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_李成
铁路物流中心与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研究

铁路物流中心与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研究作者:郝攀峰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6年第01期2014年多式联运工程列为全国十二大工程之首,其中提出要加快多式联运设施的衔接。
2015年7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五项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衔接。
通知提出,以专业化的集装箱和半挂车多式联运中转站建设改造为重点,同步加强港口,不同运输方式间基础设施衔接水平。
目前,虽然有的物流园区有两种以上的连接,但是真正的连接还没有体现的很充分。
对于全国现有的物流园区的发展缺乏顶层规划,而且数量比较少。
随着中西部的发展,物流节点都有内移的倾向。
如果物流节点发生转移,对于以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的客户,它的需求要逐渐增加的。
尤其是我们在原来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不同的物流园区的铁路、港口各自为战,大资源的融合不强烈。
但是在现在我们国家多式联运的物流园区里面,到底哪些园区包含什么功能,怎么建设,这个建设方法一直没有。
铁路要把铁路物流中心编成方案,正在做规划。
德国工业园区的经验告诉我们,物流园区就是多式联运园区,德国政府对园区里的场站和设备进行补贴,甚至装备补贴达到了80%。
我们探讨一下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的含义,多式联运场站是货物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转运的实际发生地。
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就是货物的转运场站,铁路也对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提出了需求。
对于公铁联运物流园区的建设基础,公铁联运的生态圈我们发现这种运输品类,原来新型的模式发生转换了以后,它就会导致货源的流失。
我们也围绕铁路、公路的发展模式,通过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1+1大于3的效果。
铁路跟各部分之间要形成内部的逻辑关系,尤其开发共同多产业的服务产品。
我们知道铁路的建设周期比较长,通过综合服务打包给客户以后,可以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其实多式联运的实质就是要在同一个物理区间达到产、贸、商、通、流一体化的运作。
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行政首长联合发布《泛加拿大清洁增长和气候变化 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国铁集团自觉履行企
框架》,各省与地区政府可以选择实施基于价格的 业社会责任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货运相关收费减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十四五”现代物 1.1.1 国外交通运输结构现状
流发展规划 ( 征求意见稿 ) 》[3],提出到“十四五”
从各种运输方式分工来看 ,美国各种运输方式
末铁路货运占比较 2020 年末提高 2 个百分点 ,全 货运市场份额较为稳定 ,公路货运量市场份额保持
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 20% 。2021 年交通运 输 部 印 发 的《关 于 服 务 构 建 新 发 展 格 局 的 指 导 意 见》[4],提出以多式联运为重点 ,以基础设施立体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 构性改革和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
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 , 1 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实践创新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 1.1 国外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经验
在 60% 左右 ,铁路货运量市场份额保持在 10% 左 右 ,公路货运量与铁路货运量的比例 ( 以下简称“公 铁比”) 在 6.2 ~ 7.2 之间;德国公路货物量市场份
互联为基础 ,努力推动形成“宜铁则铁 、宜公则公 、 额保持在 70% 左右 ,铁路货运量市场份额保持在
宜水则水 、宜空则空”的运输局面 ,深化多式联运 6% 左右 ,公铁比在 7.8 ~ 9.4 之间;加拿大铁路货
装箱多式联运先进货运产品, 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
表 1 典型国家公路与铁路货运量 Tab.1 Road and railway freight volumes of typical countries
多式联运系统解决方案

多式联运系统解决方案
多式联运系统解决方案是一种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的物流运输系统。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运输效率:多式联运系统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距离选
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不同
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减少中转时间和货物损耗。
2. 成本节约:多式联运系统可以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运输距
离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合理利用
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减少空驶和运力浪费。
3. 运输安全:多式联运系统可以提供多重安全保障,减少
货物损坏和丢失的风险。
通过整合不同运输方式的监控和
管理系统,提高货物的运输安全性。
4. 环境保护:多式联运系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此外,多式联运系统可以优化运输路线和装载方案,减少物流网
络对环境的破坏。
多式联运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运输规划与调度、信息共享
与物流追踪、运输一体化管理等。
通过科技的发展和信息
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多式联运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
化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物流企
业和运输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和协调也是多式联运系统成功
实施的重要因素。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智能交通 李连成

李连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现代化”是十三五交通规划的显著特点ICT 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演进•2007年11月14日发布•发改交运【2007】 3044号•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基本消除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2012年6月4日发布•国发【2012】18号•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17年2月3日发布•国发【2017】11号•基础•目标《“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ICT综合运输研究所从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我国交通运输由长期的交通供给短缺逐步进入供需基本平衡的新阶段。
ICT综合运输研究所u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u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运输的一种状态,它最大限度的、经济地克服了时空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从动态角度,则是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交通现代化实质上是空间尺度上时间距离不断缩短、费用距离不断下降的过程。
•交通现代化是运输需求得到高品质满足的一种状态。
快速、经济、融合是交通现代化的内在特征。
安全是基本要求、绿色是时代特征。
——李连成.交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综合运输》2016.9ICT 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长期方向五大任务1提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交通更快更便捷高速交通方式。
补贫困地区短板。
一体化的运输服务。
信息化建设。
2降成本:积极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实现运输更经济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降低2个百分点。
3拓服务:拓展服务功能,交通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空间立体开发。
拓展交通发展新领域新空间。
4更安全:以人为本,提高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水平5绿色化:发展绿色交通、集约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是交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ICT综合运输研究所l美国提出了《ITS 战略计划(2015-2019)》,明确了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主要发展目标。
河南省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空间集聚研究

河南省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空间集聚研究作者:李海磊王芳朱方方王鹏李欣冉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2年第06期摘要:文章基于2010—2019年河南省18個地级市物流产业就业人数数据,采用区位熵法测算多式联运货运枢纽集聚度,并利用空间经济学方法对多式联运货运枢纽集聚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河南省18个地级市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现象。
同时依据集聚程度,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划分为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有效发挥多式联运货运枢纽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空间计量U492.1+41 A 53 174 40 引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加入到全球供应链中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成本低、速度快、安全便捷的运输要求,多式联运运输模式应运而生。
多式联运枢纽是由一种交通方式主导,多种运输方式配合,多个功能区组成的物流集聚区,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
多式联运作为物流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集聚化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
《经济学原理》对“产业集聚”一词作出定义,并阐释了生产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和沟通三大产业集聚动因[1]。
多式联运集聚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李成等[2]结合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提出构建以铁路货场为枢纽的多式联运系统。
张瑗媛[3]认为对江苏省多式联运节点进行分层布局优化,能够促进多式联运快速发展。
DeLangen[4]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集聚范围内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促使港口物流集群的形成。
Krugman[5]认为产业集聚能增加产业内的技术贸易,进而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而持续的创新力是推动集群竞争力的有利途径。
对于“物流集群”的识别需要一些客观指标,Sheffi[6]认为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体现在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上,人均物流产值、单位GDP物流值、货运量等指标可用于识别、分析不同空间范围的物流集群。
2022咨询师继续教育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 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参考答案

2022咨询师继续教育《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考试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1.铁路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下滑后,在高铁发展带动下实现触底反弹,()年达到41.6%。
A.2016B.2018C.2019D.2020正确答案:[C]2.《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A.70B.60C.50D.45正确答案:[A]3.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形成以铁路、水运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格局。
A.超长距离B.长距离C.短距离D.中长距离正确答案:[D]4.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高效衔接“一带一路”,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助力陆海双向开放。
A.北部B.中部C.西部D.东部正确答案:[C]5.依法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严守()控制线,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
A.“四条”B.“三条”C.“五条”D.“六条”正确答案:[B]6.未来我国将突破、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建立时速()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A.500B.600C.400D.700正确答案:[C]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A.2018B.2019C.2021D.2020正确答案:[B]8.我们要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建设以()物流基地为中心的货运枢纽,完善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城市配送体系以及多式联运、换装转运体系。
A.公路B.铁路C.水路D.陆路正确答案:[B]1.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包括()。
A.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B.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C.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D.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后发领域E.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正确答案:[ABC]2.近年来,中国电力及内燃机车等附加值高产品在铁路整车出口中所占比重保持在60%左右,出口方式上也逐步突破单纯的货物贸易出口方式,向()等全方位输出升级。
加快集装箱铁路运输发展构建一体化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

运输 需求和运 力资源进行集 中整合 ,改革 中间站面对 面
我 国铁路迎来 了一个极 为难 得 的黄 金机遇期 。铁路部 门 受理货 主承运 的传 统货运办 理方式 ,充分利用信息化 手
作 为 国家 的重要 基础设施和 国 民经济 的大动脉 ,铁 13 货运服务 能力和水 平明显增 强 .
点 ;三 是在主要 干线大量增 开客车 的同时 ,充分利用 两
路在 我 国综 合运输体 系中 占有重要 地位 。由于我 国铁路
运 能长期紧 张 ,对经济 社会发展形 成 了 “ 瓶颈 ”制约 ,
11 大规模 铁路建设 加快推 进 .
2 0 年 1 月 , 国务 院通 过 的 《 合交 通 网 中长 期 07 0 综
发展 规划 》 ,把 , 2 2 年 铁 路营 业 里程 由原规 划 的 1 mo o j 0
2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集装箱铁路运输长足 发展
随 着 铁路 改 革 发展 的加 快 推进 ,我 国集 装 箱铁 路
关 词 铁路 ;集装 箱运输 ;多式联 运 ;一体 化 键
。
秉一 兰 _ 承
某
:流 耋 、极 宽融 渠和 快 集 箱 式运 鬲装 。- 平兰 积拓投 资 道加 装 多联 体 : 奎 苎 力 竺
。。 . ,
设 合流 等 输 式 间 毒 作 综 物 基 空 运 方 之 :
万 k 增 加到 1 万k 以上 ,中 国铁 路 发 展 的蓝 图更 加宏 运 输在 管 理 、 改革 、经 营 上也 不 断取 得 新进 步 ,在 多 m 2 m
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

Co t u tM u tm o a a s 0 t tO y t m f ns r c li d lTr n p r a i n S s e o
1 0 00 0
50 0 0 0
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集装 箱 多式 联 运 作 为 现 代 物 流 的重 要 运 输 环 节, 是实 现货物 整体 运 输综 合 效 益 最优 的一 种 运输
s b e Th satcea ay e h iu t n a d p o lm so u t d l r n p rain o o ti es r p — a l. i ril n ls st e st a i n r b e f o m l mo a a s o tto fc n an r ,p o o i t
攀、 鞲 Ab ta tW i a i e eo me to i e ee o o i a d t ea o n ff rin ta e a d r o i— src : t r pd d v l p n fChn s c n m c n h m u to o eg r d , sa mo e n l gs h
tc p ra tta s o tt n l k,h e eo m e to utmo a r n p ra in o o ti e si i ds e — isi o tn r n p ra i i t ed v lp n fm li d l a s o tto fc n an r s n ip n m o n t
t y. r
Ke r s r i y l g s is c n e ;mu t y wo d : a l wa o itc e t r li d lta s o t t n o o t i e s o e n d ;c n t u t mo a r n p r a i fc n an r ;c r o e o s r c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李 成,盖宇仙,颉栋栋(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在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介绍构建以兰州市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西部多式联运系统,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输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份额的目的,为铁路行业本身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关键词: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多式联运;核心节点;构建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10)04-0004-04Construct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Railway Lo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deLI Cheng ,GA I Yu -x ian,XIE Dong -dong(Schoo l of T raffic and T ranspo rtat ion,L anzhou Jiaot ong U niv ersity ,L 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With rapid dev elo pm ent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the amount of foreign trade,as a moder n log is -tics important transportatio n link,the development of m ultimo dal transportatio n of container s is indispen -sable.T 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 ultimo dal tr ansportation of containers,propo -ses co nstructio n scheme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 n system of railw ay lo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 de.Finally,the construction of w estern m ultimo dal transpor tation system of LanZhou railw ay lo gistics center as the core node is introduced to minim ize transportatio n costs and to im prov e the railw ay transportation share in container multimodal transpo rtation and to cr eate the new benefit gro wth point for railw ay indus -try.Key words:railw ay logistics center;multim odal tr ansportation of containers;core node;construct 收稿日期:2010-02-16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资助项目(0904-02)作者简介:李 成(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随着社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配置及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我国对外贸易额度也在不断增长[1],如图1所示。
巨幅的增长对我国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要求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运输环节,是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综合效益最优的一种运输组织形式。
集装箱的快速发展使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其能够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因此,大力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运输企业的重大举措。
图1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额度1 我国铁路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运输流程上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国内运输;另一个则为国外运输。
国内运输阶段,铁路、公路、水运互相配合予以完成,但同样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竞争,而铁路集装箱所第4期李成,等:构建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占份额并不理想,这与铁路在全国交通体系占主导大动脉地位极不相称,其优势未能充分发挥[2]。
铁路在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所占份额不理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因素:1)集装箱运输组织存在问题。
国际联运须按照契约限期交运,在运输前及卸载后,还要经过口岸相关部门的检查,出口货物到出口交货期若仍未能装船,则视为超期且合同作废;而对于进口货物,收货人为了减少集装箱所占保管费用,则需尽快运往内地。
可见,时间的准确性在国际联运中十分重要。
而我国铁路仍然按照传统的计划装车,装车后仍需经历集结、解编、中转等程序,造成铁路集装箱运输缺乏灵活性,运输期限较长,因此,铁路便失去核心竞争力。
2)集装箱载运工具落后。
¹我国集装箱办理站过少且分布不均匀,70%集中在京广线以东地区;º铁路货场缺乏专门的集装箱货场,大多数集装箱办理站均利用自身堆场作业,国内箱与国际箱的区域划分不明确,装箱环境难以达到海关硬件标准检验;»我国集装箱尺寸种类繁多,造成与20ft、40ft 国际标准集装箱脱节,中途需要换装;¼应用在集装箱的信息跟踪管理系统不甚完善。
3)集装箱运价不合理。
铁路运价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计算,另外,用于集装箱运输的各种费用,如装卸费、堆场费、自备箱管理费、搬运费、装拆费等,其总运价水平高于散货运输。
由于上述费用不甚合理,致使很多货主在选择时,仍采用传统的散货运输,从而对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4)与国际货运代理缺乏联系。
进出口企业通常不会与运输企业直接交涉,而是通过委托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办理货运业务。
而铁路仍以传统的/铁老大0自居,在经营上缺乏灵活性、缺乏营销策略,不能够及时返还货运代理的/揽货佣金0,这就极大影响铁路占有集装箱国内段运输的主动性。
2构建以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2.1继续创新改革,推进集装箱铁路运输长足发展随着铁路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集装箱铁路运输在运营、管理方面取得不菲成绩,表现在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3]。
1)大幅增长集装箱运量。
2007年,我国铁路完成集装箱发送箱360万TEU,同比增长13.8%;发送7116万t,同比增长10.3%。
国际陆路口岸集装箱运输量增长明显,阿拉山口口岸完成19万T EU,同比增长39%;二连浩特口岸完成6万T EU,同比增长65%;满洲里口岸完成7万T EU,同比增长100%。
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集装箱发送量在整个铁路货运发送量中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30%~50%。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相继建成运营,铁路运能紧张的情况将得以缓解,预计未来我国集装箱运量将有大幅的上升空间,集装箱多式联运会有较大发展。
2)完善集装箱运输网络。
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5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6提到,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由原规划10万km增加到12万km。
目前,我国铁路正在形成以18个集装箱物流中心、40个专门办理站、100个办理构成的现代化水平高,作业能力强的集装箱场站节点。
18个集装箱物流中心,芦潮港、昆明市已投入运营使用;郑州市、大连市、青岛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武汉市7个物流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其他物流中心的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另外,我国还将继续推进双层箱运输网络的建设,京沪、郑徐、胶济、浙赣、沪杭等线路已具备开通条件,目前,开行的北京)上海、青岛)郑州的2对双层集装箱班列,运行稳定,市场广阔。
到2020年,连接18个集装箱物流中心、营运里程达1.6万km、覆盖全国的双层集装箱运营网络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为物流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更加完善的铁路网络,进一步扩大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服务辐射范围。
3)不断提升集装箱载运装备水平。
我国现拥有集装箱专用平车12521辆,部分新造专用平车采用先进的F-T R型锁头和全自动旋转锁头,有效地解决了空箱坠落问题。
拥有1t、20ft、40ft通用集装箱、50ft双层汽车集装箱、板架式集装箱、折叠式台架集装箱、散装水泥集装箱、弧形罐式集装箱、水煤浆罐箱和干散货集装箱等各种专用集装箱和特种货物集装箱,总箱保有量达14.1万T EU。
同时,按照集装箱标准化的场站要求,对成都东办理站、阿拉山口集装箱换装场等进行整体性改造,配备先进的装卸机械及信息系统。
集装箱正朝着国际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满足多式联运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4)继续推进集装箱信息化建设。
我国铁路已建成集装箱的箱管信息、追踪查询、统计分析、/一口价0清算等信息系统,为集装箱的运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
根据集装箱运输的目标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对2005年编制的5集装箱运输信息化规划6进行修改,围绕/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5#交通科技与经济第12卷源中心、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完善安全保障措施04个目标,对既有相关信息资源系统进行整合。
5)巩固集装箱班列的品牌优势。
发展集装箱班列,推进班列运输在集装运量中的比重,是铁路集装运输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班列线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班列服务日趋成熟。
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的背景下,我国铁路又铺画了90条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行线,新近推出的深圳北)捷克、北京)汉堡等国际班列成为颇受好评的国际品牌。
2007年,全路共发送集装箱100万TEU,同比增长51%;开行集装箱五定班列12327列,同比增长48%,集装箱班列品牌效应日趋明显。
2.2构建物流一体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物流一体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建立在运输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这种联合运输的建立,可以对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下各种运输资源进行有效衔接、优化配置、协同发展。
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使其在整个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中占有主干作用。
2.2.1合理规划建设物流一体化基地,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1)一体化的多式联运首先需要一体化物流基础设施,要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关键在于整合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物流一体化基地。
我国正在进行包括集装箱物流基地在内的货运场站规划研究,在此过程中,铁路部门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配合地方远近期规划,注重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扩大铁路运输辐射范围,通过货源集中和要素聚集,实现规模化铁路货运和个性化物流服务的有机融合,共同打造物流一体化的多式联运能力通道。