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简介 (2)

合集下载

汶川大地震资料

汶川大地震资料

十二、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8451.4亿”难以承载我们全部的痛,然而—— 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 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 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国家汶川地震专 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著 名灾害评估专家史培军教授对我说,汶川地震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这只是直接经济损 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 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 其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 到了总损失的7成。
汶川大地震
被困
5月13日,一位护士不停地与一位被困孩 子说话,鼓励他等待救援。汶川地震造成四川 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 伤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统计

5月12日,在都江堰市一倒塌房 屋下,一名被压得女子等待救援。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距震中汶川 最近的成都平原城市都江堰受灾 十分严重。






张培震表示,由于地震的能量主要沿断裂释放,造成地 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很快,所以这次地震对 成都平原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地表变形】 四川盆地下降60厘米 龙门山大幅度上升 张培震指出,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大区域的地表变形。震 后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表明,龙门山和四川盆地除 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大幅度的相向运动外,龙门山大幅度 上升,其幅度正在测算过程中。 四川盆地相对下降,下降幅度在沿龙门山前的安县、都 江堰一带最大,达30—60厘米,向东迅速变小,到重庆一 带反而表现出数毫米的上升现象,但误差较大。 这种大尺度的地表变形图像是地震引起的弹性暂态形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停息,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动状态。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汶川地震是中国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地震。

下面将对汶川地震进行详细的说明。

汶川地震,即2024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深度为19公里。

这次地震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岩层滑塌、泥石流等,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根据官方数据,这次地震造成了近十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成千上万人失去家园。

地震破坏了大量的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不仅如此,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汶川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和破坏,一方面是因为地震本身的威力极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在抗震减灾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措施不够完善。

加之当时正值午休时间,很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在室内,无法及时逃生。

然而,汶川地震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警示。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抗震救灾行动,出动大量的军警和救援人员,调动各方力量展开紧急救援和物资支援。

这次地震也成为中国政府加强抗震减灾工作、提高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要契机,推动了中国抗震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灾难过后,中国政府立刻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重建。

从地震后的教育体制,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再到生态环境的恢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让汶川地震灾区实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地震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慈善行动。

民间和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

同时,这次地震也让中国社会对充分关注公共安全、提高人们自救互救能力、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汶川地震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在抗震减灾方面的重大变革。

汶川地震震源

汶川地震震源

汶川地震震源引言汶川地震,也被称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地区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

该地震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震级达到了8.0级。

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源地位于鲜水河断裂带。

本文将对汶川地震的震源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形成原因。

汶川地震震源位置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小金县境内,具体的震中坐标为北纬31.02°,东经103.36°。

这个地区正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地带,所以地质构造相对复杂。

震中附近有多个主要断裂带,其中最重要的是鲜水河断裂带,震源正好位于该断裂带上。

震源深度和震级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4千米。

根据国际通用的矩震级计算方法,汶川地震的矩震级为8.0级。

这个震级代表了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一个用于衡量地震破坏能力的指标。

8.0级地震属于大型地震,具有毁灭性破坏力。

震源形成原因汶川地震的震源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年轻和最大的高原,其隆升和崩坍造成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而四川盆地则是一个地下的盆地,盆地内部存在着众多沉积物。

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上。

断裂带是地壳中岩石裂缝和断裂面的集合,是地震最常发生的地方。

鲜水河断裂带作为汶川地震的震源带,其构造活动造成了地壳的位移和应力积累,最终引起了地震的发生。

地震灾害与预防汶川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了约8.7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几乎所有房屋倒塌。

此外,道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地震灾害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预防类似的地震灾害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发现并预警地震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地震科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演化机制。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抗震设施的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汶川故事剧情介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数以
万计的人员伤亡,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汶川地震的历史记忆,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烙印。

故事一,地震发生时。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许多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房屋纷纷倒塌,道路被切断,
通讯中断,人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在这个时候,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去救援被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成为了灾难中的英雄。

故事二,灾后重建。

地震过后,汶川县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地的人们纷
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志愿者纷纷前往汶川,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有的是小孩为了筹集救灾款而卖掉了心爱的玩具,有的是医生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灾民,这些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社会的温暖。

故事三,希望重生。

经过数年的重建,汶川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许许
多多的汶川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重建了家园,重振了家乡的风采。

这些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看到了希望的重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汶川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在这场灾难中,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
了社会的温暖,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这些故事让人们铭记于心,也成为了汶川地震的历史记忆。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愿汶川永远不再有灾难发生。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摘要:一、引言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3.国际社会的支援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2.互助互爱的灾民3.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五、灾后重建与复兴1.重建家园2.心理援助3.社会关爱六、总结与启示正文:【引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场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灾难无情人有情,救援行动在第一时间展开,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本文将回顾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些动人的瞬间。

【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00多万人。

地震破坏了大量的房屋、基础设施,给灾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

【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

各级政府、军队、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紧急出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通过捐款、捐物、捐血等方式支援灾区。

此外,许多志愿者也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救援、搬运物资、照顾灾民等工作。

【3.国际社会的支援】汶川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我国伸出援手,提供了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些支援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许多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灾区第一线。

他们夜以继日地搜救幸存者,争分夺秒地救治伤员,为灾区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互助互爱的灾民】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互助互爱的精神。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班别:09资环2班姓名:刘永林学号:09250802233一、汶川地震简介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纬度:31.0°N 经度:103.4°E深度:14km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最大烈度:11度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成因: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地震特点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对地震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等有重要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于2008年5月22日出席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十次发布会上指出,汶川地震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特点。

具体分析如下:1、地震震级高且裂度极高,影响范围极广。

汶川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裂度达11级,汶川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全国仅黑龙江、吉林和新疆3个省区没有震感,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

遭受地震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其中,四川省的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51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 ,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 (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 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 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 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
上述特征决定了汶川地震对建(构)筑物以及地质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摧毁性,是导致灾区斜坡大量失 稳,触发大量地质灾害的......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 省 汶 川 县 映 秀 镇 西 南 方 ( 地 理 坐 标 为 北 纬 3 1 . 0 度 , 东 经 1 0 3 . 4 度 ) , 震 源 深 度 1 4 千 米 , 地 震 最 大 烈 度 11 度 , 地 震 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中国25个省(区、市)有明显震感。汶川特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 裂带 。 5.12汶川地震震中
根据日本气象厅测定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
汶川地震引起的地震动强度很大,波及范围很广,地震波传播至山西、河北、河南、北京等地区的自由场地 时 峰 值 加 速 度 仍 大 于 1 0 厘 米 / 秒 ², 远 至 福 建 、 山 东 、 江 苏 、 上 海 等 地 区 的 多 个 台 站 仍 记 录 到 了 加 速 度 时 程 波 形 。 在 中 国 数 字 强 震 动 观 测 网 络 的 4 7 8 个 台 站 的 加 速 度 记 录 中 , 最 大 水 平 向 峰 值 加 速 度 为 9 5 7 . 7 厘 米 / 秒 ², 最 大 竖 向 峰 值加速度为948.1厘米/秒²;单分量峰值加速度大于90厘米/秒²的有127条,大于10厘米/秒²的有375条 。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

当时,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当地及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伤亡。

在灾难中,中国政府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成为了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动人故事。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国政府立即行动起来,调动了大量的救援队伍、
物资和设备。

数以万计的军队、民警、消防队、医疗人员以及志愿者迅速赶赴灾区,投入到救援行动中。

无论是救援队伍还是志愿者,他们都舍小家为大家,毅然投身到紧急救援的事业中,帮助受灾群众度过了灾难的艰难时刻。

救援行动中,许多英勇的事迹发生了。

有救援人员冒着余震和泥石流的危险,
奋力搜救被埋压的人们;有医疗队奋不顾身,疏散患者、施行紧急手术;有志愿者组织提供临时避难所和食品帮助灾区居民。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协作有序,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

除了中国内地的救援行动,国际社会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各国积极捐款、派遣
救援队伍,提供物资和技术支持。

这一时刻见证了世界各国团结互助的友谊,共同为救灾事业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进入了重建阶段。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重建
受损的房屋、道路、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

同时,也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走向生活的轨道。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充满了感人和励志的细节,它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
然灾害时的无私和勇敢。

这场灾难虽然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敢和抗击灾难的精神将永远铭记于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

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进行灾区重建,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

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

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级。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

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实际应该为八万多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km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km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km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

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

)震源深度为10~20km,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