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药物治疗
成人癫痫的药物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成人癫痫的药物治疗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有效治疗全面性和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药物是(B)
A.拉莫三嗪
B.卡马西平
C.奥卡西平
D.苯巴比妥
2.癫痫发作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的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
(A)
A.正确
B.错误
3.癫痫综合征是由一组类似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病因及预后。
(A)
A.正确
B.错误
4.治疗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发作,对情感疾病(如双相障碍)和慢性疼痛综合征(如三叉神经痛)也有效的药物是(C)
A.地西泮
B.拉莫三嗪
C.卡马西平
D.苯巴比妥
5.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C)
A.高血钾
B.干咳
C.低钠血症
D.横纹肌溶解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在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时,给药和用法用量应(AC)
A.单药治疗
B.联合用药治疗
C.以低剂量开始并缓慢加量
D.以大剂量突击治疗并缓慢减量
2.下列属于苯妥英的不良反应的是(ABCD)
A.齿龈增生
B.共济失调
C.神经病变
D.体毛增多
3.根据初始表现将癫痫发作分为(ABC)
A.全面性
B.局灶性
C.未知性
D.抽搐性
4.影响γ-氨基丁酸活性的药物有(BC)
A.加巴喷丁
B.苯巴比妥
C.苯二氮卓类药物
D.普瑞巴林
5.影响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药物有(ACD)
A.卡马西平
B.拉科酰胺
C.拉莫三嗪
D.奥卡西平。
癫痫的药物治疗

癫痫的药物治疗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的症状多样化,具体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短暂身体僵直等。
这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
为了有效治疗癫痫,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癫痫药物治疗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一、药物治疗的原理癫痫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来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药物治疗的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钠通道抑制剂:这类药物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抑制钠离子的进入,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效果。
2. 钙通道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的进入,从而减少突触前膜的神经递质释放,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效果。
3. GABA能递质增强剂:这类药物可增强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起到治疗癫痫的作用。
二、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 钠通道抑制剂:氯硝西泮是一种常用的钠通道抑制剂,可用于癫痫的急性发作停止。
该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减缓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
2. 钙通道抑制剂:乙二唑酰胺是一种常用的钙通道抑制剂,可用于控制部分性癫痫。
该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的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含量,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效果。
3. GABA能递质增强剂:苯巴比妥是一种常用的GABA能递质增强剂,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
该药物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抑制癫痫的发作。
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药物治疗癫痫虽然有效,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1. 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这是一些抗癫痫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患者可以尝试分多次服用药物,同时在饮食上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2. 精神和情绪变化: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情况。
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2024

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2024癫痫用药原则癫痫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oβ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癫痫患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最终实现完全控制发作。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神经调控和生酮饮食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70%左右的新诊断癫痫患者可以完全控制发作。
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已制定出多项针对癫痫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有力推动了癫痫诊治的规范化。
国内尚无面向癫痫患者W家属的药物治疗相关的规范化指导性建议。
因此,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组织多家癫痫中心神经内科、JLM、神经外科和神经电生理专业等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并撰写了《癫痫患者规范药物治疗的专家指导意见》。
这是国内首个面向癫痫患者和家属的专家指导意见,旨在推进癫痫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提升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更好地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一、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时机1•患者出现癫痫发作,不宜自行用药,需经过正规医院癫痫专业医生系统性评估后进行。
2•患者通常在2次明确的无诱因癫痫发作之后开始药物治疗,但即使是首次发作,在以下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癫痫专科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并非真正的首次发作;虽然为首次发作,但专科医生判断再次发作的风险很高;患者本人及监护人认为再次发作的风险难以接受等。
3.针对癫痫病因的治疗也非常必要,一部分遗传及代谢疾病导致的癫痫对特定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而免疫性病因需要启动免疫治疗。
但对于经过必要检查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的患者,不能因为一味地查找病因而耽误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
二、选择正规的抗癫痫发作药物由于癫痫包括了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可用的抗癫痫发作药物有10种以上。
在准确诊断系统评估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类型,癫痫专科医生同时兼顾患者的年龄、性别、共患病、合并用药、经济条件等因素,给予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服用方案的制定以及可能的药物配伍等。
癫痫药物治疗

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避免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肝酶诱导的药物合用
• 如果联合治疗仍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应注意药物疗效及其 不良反应之间的利弊平衡
抗癫痫药物的调整
• 从较小的剂量开始,缓慢的增加剂量直至发作控制或至 最大可耐受剂量。多数患者不需要用至最大可耐受剂量
• 出现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可暂时停止增加剂量或酌情减 少当前用量,待副作用消退后再继续增加量至目标剂量
单药治疗的原则
• 强调单药治疗的原则
• 当首选的一种一线药物已达最大可耐 受剂量仍然不能控制发作,可换另一 种一线或二线药物治疗
• 如果两次单药治疗无效,再选第三种 单药治疗获益的可能性很小,预示属 于难治性癫痫的可能性较大,可以考 虑合理的多药治疗。
合理的多药治疗
• 两次单药治疗后仍不能很好控制 多药治疗 • 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
•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
发作类型 一线药物 二线药物
强直阵挛 失神
肌阵挛
强直
VPA VPA、 LTG
VPA、 TPM VPA
失张力 VPA、
LTG 部分性 CBZ、 (有/无继发 VPA、 全面性) OXC、
LTG
LEV、TPM TPM、ESM
CZP LEV、CZP、 LTG LEV、CZP、 LTG、TPM LEV、TPM、 CZP LEV、GBP、 TPM、ZNS
g.d)
与丙戊酸类药物合用
成人
12.5mg/d
12.5mg/w
100~200mg/d
2
儿童
1~5mg/(kg.d)
2
0.15mg/(k
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引言局灶性癫痫是一种部分性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癫痫类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吡仑帕奈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评价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成人局灶性癫痫患者,年龄范围为18-65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吡仑帕奈单药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每天,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两年的随访观察,记录癫痫发作次数、癫痫类型和发作持续时间。
结果经过吡仑帕奈单药治疗,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80%。
其中,50例患者完全缓解,无癫痫发作;30例患者病情显著改善,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20例患者病情稳定,癫痫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轻度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胃部不适等,但均为自限性,不需要特殊处理。
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的肝肾功能异常。
讨论吡仑帕奈是一种选择性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兴奋性,减少异常电放电而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与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相比,吡仑帕奈具有作用特异性高、副作用少的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吡仑帕奈单药治疗对成人局灶性癫痫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疗效达到80%的总有效率,表明吡仑帕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项。
结论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时间短、样本量小等。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采用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以进一步验证吡仑帕奈的疗效和安全性吡仑帕奈单药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80%,其中有50例患者完全缓解,30例患者病情显著改善,20例患者病情稳定。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轻度不良反应均为自限性,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的肝肾功能异常。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这种病症的困扰下往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为了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量指南。
一、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来达到稳定神经系统的目的。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100-3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5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200-4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头晕、口干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丙戊酸钠是一种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500-15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7.5-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四、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60-120毫克,一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3-5毫克/千克,分2次服用。
癫痫的分类及药物治疗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利用度(%)
一级 动力学
蛋白 结合率(%)
半衰期(h)
血浆达峰浓度时间 (h)
活性代谢产 物
对肝酶的作用
卡马西平 75-85
是
氯硝西泮 >80
是
苯巴比妥 80-90
是
苯妥英钠
95
否
丙戊酸钠 70-100
否
拉莫三嗪
98
是
左乙拉西 坦
≈100
是
奥卡西平 <95
是
托吡脂
• 无明确的全身性或局灶性特点
编辑ppt
19
•癫痫的药物治疗
编辑ppt
20
抗癫痫药治疗目的
• 完全控制发作 • 无药物不良反应 • 提高生活质量
编辑ppt
21
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现状
单一药物治疗
控 制 65%
不 能 控 制 35%
两种药物治疗
控 制 10%
不 能 控 制 25% 多药治疗
控 制 5%
编辑ppt
15
特发性
•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新生儿惊厥 • 良性婴儿期肌阵挛癫痫 • 儿童期失神癫痫 • 少年期失神癫痫 • 少年期肌阵挛癫痫 • 觉醒时的大发作 • 其它全身的自发性癫痫位列订于上者 • 特殊激发形式诱发发作的癫痫
编辑ppt
16
隐原性或症状性
• 婴儿痉挛症(West综合征) • Lennox—Gastaut综合征 • 伴有肌阵挛---起立不能发作的癫痫 • 肌阵挛性失神癫痫
无
抑29制
癫痫的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编辑ppt
30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原则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1丙戊酸丙戊酸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
其治疗机制不能用单一的药理学机制来解释,主要是通过调节钠和钙通道,抑制γ-氨基丁酸在GABA传递中发挥作用。
丙戊酸对多种癫痫发作有效,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或混合发作。
它是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丙戊酸易穿透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起效快,复发率低,耐受性好,无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
然而,丙戊酸钠也有其缺点:① 易受患者基因多态性、药物剂型、肝肾功能、伴发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和高蛋白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剂量和血药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② 抗癫痫作用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具有很强的浓度依赖性。
药物治疗窗口狭窄,血液药物浓度位于治疗窗口内。
有效率最高。
超过治疗窗口会增加患者毒性反应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从小剂量开始,在血液药物浓度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治疗窗口。
③ 可增加体重指数,增加患者血糖和血脂,抑制胰岛素分泌。
体重指数的增加与用药时间成正比。
④轻度至中度肝损伤,很少有严重肝损伤,因此有必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⑤ 对认知功能有不良影响,如智力低下、学习障碍、记忆丧失、注意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
因此,儿童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⑥ 对胎儿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一些研究认为[1],小剂量丙戊酸钠250mg/D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因此不适合在怀孕期间服用。
2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治疗简单和复杂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其治疗窗口为血药浓度4~12μG/ml,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剂量的选择很容易被临床掌握,因此很容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卡马西平是一种肝脏药物酶诱导剂,可以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
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的诱导作用,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
自诱导效应在处理后达到最大值3~4W,其半衰期可缩短2~3倍[2]。
因此,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Hale Waihona Puke 14传统 AEDs(80年代前)
苯巴比妥(Phenobarbitone-PB) 苯妥英钠(Phenytoin-PHT)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 扑米酮(Primidone-PRM) 乙琥胺(Ethosuximide-ESM) 氯硝西泮(Clonazepam-CZP)
药物不能控制发作,需要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或 手术治疗。
存在的问题:
发作分类不正确; 对AEDs药代动力学特点、作用机制了解不够; 药物不合适治疗个体; 治疗剂量不恰当; 有明显的副作用,未进行相应调整; 治疗缺口大。
9
公元前1000年:
公元前400年: 公元
100年:
欧洲中世纪 :
癫痫的概念
美索不达米亚 antasabbu (癫痫)
15
新型AEDs(80年代后)
非氨脂(Felbamate-FBM) 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 替加宾(Tiagabine-TGB) 托吡酯(Topiramate-TPM) 氨己烯酸(Vigabatrin-VGB) 唑尼沙胺(Zonisamide-ZNS)
强调用巫术、神秘力量及宗教哲理治疗癫痫这个“被恶魔缠 身、邪恶的疾病”
11
第二时代:(1857--1980) 偶然发现时期(the era of serendipity)
从1857年起,洛科克发现溴化物是有效的抗癫痫药, 从而冲出了巫术及神学的范围。然而溴化物具有许多缺 点,并不理想。
1912年霍普特曼又发现了苯巴比妥,迄今仍是最好的 抗癫痫药物之一。
二、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药代动力学特征是决定血液中和脑组织中药物 浓度的关键环节,是了解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理想的AEDs应具有以下特征:生物利用度完全 且稳定;半衰期较长(每日服药次数少);一级药代 动力学特征(即剂量与血药浓度成比例变化);蛋白 结合率低,并且呈饱和性;无肝酶诱导作用;无活 性代谢产物。
癫痫的治疗目标
“达到零”
• 零(没有)治疗缺口 • 零(没有)癫痫发作 • 零(没有)副作用 • 零(没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减少治疗缺口
国际癫痫病防治联盟在中国农村的示范项目
11
北京
22 33 44 55 66
1. 黑龙江 2. 宁夏 3. 山西 4. 河南 5. 江苏 6. 上海
Wang WZ et al, Lancet Neurol 2006; 5:46-52.
1937年,特和普特南二人发现苯妥英(二苯基乙内酰 脲)对于用电刺激诱发而抽风的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后又发现苯妥英的钠盐苯妥英钠很安全,没有什么副 作用,因而不久就被广泛应用。
12
乙琥胺(商品名:柴郎丁Zarontin)是一种特别受 欢迎的化合物,因为它有控制失神发作的功用,而且 毒性很低。
从此以后,又试验了几百种化合物,但是只有几 种被保留下来作为有用的抗癫痫药。
16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抗癫痫药方面
癫痫发作/癫痫综合征 具体的效果/效益 剂量依赖性的不利影响 特异质反应 慢性毒性 致畸性 药物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成分
患者方面
年龄 性别 结合给药 并存病 经济问题 吞服药片的能力
国家方面 可以使用的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的费用
Glauser T et al, Epilepsia 2006;47:1094-120.
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一节 癫痫治疗的现状和总体评估
其他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抗癫痫药物: AEDs
饮食
外科治疗: Surgery
手术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术 VNS 外科
深部脑刺激术 DBS
饮食
生酮饮食 Ketogenic Diet
其他
药物
7
治疗癫痫的规范方法
首次诊断癫痫
第一单药治疗 第二单药治疗/双药治疗
减少治疗缺口
国际癫痫病防治联盟在中国农村的示范项目
• 6个省,320万人口 • 目标: 测试在初级卫生机构诊断和治疗惊厥性癫痫
的可行性 • 研究内容:
• 流行病学调查 (2000) • 社区教育 (2001-2004) • 给没有接受正规治疗的人群给予苯巴比妥干预(2001-
2004)
Wang WZ et al, Lancet Neurol 2006; 5:46-52.
无癫痫发作 无癫痫发作
耐药性癫痫
回顾诊断 / 分类
手术评估 /其他非药物治 疗
Modified from Kwan P,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5:919–26
“合理的”多药疗法
目前药物治疗现状:
约70-80% 的癫痫患者用现有的药物能控制发作; 仍有约20-30% 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现有的抗癫痫
18
(一)药物的吸收
• 是从给药局部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吸收速度的顺序: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
粘膜>口服>皮肤 • 丙戊酸餐后服用,其吸收延缓,食物与苯妥英钠同服
会加快苯妥英钠吸收,卡马西平和食物同服可增强吸 收 • 生物利用度
19
(二)药物的分布
• 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再由血液转运到体内各脏器、 组织或体液的过程。
减少治疗缺口
国际癫痫病防治联盟在中国农村的示范项目
未治疗患者的百分率
-12.9% (95% CI -4.0 to -21.4%)
70
60 62.6
50
40
49.8
30
20
10
0 2000 调查(干预前)
2004 调查 (干预后)
Wang WZ et al, Bulletin of WHO 86:964-969.
中国 希波克拉底
加仑
殿光/冯典 神圣的疾病 癫痫-脑功能障碍
特发的 (从大脑) 交感的 (外部的)
超自然的病因
公元1791年: 当今
加尔
颅相学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介绍
一、抗癫痫药(AEDs)简介 抗癫痫药(AEDs)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时代:(元前--1857年) 迷信、庸医时期 (the era of charlat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