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歇后语》微课讲课稿

合集下载

老师讲歇后语的课堂导入语

老师讲歇后语的课堂导入语

老师讲歇后语的课堂导入语
1、师:同学们,李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到红旗二校上课。

我们知道红旗二校在章贡区那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一名(鸣)声在外,李老师还知道我们五(4)班的孩子个个都是城楼.上的哨兵高手(守),可是老师这心里呀,却如打柴的下山担心(薪)哪,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担心你们会像茶壶里煮饺子一道(倒)不出,你们会这样吗?能不能大点声,给点自信给老师也给你们自己!好,谢谢大家,从你们的自信的回答中,老师有理由相信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会是和尚的房子——妙(庙)!
2、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刚才说的话有什么特点。

对(板:歇后语)(如果没有说到谐音)谁还知道这些歇后语是属于什么歇后语?(补上谐音)谐音歇后语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

3、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什么地方学习了谐音歇后语吗?(第五单元的《有趣的谐音》)这是第五单元有趣的谐音中出现的六句歇后语。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这六句歇后语:
我们一起读一读,那你们还记得谐音歇后语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若说不出:不记得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什么是谐音歇后语。

)
课件出示,让生读:歇后语分为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两类。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它更加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探秘歇后语———“歇后语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探秘歇后语———“歇后语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探秘歇后语———“歇后语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作者:何裕琴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18年第6期歇后语又称俏皮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

歇后语句式独特,短小精悍,语言诙谐、幽默,意象丰富,引人深思,颇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学生在语文教材上接触了歇后语后,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特别的语言形式,一个个都乐此不疲地开始“半路上出家——从头学起”。

对于“搜集更多的歇后语,准备全班分享”的作业,他们更是“抱着枕头跳舞——自得其乐”,不停地问我什么时候开分享会。

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在认识歇后语、传承歇后语、发展歇后语中丰富言语认知,提升表达能力,我带领他们开启了“歇后语微课程”探究。

一、问源:打破砂锅——问到底寻根问源了解歇后语的历史成了课程的第一步。

我们利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以及各种相关书籍,在经历了资料收集、阅读筛选、组织梳理后,学生对歇后语的了解更多、更深了。

歇后语最早出现在唐代,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含蓄。

因其符合中国人委婉、含蓄的表达习惯,所以在各朝各代都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如今,歇后语的数量已突破千万并且依然在增长。

不得不说,根植于生活的语言永远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

每条歇后语都分“引子”和“后衬”两个部分,中间用破折号连接。

“引子”就像谜面,即不先直接说出想表达的意思,而是借某些现象、事物或典故作比喻,或形象生动,或幽默有趣,意在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

“后衬”像谜底,在“引子”比喻、举例的基础上,把后半截想说的话说出来。

二、架构: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1.目标规划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我们设计了四级目标,即“搜集”“研究”“运用”“创编”。

通过“搜集歇后语”并广泛阅读,让学生感受歇后语的量多、面广,有趣、生动;通过“研究歇后语”,让学生发现歇后语的构成、类型、主题及特色;通过“运用歇后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以致用;通过“创编歇后语”,引导学生借自己生活中的现象,将想要表达的核心话题糅合进有意思的歇后语中。

中学素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趣谈歇后语》课题活动研究全过程

中学素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趣谈歇后语》课题活动研究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趣谈歇后语”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研究的题目
趣谈歇后语
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王皖肃、胡源茗、范子冲
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有运用了歇后语的牌子,但是歇后语并不正确。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歇后语。
课题研究过程
王皖肃负责走进书店,翻越有关资料进行总结与摘抄。
范子翀负责上网查找歇后语,最后整理。
胡源茗负责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
课题研究的结果
调查人数:30人
学生:10人 平均正确率:60%
教师:2人 平均正确率:75%
普通工作者:8人 平均正确率:40%
社会人:10人 平均正确率35%)
讨论或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歇后语,体会到了它那蕴含在深处的文化内涵。其实这次研究,不仅仅是针对歇后语,而是在它背后的中国文化。
联系方式
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
备 注
组别:A.初中 B.高中
完成形式:A.个人独立完成 B.班级小组完成 C.跨班级或年级小组
这次的调查结果也告诉我们大部分人不会真正的去学习那些文化,这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评选申请表
பைடு நூலகம்(提示:主要执笔人和合作成员都应该是学生)
学 校
北京市xxx中学
组 别
初中组
成果名称
趣谈歇后语
完成形式
班级小组完成
主要执笔人
Xxx
合作成员
xx、xxx
指导教师
Xxx
指导教师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歇后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歇后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趣味歇后语【教学目标】1.学习各类不同形式的歇后语,会读,会用。

2.通过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歇后语,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形式的歇后语,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视频、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的精神真饱满,上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浓浓的爱国情油然而生。

这节课,奖励大家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2.刚才看得真认真!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的语言,我们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解释说明,像谜底。

3.课前,我们搜集过歇后语,谁来说说?大家知道的歇后语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4.歇后语来源广泛,历史悠久。

它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至今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这节课,让我们学习更多的歇后语,让这棵大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二、分组学习趣味歇后语1. 在老师手里,有六朵美丽的花儿,代表六种类型的歇后语,分别是:人物类、生肖类、植物类、情绪类、节日类和数字类。

如果你能解开花语的奥秘,学好花上的内容,它就可以盛开在歇后语大树上了。

请每组的组长上来选取一朵。

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预习提示,完成上面的题目,希望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吧!2.同学们刚才的讨论真是“戏台上看表演——热闹一片”。

哪个组先来展示研究成果?★生肖十二生肖的故事广为流传,关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你会说吗?请大家集思广益,完成表格。

如果能讲一两个与生肖有关的歇后语故事就更好啦!老( )打洞——自找门道牵( )鼻子——抓住了关键老( )打呵欠——口气真大 ( )子尾巴——长不了( )王跳海——回老家 ( )入曲洞——退路难( )尾巴穿豆腐——不值得一提挂( )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子爬树——拿手戏 ( )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①小组内学习回答。

幼儿园《好玩的歇后语》语言拓展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好玩的歇后语》语言拓展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好玩的歇后语》语言拓展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激发幼儿对歇后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游戏和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歇后语的含义,掌握一些常见的歇后语。

2.难点: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歇后语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互动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制作PPT,包括歇后语的图片、解释和示例。

2.准备一些歇后语卡片。

3.布置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引入歇后语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两个胖子’,打一城市名。

你们猜猜是什么?”引导幼儿猜出谜底是“合肥”。

然后教师接着说:“这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歇后语一样,很有趣哦。

”2.讲解歇后语的特点和含义(5分钟)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歇后语的特点,即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前一部分“小葱拌豆腐”是谜面,后一部分“一清二白”是谜底,意思是非常清楚、明白。

通过图片和示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歇后语的含义。

3.学习常见的歇后语(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

逐一向幼儿解释这些歇后语的含义,并让幼儿跟读几遍。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

4.游戏环节(15分钟)歇后语接龙:教师先说一个歇后语的前一部分,让幼儿接着说出后一部分。

例如,教师说“兔子的尾巴”,幼儿说“长不了”。

然后依次进行,看哪个幼儿接得又快又准。

歇后语配对:教师将歇后语卡片分成两部分,分别发给幼儿。

让幼儿找到与自己手中卡片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并说出完整的歇后语。

趣说歇后语教案及反思

趣说歇后语教案及反思

趣说歇后语教案及反思第一篇:趣说歇后语教案及反思课题:趣说歇后语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歇后语仓库,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方法:1、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活动,每小组答对一题加一分,累计最高分为优胜。

2、教师作为主持人评分,并为优胜小组颁奖。

活动过程:一、激趣今天我们举行一个说歇后语的活动,希望各组同学到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咱们今天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通过活动,互相学习,增长见闻,丰富知识,这就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希望同学们团结协作,畅所欲言。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竞赛1、根据歇后语的前面一部分,说出后面一部分。

卢沟桥的狮子--姜太公钓鱼--外甥打灯笼--山中无老虎--泥菩萨过河--亡羊补牢--狗咬吕洞宾--千里送鹅毛--猪八戒照镜子--鸡蛋碰石头--2、说出前面一部分是从“一”到“十”开头的歇后语。

(可以有多个答案,巧妙点题也可,风趣幽默也可。

)3、抢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家都夸他有进步。

小明这叫“……”(2)小红帮助同学们做值日,却把窗玻璃打碎了,她是“……”(3)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使我“……”(4)一群犯罪分子想搞乱社会治安,可被公安人员逮个正着,这叫“……”(5)军队和人民亲如一家,这好比“……”(6)人们都说朱小龙修汽车是把硬手,这次看了他的修车表演,果真如此,真可谓“……”3、让学生说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考考其他组的同学,答出了就给这个小组加分,答不出就给出题小组加分。

三、教师小结,宣布成绩,为优胜小组颁奖附参考答案:(1)、数不清(2)、愿者上钩(3)、照旧(4)、猴子称大王(5)、自身难保(6)、犹为未晚(7)、不识好人心(8)、礼轻情义重(9)、里外不是人(10)、自不量2、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二十一天孵不出--坏蛋三伏天穿棉袄--里外发烧四两棉花--谈(弹)不得五更天唱歌曲--练练嗓门六月间的扇子--借不得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八十岁的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九牛一毛--量多数少十字路口迷了路--不分东西南北3、芝麻开花--节节高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竹篮打水--一场空荷花结子--心连心华佗行医--名不虚传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通过层层比赛让学生在挑战中体会了歇后语的诙谐、幽默、表现力强之特点,初步感知了歇后语的构造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积累意识,并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了如何去运用、创作。

歇后语说课稿

歇后语说课稿

第四课歇后语说课稿(二、说课)(6分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歇后语》(版书)教态:走动一、说教材《歇后语》是中专语文教材第四课,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要使学生们了解歇后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掌握歇后语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所在。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歇后语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感。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新《课标》提出了立体三维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针对这些要求、针对本课内容和本班学习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如下:1、会读会写十个生字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动幽默的歇后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歇后语的能力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歇后语的构成要素和文体特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恰当运用歇后语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歇后语的恰当运用三、说学生情况中专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认读能力,但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人们喜闻乐见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歇后语的接触不是很多,因此,根据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具有不确定性、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通过《歇后语》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种生动活泼的特殊文学样式产生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从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我选用了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给学生详细讲解治家格言的内容及含意,在讲授过程中,我会就课文的一些知识随机提问几个学生,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者回答问题,以增强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法,把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歇后语通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练习法,我设计本课的练习分为以下三种,1、以问答的形式,说出歇后语的前半句,让学生对后半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2、设置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填上恰当的歇后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应用歇后语的乐趣。

趣谈歇讲义后语课件

趣谈歇讲义后语课件
b.刚才还是晴天,转眼间就刮起了大风, 下起了大雨,这真是……
c.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妈妈 就劈头盖脸地训了我一顿,使我……
d.人们都说雷虎修车是把好手,这次看了 他的修车表演,果真如此,真可谓……



此处加标题
趣谈歇后语课件
眼镜小生制作
• 1.通过活动,互相学习,增 长见识,丰富歇后语仓库, 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有 哲理的特点。
• 2.通过活动,培养竞争意识 和团结协作精神。
1.根据歇后语的前一部分, 说出后一部分。 卢沟桥的狮子—— 数不清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鸡蛋碰石头—— 自不量力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竹篮打水—— 一场空
2.说说前面一部分从“一”到“十”开头的歇后语。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二月的闷雷——想(响)得早 三伏天穿棉袄——里外发烧 四两棉花——谈(弹)不得 五更天唱歌曲——练练嗓门 六月间的扇子——借不得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八十岁的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九牛一毛——量多数少,微不足道 十字路口迷了路——不分东西南
根据图画的内容,说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 对牛弹琴 —— 一窍不通
老鼠进书房 —— 咬文嚼字
两虎相争 —— 必有一伤
龙王爷出海 —— 兴风作浪源自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看《水浒》掉泪 —— 替古人担忧
1.根据以下各种情况,说一句最恰当的歇
后语。
a.小明这学期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
家都夸他有进步,小明这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说说歇后语的 运用
歇后语运用非常广泛,如果你能正确地运 用它,会给 你的生活或文章增添不少色彩。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还有许多歇后语,比如: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你能把它用在合适的地方吗?试一试吧!

根据以下各种情况,选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
1、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妈妈就劈头盖脸地训了我 一顿,使我………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我的同桌今天心情不好,我想去安慰他,没想到他却说我取 笑他,这就叫…… 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3、我在家里想帮妈妈洗碗,由于我从没干过家务,把碗全摔破 了,妈妈说我是……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歇后语一般先说前一部分,不说后一部分, 让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现在常见的是 前后两部分都说出来。
2.认识歇后语的类型
歇后语的 类 型主要有两类: a、喻义类歇后语,如: 竹篮打水——一场空 b、谐音类歇后语,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在喻义类歇后语的基础上利用了谐音(输、书同音)的
特点,使语言形式活泼幽默,让人耳目一新。
小学语文微课
适用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微课制作:刘延春 单 位:西郊乡中心学校
了解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 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由于 歇后语语言形式丰富、诙谐幽默,在写 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了解歇后语的组成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比喻) (解 释,也就是全句的意义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