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合集下载

《水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水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水污染及其防治》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1. 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2. 水污染的成因及影响
3.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设计步骤
1. 学生自主进修:学生通过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水污染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污染的成因及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提出解决方案: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4. 撰写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关于水污染及其防治的报告,包括定义、成因、影响、防治措施等内容。

5. 展示效果: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并接受其他同砚和老师的评判和提问。

四、设计评判
1. 学生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合作。

3. 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学生的报告展示是否清晰、有条理。

五、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水污染问题,还能够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作业设计,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水污染及其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本导学案将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水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 熟悉水污染的防治措施;4. 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三、学习内容1. 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水污染是指水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使其失去原有的清洁、透明和富含氧气的特性。

根据污染源的不同,水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可以明确指出来源的污染源,如工厂排放的废水;非点源污染是指无法明确指出来源的污染源,如农田的化肥农药流入水体。

2.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2)农业化肥农药流入水体;(3)油污、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水体;(4)大气降水中的酸雨导致水体酸化;(5)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影响生态平衡。

3.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2)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废水排放;(3)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减少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4)加强水体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5)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大家爱护水资源,减少污染行为。

四、学习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分组讨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 小组展示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4. 撰写一份关于水污染的调研报告,包括水污染的现状、主要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们对水污染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水处理厂,了解水污染治理的实际操作;2. 参与环保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亲身感受环保工作的重要性;3. 组织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向身边的人传播环保理念,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 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二、导学内容:1. 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或生物,使水体失去原有的适用价值,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风险的现象。

根据污染物来源和性质的不同,水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明显的单一或多个源头排放污染物,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是指来自广泛分布的多个源头的污染物,如农田径流、城市雨水等。

2. 水污染的来源和影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径流、船舶排放等。

水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大量死亡、生态系统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水污染源;-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对水体的污染;- 加壮大众环保认识,倡导绿色生活,减少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若干小组,讨论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水污染防治的视频,让同砚们了解实际的水污染情况和防治工作。

3.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就防治水污染的一个措施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教室讨论:引导同砚们就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措施展开讨论,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交流。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砚们对水污染的定义、分类、来源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措施。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环境珍爱,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珍爱我们的水资源,构建美丽的故里。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

水污染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水污染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水污染现状。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师生对景观图片和材料的观察分析,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

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 1 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看家附近河流水质;查找污染源;以及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所污染河流的照片。

选修6第4章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选修6第4章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选修6第4章第1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理解水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水污染的类型、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学习难点】水污染的防治【自主学习】一、水污染概述1.概念:因__________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__________,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__________,从而影响水的__________,危害__________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产生原因:污染源中的__________通过一定方式或途径进入水中,__________污染水体。

3.水污染的类型:__________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__________性污染。

4.水污染的危害(1)饮用: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__________等。

(2)灌溉: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__________,甚至导致农作物__________。

(3)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__________。

5.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源:__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__,大都含有氮和磷。

(2)表现:水中__________大量繁殖。

(3)危害:鱼类因__________而死亡,水体变成__________。

二、水污染防治1.原则:__________、治理和__________。

2.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课堂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2.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太湖目前的藻类比10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水污染及其防治”,旨在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了解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掌握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对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污染的具体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污染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学会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水资源的保护中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调查、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PPT、调查表、实验器材等。

2.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污染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水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2.呈现(10分钟)讲解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利用PPT展示相关数据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的水污染现象,并提出防治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总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如检测水中的污染物、探究污水处理方法等。

高中地理4.1《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1)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4.1《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1) 湘教版选修6

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4.1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活动目标:1.学生能认识水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知道我们这个城市拥有丰富水资源;2.学生能意识到人类活动造成对水的污染;3.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为了与环境友好相处,我们这个城市已做过或正在进行的对水资源的预防、保护、治理,如对三金潭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对月湖的改造等等;4.畅想未来,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改进,有效防治水污染。

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户外的参观活动,学会摄影,学会采访,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关注社会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在汇报成果活动中,学会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交流中,学会在质疑中学习,或接受或批判他人的观点,自主接受信息。

情感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对水的利用与保护,认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科学利用水,自愿地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列中来,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问题提出:(2分钟)多媒体:音乐、图片展示武汉丰富水资源;继续展示:得益于丰富水资源,武汉城市获得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如长江的污染现象,城中湖水质恶劣(展示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迎韧而出)。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进步是不是必定破坏环境呢?我们身边水污染现状如何?同学们了解了哪些治理污水方法等等。

二、新课:1.引入:通过多媒体,用照片、录相介绍前期活动内容及方式。

(3分钟)说明:同学分成3组,分别从不同方向调查第一组:调查月湖的水污染与防治;月湖水污染情况月湖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对月湖水污染的治理及面临的新问题新的建议第二组: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武汉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后对环境影响第三组:看看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环境做了什么?又能做什么?家中、校园中,同学们产生生活污水的几个方面;我们能做什么减少水污染;怎么让更多人意识到应保护水环境承接:请同学们将分组调查的结果进行交流展示。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水污染及其防治》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和风险;3. 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措施;4. 培养珍爱水资源认识。

导学内容:一、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1. 水污染是指水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污染,使其失去原有的适用价值的现象。

2. 水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种。

点源污染是指来自固定源头的污染物排放,如工厂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等;非点源污染是指来自分离源头的污染物排放,如农田化肥、农药、城市道路积水等。

二、水污染的来源和风险1. 来源: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河道堆放垃圾、船只排放废弃物等。

2. 风险: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物的生存,风险人类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水污染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事件。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4.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5.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6. 增加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大众环保认识。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一种水污染防治措施,并展示给全班。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水污染防治的视频,了解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水体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质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辩论赛:组织水污染防治的辩论赛,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了解水污染的风险和防治措施,培养珍爱水资源的认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水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Ⅵ》第四章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防治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年级主备教师:王美霞
[课标要求]
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水污染概念、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为编写思路,围绕课标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标准编写主干知识,以活动、阅读等辅助栏目拓展水污染的有关知识,使整节教材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很好的达到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课表要求。

为了实现第二个课标要求——以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介绍了最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危害,并让学生联系家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分析。

关于水污染防治,教材从预防、治理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还设置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完成第三个课标。

[教学构思]
1.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2.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2.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3.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
2.类型
3.成因
4.危害
二、水污染防治
1.原则
2.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