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

《黄帝内经》——痰湿体质
体质特征:痰湿体质者最典型的特征是形体肥胖、嗜睡不醒、皮肤油腻。

嗜食肥甘,慵懒体怠,身重如裹,反应迟钝,胸闷咳喘,出汗多或者无汗,小便混浊气泡沫,便溏,不喜喝水,喝水容易腹胀,女子月经量少或迟,甚至闭经。

四肢浮肿,按之凹陷。

关节疼痛重、肌肤麻木、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也是痰湿体质者的特征。

引发原因:脾、肺、肾三脏对人体的水液有很多的调节作用,如果缺少运动,并且生活习惯又不良,极易使水液无法排出,形成痰湿体质。

久坐,且坐姿不良,再加上空气污染会伤肺。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爱吃寒凉甜腻食品,发怒、熬夜、饮酒会伤脾。

口味偏重,食盐过多会伤肾、伤脾。

引发的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痤疮、胃病、月经不调、哮喘、气管炎、都有可能是痰湿体质引起的。

养生原则:痰湿是由气虚引起的,单纯的食疗,疗效不好。

治疗
痰湿,需从健脾胃入手,用中药治理,配以药膳。

痰湿者的养生方法:
痰湿者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因体型多肥胖,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运动、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

饮食上,宜清淡,少饮酒,食勿饱。

多吃些蔬菜、水果、可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比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大蒜、枇杷果、桔子、白果、雪梨、扁豆、薏仁、红小豆、蚕豆、陈皮、杏仁、无花果等。

夏天到了,切勿贪凉。

我是闫医生,祝大家身体健康。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1.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2.痰湿体质如何调理具体方法有哪些3.痰湿体质如何调理呢?4.出现痰湿体质怎么办教你如何调理5.痰湿体质如何调理6.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痰湿体质的形成与调理中医上讲:“胖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减肥就应该祛痰湿,恢复脏腑的升降功能为第一要务!上期讲了湿热体质,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容易与其混淆的痰湿体质。

体质小测试身体肥胖,肚子大,松软;鼻子和额头总是油油的,整张脸仿佛是个大油田;经常感到胸闷,喘不过气来;上眼睑比别人肿,容易出现眼袋;总感到喉咙里有痰堵着,平时痰多;嘴巴里有黏黏的感觉,早晨起床后尤其明显;容易消化不良,积滞;经常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

以上满足6点,你就是痰湿体质的人啦!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亦称为迟冷质。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多汗且黏、易胸闷痰多、口黏苔腻、喜欢吃肥腻甘甜的食物、脉滑为主要特征,常见于肥胖的人,或者是以往一直很瘦现在肥胖难瘦。

而从性格方面,也较其他体质的人性格偏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痰湿体质的人要防止糖尿病、脑中风、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等。

痰湿体质的成因痰湿,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痰湿体质养生法忌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痰湿体质的人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宜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健脾祛湿,饮食应当清淡,多吃薏仁、赤小豆、芡实、山药、鲫鱼、海带、冬瓜、萝卜、芥末等食物,若能配合饮用一些药茶,则效果翻倍;痰湿体质最大的特点是心宽体胖,腹部松软肥胖,因此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痰湿体质是中医划分的一种体质类型,也是许多人常见的体质问题之一。

痰湿体质一般表现为肥胖、皮肤油腻、容易出汗、口苦口干、便秘等症状。

中医提供了一些调理方法,帮助改善痰湿体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调理痰湿体质首先从饮食方面入手是很重要的。

在中医的观念里,湿气主要来自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的不畅,所以饮食调理对于改善痰湿体质非常有效。

1. 清淡饮食:痰湿体质的人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辛辣、腥味过重的食物。

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清淡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糖分。

2. 合理搭配食物:在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

例如,可以多吃些薏苡仁、山楂、芡实等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

此外,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柚子等。

3. 注意饮食习惯:要养成规律、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不吃太饱或过饥,避免进食过多的冷饮和刺激性食物,以防脾胃受伤。

二、穴位按摩中医认为,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调理和改善痰湿体质。

以下是一些适合痰湿体质的常用穴位:1.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窝骨下缘,按揉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帮助身体排除湿气。

2. 大横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大横穴可以改善湿气滞留的情况。

3. 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两侧乳头连线最低点的正中线上。

按揉中脘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湿气的困扰。

三、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痰湿体质,中医常常会使用一些具有化湿功效的中草药来调理身体。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草药:1. 茯苓:具有利水利湿、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

2. 泽泻: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利湿,对于痰湿体质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3. 陈皮:可以理气健胃、燥湿化痰,有益于痰湿体质的调理。

四、注意生活习惯除了饮食和草药调理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痰湿体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1.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痰湿体质是中医中的一种体质类型,特征是体内容易湿气积聚,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肥胖或体重过重:痰湿体质的人往往容易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2. 外感易感:容易受外界湿气的侵袭,例如易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

3. 感觉沉重:身体会感觉沉重不舒服,思维也会显得迟钝。

4. 肌肉无力: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感到四肢发沉无力。

5. 情绪不稳定:易焦虑、易怒、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

治疗方法:
1. 饮食调理: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寒凉生冷食物,多食蔬菜、粗粮、水果,避免油腻食物和糖分过高的食物。

2. 运动调理:参加适当的有氧运动,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3. 中药调理:可以采用一些有化湿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半夏、苍术、茯苓等。

4. 艾灸调理:可通过艾灸来刺激穴位,促进体内湿气的流通,改善体质。

5. 心理调理: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痰湿体质的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并且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功近利。

同时,若症状严重或持续,建议咨询中医医生的专业意见。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体形肥胖、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症状。

痰湿体质的人需要通过调理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就介绍一些痰湿体质调理方法。

首先,饮食调理是改善痰湿体质的关键。

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油腻、富含糖分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痰湿体质的人还应该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改善痰湿体质的重要方法。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体形肥胖,需要通过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脂肪,增强体质。

适合痰湿体质的运动包括慢跑、快走、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的湿气,改善体质。

另外,中医调理也是改善痰湿体质的有效方法。

痰湿体质的人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体质,如黄芪、茯苓、山楂等中药材都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痰湿体质。

此外,痰湿体质的人还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来调理体质,这些疗法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改善痰湿体质。

总之,改善痰湿体质需要从饮食、运动、中医调理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调理方法可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以上介绍的痰湿体质调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

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前几天讲的都是虚证的体质,也就是身体中缺少该有的,接下来几天,咱们来谈谈实证的5种体质。

什么是痰湿?体内的水湿太多,无法运化,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浓稠物质,就是痰湿。

痰湿体质的人体内环境,就像雾霾天气,终日阴郁,湿气蔓延,气机流通不畅。

这样的环境会影响体内脏腑的功能,体内更容易形成痰湿,从而成为恶性循环。

1.痰湿体质的7大表现1.脸色暗沉发黄、出油、浮肿2.舌头大而胖,舌苔厚白滑腻,舌边有齿痕3.身体臃肿肥胖,腹部松软胖大,容易困倦乏力4.身体容易出现各类炎症5.脾胃运化能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容易腹胀6.咳嗽反复发作,咳嗽痰多7.百病皆由痰作祟,还有很多怪病,比如莫名其妙的头晕、胸闷、晕车、打呼噜,都是因为痰湿导致的。

2.痰湿体质的8个调理方法方法1:饮食保健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吃一些祛湿的,化痰的,行气的食物,饮食中适宜多吃:陈皮,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生姜,洋葱,白萝卜,山药等。

痰湿体质的人,要少吃甘肥油腻,少吃滋阴的食物,少吃寒凉伤阳的食物。

道理很简单,身体里已经很多痰湿油脂了,当然要少油。

滋阴的食物就容易生湿,当然也要少吃。

寒凉的食物伤阳,要化掉痰湿这类阴成形的物质是需要阳气的,所以寒凉食物要少吃。

方法2:穴位保健: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丰隆穴。

湿气重的人,推荐一组穴位:这组穴位叫做“天地人三皇穴”,分别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这三个穴位都是脾经上的穴位,是调理脾虚湿气重的最佳组合穴位了。

身体水太多的话,加上“水分”“水道”这两个穴位。

如果是痰湿重的话,再配上“丰隆”穴。

痰湿气重的人,常灸这几个穴位,就能将体内的痰湿祛掉。

方法3:泡脚方:温胆汤温胆汤是最适合痰湿体质泡脚的方子。

痰多、多梦易醒、容易出油、头部昏沉、晨起口苦、湿疹脚气、妇科带下、阴部潮湿的人都适合用温胆汤泡脚。

温胆汤:法半夏9,陈皮6,茯苓30,炙甘草6,竹茹6,枳实6。

为了将温胆汤的作用机理说清楚,我要用到黄元御先生的这张气机升降图。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大千世界人各有异,很多人的体质都各有不同,有些人是寒性体质,有些人是热性体质,那么痰湿体质的人有哪些表现呢?哪些食物会有帮助呢?痰湿体质的表现有哪些1、体型上是肥胖的,主要是腹部肥满松软,性格上偏温和、稳重、恭谦,给人靠得住的感觉,而且脾气好,善于忍耐。

这主要是和痰、和湿的性质密切相关。

2、从舌头上看,是胖大的,舌苔发白,还有一层东西在舌头上,就是觉得腻,一摸脉,脉象是滑的,就像玻璃珠在盘子里滚的那种滑滑的感觉,口里老觉得黏腻、不清爽或者觉得嘴里会回甜,整个身体就是沉重的,不舒服平时饮食方面,喜欢吃肥肉和油多的东西,还喜欢吃甜的、黏的、腻的,比如糕点、点心之类的。

3、平时大便不会干,要么就是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要么就是大便黏黏糊糊的,冲水的时候老冲不干净,会黏在马桶上,一般小便量不多,尿的次数也不多,有时候小便有些浑浊,这种体质容易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就是代谢综合症。

痰湿体质的人还表现在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因为本身机体湿就重了,自然就不会喜欢梅雨季节和潮湿的环境具体表现为痰蒙清窍、痰湿内蕴、痰阻气道、痰湿困脾痰蒙清窍:谢顶,性格上不急不躁,经常头晕、眩晕,工作压力一大,事情一多,头就会更晕,就像裹住个什么东西似的,一点不轻松,舌苔是白腻的,摸脉也是滑的。

该如何调养呢?痰湿体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慢,慢悠悠的,而且身体胖胖软绵绵的,所以痰湿体质的人,不管做什么,尝试一下,想好了就马上去做,不要再翻来覆去的想,有时候还要学会无所谓,这个阴虚体质的人也要注意的。

哪些食物会有帮助?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而且还宁心安神。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辐射等作用薏仁米: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

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关于《什么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该怎么调养?》,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婆娑世界人都有异,很多人的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有的人是虚寒体质,有的人是湿热体质,那麼痰湿体质的人有什么主要表现呢?什么食物会出现协助呢?痰湿体质的主要表现有什么1、身型上是肥胖症的,主要是腹部肥满绵软,性情上偏柔和、沉稳、恭谦,给人可以信赖的觉得,并且好脾气,擅于忍受。

这主要是和痰、和湿的特性息息相关。

2、从舌头上看,是胖大的,舌苔发白,也有一层东西在舌头上,便是感觉腻,一摸脉,脉诊是滑的,如同玻璃弹珠在菜盘里滚的那类滑溜的觉得,嘴里老感觉粘腻、不清新或是感觉口中会回甜,全部人体便是厚重的,难受平常饮食搭配层面,喜爱吃肥肉和油多的东西,还喜欢吃甜的、黏的、腻的,例如点心、小点心这类的。

3、平常排便不容易干,要不便是有解不干净的觉得,要不便是排便黏黏糊糊的,水冲的情况下老冲不干净,会粘到坐便器上,一般小便量很少,尿的频次也很少,有时小便一些混浊,这类身体素质非常容易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便是代谢综合症。

痰湿体质的人还主要表现在对梅雨天气及湿冷自然环境适应力较为差,由于自身机体湿就重了,当然就不容易喜爱梅雨天气和湿冷的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痰蒙清窍、湿痰内蕴、痰阻气管、湿痰困脾痰蒙清窍:秃顶,性情上不骄不躁,老是头晕、眩晕,压力一大,事儿一多,头便会更晕,如同裹起来个哪些东西一样,一点不轻轻松松,舌苔发白是白腻的,摸脉也是滑的。

该怎样调理呢?痰湿体质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慢,慢吞吞的,并且人体胖乎乎软乎乎的,因此痰湿体质的人,无论干什么,试着一下,想好啦就立刻去做,千万别翻来翻去的想,有时也要学好不在乎,这一阴虚体质的人还要留意的。

什么食物会出现协助?薏苡仁:芳香化湿,健脾胃,止咳化痰,并且还滋阴养血。

薏苡仁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提升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溶液的排出来,有镇定及保护肝脏、抑止溃疡的产生、降血脂、抗放辐射源等功效薏仁米: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广泛常吃的东西,茯苓功效淡生寒,有益水消肿、健脾养胃、舒筋活络除痹、清热解毒放脓等作用,为常见的利水渗湿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病因如下: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痰湿体质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

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方:二陈平胃散。

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

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

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

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