赏古建筑的美,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认识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2.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古建筑,了解其特点。
2.讲授法:讲解古建筑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表现古建筑,培养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建筑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激发他们对古建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建筑的特点,然后进行绘画练习,表现古建筑的美。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古建筑表现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创作,发挥创新能力,将古建筑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意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古建筑的资料,了解其保护现状,思考如何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湘美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古建筑 课件(共22张PPT).ppt

04
民居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坡窑洞
顶部 窗榻
翘檐 梁柱
古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 顶部、窗榻、翘檐、梁柱
古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结构科学: 斗拱、柱梁、 不用钉子、稳固【榫卯结构】
造型优美: 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极尽装饰: 窗饰等檐、雕梁、画栋
古建筑一般是指年代较久远的亭台楼阁、庙 宇祠塔,各类建筑包括城池、桥梁、工事等。
古建筑基本特点
3 造型特点: 巍峨壮丽、精巧别致、形式美 (对称、渐变) 2 结构特点 柱、梁、枋、檩、斗拱、重檐
1 建造材料 砖、石、木
线描
透视现象:由于景物与人的距离、方向有所不同而产 生的近大远小和视平线高低不同的视觉现象就是透视。
形体: 三角、四边、梯形
线条分类: 直线:长线、短线、水平线、垂直线、 曲线:弧线、波浪线、放射线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 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 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
02
坛庙
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 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 建筑
天坛 孔庙(山东)
03
楼阁
中国古代建筑 中的多层建筑物。 佛教传入中国后, 大量修建的佛塔即 为楼阁建筑。
木塔(山西应县)
岳阳楼(湖南岳阳)
组合:疏密、 (粗细 大小 虚实)对比
构图、概括
• 1、构图:在描画之前,先用笔在纸上由下到上比划,确定建筑的大体 外形,画线条轮廓 • 2、概括:从屋顶处下笔,注意用几何形概括局部外型。
布置作业
作业:
选择一个角度,在观察欣赏亭子的 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下来。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