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

合集下载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

法律是严肃的,执法者不被感情左右,是职责;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又是人性的本质。请以“法理和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8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关键是抓住“情与法”对立而统一的辨证关系,法虽不可为情 左右,但法的本质是以规范来约束行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而这 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情感交流的根本保证,现实中法律也在不 断完善更新,人道主义的关怀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情不可以驾驭在法律 之上,如果“以情代法”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有认真执法并且结合 实情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使“法理和人情”更好地统一起来。
3.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 的故事,但是,也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 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 呢?这就是提示语。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 是话题。
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 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 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自由与纪律”
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 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 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或“扬此抑彼式”。
“偏见与关爱”
二.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起到帮助理解话题, 暗示命题者的一些意图的作用(如对作文范围与立 意的某种限定)。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 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 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 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
例: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 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 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 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 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 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 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四论”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四论”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四论”一、两点论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

审题时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即“两点论”。

有的考生审题时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例1:在非洲,野牛对穷追不舍的非洲豹会突然转身,与猎豹争斗,以期能战胜豹子事实上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野牛的争斗非洲豹也无可奈何。

大自然中常有这样的现象,面对强大的天敌,有的动物跪地求饶,任凭天敌吃掉,也有的动物去勇敢地战斗,直到死去或偶然逃掉。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请以“勇敢和妥协”为话题,写篇文章。

[审题] 审题时必须注意分析“勇敢”和“妥协”两个方面,不可只抓住其中一点。

不仅要谈“面对强大的对手,只有勇敢对待,才有可能绝处逢生甚或成功”,而且要运用正反对比法论证“妥协”行为造成的结果(失败或灭亡)。

二、重点论关系型作文话题,审题时除了要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外,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即“重点论”。

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切不可各个要素泛泛而谈,平均用力,不见重点。

例2:请以“模仿与创新”为话题写篇文章。

[审题] 一般考生认为“模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往往提出的论点是“既要模仿,又要创新”,两者并重,泛泛而论。

但是如果联系现实,根据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就可提出“要模仿,更要创新”的论点,重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立意就更具现实性,更深刻。

行文时也要突出“创新”。

例3:一个人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在撑伞走过。

这人说:“大师,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理解关系型话题事件的重点或核心,把握文章重点。
2
关注转折
找到论点与论据的转折点或者是分界点,进行合理的列举。
3
比较分析
把握议论文中的前后关系,理清两个观点的权衡,进行权衡对比。
两个方面的审题立意
从主题词入手
密切关注主题词的定义,探究词汇的背景意义。
注意人物关系
关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理解情境和角色的 特征属性。
探究关系型话题作文
关注审题技巧和写作方法,让你的关系型话题作文更加出彩。
审题的重要性上出现错误。
2 理清题干
清晰把握题目的要求,帮 助作文更加准确地传递信 息。
3 凸显关系词
抓住题目中的关系词,知 道哪些部分需要着重分析。
如何准确理解关系型话题
1
找出主干
注重结尾
结尾与开头一样重要,要用生 动的语言发挥作用。
总结和建议
1 思考题目
2 明确思路
重点看题而不是读题,准确理解题意。
把握论点与论据,写出有条理的文章。
3 注重技法
利用各种技法提高文章质量并让文章更好地表达意思。
强调结构关系
把握文章的层次与结构,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 意图。
关注时空限制
把握文章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考虑时空因素对 文章的影响。
审题技巧的讲解
仔细阅读题目
通过查找、比较和分析注意力可 以更加集中。
思路清晰
在写作之前需要理清思路,这样 写出的文章会更有说服力。
提炼关键
给自己提供思维导向,确定文章 的写作策略。
示例分析
1
假投票现象
活动中的假投票现象引发关注,影响了投票的结果。
2
全民健身
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作文有哪些注意点?

作文写作方法《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四论”:两点论》400字(共6张ppt)

作文写作方法《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四论”:两点论》400字(共6张ppt)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
情况。请以“勇敢和妥协”为话
题,写篇文章。
审题 [
]审题时必须注意分析
方面 “勇敢”和“妥协”两个

不可只抓住其中一点。不仅要谈“面 对强大的对手,只有勇敢对待,才有 可能绝处逢生甚或成功”,而且要运
用正反对比法论证“妥协”行ຫໍສະໝຸດ 结果 为造成的(失败或灭亡)。
关键词:现实生活,情况,话题,
,面对
野牛的争斗非洲豹也无可奈何。大自
现象 然中常有这样的
,面对强大
的天敌,有的动物跪地求饶,
任凭天敌吃掉,也有的动物去勇敢地 战斗,直到死去或偶然逃掉。
关键词:野牛,豹会,猎豹,战胜,
豹子,情况,现象,天敌,动物,转身, 面对,跪地求饶,吃掉,直到,死去,逃 掉,强大,勇敢。
作文写作方法《关系型话题作文审 题“四论”:两点论》
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关键词:关系,话题,作文,特点,
审题,四论,词语,形式,要素,两点论, 行文,偏题,离题,做到,并列,兼顾, 构成,考生,抓住,造成。
作文写作方法《关系型话题作文审 题“四论”:两点论》
例:在非洲,野牛对穷追不
舍的非洲豹会突然转身,与猎
豹争斗,以期能战胜豹子事
情况 实上也经常有这样的
篇文章,审题,方面,比法,论证,结果, 请以,妥协,注意,不可,抓住,面对, 对手,对待,可能,行为,造成,失败, 灭亡,勇敢,强大,成功。
作文写作方法《关系型话题作文审 题“四论”:两点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 语》
再见
作文写作方法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 “四论”:两点论
400字
根据关系型话题作文的

关系型作文(议论文)

关系型作文(议论文)

关系类议论文导学案高二语文编写:李小静审稿:陈鹏日期:2009-10—29 序号:1【学习目标】(能力层级D级)1、能记住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

2、掌握审题技巧3、关系式话题或文题编写论点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1、审题,确定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2、确定论点【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高考链接部分内容,掌握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现形式。

2、总结关系类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并完成“达标检测”。

【高考链接】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2005年全国卷一: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细加审题,便能领悟:话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同时又是互为因果联系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可以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透析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出符合话题的文章来。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2005年全国卷三: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进行作文.细加审题,便能领悟:这道题目教育人们要用正确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和现实,教育人们要把关爱铭刻在心,让怨恨随风而去.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奏响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取舍统一,彰显辨证,什么该记,什么该忘,要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主题。

3。

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或辩证关系式。

这种类型话题,概念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写作时要注意从物质、运动、实践等角度切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写清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与“认知的正误”之间,就有着复杂的辩证关系,简而言之可以分为:①正影响——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准确,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 - 副本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 - 副本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学习目标:了解关系型思辨类作文掌握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的方法一、真题体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1全国甲卷)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

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祥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

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2年新高考一卷(“本手、妙手、俗手”)和2022年新高考二卷(“选择·创造·未来”)二、入学联考作文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准。

2、概念不清。

三、真题演练【2021年高考浙江试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步骤训练】一、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1.关键句:在题目中勾画2.关键词:二、扣概念,准确理解概念内涵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对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

3.概念理解:4.中心观点:三、重思辨,要有相互关系的理解、要有主客轻重5.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6.话题的重点你偏向哪一方面?四、明构思,搭好主体框架7.本次作文正式文行文,采用的方式是:A 层进式()B 并列式()C 其他()8.请列出你的正文写作提纲(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个主体段)在横线上用一句话填写你每一层要表达的意思。

作文审题立意-三元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四)

作文审题立意-三元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四)

三元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四)(86至90练)目录86【浙江省Z20联盟第一次联考】话题:“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87【东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话题: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88【2022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话题: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89【2022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话题:亲知、闻知和说知90【武汉市2023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话题:“进档、倒档和空档”【正文】86【浙江省Z20联盟第一次联考】话题:“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作文真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望远镜——放眼远方,显微镜——揭微显隐,太阳镜——抵挡强光,哈哈镜——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灵配装两面必需的“镜子”,那么,你怎么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原题答案】23. [立意解读]材料从物理功能方面提示了四种镜子的作用,而联系人生,四种镜子又都有心灵作用:望远镜一-志存高远/心怀远方/目光要长远,风物长宜放眼量;显微镜- -- 努力看清自己的不足/交友识人要看细/善于发现自已或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太阳镜- --看淡名利,看轻荣导,拒绝诱惑;哈哈镜一--乐观豁达,笑对烦恼、苦难等。

考生应当选定上述四镜中的两镜,分析、挖掘其中的寓意,然后结合人生、社会现实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可。

【作文指导】(语文畅学优陈保侯)1.四面镜子,四层关系。

作文材料引出四面镜子,“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并对其物理学功用进行简短的精准介绍。

四面镜子功用不一,作文要求从这四面中选取两面展开思考。

可选择的多元关系为四层,思考的范围为两层。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普速列车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

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

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处理快与慢的关系?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主题:人生感悟理性思辨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小慢慢”服务广大群众的彰显的“温度”,引发我们对于“快与慢”的思考。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这句话体现了出题者的态度,也帮助我们扩展思路。

“快与慢”是关系型的话题,最好要围绕其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等等。

本题属于“矛盾关系”的关系类话题作文。

本话题是针对当前社会追求速度、普遍求快的心理而出的一道题。

“快”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一味地求快,却可能失去很多的东西,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快”相比,“慢”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慢”却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财富,比如说材料中的“小慢慢”,我们熟知的“慢工出细活”,只有慢火才能熬出好汤。

但是“慢”就一定好吗?也不尽然。

所以,我们在构思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突出“快”,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都要很明显地表示出来,不要含糊。

其次,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辩证地论证,不能绝对化。

避免绝对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论述的时候,首先给自己预设一个前提,比如重点是谈“慢”,你可以把观点建立在当前人们普遍求快这个前提上,借此反思,提出在某些时候慢下来,这样的观点就比较辩证,也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一、定义所谓关系型话题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

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

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

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

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都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严重失分。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

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个关系肢间的关系,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

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广东卷要求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作文,有考生由引出话题的那则冯妇的寓言推出一个结论——应该了解实际情况后再采取行动,做事不能太轻率。

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

另外,注意偷换概念。

换词也应尽量避免。

即使是同义词也应尽量用话题中的词,以免产生曲解。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间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非绝对关系:并列共存关系: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

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或“扬此抑彼式”。

“偏见与关爱”“自信•自满•自卑”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痛苦与成功”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

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成人与成才”“和而不同”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

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练习】1、明确关系类型并进行简单审题(必做题)。

作文话题1:“平凡与伟大”作文话题2:“向前看与向钱看”作文话题3:“名师与高徒”作文话题4:“人不可貌相”与“人靠衣装马靠鞍”作文话题1:“平凡与伟大”;对立统一:没有平凡,也就没有伟大;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于平凡;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作文话题2:“向前看与向钱看”;是非取舍:则要理解为“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作文话题3:“名师与高徒”;并非绝对型: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作文话题4:并列共存型:既要加强内在修养,也应注意必要的修饰。

材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是一个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而且从整体上来理解,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

有的同学可能抓住“生活如同一朵玫瑰”这句来立意,那就应该想想,缪塞为什么这样比喻生活。

他之所以把生活比作玫瑰,那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梦想,有现实;梦想像玫瑰花瓣,现实如玫瑰花刺。

因此,可从整体上作如下立意:既要有梦想,又要立足现实(依托现实)。

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

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

或者说,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或者说,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

梦想再美好,如不立足现实,梦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或者说,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华。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揭示二者的关系:①如梦想与现实让人奋进;梦想与现实让人成功;②中心论点:梦想与现实;分论点(坚守梦想,执着前行;面对困难,永不言败;坚守梦想,勇于挑战)2、只偏重一方去写,而一点没涉及另一面,如只谈梦想,或只谈现实;3、把现实等同于困难挫折失意来写;4、标题拟设不当:如何拟一个好标题?一. 好文题的标准:(一)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在给材料的作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

标题的准确与否,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

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二)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

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

(三)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可引用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等。

(四)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

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走出自卑》。

二、拟题的要求: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

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比较好的标题1、梦想如花,现实如刺2、怀揣梦想,正视现实3、梦想以现实为基础4、认清现实,方能成就梦想5、残酷现实铸就美丽梦想6、让梦想照亮现实7、用梦想的力量打败现实的苦难8、梦想在现实中绽放9、接受现实,成就梦想10、触摸现实,让梦想开花11、立足现实,坚守梦想12、摘掉现实之刺,绽放梦想之花5、结构不美观:段落过长,三、四段式;一句两句一段式;大头式,长尾式等;6、中途易辙,写作思路混乱:开头写了理想与现实,写着写着转移到成功与失败,如何战胜困难等方面;7、卷面字迹字数等不合要求;8、偏题跑题很严重(1)成功需要付出(2)勇于拼搏,实现梦想;(3)脚踏实地,永不言弃;(4)梦想的力量;(5)梦想要苦难来凝练;(6)为梦想而活;(7)奋斗成就梦想;(8)梦想与困难同在;(9)生活因梦想而美丽;(10)走向成功,坚强面对挑战;(11)风雨过后的彩虹;(12)脚踏实地,才能成功;将叙议进行到底-----作文材料的运用段落构成论点+材料提引句+事例(叙述+议论分析)一、议论文材料运用的原则高度概括宁用一百字写三个材料,也决不用一百字写一个材料。

二、议论文材料运用的方法一)、会安排(二)、会叙述(三)、会议论一)会安排善于使用材料提引句聪明的考生,在提出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之后,常从整体入手设计并列的材料提引句,从而将相关材料整合成一个整体。

论点+材料提引句+事例(叙述+分析)论点+翻开历史的卷帙,风云人物纷至沓来+事例放眼现实的世界,杰出青年济济一堂+事例遥望未来的天空,灿烂群星魅力四射+事例论点+这是历史的诗+事例----这是现实的画+事例---这是高雅的乐+事例----温馨提示1、要按一定的条理去设计提引语(按逻辑顺序,不可重复)2、要按一定的条理去安排事例自然社会古今中外个体集体特殊一般(二)、会叙述A、剪裁舍弃法B、挖掘增补法C.概括排比法剪裁舍弃法根据论证的需要,对典型事例进行剪裁处理,舍弃次要信息,添加和主题有关的信息。

材料要善于抓住机遇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

(材料提引句)他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

(材料)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它。

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

(扣题)练习1:报载:19 世纪末的最后几个年头,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人员把一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之际,奋力跃出锅外安然逃生!可半小时后,他们把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丢进放满冷水的大锅里,并在锅底偷偷地加热,把青蛙置于温暖、舒适的“安乐窝”中,青蛙开始还悠悠地享受“温暖”,等到它意识到危险时,却全身无力,欲跃不能,终于葬身锅底。

以“逆境与顺境”为话题进行裁剪舍弃(材料提引句)逆境可以激发斗志,而顺境则会使人在安乐中沉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