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的故事
铅笔的由来故事讲解

铅笔的由来故事讲解从前有个小城市,里面住着很多小孩子,他们都喜欢画画。
可是,小镇的孩子们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来画画。
有一天,一位聪明的老师来到了小城市,他看到了孩子们的困扰,决定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老师找到了一种木材,将它切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长方形。
但是,这样的木块不能直接用来画画,老师不知所措。
此时,一位聪明的孩子跳了出来。
他说:“老师,我们可以用一种东西来包裹这些木块!”老师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孩子调皮地笑着说:“就是一种黏合剂!”老师眉头一皱,好奇地问:“黏合剂是什么?”孩子解释道:“黏合剂可以把不同的东西黏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木块固定在一起,变成一个可以用来画画的工具。
”老师点了点头,他明白了孩子的意思。
好奇的孩子开始试验起来。
他将黏合剂涂在一小段木块上,然后把另一块木块粘在上面。
等黏合剂干了以后,他非常高兴地发现这两个木块已经黏在一起了。
于是,他又继续涂抹黏合剂,并将其他的木块一片片地黏在一起。
很快,一个木头的长条就形成了。
然后,孩子开始把木头长条削尖,用刀子把两头的部分切成尖尖的小块。
接着,他们用砂纸将木头修整得更加光滑。
最后,他们用刀子在木头上刻上一串数字,表示这是第一支铅笔。
孩子们高兴地试用了第一支铅笔,发现它非常好用。
于是,他们把这个发明告诉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纷纷开始制作自己的铅笔。
很快,整个小镇都弥漫着铅笔的香味。
孩子们可以用铅笔来画画,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绘画水平日益提高。
这个小城市的铅笔制造工坊也因此成为知名的地方。
人们从各地前来参观,购买这些优质的铅笔。
小镇不再只是个偏远的地方,而是成为了艺术的热门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铅笔逐渐发展成了不同种类和形状。
有细细的铅笔适合做精细的绘画,有粗粗的铅笔适合做大胆的涂鸦。
还有一些特殊的铅笔,可以涂写在黑板上,方便老师们教导学生。
铅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经济学]铅笔的故事
![[经济学]铅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2315e3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0.png)
铅笔的故事作者:伦纳德·里德翻译:秋风我是一支铅笔——最普通的木杆铅笔,只要是能读会写的男女老少都最再熟悉不过的铅笔。
写字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业余爱好;那是我的全部工作所在。
你肯定有点奇怪,我干嘛要搞一个什么家谱。
好吧,我来解释一下,嗯,首先,因为我的故事很有趣。
其次,我是一件神秘的东西——要比树木、比日落、甚至比闪电要神秘多了。
不过,很不幸,那些用我的人把我看得平淡无奇,就好象我完全是自己钻出来的,一点背景都不需要。
这种目空一切的心态把我归入大路货的档次。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伤痛的错误,而如果人们一直犯这种错误,难免会出乱子。
因为,博学的G.K.Chesterton曾经说过:“我们会因为缺乏好奇而毁灭,而不会因为期望奇迹而毁灭。
”我,铅笔,尽管看起来平平凡凡,但是也值得你探索和敬畏,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事实上,如果你能理解我的心——唉,这对不管什么人来说,恐怕都是过高的要求——如果你能认识到我所蕴涵的那些不可思议之处,你就会愿意努力维护人们正在不幸地丧失的自由。
我可以教给你们一些深刻的教训。
而且我教给你的教训,要比汽车、飞机或者是洗碗机还要深刻——这恰恰是因为,我看起来是这么地简单。
简单?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我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这听起来实在有点荒唐,是不是?尤其是当我们得知,在美国,每年要生产15亿支我,就更荒唐了。
把我拿起来仔细端详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没有多少东西——也就是些木头,漆,印制的标签,石墨,一丁点金属,还有一块橡皮。
数不清的前身你不能把你的家族追溯到很遥远的时代,同样,我也不大可能叫得出我的所有前身的名字,并对其作出解释。
不过,我想尽可能地列出来,让你对我的背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好有个认识。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
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
再想想制造看法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
一支铅笔的故事

一支铅笔的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话题作文、作文素材、读后感、观后感、故事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topic essays, essay material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story collec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支铅笔的故事铅笔即将出场,但制造商们仍然不放心他们,于是对他们说:“不要用自己的心去书写别人的坏事,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上帝造出每一件东西,总是给他们两个口袋,里面装的都是恶行,不过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他人的。
一支铅笔的故事

一支铅笔的故事铅笔,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文具用品,它看似平凡,却承载了许多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支铅笔的故事吧。
铅笔的故事要从它的诞生说起。
铅笔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那时人们用银、铅等金属制成的笔来书写,后来发展到用木片包裹石墨来书写。
直到16世纪,铅笔的现代形式才逐渐成型,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铅笔的故事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内心世界”——石墨。
石墨是铅笔的灵魂,它负责在纸张上留下痕迹,记录我们的思绪和文字。
石墨的特性是软硬适中,不易磨损,可以在纸上流畅书写。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铅笔才成为了人们书写的首选工具之一。
铅笔的故事还与它的外表有关。
一支普通的铅笔,外观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设计者的智慧。
铅笔的外壳通常由木头制成,木头的质地、长度、直径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选择,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舒适地握住铅笔,书写起来更加方便。
铅笔的故事还与它的用途息息相关。
铅笔可以用来书写、绘画、标记、勾画等,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在学校、办公室,还是在家中,铅笔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铅笔的故事还与它的“一生”有关。
一支铅笔的寿命并不长,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用完,然后被丢弃。
但即便如此,铅笔也默默地承载了我们的思绪和文字,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
铅笔的故事,不仅仅是它的历史、结构、用途,更是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它记录了我们的点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一支铅笔,看似平凡,却有着丰富的故事。
让我们珍惜每一支铅笔,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具用品,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愿每一支铅笔都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关于铅笔的神话故事

关于铅笔的神话故事曾经有一把铅笔,它在众多文具中独树一帜,被一些人奉为神器。
它的身姿纤细,外表朴素,却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魔力。
铅笔不仅成为孩童们学习和创意的好伴侣,更是一种寓意。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铅笔的神话故事,探寻它背后的魅力。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绘画家名叫杨柳树。
他笔下的画作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能令人心驰神往,仿佛置身其中。
他的画笔非常普通,但他的确是一位天才艺术家。
有人质疑他的才华来自何处,杨柳树则微笑回答:“是我的铅笔。
”那支铅笔看起来普普通通,并没有金碧辉煌的外表,却能通过艺术家的手臂流淌出无限的魔力。
每当杨柳树用铅笔勾勒山的轮廓,山便在画布上逐渐显露出雄伟山脉的轮廓;每当他用铅笔描绘人物的眼睛,眼神便仿佛有了生命,与观者心灵对视。
杨柳树的铅笔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让人们开始怀疑它所拥有的源泉。
有人说这支铅笔是从上古神仙手中传承下来的,而杨柳树是他们所选的继承者。
也有人说,这支铅笔拥有特殊的铅矿,蕴含着大地的能量。
妇女则认为,是杨柳树的笔下将铅笔变得有灵性。
但这些都只是传闻,没有确凿的证据。
杨柳树对于那支铅笔的依赖与推崇越来越高,甚至有一次他在画画时,意外将那支铅笔断了,心痛不已。
但他没有放弃,将断掉的笔头重新接上,继续画画。
奇迹出现了,这支断裂的铅笔成为了杨柳树最喜欢的画笔,画出的作品更加细腻动人。
这一事件让人们开始更加热爱铅笔,认为它是会修复自己的,有着无尽的魔力。
久而久之,铅笔被赋予了强大的寓意,成为力量和希望的象征。
人们开始在重要考试前,为自己带上铅笔,期待铅笔能帮助他们获得好成绩。
在这个神奇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铅笔的虔诚和崇拜。
虽然铅笔只是一种日常用品,但它却被赋予了巨大的力量和意义。
这反映了人类对于创造力和希望的渴望,以及对于神奇艺术的向往。
铅笔的魔力并不仅仅限于故事中的神话,它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闪耀着光芒。
铅笔作为最古老、最简单的写作工具之一,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发明故事:铅笔的发明

发明故事:铅笔的发明
1564年,在英格兰的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
由于石墨能像船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痕迹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
那时巴罗代尔一带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
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利品。
用石墨条写它既好弄脏手,又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用水冲洗石墨,使石墨变成石墨粉,然后同硫磺、锑、松香混合,再将这种混合物成条,这比纯石墨条的韧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脏手。
这就是最早的铅笔。
直到18世纪未,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下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
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铅笔心。
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心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B、HB的由来。
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美国的工匠门罗来完成的。
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械,然后在木条上刻上细槽,将铅笔心放入槽内,再将两条木条对好、粘合,笔心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说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经济学]铅笔的故事
![[经济学]铅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84ec4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8.png)
[经济学]铅笔的故事
在西欧,铅笔的研发可以追溯到公元1706年,当时德国发明家Basiliusinfiniti把
铅封在一根木棍里,这就是铅笔的原型了。
但是,它不够好用,在画画绘图时只能绘出朦
胧的线条,而不能产生加深和变化的效果,甚至有时它都打不开封口,因为铅子就是金属,不像今天的软性直尺。
从那时起,人们一直在想办法改进铅笔的功能,但是一直没有真正能够提高使用体验
的发明。
直到1829年,托马斯·狄德和他的兄弟费利西斯·狄德,在英国制造出了最初
的有效铅笔,它结合了铅和木棒,经过改进,笔尖变得细腻,线条可以变深浓,可以更精
确地画出图像,这对当时的艺术家和绘图师们来说是大大的福音。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铅笔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提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更加便宜,从此便人人都能拥有铅笔毫无压力。
19世纪初,伊丽莎白·狄德把一种更好的粉末填充到了木棒里,笔尖把它溶解,这样,笔尖就足够软了,可以写出柔和更精细的线条。
而到20世纪,各种材质的铅笔,如木林、塑料、橡胶等成型,铅笔也从只是基督宗教社会的必备
文具变成了普及的文具之一,最终让我们的文字诗歌等都有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铅笔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具,它既拥有它的尊贵历史,也为现
代的文字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童年得以流逝,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
记录自己的生活,也让我们更加接近creativity,传承美好。
铅笔是艺术家,也是故事讲述者,它在把我们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同时,也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一页。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篇一:铅笔的故事从前有一支普通的铅笔,它被命运带到了一个写作比赛的舞台上。
铅笔看到其他的竞争者都是精美的毛笔或者漂亮的钢笔,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自卑感。
但是,铅笔没有放弃,它用尽全力写下了一篇关于希望和勇气的作文,这让评委们为之动容并赞叹不已。
最后,铅笔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外表如何,只要我们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我们都能取得成功。
篇二:橡皮的故事一只名叫Rubber的橡皮因为外形与众不同而被其他橡皮欺负,大家都嘲笑他是“长方形”。
然而,Rubber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他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每次被使用时都能很好地擦拭错误。
Rubber的积极态度感染了其他橡皮,他们也开始尊重Rubber的不同。
从此以后,大家都变得友善相处,并彼此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不要因为外表的不同而歧视或排斥他人。
篇三:转笔刀的故事转笔刀是一个非常机智和聪明的小道具。
它总是能轻松地帮助铅笔削尖,让铅笔更加利索地写字。
一天,班级里的一支新铅笔登场了,但是它却过于骄傲自大,认为自己不需要转笔刀的帮助。
结果,铅笔并没有写出美丽的字迹,而是一团糟。
转笔刀看在眼里,心生一计。
它主动找到这支铅笔,谦逊地说:“我可以帮助你削尖,让你的字迹更加美观。
” 铅笔恍然大悟,他接受了转笔刀的建议并道谢。
从那以后,铅笔每次写字都要求转笔刀的帮助,最后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谦虚接受他人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出色。
篇四:铅笔的冒险之旅一只勇敢的铅笔决定踏上一次冒险之旅,他愿意亲自探索一个广阔的世界。
他路过森林、穿越河流,最终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在山洞中,铅笔见到了一群友善的动物,它们邀请铅笔一起探险。
铅笔通过山洞的暗道,发现了一块金色的宝藏。
但当他想要把宝藏带回家时,却发现它太重了,无法搬动。
这时,铅笔发现了一根大海螺壳,他用大海螺壳做成了一个小车,最终成功地将宝藏带回了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的故事
你好:
今天我给你们讲铅笔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城里的人,都喜欢大自然,一看到大自然就赞叹、敬畏,觉得大自然真美,真厉害。
对于咱们自己身边的生活,却觉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
但其实大自然没什么新奇的,500年前是这个样子,5000年前是这个样子,也许5万年前也是这个样子。
但是我们人类社会,它有许多精彩、神奇的地方,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拿我们身边一支简单的铅笔来说吧。
神奇的铅笔
你看它挺简单的,一根木杆里面有个笔芯,上面有个铁圈,捆着一块橡皮。
这么一支简单的铅笔,它的故事可多,可神奇了。
首先,它的原料就非常复杂。
这个木杆不是普通的木杆,它是专门用一种叫做雪松木的木材做的。
它上面的油漆不是一层,而是6层,这漆是蓖麻油做的,深究起来,它还不仅仅是蓖麻油,它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元素,我也说不清楚。
这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再往细,我也说不清楚了;你看上面那铁圈,据说是用黄铜做的,今天的技术是不是还用黄铜,我也不知道;还有那橡皮,它是红色的,红色的颜料,据说是硫化镉,为什么要用硫化镉来做?我也不知道。
不管怎样,它的原料非常复杂,它的产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
再有就是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
细细地深究下去,一支铅笔的生产规模,你说有多大?有多少人曾经参与生产一支铅笔?10人,100人,1000人?都不对,是成千上万的人。
你想想看,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有钢铁就得炼钢,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
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咖啡得航运,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船只要远航得先发明一个精确的时钟。
这涉及多少人?这涉及成千上万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如此神奇,它到底有几个意思?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怎么样才能造一支铅笔,这些知识从来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
没有单个人知道怎么做铅笔,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
这是它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
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铅笔,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使得铅笔能够自动自觉地生产出来了。
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候互相看不起,有时候互相敌视,甚至可能互相打过仗。
但这没关系,他们能
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造出来。
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
我只要上几分钟课,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一支铅笔。
如果我跟成千上万的人说,我给你们上两分钟课,你们给我制造一支铅笔,你说有可能吗?笑话,不可能的,谁会理你。
但现实恰恰就是这样,只要我讲课两分钟,就能买到成千上万、几代几代的人一起努力产生的一支铅笔。
这是多么奇妙的现象!再看看大自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不可能。
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那就是市场。
那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调工作的平台。
(公司的体制)
猎人与老虎的故事
北大的周其仁老师也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他说他当年,在完达山打了10年的猎,跟他的师父两个人住在山上,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靠自己做。
他说他的师父啊,非常厉害,手非常的巧,什么都能做。
肥皂,他能做;子弹,他也能做。
他说,就这么一个那么能干的师父生活却非常的穷,衣服补了又补,生活非常的困顿。
然后他再比较一下城里人的生活,城里人的本事比他的师傅差多了,懂得事情少多了,但是城里人过的日子要比他师父过的好多了。
我自己还喜欢举一个老虎的例子:
我挺喜欢老虎的,我从小就喜欢到动物园看老虎,觉得老虎非常厉害:它的爪子很利,跑得很快,能够爬树,还能游泳,它白天能看见东西,晚上也能看见东西。
就是这么厉害的老虎,它却非常穷,身无旁物,身边一件东西都没有,孤家寡人,家徒四壁。
人比老虎的本事差多了,但是人比老虎富裕得多。
哪怕是路边的乞丐,他身边也有许多财物,而且他同时也极大地依赖着周围的公共设施。
人比老虎要富裕很多,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造成的?这是分工合作造成的,这是市场的结果。
所以这个神奇的铅笔的故事,有一个人把它写成了一篇短文,名字叫《我,铅笔( I, PENCIL )》,作者名字叫伦纳德·里德,文章发表在1958年,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篇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被我们国内的学者秋风翻译成了中文。
我到美国留学买第一辆车的时候,发现车牌是可以定制的,叫Vanity plate,就是虚荣的车牌,显摆的车牌,或者个性化的车牌。
我知道以后,就把我的车牌改成了I PENCIL, 就是“我,铅笔”。
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篇文章。
比方说我的房东就不知道,她看到我的车牌以后,就说你怎么换个叫ONE PENCIL的车牌啊,那其实不是ONE是I。
但是经济学者知道,好的经济学者知道这篇文章。
在路上,一个好的经济学者一看到这车牌,他就知道,车里面坐着另外一位好的经济学者。
课堂小结
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
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
而当这支铅笔被生产出来之后,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
这个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有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课后思考
现代社会的分工和合作已经到达如此精细和复杂的程度,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